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有一颗利人的心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17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有一颗利人的心,这个利益人的心就是仁爱之心,就是慈悲之心。这种慈悲之心放大到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程度,就能跟阿弥陀佛的心感应道交。如果我们学佛,修净土法门,还是一天到晚自私自利,这种狭劣的心就很难跟名号的功德感应道交。

用精进勇猛的心独作诸善,因为我们深信因果,知道作善才能得福报,作善才能得解脱。一般人不了解善恶因果报应,他就会造恶,认为造恶能得到现实的利益。我们要独作诸善,不作一切的恶。这样,才能够在这不好的共业当中获得好的别业。

你能够仁爱别人,别人也会仁爱你。为什么菩萨四摄法教爱语?你跟他讲好话,他也跟你讲好话,这是生命的因果法则。我们修净土法门的,要了解这个因果法则,也要了解布施和果报的反应,来栽培我们净业的善根,来增上我们往生的资粮。

老实念佛,你念佛的当下阿弥陀佛光明在注照我们,我们的信心就能有增无退。如果不信愿念佛,我们的信根是很脆弱的,力量是展现不出来的。信根未扎下去,力量没有出来,那怀疑一定占主导地位的。但有信根、信力,怀疑就没有立足之处。所以让自己信心越来越强,让自己的信心越来越清净,还就是老实念佛。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素食为主,就这二三十年变成大家都喜欢吃肉了。结果是不是吃得身体越来越健康呢?那恰好相反,身体还越来越不好。青少年的健康情况一代不如一代了。你只要不仅不杀生,而且护生,那么你就是在战争状态当中,或者遇到了强盗这个劫持,一个不杀生的人,都会安然度过。

禅宗历史上,有很多开悟了但是见思惑没有断,依然轮回的公案。如宋代的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草堂青禅师转世为曾鲁公,见思惑没有断,靠自力了脱生死不可能。同时又没有深信切愿持名,又不能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了脱生死。这样自力断不了惑业,佛力加持也无份,两方面都没有靠上,出三界是不可能的。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都用布施一法来对治悭贪
下一篇: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 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
 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
 由生变熟 熟能生巧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
 信愿称名
 坚固的自性
 什么叫净土的愿?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你自救都救不了,你怎么能救他人?
 佛来到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宣说净土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流浪者群歌 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五章 罗侯罗尊者[栏目:流浪者群歌]
 宇宙万有本体论(17)[栏目:慧律法师]
 如何处理心灵问题[栏目:佛网文摘]
 以慈悲智慧面对危机[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第二十四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什么是结生心?[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无门直指 第三十七节 放下[栏目:程叔彪居士]
 人生的敌人[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相应6经 结缚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九十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