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八章 观心六妙门
 
{返回 白话六妙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96

第八章:

观心六妙门

接下来解释六妙门的第八种——观心六妙门。

观心六妙门就是,大根性的修行者,在认识各种法恶之后,不依次第观照诸法的本性,也就是所谓的众生心。

万法都由心起,如果能反观心性,就知道心没有根本,也就知道万法同样没有根本。因此说观心六妙门和前面所说各种妙门的完全不同。

怎么说呢?

修行者初学观心法门时,知道一切数量的世间、出世间法,都是由心生起,离心之外并无一法可得。所能数的一切法,都是心在作用。因此了知心就是数门。

当修行者在观心时,知道一切有数量的法,全都追随心王 (1),如果没有心王,也就没有心数。因为心王在动,所以心数也在动。就好象文武百官追随大王一样,一切有数量的法,追随心王的情况也一样。因此在观心时,了知心就是随门。

当修行者在观心时,知道心常寂静。因此,诸法也常寂静,寂静就不会起念,不起念就不会动,这就是止。因此在观心时,了知心就是止门。

当修行者在观心时,觉悟到心性犹如虚空,无名、无相,无法用语言来加以解说。于是,开发了无名藏识,得见一切法的真实性,生起不执着的智慧。因此在观心时,了知心就是观门。

当修行者在观心时,找不到所观的心,也找不到能观的智慧。这时候,心就好象虚空一般,无所依倚。以微妙的智慧不再执着于心,虽然见不到诸法的存在,却能通达一切诸法,并能显示及分别诸法界的一切法而无遗漏。普遍的显现色身于九道中(2)。这时,证得变通藏识,聚集各种善根,回向菩提,庄严佛道。因此在观心时,了知心就是还门。

当修行者在观心时,虽然说找不到心及一切诸法,但是能了了分别于一切诸法。虽然能分别一切诸法,却不执着于一切诸法、成就于一切诸法,也不受一切诸法所染着。这是因为自性本来清净,不受无名所颠倒或染着。因此,经典说:“心不去招染烦恼,烦恼就不会染心。 ”修行者自性清净,不再受到垢法或无垢法所染着,这就是净。因此在观心时,了知心就是净门。

修习以上六门,要随方便适宜,不须要依次第,直观心性,就能具足。

〖注解〗

1.心王:万法由心生,心是万法王。 2.九道:即九有情居。人、初、二、三、四禅天、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天。

 


{返回 白话六妙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九章 圆观六妙门
下一篇:第七章 旋转六妙门
 附录四 天台宗
 第十章 证相六妙门
 第二章 次第相生六妙门
 附录五 六妙门与须弥桩
 第四章 随对治六妙门
 第九章 圆观六妙门
 第六章 通别六妙门
 六妙门 亦名 不定止观 目录 前言
 第五章 相摄六妙门
 附录三 天台智者——智顗大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无量心 建立和谐家庭(方昶璀)[栏目:四无量心]
 黄色录像的果报[栏目:戒邪淫文集]
 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栏目:格鲁巴诸大德著述]
 学佛要具备三个条件[栏目:佛网文摘]
 不跟随众生颠倒[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法难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其启示[栏目:陈星桥居士]
 才思敏捷入道难[栏目:明一法师]
 五百罗汉 481、灭恶趣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天空的呼唤[栏目:心静自然禅]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九十三[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