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2

佛弟子,要受持三皈。佛在经典中赞叹持戒的功德。作为念佛行人,一定要受持佛制的戒律。五戒,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因为戒律是佛教的寿命。至于持戒的清净,尽力吧。做到内心清净那是要经过佛法长期熏习的。我们应当将持戒念佛的家风在现代发扬光大。

戒律又叫波罗提木叉——保任解脱、别别解脱。你持一条戒就对治了一条烦恼,开发了一份佛性。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好事啊!

五戒,包括八关斋戒、十戒的戒律,没有佛陀应化在这个世间是制定不出来的。戒的开、遮、持、犯,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深刻的把握,他是没有办法把这个原则性和灵活性制定出来的。

修行就是在对治自己的烦恼,跟烦恼在作战。我们要有披铠上阵,一人与万人战的气概。我们不能在对峙当中做逃兵,或者一打就堕到负处。

我们在这个时代要修福,就一定要增强持戒意识。要把这种持戒意识甚至上升到超越我们肉体生命的程度。

菩萨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把佛陀的教育传播到众生的心田里,在每一位众生无明的黑暗当中,点燃智慧的火把。

佛陀制戒有一个最核心的观念是 “为道制戒”。佛无论制五戒,还是出家人的沙弥十戒、比丘、比丘尼戒,乃至于菩萨戒,都是为了求证无上正等正觉来制定的,这就叫为道制戒。佛的戒律博大精深,开遮持犯唯有佛才能制定。也只有佛示现在世间,我们才有因缘听闻到佛陀的戒律。

规范我们的身口七支,得人身是靠持戒的功德才得人身的。没有五戒的功德,没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道德,我们是得不到人身的。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下一篇:从不退转开始
 昏沉怎么办?
 信愿称名
 念佛·一心不乱
 从不退转开始
 幸福怎么追求
 菩提觉道的捷径
 万法皆空,为何因果不空?
 戒定慧三无漏学
 第三世下地狱
 有进无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心交命念佛[栏目:仁焕法师]
 生活即禅修 六 第五日法谈 慈悲、七觉支、界[栏目:隆波通禅师]
 做大圆满法的主人[栏目:达真堪布]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七(之五)[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6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有人认为在忏悔方面,念阿弥陀佛与持金刚萨埵心咒无别,只要念佛就可以了。是这样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