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恭述本师德惠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1

恭述本师德惠

  张慧滋居士

  余世居南通,家道小康。性近纨袴,情耽五欲,且贪嗜滋味,宛然饕餮[1]之徒。飨(xiǎng用酒食招待客人)客则山珍海错[2],罗列棋布。常事杀生,翻(反而)以为荣,不自知其罪也。偶于宴居[3]时,忽获邻人持乘愿再来化身示现之印光本师《正编文钞》见(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惠(惠赠)。盥(洗手)诵之余,拂心眼之尘翳,洗肺肠之垢浊,使心境廓然,顿辨真妄。不觉快然叫绝曰:“天下竟有如斯大德高僧乎!”于是懔然于因果报应之不爽,不敢再事杀生。茹(吃)素之心亦油然而生。孰知此念一萌,则无论平生最喜啖(吃)之鱼、肉、鸡、鸭等美味,胥(xū全,都)一变而为腥膻(shān羊臊气)坏气,嗅之胸头欲呕,不复下咽。舍而素食,则香清味旨(美),饭量亦陡增,乃发愿长斋。家人以余体孱弱,误认素食营养不足,恒以半途中止为虑。然岁月荏苒,迄今忽忽素食八载矣,虽不敢云精进,方寸聊可自慰。

  [1]饕tāo餮tiè:贪吃的人。

  [2]海错:指各种海味。

  [3]宴居:闲居。
   忆民国二十六年夏五,专诣苏垣[1]顶礼大师,恭受五戒。猥(多)蒙启迪,诲我不倦,并谓:“劫火炎炎,瞬息即发。宜速虔诵观音圣号,生则逢凶化吉,殁(mò死)则径登莲邦,分身普度,功德不可思议。”受训归后,即于六月中浣[2],启建个人佛七,身拜口念,每日以六枝香为定时,既不觉酷暑蒸郁[3],复不疲惫,精神焕发。至圆满日之最后一课,拜念俱作,念极情空,毫无挂碍。目前顿现金轮,光芒万道。阿弥陀如来庄严金身,低眉卓立[4]于金轮光中,约历五分余钟始隐。身心怡然,有生以来未之有也。期满,修函[5]叩师,答谓三昧。嗣后启建地藏佛七,复见雪白箕坐[6]之地藏大士圣像等等殊胜因缘,感应道交,诚非虚语。夫余孽障凡夫,乌(何)克(能够)臻(达到)此境界?是皆吾本师慈悲加被之恩德所致耳。呜呼!今吾本师舍无量众生而般涅槃[7],薄海[8]同悲,若失怙恃,其众生之薄福也欤!

  [1]苏垣:垣,即城。指苏州。

  [2]中浣:中旬。

  [3]蒸郁:闷热。

  [4]卓立:高高站立。

  [5]修函:写信。

  [6]箕jī坐:叉开腿坐着。

  [7]般涅槃:即涅槃。

  [8]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光大师感应记
下一篇: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略传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色阴十魔
 印光大师感应记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
 狂禅误人,说食不饱
 扶乩绝非正法
 悟而未证生死不了
 学佛当具择法眼
 净土未明勿学通家
 宜先学本有之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法华经》是怎样一部经?[栏目:洪修平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四)[栏目:杂阿含经]
 五百罗汉 256、不动意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药师佛及十二神将福佑[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怕财富贬值被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第一次托钵乞食的感觉[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正分20 远五毒(3)[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四集[栏目:慈法法师]
 三皈依的意义[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