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南传大藏经之总目录
 
{返回 法舫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71

南传大藏经之总目录

法舫法师  撰

律藏Vinaga.fitaka

教团之规律,比丘比丘尼,日常生活之规定等,关于教团的一切法规说明,可谓佛教之法典。

第一卷至第二卷

戒本篇经分别Sutna-vibhaiga

关于半月半月布萨会,朗诵之戒本。古代注释,二百二十七条,逐一注释,何时?何处?为因如何之动机,制定其戒律,述说其因缘。从罪恶之轻重,就此丘比丘尼各各分说二部之波罗夷(破罪门)等与波逸提等。

第三卷

戒因录篇大品Mahaoagga

有受戒,布萨等十篇。述说从入法团,布萨,雨时生活,并自恣会等,更进而比丘进止动作,药物,衣服等之规定。又在受戒之初,述说从佛陀成道至舍利弗目犍连弟子入灭之佛传。

第四卷

戒因缘篇小品Cullaoagga

有羯磨,别住等十二篇。始之十篇,对于微罪之惩戒,各种改悔,比丘日常生活,及在其他教团内,种种之规定说明。后之二篇,乃记载第一结集,第二结集之事情也。

第五卷

律藏后篇Pariuara

毗尼摄受(要目)与毗尼母(索引)

经藏Sutta-pinaka

佛陀为诸弟子等所说教法之精要。由散文之对话,成物语并金言之偈颂,为圣典中最重要之部分,文学的要素,颇为丰富。有长部,中部,相应部,增一小,小部之五部。

第六卷至第八卷

长部经典Digha-nikaya

此为长篇教说之总集,收集全三十四篇之长经。各经皆为独立之一经,重要者为述六十二见哲学思想之梵纲经。欲知人间之佛陀须注重其佛传与尊重其大般涅槃经。

第九卷至第十一卷

中部经典Maggeima-nikaya

处于不长不短,中位之教说集成,本五十经,中五十经,余五十二经,计收百五十二经。上之长部经典,主要之旨,为述说对外教比较,此部之主旨为佛教教义之内容述说。例如第百四十经之圣谛分别经。原示佛陀根本教说。第八十六经,述为有名之指●外道物语。

第十二卷至第十六卷

相应部经典Samyutt-dikaya

为短篇部类的教说总集,有偈,因缘,蕴,处,大之五大品别。各品更细分,通计,收集七千七百六十二经(原传)。各经之教义等互相关系类似之点为之分类,短经之中为有益的教训,存有趣味深浓之说话,如传陀初说法之转***经,为特别之重要。

第十七卷至第二十二卷

增一部经典Anguttara-nikaya

法数顺数渐增之说法总集,自集一至集十一之大分类中,更立几多之品名,集有九千五百五十七经(原传)。例如集三法数之身口意之三业,老病死之三天使,集十法数之佛十力,如数教理名目集,施以种种之说明。

第二十三卷至第四十一卷

小部经典Khuddaka-nikaya

上之四种经典,在汉译经典,有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之存在,其内容不必与南传一致,南传者有南传之特色。特于小部经典,在汉译藏经中流传者不多,左记之十五种经中,于古传者应特别注目。

第二十三卷至第二十四卷

法句经Dhamapada

类聚美妙的佛陀之圣偈,全篇四百二十三颂,于吾人日常生活之实践道德上极有味之解,为金言之集成。

譬喻经

以韵文为通俗语之集录,主要为记载已得阿罗汉位之佛陀诸大弟子之因缘,记之体裁,为通俗语之传说集。

第二十五经

自说经Udana

佛陀自己之体验,为佛陀自身感兴语。极小品者,含有古传意,且示佛教崇高生活理想之尊重。

如是语经Itivuttaka

‘如是世尊’之发端句,散文与偈文共有百十二小经。此与上自说经,在教义与训戒为重要经典。

第二十六卷

小经集经Sutta-nspata

在严密之学术研究上观之,为佛教经典中含最古部分。佛传与那兰迦经,出家经,精勤经,为后代佛传之源流。第四吕与第五品,为最古之佛教之文学。可见全部根本佛教之精华集成,而无支差者也。

天宫事经Vimana vattbu

在天上界,为记天宫之乐事也。

第二十七卷

饿鬼事经Peta-vatthu

与上天宫事经为一对,记地狱界之事相也。

长老偈Thera=atha

长老尼偈Thera=gatea

佛在世时,诸大弟子诗歌之集录,如经名所示,前者为诸大长老之歌赞集,后者为诸长老尼之赞歌集。

第二十八卷至第三十七卷

本生经Jataka

本生者,谓佛陀前生之语。即是佛陀未成佛以前,在菩萨位时,经几生累判,或时受天人身,或时受国王身,或时受大臣身,长者身,庶民身,其他如象,孔雀,鱼等种种身,为行布施持戒等种种功德行,集如是等为通俗语,其说话之数,有五百五十之多,所有通俗语,瑜伽语,寓言,逸话,网罗道德的格言。凡用散文或韵文之叙述,兴趣甚深,量与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重要之位置。此等古语,在原始佛教时代盛行,现在我佛教徒之宣传,美术上之表现,二千二百年以前雕刻残留,总之,此为佛教文学,印度文学首屈一指之大典。

第二十八卷至第三十九卷

义释经Niddesa

注释前小经集经之第四第五两品。

第四十卷至第四十一卷

无碍辩道经Patisambbida-magga

次期之论书之先驱,主旨为述说实践的方面之诸问题。

佛种姓经Buddba-vamsa

于过去世,在我释迦佛之先,立出世之二十四佛传。例如彼为斯麦达婆罗门时,就然灯佛授记,为有名之传记。

所行藏经Cariya-pitaka

全篇为以三百七十二偈记述三十五篇本生话集,特别显示菩萨在前对地于波罗密修行。

小诵经Kuddaka-patha

始为三皈文集九种短品圣偈,并为短句集,便于初学之诵持,可谓一种集录要文。

论藏Abhidhamma-pitaka

佛教之书,不可谓为神学书,经律之精神存在,而为理论的体系的说明,佛教教理之心理的宣示,又就宇宙论的方面为分类的说示。

第四十二卷

法集论Dbamma-sangani

佛教心理论之体系的论述,为道德的,心理的,世间的,出世间的心的状态之述说,在南方佛教,为重要的有组织佛教书。

第四十三卷至第四十四卷

分别论Pibhanga

为论藏文学之典型,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十八题目,各以同样之论说明,其于分类诸法之主眼点,最为重要。

界论Dhatu-katha

第十四章之短篇,就于心的现象与其相关系之论。

第四十五卷至第四十六卷

双论Yamaka

根本,蕴,处,界等之十种问题,各以二重问答记述。

第四十七卷至第五十三卷

发趣论Pattbana

为非常大部之书,范围之亘广可惊,为因果论之论述。

人施设论Puggala-pnnatti

蕴,处,界,根,谛,人我,所谓六施设,就中上之五种在双论分别论论之,此书就于最后之人施设论,用一法到十法之分类法,为人我(人格)之种种种类之简单说明。

第五十四卷至第五十五卷

论事Katba-vatthu

在北方佛教之异部宗轮论相似,研究部派佛教不可缺之重要书。全卷二百十六论题。

藏外

既述经律论之三藏为根本圣典,此于述教义外,记述历史,可与圣典并为重视。本南传大藏经,择不可缺之六种如左:

第五十六卷至第五十七卷

弥兰王问经Milinda-panba

此经为统率一国之政权者,希腊之弥兰陀王与三界大导师佛教僧那先比丘之问答,共述二百六十余质问与应答,无我,业,戒律等,佛教教理之中心问题,以巧妙之譬喻解示,故为有名之书。

第五十八卷

大王统史Maha-vamsa

以韵文记载锡兰史,书之成,逐次增大。如述佛之传记,经律之结集,律之传持,马迦达国王统等事,为研究印度佛教史,不可缺之资料也。

小王统史Cula-amsa

上续大王统史,下迄近世,为新史书。

岛王统史Dipa-vamsa

此书为现存锡兰史中最古之历史书。同大王统史,亦用韵记载。记述自纪元前第六世纪,到纪元后第四世纪之史书。又与大王统史相同,记有佛传,经律之结集,及其他重要史料之供给。

第六十一卷至第六十二卷

净道论Visuddhi-mag’g’a

为有名之觉音三藏之体系的论书。以戒定慧三种通达三藏之全体,为代表南传佛教教理之有组织着书。书之他方面用譬喻传记,不堕干燥无味,且具活泼之论议。

第六十三卷至第六十五卷

善见律注Samanta-pasadika

觉音三藏,注释律藏之注释,其序分详说自佛入涅槃,音阿育王九道宣教师之派遣,迄王子王女至师子洲布教之史传。次为大品小品之注释。

大藏经系图略表

佛陀说法

印度地方语

印度华语

西域方言


{返回 法舫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法舫法师行传
下一篇:南传吉祥经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三章 从中国佛学史看唯识学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二章 从现代思潮看唯识学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一章 今日研究佛学之现状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法舫法师行传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四章 了境能变识(知识论)
 佛学与中国文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