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信、愿、称名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9

信、愿、称名,称为净土三资粮。它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就体现在下面的四句话: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他用一种否定性的句法表述,来强调这三者缺一不可,若鼎之三足。鼎是由三个足立起来的,只要缺了一个足,它都会颠覆。查看大图向左向右他的相册存到手机

没有建立智慧的信心,开显不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你对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功德,很难产生信心。因为众生与生俱来具有贪、瞋、痴、慢、疑,这种根本烦恼很难根除。世间法,很多东西我们都很难产生信心,更何况是出世间法当中至极圆顿的法。我们的疑常常会显发、泛滥出来。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法身大士靠佛力修行,何况我们。念佛的愚妇愚夫,老实念佛,感通佛力,出现不可思议的现象。文钞中的例子:印祖有个皈依弟子,他的父母也信佛了。几年后年轻人去世,母亲服毒结跏趺坐,念佛往生。另一个居士因家里纠纷跳河死了。站在水中,面西合掌。横死,往生念头强烈,佛力加持。自力与佛力的差别。

《阿弥陀经》的修行宗要,就是四个字。这四个字非常重要:信、愿、持名。

“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他是无量,也代表性德的无有边际、无有限量。这个无量是表达他一切的无量,不仅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而且他的神通也无量,道力也无量,依报也无量,正报也无量,辩才也无量,相好也无量,说法也无量,化度的众生也无量。

阿弥陀的名号跟众生的心性,产生了内在的、同质的、互动的、亲切的关联。这个名号是本着众生的心性建立起来的,众生的心性也要借助名号的称念彰显出来。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明大梦
下一篇: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全事即理
 我们自性本具的无量万德
 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攀缘心——我们最大的迷惑
 念佛如何一心不乱?
 佛对所有众生的念头,悉知悉见
 从不退转开始
 佛来到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宣说净土法门?
 万修万人去
 分别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六讲[栏目:慧祥法师]
 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栏目:吴立民居士]
 四无量心之13:佛法不说断灭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慈悲的真义[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栏目:超然法师]
 共修与独修[栏目:圣严法师]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栏目:太虚法师]
 佛教戒律学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四节 对个人的管理[栏目:佛教戒律学]
 学习承担[栏目:慧光法师]
 006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唐 裴休 集)[栏目:04 语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