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孝之终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1

孝之终
文/见剑法师

  “恩”字为“因”与“心”的组合,“因”有亲义,亲近则有情谊,因此只要与我们有关系的人,必定对我们有所恩惠,只是深浅程度不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佛法又为我们归纳出四种对我们恩泽最深的对象,即父母(家庭)、众生(社会)、国土(国家)、三宝(宗教)。父母对我们有生育之恩;国土给予我们安定的生存环境;三宝对我们有法乳深恩;《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因此一切众生皆对自己有恩。

  佛陀曾说:“使我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决皆是我父母育养慈恩,从死得生感动天龙鬼神,父母恩重孝子所致。今得为佛并度国人,皆由孝顺之德。”由此可知父母恩又为四重恩的根本基础,若能真正报答父母深恩,即能成就无上佛道。但,如何才能真正报答父母恩呢?《杂宝藏经》云:“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亦常赞叹。”报父母恩的具体行动即是落实孝道于生活中、于修行中,不过,这并不同于世间的私情执着,修行人乃是以报生生世世的父母恩为终极目标而努力。

  修行人如何报父母恩呢?父母对于我们的恩德,并非一般物质上的孝养所能报答。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孝于孔子,孔子对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以孝顺闻名的曾子亦曾说:“孝者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可见落实孝道就要从“心”开始。物质上的“能养”只是基本,真正的孝顺是一念孝敬之心,如佛经中所记载:“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孝敬父母,从“心”开始,这就是修行人落实孝道的观念与方法。

  曾子亦曾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学佛道者,即是要藉由修善断恶的方法来提升自己,并将一切修行功德回向给父母,这亦是儒家当中最高层次的孝顺方式──“立身行道”。

  过去悉达多太子生后七日,其母摩耶夫人就舍报生天。悉达多太子长大后出家修行,最后成就至高无上的佛果,受人天景仰,并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使之蒙受法益,这就是修行人落实孝道的最高典范,《孝经》亦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志于佛道,成就佛果,以佛法的真理来供养父母,使之获得永远的清凉与快乐,此乃修行人孝顺父母的最上方便与最终目标。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发了正愿,即能无尽
下一篇:真正的作主
 生命真主人
 安居随笔
 虚云老和尚朝山报母恩
 提炼心的觉照模式
 香积法味
 戒的精神与意义
 成佛资粮──随喜功德
 寻找恭敬
 新僧再训练
 真正的作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佛咒的殊胜[栏目:药师佛·文集]
 伍肆 暂时死不了[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贪毒可畏 至死不悟 (民国 定法)[栏目:释门法戒录]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三讲)[栏目:因果原理]
 附录 制戒缘起三则[栏目:认识戒律]
 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忍不住吃肉,我该怎样来戒肉吃素![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内观基础 二三、圣谛[栏目:内观基础]
 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传统之继承”篇(之三)[栏目:性广法师]
 曼达供[栏目:卡卢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