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悬挂」就是「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7

「悬挂」就是「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梁乃崇教授

《修练的轨迹》谈到一种修心的方法──「悬挂」,它就是我们法本中的「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这句话要怎么操作呢?所有的想法,通通是妄念,并非某种想法是妄念,而另一种想法就不是妄念;当它出现在我们心中时,就要看住它,不跟着它跑,但也不消灭它,这样就是在修「假观」。

这是我们中级班的课程,平时我也谈过;虽然讲过很多次,但我并没有把它看得多了不起。可是,在《修练的轨迹》这本书里,这个修法却被形容得很伟大、很深奥、很了不起、很不容易,并且想了很多的办法要操作它。我看了之后,觉得有必要采用他们的说法。我们的佛法,我讲是讲了,但对一般人而言,可能不是很容易做到;学习本书的做法,对大家可能会更好、更有帮助。

「悬挂」,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把一个东西挂起来,看着它。要把一幅画,挂在墙壁上,天天看,或把一件物品吊起来,那都没问题;但是要将自己的思惟、思想、理念、观念也拿出来挂在前面,这就困难了。虽然,「看住它」就是「悬挂」,但是我想大多数的人是「看不住」的,甚至是「看不见」的。如果一个人无法看见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是被思想所控制!你要修你的想法、思惟,就一定要使之成为你的「被知」,被你所见,你才能修它;如果你不能看见它,那它就不是「被知」,更不用谈修它了。

「悬挂」就是把心中的想法变成「被知」,要做到这点,是要有「定力」的。以「十二因缘」来说:当你的定力,可以定在「行」时,「识」才可以被你看见,此时,「行」是「能知」,「识」是「被知」;当你的定力,可以定在「无明」时,形而上的「行」才可以被看见,此时,「无明」是「能知」,「行」是「被知」;如果想要使「无明」成为「被知」,那么,你的定力必须定在「本明」,此时,「本明」是「能知」,「无明」变成是你的「被知」,可以被挂起来,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好好观察它,这就是此书所谓的「悬挂」。(摘录整理自20060710经典讲座)(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修练的轨迹 悬挂 修心 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能知 被知 定力 十二因缘 行 识 无明 本明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借《修练的轨迹》自我检视
下一篇:「悬挂」问题就是「寻根究理自解因」
 愿性之9:祈愿启动菩提心
 「U型理论」就是「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
 享受修行之2:如何享受修行
 修行要有感觉
 生活修行之6:分别心起瞋恨
 修菩萨大乘要懂得「领导」
 愿力是无为法
 懂得欣赏,要从改变习性做起
 生活修行之4:修心解贪念
 体现世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荷泽大师证道歌考[栏目:月溪法师]
 眼中的世界[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昙鸾——道绰——善导系宗派学意义辨析[栏目:温金玉教授]
 “极端”思想从来不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内核[栏目:宗舜法师]
 须菩提(解空第一) 乞富不乞贫[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用什么方法来驳斥,说你不是在梦中?[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阿罗汉不执着[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浙江温州清凉寺觉融法师[栏目:大音希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的是什么?[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善待资源,兜里不能老是揣着弓和箭[栏目:包容的智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