[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提要求要有本钱
 
{返回 万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8

提要求要有本钱

我们大陆的寺庙机制属于共产主义,胸襟非常广大,是真正的自由与民主:出家人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到任何一个寺庙,你只要能遵守这个寺庙的共住规约,都不会赶你走,你也不需要拜那个寺庙的方丈和尚做师父。而国外的寺庙,就必须拜那个寺庙的方丈和尚做师父,否则不会让你住在这个寺院,所以国外的寺庙都是老死不相往来。你在哪个寺庙,就必须看那个寺庙方丈和尚的书,学习他的思想,按他的方法修行,除非是祖师大德先贤的书,其他法师,尤其是活着的法师的书,是不允许带进他们寺庙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这个寺庙的思想容易统一,缺点是易受局限,后来的人很难超越当初的开山祖师,因为以后的二代、三代,乃至第四代都是在学习前一代的思想。而大陆的寺庙,和尚们尽管共住一堂,但信仰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中国的佛教数千年来都是这样延续、发展、传播的。也许大家会觉得奇怪,住在一个寺庙的出家人,其信仰居然不一样。如果问问在座的和尚、居士,修的是什么法,信的是哪位菩萨,回答肯定不一样。而国外的寺庙,如果这个寺庙的方丈信弥勒佛,寺庙的常住就一律信弥勒佛,如果方丈喜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并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行愿,他的弟子们也都如此,否则是不允许共住的。方丈和尚是念佛的,大家都念佛;方丈和尚是修临济禅的,大家都修临济禅。即便都是修禅,如果禅修的方法不一样,也不允许住在一起。而大陆的寺庙,尽管大家修法不同,只要能遵守丛林规约,遵守丛林四大事——出坡、过堂、打坐、上殿,就不会有人赶你走,你可以自由的学习、生活、修行。

最近有几个小和尚给我发短信,说没有方向、目标。我感到很奇怪,当和尚本身就是你人生的方向与目标,难道还要出去做生意,升官发财吗?当和尚学佛就是方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目的。眼下具体要做的就是研究经教;通过戒律纠正、端正自己的身心;将来就是弘扬佛法。怎么能说当了和尚还没有方向和目标呢?给我说没有方向的和尚,大多是来自社会底层,未出家前真的是无路可走,不知道该干什么,生活没有方向。出家后发现这么多机遇,但由于穿着僧服,好多事不许做,也不适合做,便觉得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追求什么,于是开始彷徨。穿上僧服还能追求什么呢?在座的出家人说说,应该追求什么呢?

答:修行圆满的人生。

师:修行圆满的人生,这个太虚了。

答:以无私的奉献来把自己修圆满。

师:你说的还是太遥远。当前要做什么呢,该怎么下手呢?

答:当下应该修习禅定,以定力来提高自己的智慧。

师:当下就应该研究经教,努力学习,修行,同时要学会做人做事。可现在的学佛人,既不研究经教,也不琢磨怎么做人、如何做事,整天在那里幻想着要成佛,要了脱生死,肚子里什么都没有!也许你会说你有佛性,可你尚未找到佛性,你连如何去找到佛性都不知道,你怎么能说具备了佛性?你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要承受力没承受力,要什么没什么,你连做人的基本素质都不完备,具有佛性又能怎样呢?

我们都有一颗妄心,都想成佛。在座的谁能把心安下来,把手头的工作做好?都是没办法,不得不做,因为不做事寺庙会迁单。无论到哪个寺庙,常住都会安排工作,你必须首先完成常住安排给你的工作,而修行必须自己挤时间。没有一个寺庙会允许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专事修行。但每个寺庙都有一处静修场所,提供给那些为寺庙做出贡献退下来的僧人。如果没为寺庙做过任何贡献,就想让寺庙把你养起来,给你提供一个场所去修行,是说不过去的

按过去的丛林规定,一个人必须在一个寺庙为常住发心做事三年,而后方能在该寺提出进禅堂或闭关的申请。做任何事都要有本钱,这么多来的比你早的人,做的贡献比你多的人都还没轮到,都还没有提出要求,你一来就不知深浅的打妄想,怎么能实现呢!你有这个心态,渴望修道了生死固然好,但佛教讲究资粮、福报。你首先要问问自己,提出闭关申请的资粮是什么?有没有为这个寺庙做过奉献。

这段时间我常常想起JX、NM,他们这么多年在东华寺一直是无怨无悔的、默默的奉献。CN来寺6年半,一直在掏大粪,谁能接这个活?跟他一起干过的人不下十个,都是干几个月就跑了,就要求换岗了。但CN一直开着那辆拉大粪的车在掏大粪,浇大粪。他有足够的资本提要求,但他没有提出闭关,也没有要求退下来清修。只是我没有这个德行,招感不了像他这样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当家师来了7年,一直在执事岗位上奉献自己,给我提了几次,我苦于无人接他的班,没允许他进禅堂。MZ来5年了,《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其心无住》,包括每个月的大小执事会,我算了一下,5年来,她从录音机里抠出来不少于150万字。加上我们删掉的还有80万字。DJ也是一个人从小录音机里听一句,按一下暂停,记录一句,然后再按播放,听一句,再按暂停,记一句。她们没有任何怨言,从来没有甩膀子说不干了。大家想想,最辛苦、最枯燥的就是文字工作。从录音机里导出文字后再经过一校,二校,三校,乃至五次校对。她们有本钱跟我提出任何要求,但她们几个人什么要求都没有跟我提过。反倒是没有本钱的人在跟我提要求。在座的一些人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跟他们相比就不值一提了。仅凭住寺一日三餐,你该为寺庙工作,就该为信仰做事。像CN这样的人,到哪里找!他要是今天不干了,东华寺找不到第二个人。谁能提出继CN师的衣钵啊?

大家都想成佛,但看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奉献精神,看看自己的德行,看看自己的心量,哪一个配成佛?像昌恩这种人,死了不成佛,不升天享天福,天理不容!在座的能看到《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和《其心无住》,就是DJ师和MZ的功劳。没有她们,这几本书出不来。我记得最初DJ整理《降伏其心》时,眼睛还比较好,等书整理出来了,她的眼睛就像灯泡没了光,都睁不开了,但她没有抱怨,坚持把书整完了。所以,前一段时间我把三圣洞的东西搬到兜率天去,又找出她整理记录的草稿。我把草稿很小心的放到一个盒子里保存起来,后几遍的校对稿都扔掉了。只保存从录音机里一字一句抠出来,用笔记录的原始稿。将来这就是东华寺的历史。包括去包头的HH,无怨无悔的在客堂做了三届书记,所以他才有了今天的福报。在客堂工作期间他结了那么多善缘,人家对他的工作、对他的为人认可了,就把他请到包头做住持去了。

一个人凭什么让人家认可你?俗话讲“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在世间开公司有两种人:一种是先做成几单生意,发财了,还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也没有车,没有吃住的地方,没有助手。后来因为做强做大了,才租了间写字楼,买了几张桌子,请了几个人把公司开起来。另一种是一单生意都没有做成,先在城里的繁华地带,高档写字楼租一间办公室,买一些高档家具、设备、还有车,然后开始招兵买马,雇人做事,样样都搞得富丽堂皇。一单生意都没做成,多少万已经投进去了。手下十几个人,每个月几万元的工资,发了一年,什么生意也没做成。这也是在开公司。

我当初从三圣洞出来,没地方住,就住在三圣洞门口。当时花了几千块钱把那两间瓦房修整了一下,一间做厨房,一间是卧室带个卫生间。我和DH就在那里吃、住、办公、接待。后来盖了而立楼,在那里生活、工作了五、六年,

人分两种,做事也分两种。一种人是有条件才做事,没有条件就不做事;还有一种人是没条件,想办法创造条件也要做事。若是前者,谁能为你创造条件呢?别人为你把条件创造好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想做事业,就要自己去创造条件,这样做出来才有意义。有困难你去解决了,才显出你的重要性。事情不艰难,何来的人杰?正是因为工作有困难,条件不具备,你能突破,才显得你与众不同。试问哪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不是通过自己多年默默的工作,含辛茹苦的努力,在众因缘和合的情况下才慢慢的达成?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摆在你面前,那还叫创业吗?

这次FH从五台山回来向我汇报工作,一见我便五体投地。他说现在才了解我,认识我。过去在东华寺跟我对抗,现在是在忏悔啊。我说,对抗要有本事啊,孝子贤孙在我眼中都是草包,没用的。他敢对抗,我知道我后继有人,因为有能力的人才敢跟我对抗,没能力是不会跟我对抗的。我说这些,希望你们能提出异议。我最不喜欢跟在别人屁股后面随声附和的人。有本事就把我的观点推翻,没本事就不要吭声。就像DJ师,虽然不是执事,但一看到东华寺的歪风邪气就会站出来打抱不平。有时我做错了,她也跟我死较真,也许当时我心里不舒服,过后我心里明白,她是为我好,为寺庙好。我们爱护一个人,忠于一个人,必须建立在对他负责任的基础上,否则还能称为爱和忠诚吗?如果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没有思想,没有异议,那你们的脑袋还有什么用呢?

我希望你们个个都有思想,对任何事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都有异议。有想法可以摆在桌面上讨论,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观点对,为什么不敢说出来让大家推敲呢?即使你的观点错了,又有什么损失呢?无非是伤了面子,面子又值几个钱呢!一个人的身价不是自己要来的,也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为什么说面子是自己争取来的?比如我们庙里的CN,在我心目中他的价值、地位最高,这是他自己争取来的,是他掏了六年大粪掏出来的。如果你有业绩摆在这个地方,谁都无法否认。如果没有业绩,没有做过一件成功漂亮的事,你说自己身价百倍,谁能相信,谁能认可呢?

我常说,一个人不会做事是水平问题,而不做事就是心态问题。谁都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为什么有的人说一句话,在我心目中的分量会那么重?如果我要拒绝,就要给出一个拒绝的理由。如果他话有道理,我没有理由拒绝,就必须去做。可是有些人无论怎么说,我都不会听,再说我就要骂他了,因为他没有资格、没有本钱跟我讲条件,讨价还价。我刚才讲到的这几个人,他们都有资格跟我谈条件,跟我讨价还价。甚至他们不说,我心里都觉得非常惭愧,是我的德行不够,招感不了像他们这样的人才来到我身边,替换他们的工作岗位。尽管他们做的工作我不是十分满意,但是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无人能代替的。

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圆满、全能的人,我没有理由要求大家十全十美。但是我有理由要求大家尽心尽力,不能敷衍了事。不能什么都没有做就想讲条件,讲享受,就让人家高看你,重用你,器重你。我很想高看你,但是你没有让我高看的本钱;我很想器重你,但是我在你身上找不到优点和特长,找不到你的过人之处,我怎么重用你呢?比如HF,一个22岁的小和尚负责东华寺水电部有四年了。他的确很牛,但他牛的有本钱,他敢牛,我也允许他牛。水电工作大家都知道,如果电出了问题,必须随叫随到;有时正在吃饭,水龙头出了问题,马上得放下碗去解决。但他的境界还不够高,如果即使有贡献,有才能,但是还没有脾气,那才是高境界!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多少工作,大家都看得见。你可以抱怨,但工作还是要做,人都有脾气,我也允许你发泄。

在我们学佛的人身上如果体现不出奉献精神,就不配学佛。我们常说要把身心交给常住,要把性命交给龙天。你真能做到把身体归常住,把性命归龙天,哪里还有自己呢?嘴巴上都会这样讲,但在我们身上却没有体现出这种精神来。

我刚才点名的这几个人,他们是十年住一个庙。我们东华寺也有几个和尚是一年住十个庙。你们说谁有修行,谁没有修行?人家十年就住一个庙,你一年跑了十个庙,你还以为自己有修行。就看你那颗浮躁的心,怎么证明你有修行呢?环境对谁都一样,为什么人家能住下来,你的心却安不下来呢?

东华寺在2008年开光后,吃住条件才得以改善,之前什么都没有。但他们能在这里住这么多年,在一个岗位上坚持这么多年,虽然他们的功夫智慧都不够菩萨果位,但他们的心态、境界都已经是菩萨了。一个人要想叫人服你、认可你,就要有东西摆在这里。一个人是不是大师,能不能干,不是自己说了算。要拿你的业绩,拿你的工作来说话,要让大家来点评。如果好,大家自然会认可你。一个人在单位有地位,说话管用,都是靠多年默默无闻的工作干出来的。如果只是有身份,没有工作量,没有业绩,说话也不会管用的。就像CN,什么执事都不是,但他说的一句话,在我心目中比执事还管用。还有我们寺庙众所周知的西堂——XM老和尚,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幕是当初四面观音开光,敲法器的人都凑不齐,记得当时叫旁边的一个法师敲引磬,他不敢敲,XM老和尚当时做维那,我看到他眉头一皱,一手拿着大磬棒,一手拿着引磬就敲起来了。我知道他一看当时那个场面,没人,没办法,只能身兼两个角色,叮当叮当的就敲起来了。开光那天非常热,大家都唱不起来,老和尚唱的虽然听不懂,但声音却最大。每当想起这些情景,我都会说他们是东华寺的功臣,是为东华寺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今天有理由、有本钱在东华寺享清福。他们以后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我应该考虑的。

一个人有没有气节,就看他在关键时刻能否直下承担,独挡一面。有些人,平时不需要他启用,不需要承担时拍着胸脯说自己这也能行,那也能干,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他比谁退得都快。曾国藩有句话“大事、难事看担当”。只有在大事、难事面前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气量和胸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仗就在一、二十分钟,一、两个小时内决定胜负,机会是不可能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我们的首座和尚能够稳下心来,在东华寺一住就是十二年。谁还能做得到?一口气住了十二年!这些都是功臣。

我在不做事的时候有说有笑,但一做起事来就会翻脸无情,六亲不认。做人注重过程,不求结果,而做事必须有结果。一个人建庙没结果,做生意没结果,做什么都没有结果,还能说是在做事吗?没有结果的事,还有什么价值呢?做事必须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有的人在工作时进入不了状态,嘻嘻哈哈。做人可以轻松活泼,做事就要进入状态,要忘掉身体,玩命地干。

我不是一个好权力的人,但是大家错得太离谱了,以至于影响到他人,影响到团队,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不得不开口,甚至不得不骂人。有人说我喜欢改革,喜欢标新立异,我绝对不是喜欢改革,喜欢标新立异的人,其实我最讲究实用。有些规矩,有些工具不合时宜了,效率不高了,已经被淘汰了,我们就要改进,不能循规蹈矩,苟且偷生。为什么在工作中我特别要求工具一定要过关,因为没有好工具必然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也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爱说话的人,但有时看到身边的一些人太邪了,为了维护真理,我不得不出来呼吁。在大家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我如果不出来主持公道,是我对大家不负责任。

太虚大师率先提出“人间佛教”,主张把佛教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推向人间,就是我现在提倡的“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后来其继承人印顺大师,包括现在的星云大师也提出的“人间佛教”,使佛教普及化——将佛教带入了家庭,带入了生活,带入了人间。即所谓“佛法即生活,生活即佛法”。

佛法是为活人服务的,不是为死人服务的。如果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受益,说自己死了能受益,那不是自欺欺人吗?我们学任何东西都是为了活着的时候能受益,上乘佛法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只有当下。中小根器人心中的佛法才有未来,永远是未来。这种人学佛法,其内心根本无法受益。他学佛法是指望未来受益,如果今天没受益,他会说明天受益,如果明天还没受益,他还会说明天,明天复明天,永远是明天。学佛的人讲福慧,看看我们的所作所为,怎么能够修到福慧呢?如果你没有为任何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哪里来的福慧呢?

佛教讲离开众生就没有三藐三菩提,就是说离开众生不可能证得佛位。佛法是建立于世间,用于世间,修在世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山林悟道后必须进入红尘呢?仅仅是因为他的悲心才进入红尘吗?最初他并不想进入红尘,因为他知道,佛法必须让众生受益了才有价值,三宝才能立足人间。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正知正见的佛法?

学佛之所以上不了路,就是理上不明白。纵然理上明白,也未必能得心应手。理论和实际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并非掌握了理论就大彻大悟了。但掌握了理论再去修行,肯定会事半功倍。如果连何为正知正见的佛法理论都不知道,又怎么去修行呢?

答:使习气、毛病越来越轻,身体越来越健康的佛法,就是正知正见。

师:对了,这是他心中的正知正见。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心中的正知正见。我们没有佛的正见,难道自己的正见也没有吗?

答:自己和众生获得快乐幸福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

答:觉悟人生,快乐人生,奉献、力行。所做的事既能改正自己的毛病,也能让他人受益。给大家做一个榜样,把人的根本做好就是正知正见。

师:没有正知正见,都是邪见,所以走的都是邪道。你都不知道北京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你就出发了,你说会是什么结果呢?你认为自己修行多年了,在我看来,根本没有迈步,方向都搞错了…

答:向佛看齐,向明师看齐才是正知正见的佛法。按佛的要求,佛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就是正知正见。

师:后面的人怎么不回答啊?

答:为大众服务,奉行三法印。

答:为众生着想,让众生受益。

答:我觉得正知正见,不是利益众生,也不是为他人服务,那是共勉词。学佛法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本心。要知道自己是谁。找到之后,让它成为习惯,时刻把它提起,活在本心当中,做真正的自己。慢慢地就会体会到这种安心的快乐。再把这种快乐带给其他众生…

师: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简单的归纳成一句话,越简单越好。归纳不清楚,就说明真的是不懂啊!

答:明心见性,完善自己,正念、行愿,丰厚自己的灵魂。

师:女众这边怎么没声音呐?

答:先自度,再度人。

答:如来佛法,无生灭故,犹如虚空,究竟圆满。正知正见就是说,佛与众生只在一念之间,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答:佛法分见地、修正、行愿。

答:觉照当下,了了是非,做而无错。

师:大家讲的都太复杂了,都是舍近求远,正知正见的佛法都不知道。也难怪几个小和尚发短信说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穿了这身衣服,信了佛,还能干什么呢?

CN: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师:还是我们CN大师厉害,全部都概括了。这就是正知正见的佛法,这就是正知正行的僧人,这就是我们永远要做的一件事情。永远永远都要做的就是这件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其他跟佛不相干,跟众生不相干的都不允许你去追求,那都不是正知正见的佛法。和尚去开工厂、做生意都不是正知正见的佛法,和尚可以做这些事,也可以用这些钱来办道,但都不是正知正见的佛法。释迦牟尼佛说,虽然有很多众生的法不究竟,但那不叫邪道也不叫外道,只是跟究竟的道相比有差别而已。《金刚经》上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所做的一切,跟究竟比,都不究竟,都是旁门左道。这也不是错,因为我们的水平、根器不够,所以抓不到核心,只抓了个表皮。在佛的慧眼里没有邪教,没有邪道,也没有什么外道,只有究竟与不究竟。我们所做的一切跟究竟的佛法比,都不究竟,都不是正知正见。既然我们学佛,就要按照佛的正知正见来做,一切与生死不相干的,不能够帮助我们上求佛道的,都不是正知,不能够利益社会大众的,都不是正行。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见解才能有正行。我们之所以做错,抓不到核心,就是因为见地不够,所以永远在边缘摸来摸去,尽管没少下功夫,但就是与道不相干,偏离了方向。

佛法能够延续到今天,而且我们还能闻到正法(佛经在就是正法在),全靠古圣先贤们的无私奉献。如果真像在座的某些人的想法,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出家就是为了了生死,那干嘛还要出家呢?在家不是一样可以了生死吗,干嘛非要出家呢?你们说说为什么要出家?出家人回答一下啊!

CN: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做人天师表。

师:今天晚上CN师样样都回答得对。出家并不是仅仅为了了生死。如果仅仅是为了了生死,就不需要出家了。出家是为了弘扬佛法,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如果你不能把自己奉献给众生,还出什么家呢。今天我们在这里姑且不谈奉献给众生。如果你连自己的基本工作都不能出色的完成,都是在推三推四,牢骚抱怨,你还能弘扬佛法吗?如果你不能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众生,就不要出家,做个居士一样可以修道了生死啊。

在出家人的圈子里的确有很多机会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但是没有一个出家人因为追求世间的功名利禄,而有一个圆满人生的,全部都是悲惨的结局。我的确有很多机会追求世俗的财色名利,我也想过,但是我已经出家,就应该把自己奉献给我们的信仰,忠实于我们的信仰,就要对我们的信徒和信仰负责。我们穿上了这身僧服,如果不去追求名利,看上去会有很多机会,一旦真的去追求了,所有机会顷刻间就没有了。之所以看上去有那么多机会,是因为你不去追求,才给你那么多机会。因果就是这样,你越不喜欢的,它会越多的围绕着你;你越是渴望的,反而让你看不见摸不着。

出家人唯一的、永远的追求就是上求下化。至于功名利禄,你不用追求,保你衣食住行无忧。如果你想在这个环境里,在这个舞台上,利用出家人的身份大发其财,大捞一把,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你将为此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最终还是一场空。佛教里有有形的护法,也有无形的护法。有形的护法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众,如果你做一些或追求一些和你身份不相干的事,社会上的信众就会拒绝你,断了你的外缘;无形护法会从宇宙的另外一个空间切断你的这些因缘。

有人说出家是一种行业,好多出家人不喜欢听这句话,认为自己不是在从事某个行业,而是在修行、了生死。我很喜欢这句话。我认为我出家就是我选择了这个行业,我也的确把它当成了我的终身事业——当作一种信仰的行业来做。世间各行各业,行行都出状元,我们为什么不力求自己成为这个行业的状元呢?古人在这个行业里出了很多状元,我们今天没有理由在这个行业里不成为状元。古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今天一样可以做到。

如果建庙能坚持十年、二十年,就这一件事情,庙怎么能建不起来呢?如果讲法能坚持十年、二十年,哪里会没有信众,没有追随者!前辈们都是十年一个计划,一辈子就计划这一件事情——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是分了阶段:何时需要上求佛道,何时需要下化众生。就像这几天来了一个给大家做按摩的老菩萨,她非常有功夫,一辈子几十年她只做按摩这一件事,所以她对人体非常精通。她的手往人身上一搭,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估计要多久可以治好。人家在一个领域里能默默无闻地干三、四十年,怎么可能不成就呢!如果你能把一件事做三、四十年,你也能成为专家,成为教授,成为大腕,成为泰斗。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一直都是朝三暮四,好高骛远,舍近求远。

学佛要以人为本,首先要具足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比如承受、包容、奉献、忍辱,以及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作为人首先要生存,因此要有生存的本钱。如果作为一个人该具备的你都不具备,你又怎么能成神,怎么学佛呢?成神,学佛都是建立在成人的基础上。所以我说我们开始修的是人道,最后修的还是人道,虽然在中间的过程中我们修佛道,但是完善佛道,充实佛道,展现佛道,都是在人道中起用、体现,佛道离不开人道。为何佛门里讲,一个人纵然通达内明,若前四明不晓得,他就无法把内明给予众生。内明只有自己知道,俗人并不知道,你也无法介绍给别人。你所能介绍给人的就是前面的四明,真正的内明是无法介绍给一个没有开悟的人。但是前面的四明,只要是你会的,你完全可以复制给一个没有开悟的人。

古人讲,立足社会要靠我们的德性;体现价值要靠我们的能力和技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能发挥的长处,没有让身边的人得到任何好处和利益,你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呢?其实我每天写段微博,都是针对东华寺的一些学佛人的现状有感而发,若没有这些现状,我还真的没有灵感,没有这么深的感触。

下面的时间留给新来的居士,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聊聊。

问:请问您有没有机会再回第一次闭关的地方看看呢?

师:以后肯定会有机会。最近几年我主要想在山里住住,静静心,学习,充实自己。以后会有机会去转一转,还有一帮老居士呢,要回去报恩,报答他们。

问:你说以后不再搬家了,是不是以后你就定居在兜率天了。

师:住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我的心在哪里。其实我的心都在你们身上。

问:上师,我和我的家人千里迢迢来到东华寺,今天有缘听到您讲法,非常受益。我有一个难题,想请您指点迷津,我的儿子就坐在那边,他今年上高一。让他自己说,行吗?

师:可以。

问:师父,我现在有点厌学。

师:哦,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是不爱学习的。但你现在必须学习,因为你这个年龄段正是学习的时侯,是不允许你出去打工、挣钱的。等你过了这个年龄段,你想坐在家里、教室里学习都不允许了,到了工作岗位就要好好工作。人的一生大体分三个阶段:学习是第一个阶段。你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所以必须学习。你是否想工作我不知道,但是以你现在这个年龄,只能让你好好学习。至于为什么厌学,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你可以和你的父亲探讨探讨,聊一聊。如果真的实在学不下去,也可以休学半年,自己在家里学,或者出去走一走,调整一下心态。像你这个年龄到社会上打工,一般的工厂都不敢要。

我常说人在什么年龄阶段,就老老实实的去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如果该做的事情你不愿意做,将来到了另一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你一样不愿意去做,也做不好。读书的时候如果不愿意读书,该工作的时候也会不愿意工作。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把心静下来,去接受它,适应它。你今年十几岁啊?

答:18岁。

师:真是读书的好年龄。现在是知识的时代、智慧的时代。没有知识,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适应这个社会。他现在的这种情况和我们东华寺的一些小和尚一样,智商都很高,但每天既不安心做事,也不安心学习,一般来讲,不喜欢研究经教,应该喜欢做事;不喜欢做事,就应该喜欢研究经教。可是他什么都不喜欢。如果你问他喜欢什么,他会说没有喜欢的东西。如此说来,他应该算个解脱、无烦无恼的人。但是并非如此,他比谁的烦恼都多,比谁心里的担子都重。其实他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什么都想要。只是他知道自己什么都拿不起来,也放不下。

没有本钱,拿不起来,怎么办呢?那就把想要的东西放在一边,为自己设定一个远期和近期的追求目标,先想办法充实自己,一旦自己的实力够了,想要的东西自然唾手可得。如果你没有实力,拿不起这个东西,即使别人拿来送给你,你也没办法消受。只有当自己的力量够了,能拿得起这个东西了,这时你把它放在手里,才能完全的消受它。我们通常说一个人的福报不够,智慧不够,所以消受不起,实际上指的就是他的能力和心态。如果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够,他就不配拥有那么多。即使别人把一些东西拿来给他,他也会很快把它败光。

在东华寺我一直鼓励大家出去建寺庙。如果你能建起一座寺庙,就有能力管理一个寺庙,更有能力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指望别人把寺庙建好给你,建庙的过程你没有参与,将来也就不知道如何管理。即使别人帮你把寺庙建起来,或者别人把寺庙建好给你,你也管理不了。

有个依止我的徒弟,建庙已建了好多年,一直都没建起来。我就问他出家多少年了?他说16年,建庙8年了,还没建起来。他说自己福报不够,业障深重。我说,如果你的左边是福报,右边是业障,他们会“啪!啪!”一人给你一耳光。这个业障和福报会骂你这个和尚,怎么不向自己找原因,就知道怪自己业障深重,福报不够!是他自己德行不够,不会为人处事,不能忍辱负重,贪生怕死,还喜欢摆臭架子,什么都不是,还装模作样当老大,谁愿意扶持这种人呢?谁到他的寺庙,一看这个和尚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办起事来像个二百五,信徒来后捐个香油钱就走掉了。若真有德行,会为人会处事,8年怎么还建不起一座寺庙呢?

信众:法师,非常感谢您的点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东华寺能在您的手里发扬光大,我看到、感觉到了。非常高兴有像您这样很有德行的大师。

师:东华寺能否在我手里发扬光大,我现在心里都没底。但是我会竭尽全力,让它能在我的手里发扬光大。如果能在其他人手里发扬光大,我也非常开心。我一直想,到我50岁的时候,如果能够辞掉东华寺的方丈,就是我的德行累积够了,还有8年时间。如果找不到方丈,那真是我的德行不够,感招不来这样的人才。如果十几年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老是呆在这个位置上沾沾自喜,还有什么意义呢?也应该退下来,让身边的人都试一试。

如果真有本事,这么多年早就该发挥展现出来了。如果尽力了,但是没有成功,只能说明自己的力量就这么大,只能做这么大的事。如果还有更多的力量,应该举得更高才是。希望你们在座的都好好发心,接班人就在你们当中选取。

释万行2012.10.14


{返回 万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而立不惑知天命
下一篇:头脑与灵感的区别
 什么是人生观
 降伏其心 二 体内能量唤醒后有什么表现
 明师的工作是这样的
 降伏其心 一 什么是了了分明之境
 降伏其心 一 谈谈说是道非
 三次闭关纪实 首次闭关:绝尘忘我
 降伏其心 三 师承与法脉
 青年人生观
 降伏其心 一 如何念佛 净土的实质
 降伏其心 二 精气神与热力光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乘佛法指要 第一篇 前行法(前方便)第三章 佛法的修习 第一节 求授皈依[栏目:卡卢仁波切]
 念佛是因果法[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茶禅一味”考辨(潘林荣)[栏目:禅茶文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