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60.午睡是痴的表现吗?──萨遮迦的论辩挑战(之二)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94
060.午睡是痴的表现吗? ──萨遮迦的论辩挑战(之二)
  [接续萨遮迦的论辩挑战(之一)]
  在与佛陀论败后不久,外道萨遮迦又来找佛陀论难了。
  有了上回在大众面前丢脸的教训,这回萨遮迦只低调地独自悄悄而来,以免输了又弄得大家都知道。
  尊者阿难虽然看到他又不怀善意地来了,但还是慈悲地想让他能在佛陀这儿获得些法益,所以请求正想进城乞食的佛陀,暂且坐下来与他一谈。
  向佛陀行礼如仪后,萨遮迦先提出一些外围的话题:
  「瞿昙大师!有些沙门、婆罗门只顾修身而不修心,过去就有人因身受苦而两腿僵硬、吐血发疯,这是『心被身所指挥』,不修练心的缘故。
  有些沙门、婆罗门只顾修心而不修身,过去就有人因心受苦而两腿僵硬、吐血发疯,这是『身被心所指挥』,不修练身的缘故。」
  「火种居士!你所知道的修身有哪些呢?」佛陀问。
  萨遮迦举了一些苦行者吃得很少,守一些奇怪禁忌的事例,以为修身就是那样,佛陀因而反问他说:
  「火种居士!他们总是吃这么少维生吗?」
  「不!瞿昙大师,他们有时候吃一些很有营养的美味,所以身体还会肥壮回来。」
  「火种居士!他们竟然先拒绝,后放荡大吃,他们的体重就这样增增减减。这哪是修身呢!又,你知道的修心有哪些呢?」
  萨遮迦支吾其词,答不上来。
  这时,佛陀就告诉他说:
  「火种居士!你刚才所说的修身,不是圣者的修身。连如何修身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修心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你仔细听了。
  火种居士!一般未修学的人,一有快乐就着于欲贪,一有痛苦就忧悲愁泣。当起乐受时,因不修身而心起执着,当起苦受时,因不修心而心起执着,当心对乐受、苦受两者都起执着时,则是不修身,也不修心的缘故。
  火种居士!有良好修学的圣弟子们,一有快乐,不会着于欲贪,一有痛苦,也不会忧悲愁泣。当起乐受时,因修身而心不起执着,当起苦受时,因修心而心不起执着,当对乐受、苦受两者都不起执着时,则是修身,也修心的缘故。」
  「我对『瞿昙大师是一位修身也修心的人』的说法,深具信心。」萨遮迦回应说。
  「当然,火种居士!虽然你语带冒犯,我还是愿意告诉你,从我出家以来,我的心就不去执着乐受与苦受。」
  「瞿昙大师从来未执着乐受与苦受吗?」萨遮迦其实还蛮怀疑的。
  于是,佛陀为萨遮迦详细叙述了他所经历过的深禅定、各类苦行、禅观得正觉解脱等修学历程(如故事第二〈佛陀的修学历程〉所说),来说明佛陀早已不执着乐受与苦受。
  「萨遮迦!我曾经对几百人的群众说法,或许听者中有人会认为我是针对他说的,其实不应该这么想啊,萨遮迦!如来说法,是为了让大家都能了知,不是专与谁过不去。萨遮迦,一旦说法完毕,我内心即保持原先的平静与空寂。」
  「这我信得过,瞿昙大师!因为您已经证得全然的正觉。但,瞿昙大师!你曾经在白天睡过觉吗?」萨遮迦这时才把他的主要问难说出来。
  「火种居士!我在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当乞食完毕回来,我都向右侧躺,保持正念与清明地小睡片刻。」
  「瞿昙大师!有些沙门、婆罗门认为,这样做是痴的表现。」
  「痴与不痴,不是以午不午睡来看的,火种居士。我就来告诉你,什么是痴,什么是不痴,你仔细听了。
  所谓痴,是那些未舍烦恼杂染与后有,招惹出麻烦,导致苦迫与下一辈子生、老、病、死的人。
  所谓不痴,是那些已舍烦恼杂染,已舍后有,不会招惹出麻烦,不会导致苦迫与下一辈子生、老、病、死的人。
  如来是不痴的人,断除了生死烦恼杂染的根,就像斩断棕榈树的芯,这棵棕榈树以后就不会再长了一样。」
  「太神奇了,瞿昙大师!面对我一再冒犯挑衅的论难,您还是和颜悦色,一如我想象中证得全然正觉的解脱者一样。不像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删阇耶毘罗梨弗、尼揵陀若提子,当我对他们挑战论难时,他们常支吾其词,顾左右而言他,然后恼羞成怒,生气痛苦。
  瞿昙大师!打扰了,我们都很忙,还有许多事要办,就此告辞了。」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三六萨遮迦大经》。
  二、外道萨遮迦虽然在第一次论败后,隔天即盛大地供养佛陀与僧众,但显然心中还不服,所以还有这一次的论难,而佛陀对他还是十分宽容。这次论难后,看来萨遮迦也没归信佛法。
  三、佛陀所说的修身,是当由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生理而起快乐的感受时,心不起贪着。而所谓的修心,是当生理起苦的感受时,能止于生理的苦,所谓身苦而心不苦(参看故事第三○〈身苦心不苦〉)。
  四、「萨遮迦!我曾经对几百人的群众说法,……我内心即保持原先的平静与空寂。」一段,文意不十分明确,也缺乏北传本的对照,个人尝试往佛陀要萨遮迦明了,即使萨遮迦对佛陀如此挑衅无礼,佛陀也不会对他,乃至于其它任何人留有成见的方向解读。
  五、后有,即后有爱,是一种不甘于死亡,还想要继续延续生命的强烈驱使力,这就造成了生死流转。阿罗汉等解脱者,常说「不受后有」,就是息灭了这种深沈的冲动。
  六、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删阇耶毘罗梨弗、尼揵陀若提子,就是佛陀时代著名的「六师外道」。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61.焰摩迦的我见
下一篇:59.有真我吗?──萨遮迦的论辩挑战(之一)
 10.不闻雷声的赞叹
 79.舍利弗对昔日老友的关怀
 24.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
 69.复杂的业报
 48.逐层突破的观空法──小空经的观法
 86.病比丘的看护
 73.说与不说之间
 102.善于领导统御的手长者
 88.锐利的阿支罗迦叶
 19.耕一种不一样的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如何忆佛念佛?怎样才是无念而念?[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致觉行者 七 仅凭希望是不可能达成的(它也是苦)[栏目:隆波田禅师]
 心量小的人最苦,也最可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生活修行之7:化瞋为成所作智[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中部43经 毗陀罗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圣堂启教话念佛[栏目:传喜法师]
 有愿力还得有能力[栏目:济群法师]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色阴十魔[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净化生命基因(证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