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永远以戒为师
 
{返回 一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2

永远以戒为师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一诚

湖南南岳佛教协会创办了《磨镜台》杂志,每期都送给我看了。我认为很好。出家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要大力宣传佛教教理教义,让众生体解大道,智慧如海。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陀时代,佛祖四处宣说佛法,孜孜不倦,历四十九年,直至涅槃。今天,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宣传手段日益众多,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南岳佛教协会会长大岳法师,要我为《磨镜台》杂志写几句话。我想,写什么呢?南岳衡山是五岳名山之一,佛教圣地,祖师辈出,开宗立派,理论宏富,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但是我想,佛法深广如大海,总汇成戒、定、慧三学,学之能断贪嗔痴三毒,受益无穷。而三学之中,戒是基石,戒为根本。尤其在今天末法时代,戒律松驰、道风不正,更应把学戒、持戒置于首位。那就还是谈谈戒律吧。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守戒就是觉悟的菩萨,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经云:“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以戒为师”,乃佛祖金口所宣,临终遗教。佛法住世,已越二千五百余载,虽经历数朝数代,几多风雨,几番苦难,天翻地覆,沦桑巨变,但正法久住,慧炬长明,且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有佛祖“以戒为师”的遗训,作为指路明灯。故经云:“戒如大明灯,能除长夜暗。”戒乃佛教最起码、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人间(世间法)最起码、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了定慧,即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此乃戒之意义、戒之精华、戒之归宿也。无数出家人,众多学佛者,严持戒律,以戒摄心,反躬自省,规范三业,出离三界,离苦得乐,终于超凡入圣,获无边福德智慧,成就无上正等菩提,造就一大批耀古灼今的法门龙象、高僧大德。“以戒摄僧”,亦为寺院组织制度的特色。戒和同修,戒乃僧团的法律,僧团活动的准则,僧团和合共住的保障。戒在,愿在,菩提心在,佛法即在,僧团即在。即便世俗之人,若能持五戒十善,亦能增添人天福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大众的人。故经云:戒为正顺解脱之根本,一切善法之土壤。世人多以为戒律为桎梏,乃不知戒恰为解脱桎梏之钥匙;多以为持戒为苦药,乃不知持戒恰为根治百病之灵丹。持戒乃三世诸佛修行成佛的唯一大道。我们要永远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乃佛门独有。众多宗教与门派,均以祖为师,以长为师。唯有佛陀,以深广之睿智,慧眼之洞察,博大之胸襟,慈悲之情怀,教导弟子,以戒为师。乃何等伟大!何等英明!最后,以佛经寄语磨镜台下的南岳众佛子:

“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返回 一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
 永远以戒为师
 圆持法师著:《佛教伦理》——序
 《八家语录》序
 保护地球环境致力和解共生
 一诚长老在虚云大师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法会上讲话
 时代呼唤僧才、呼唤大师
 《净土宗词典》序
 无杂相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传戒开示(一九八八年九月)
 了凡四训新解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精进於身心生起之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060-003 普陀洛迦新志卷三(灵异门)[栏目:04 传记]
 今生解脱之法[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八万四千塔的因缘[栏目:佛本生故事]
 136.问曰:何以不解受持、读诵、说,但解正忆念?[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怎样培养无量的心胸?[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