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六章 通别六妙门
 
{返回 白话六妙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1

第六章:

通别六妙门

接下来解释六妙门的第六种——通别六妙门。

所谓的通别六妙门,是指凡夫、外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修行者,都同样的在修习数息法门,但是在解释方面有所不同,因此所证悟的涅槃也有所不同。

于随、止、观、还、净诸妙门上也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凡夫或根性鲁钝的修行者,在数息时,只知道从一数到十,能

够令心安定,希望能从数息中获得禅定。这就是于数息中生起魔业,贪生怕死的缘故。

其次,拥有利根性的外道,由于因缘法使然,见地特别炽盛,在数息的时候,非但调心细数,从一数到十,安然进入禅定。

非但这样,他们还能够分别各种有息、无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息;过去息中的如去如不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息;未来息中的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息,现在息中的有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息。

对于心识方面也一样,以为随心所见的都是实有。他们的这些理论都是妄想和虚诳的,是因为不了解息的真性,随妄见而生起分别心,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戏论。当四周的欲火在燃烧时,生起烦恼的境界,经久的贪着于邪见,造作及各种邪行的人,将自断善根,不能了脱生死。心行于真理之外,就是所谓的外道。

以上两种人,虽然在根性上有钝、利的差别,但是于三界的生死轮回并没有差别。

什么是声闻乘的数息法?

声闻乘的修行者,为了赶快脱离三界,寻求自我解脱的涅槃,因而以修习数息来调伏身心。但是,在修习数息法时,无法摆脱四谛正观。

怎样在数息中观四真谛?

修行者知道息依身、身依心。息、身、心三事和合,就是五阴、十八界、十二入。

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就是苦,这些受苦的人贪着于阴、界、入法,因而随着自己的见地心来分别各种阴、界、入法,就是所谓的集。

如果能了达真性,就能知道苦不会生起,四受(1)、四行(2)也不会生起,连钝使(3)、利使(4)的各种烦恼结也寂然不起,这就是所谓的灭。

如果拥有真正的智慧,就能通达真理而不壅塞,这就是所谓的道。

如果能依上述所言修习数息法,必定能通达四真谛,也必然能证得声闻道,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会再有新的一生。

怎样于数息中入缘觉道?

缘觉乘的修行者,追求的是自然的智慧,喜欢孤独寂静,深切的了解各种法的因缘,知道数息之念就是有,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

观想于这令心念熄灭的有,就称为善有为业。种下善的因缘,来世必获得转世为人、天的大福报。

修行者受持因缘法,因此有老、死、忧、悲、苦、恼等的存在。摆不脱三世因缘,沉湎于不息的生死轮回之中。

本来就没有生,也没有死,这一切都是不善的思惟导致心行所造成。

如果了知无明的体性本来就无有,有是因为妄想因缘和合而生。因为无有,所以假名无明。无明同样不可获得。

当修行者了知一切因缘法都是没有根本的,就不会再行于因缘法,也就不会认为数息法是实有的。

这时候,修行者深切的了知,数息法也同样属于因缘法空无自性,就不再接受、不再执着、不再思念、不再分别,内心犹如虚空一般,寂然不动,无漏心豁然生起,成就缘觉道。

什么是菩萨乘的数息法?

菩萨乘的修行者为了追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为了悲愍、关怀并让无量众生获得安乐,而修息数息法,希望由数息法获得一切种智。

怎么说呢?经典中说:“阿那般那(出入息法)是三世诸佛入道之最初法门。 ”因此。刚发心修菩萨乘的行者,想要证得佛道,必须先调心数息。在修习数息法时,要知道息并非息,犹如幻化一般。因此,息也不是生死,也不是涅槃。

这时候,在数息时,了知没有生死可断,没有涅槃可入。因此,不再执着于生死;不执着于生死。也就没有二十五有(5)的系缚;不证涅槃,也就不会堕入声闻乘和辟支佛的境界。

以平等的大智慧,也就是无取的舍心,安住于中道,这就称为见佛性,获得无生法忍,安住于大涅槃中的常、乐、我、净境界。经典中说:“好象大洪水一样,能冲走一切,但是杨柳除外,因为杨柳柔软不受力。 ”

生死轮回的大洪水也一样,能冲走一切凡夫。但是,菩萨乘的修行者例外,因为菩萨乘的修行者安住于大乘的大般涅槃,心柔软的缘故。这就是所谓的大乘行者于数息中入菩萨位。

本篇约略的述说数妙门与凡夫、外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相通与相别之相。数息法虽然各家相通,但是在解释上各家有别。各家虽然修习相同的数息法,但是结果有所高低。其余的随、止、观、还、净住妙门,于各家的通别上,也与数妙门一样。

〖注解〗

1.四受:这里所指的应该是理、教、行、果四法受。 2.四行:菩提、福德、智慧、羯磨(karma,业)。 3.钝使:即五钝使,贪、嗔、痴、慢、疑。 4.利使:即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5.二十五有:欲界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初、二、三、四禅天、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四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25

 

 


{返回 白话六妙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七章 旋转六妙门
下一篇:第五章 相摄六妙门
 附录一 止观坐禅法要记
 第三章 随便宜修六妙门
 附录五 六妙门与须弥桩
 第十章 证相六妙门
 附录二 天台止观统例
 附录四 天台宗
 第九章 圆观六妙门
 第七章 旋转六妙门
 第二章 次第相生六妙门
 第四章 随对治六妙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册 教育教理教用~2[栏目:佛光菜根谭]
 皈依问答(二十四):“皈依僧竟,终不皈依外道邪众”这个誓愿,具体应该如何落实?[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美好的掌声[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建设佛化家庭 修养篇[栏目:建设佛化家庭]
 为善最乐(李焯芬教授)[栏目:其它]
 净空法师说故事(二) 伍 善恶篇[栏目:净空法师说故事]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十一、引经申理证有异熟心[栏目:韩镜清教授]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五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重伤立见功效[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五百罗汉 283、富伽耶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