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布施行门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9

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布施行门
文/见揩法师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尊敬,就要先懂得帮助、尊敬他人,也就是佛法所说“如是因,如是果。”经云:“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布施犹如播种,不仅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更是自利利他的福慧资粮。

  有一位农夫,因种植的玉米品质很好,连续几年都得到“杰出农民奖”,记者访问他:“请问你用什么方法种出这么好的玉米?”他回答:“其实我没特别做什么,只是每年把优良的种子分送给我的左右邻居而已。”记者又问:“为什么呢?”他解释:“如果邻居所种的玉米是次等的,在花粉传授时,我的玉米也会受到影响,就长不出好玉米,所以我希望邻居所种的玉米和我一样好。”是的,如果这位农夫不愿意布施所拥有的,也就无法创造理想的生长环境,那么品质优良的玉米自然也就无法产生。

  其实,布施不一定是有钱人才能做到,称赞别人或看见别人布施时心生欢喜,也都属于布施。佛法的布施分为三种,一是财施,以财物布施。财又可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指身外之财,如金银财宝;内财是指自己的身体,如世尊过去修菩萨行时,舍身喂虎。二是法施,就是为他人讲述佛法的道理,使人心开意解。三是无畏施,以无畏施于人,让众生的心得到安定,如安慰、鼓励他人。因此,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光明的,乃至于国家社会是长治久安,就要懂得帮助他人,从布施做起。

  布施心除了要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还要深信因果。所谓“有舍才有得”,藉由每天的发愿、检讨,相信从因上努力,必定会有所收获。首先,要时常面带微笑,令见者生欢喜、平等、无畏心,无论对方的态度如何,都愿意与他结善缘。其次是言行举止方面,力行不说恶语,不论他人是非,并且时时赞美别人、恭敬别人,帮助别人,建立不卑不亢、不愠不火的态度。只要每天朝着身口意三业清净的目标努力,循序渐进改正悭贪不舍的习气,就能落实布施。

  人生在世不离做人做事的范畴,想要相处融洽、处事圆融,就要以布施的心和所有人结善缘,共同为创造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如此家庭必定安康,社会必定祥和,世界必定充满光明。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恩.感恩.报恩
下一篇:战胜
 行者的跫音(三)
 培福
 山居札记
 一张写不完的考卷
 活在当下的意义
 体会
 晨扫有感
 梦破方称出格人
 孝顺
 识苦能忍,成无上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98.问曰:何以故正说六波罗蜜,不多不少?[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人间佛教的经证 真智者[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记阅书遣闲[栏目:太虚法师]
 转经轮的力量[栏目:修行笔记]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七十七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什么是缘起论?[栏目:洪修平教授]
 不要问为什么[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五十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放生得良方[栏目:放生感应]
 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九 总释名题[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