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3
居士: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法师: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获真受用。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以生灭心揣摩佛经真实义,往往愈推愈远。是故宜从真修实干入手。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资粮,其中持名念佛为信愿二科之落实。吾人无始劫以来,总在妄想杂念堆中讨日子过,是故伊始念佛,不是被浓雾般的昏沉所困扰,便是杂念汹涌,佛号被冲得无影无踪。加之吾人懈怠放逸的习气,缺乏披铠上阵一人与万人敌的刚毅,所以因循故辙,泛泛悠悠若干年,没有获得一丝毫的念佛法喜。须知看经阅教如读药方,持名念佛方为服药。印祖开示,一个真老实念佛者,一分时间阅经,九分时间念佛。意在吾人从念佛行持中契入。所以文化人学佛,应多从事相入手,每日规定自己念佛的数量,或一万,或二万,或三万。拜佛若干,记录在册,限期检查。有机缘可作或共修或自修的精进佛七,或百万佛号持念等。总在使佛号变熟,止观并运、定慧等持,功夫得力。此时看经阅教,自然心明眼亮,默契于心。愿净业行人共勉之。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么专一念佛?
下一篇: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不能担忧功夫未成而影响往生
 如何让家人同获法益
 人是从哪里来的?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修苦行和往生有直接关系吗?
 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只有修地藏七,往生的比率将会大大提高...是这样吗?
 为什么天天拜忏,业障还是那么重?
 即使是净土宗历代祖师,对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判断,怎么圆融?..
 被一些义工半推半就去给慈善团体捐款,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陈兵)[栏目:佛教与环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一)[栏目:杂阿含经]
 增支部1集129经[栏目:增支部1集]
 如果呼吸是相,痒、麻、热、汗等状况是调色身之用,那体到底为何呢?[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圣严法师的心灵环保思想(李湖江)[栏目:圣严法师纪念文集]
 如果有禅相且禅相非常稳定,是否仍要按先觉知呼吸的长短,到微息...[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陈柏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九品 观现量[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长期依止上师的重要性[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