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4

佛弟子,要受持三皈。佛在经典中赞叹持戒的功德。作为念佛行人,一定要受持佛制的戒律。五戒,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因为戒律是佛教的寿命。至于持戒的清净,尽力吧。做到内心清净那是要经过佛法长期熏习的。我们应当将持戒念佛的家风在现代发扬光大。

戒律又叫波罗提木叉——保任解脱、别别解脱。你持一条戒就对治了一条烦恼,开发了一份佛性。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好事啊!

五戒,包括八关斋戒、十戒的戒律,没有佛陀应化在这个世间是制定不出来的。戒的开、遮、持、犯,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深刻的把握,他是没有办法把这个原则性和灵活性制定出来的。

修行就是在对治自己的烦恼,跟烦恼在作战。我们要有披铠上阵,一人与万人战的气概。我们不能在对峙当中做逃兵,或者一打就堕到负处。

我们在这个时代要修福,就一定要增强持戒意识。要把这种持戒意识甚至上升到超越我们肉体生命的程度。

菩萨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把佛陀的教育传播到众生的心田里,在每一位众生无明的黑暗当中,点燃智慧的火把。

佛陀制戒有一个最核心的观念是 “为道制戒”。佛无论制五戒,还是出家人的沙弥十戒、比丘、比丘尼戒,乃至于菩萨戒,都是为了求证无上正等正觉来制定的,这就叫为道制戒。佛的戒律博大精深,开遮持犯唯有佛才能制定。也只有佛示现在世间,我们才有因缘听闻到佛陀的戒律。

规范我们的身口七支,得人身是靠持戒的功德才得人身的。没有五戒的功德,没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道德,我们是得不到人身的。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下一篇:从不退转开始
 阿弥陀佛——我们的依靠
 无明大梦
 在家里,父母就是两尊佛
 什么叫证道?
 缅怀释迦牟尼佛
 万法皆空,为何因果不空?
 什么叫净土的愿?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有一颗利人的心
 参禅的人不念佛求生净土很危险啊
 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食与生命的延续和流转(明远)[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悲智心滴》祈竹仁宝哲开示集 转经轮之利益[栏目:祈竹仁波切]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华严三昧门”之五[栏目:华梵法师]
 相应3经 戒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十届: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景印重编乾隆大藏经[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九加行是便捷的成佛之路[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七)修学佛法切忌贪慕虚荣[栏目:圣者言教]
 请问如果想要在讲堂担任志工或做香灯,维那等事物,若没吃素,或已吃素,没受五戒,可以吗?会影响道场磁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残忍杀生,病发身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