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悬挂」就是「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2

「悬挂」就是「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梁乃崇教授

《修练的轨迹》谈到一种修心的方法──「悬挂」,它就是我们法本中的「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这句话要怎么操作呢?所有的想法,通通是妄念,并非某种想法是妄念,而另一种想法就不是妄念;当它出现在我们心中时,就要看住它,不跟着它跑,但也不消灭它,这样就是在修「假观」。

这是我们中级班的课程,平时我也谈过;虽然讲过很多次,但我并没有把它看得多了不起。可是,在《修练的轨迹》这本书里,这个修法却被形容得很伟大、很深奥、很了不起、很不容易,并且想了很多的办法要操作它。我看了之后,觉得有必要采用他们的说法。我们的佛法,我讲是讲了,但对一般人而言,可能不是很容易做到;学习本书的做法,对大家可能会更好、更有帮助。

「悬挂」,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把一个东西挂起来,看着它。要把一幅画,挂在墙壁上,天天看,或把一件物品吊起来,那都没问题;但是要将自己的思惟、思想、理念、观念也拿出来挂在前面,这就困难了。虽然,「看住它」就是「悬挂」,但是我想大多数的人是「看不住」的,甚至是「看不见」的。如果一个人无法看见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是被思想所控制!你要修你的想法、思惟,就一定要使之成为你的「被知」,被你所见,你才能修它;如果你不能看见它,那它就不是「被知」,更不用谈修它了。

「悬挂」就是把心中的想法变成「被知」,要做到这点,是要有「定力」的。以「十二因缘」来说:当你的定力,可以定在「行」时,「识」才可以被你看见,此时,「行」是「能知」,「识」是「被知」;当你的定力,可以定在「无明」时,形而上的「行」才可以被看见,此时,「无明」是「能知」,「行」是「被知」;如果想要使「无明」成为「被知」,那么,你的定力必须定在「本明」,此时,「本明」是「能知」,「无明」变成是你的「被知」,可以被挂起来,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好好观察它,这就是此书所谓的「悬挂」。(摘录整理自20060710经典讲座)(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修练的轨迹 悬挂 修心 妄想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 能知 被知 定力 十二因缘 行 识 无明 本明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借《修练的轨迹》自我检视
下一篇:「悬挂」问题就是「寻根究理自解因」
 思惟是修行的过程
 「同理可推」非真实
 交易原理之7:在智慧上做交换
 实践「连结」,如土长苗
 对境心不起才是修行成功
 破除对英明领导人的依赖
 慈悲与否是「分别心」的认定
 feeling之2:依feeling守菩提心戒
 连结之1:「连结」才能成就「众生相」
 如何看待淫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栏目:倓虚法师]
 嘱托[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五行性——王凤仪言行录节要[栏目:其它]
 上师供三七堆曼茶罗和三身曼茶罗有什么不同?还分次第修吗?[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略说五戒 六[栏目:如瑞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观四食[栏目:修持]
 002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菩提达摩 制)[栏目:02 论]
 恭述本师德惠[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K 1238经、1239经:此二经乃为波斯匿王的“独自思惟”后向佛所作的..[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