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玩游戏与造恶业(明一)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4

玩游戏与造恶业

明一   

摘自:禅刊
 
    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一切行为无不在造业,有的在造善业,有的是在造恶业。玩游戏当然是在造业,造什么业,要看玩的是什么游戏。如果是引人向善的游戏,那么是在造善业;如果是玩不善乃至恶的游戏,自然是在造恶业了。

    造善业将来就会积聚乐果,造恶业将来就会积聚苦果,对此大家都非常清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我们主要看玩游戏如何造业,如何形成自己的业障,如何在无明、烦恼和贪、嗔、痴的驱动下,由意根(思想)指导,应用身或者口去造业,然后形成自己的业障。

    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先是由思想(意根)设计(或者叫指导),然后由身体或嘴巴去付诸行动(有些会胎死腹中没有行动)。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意根)力量不同,或者叫做自制力不同。思想(意根)力量强的念头往往就容易带动行动,或者说是自制力差的人容易被思想(意根)带动去行动。

    所以,念头的落实是跟思想(意根)力量的强大与否和自制力的强弱与否有关,思想(意根)力量强大并且自制力弱的人就容易付诸行动;思想(意根)力量弱的并且自制力强的人就不容易付诸行动。人们根据自己的这些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身体或者是嘴巴造业。

    实际上自制力强弱与个人的修行、修养有关。一般来说,有修行、有修养的人自制力比较强。比如,有时因自己的觉悟而产生自制力,有时因慈悲喜舍而产生自制力,有时因为受持戒律而产生自制力……

    拿玩游戏来说吧。一般制造游戏的公司,为了迎合人们贪、嗔、痴的趣向,都会把游戏设计得比较“刺激”。使我们因为贪的烦恼、嗔的烦恼、痴的烦恼(比如猎奇、无聊等)而去喜欢玩……总之,游戏公司会利用我们的无明烦恼,贪、嗔、痴的习性来吸引我们去玩他们设计的游戏。

    其实,我们也常常利用人们的无明、烦恼和贪、嗔、痴来传播佛教。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宣传方法。当然这是“善将尘劳做佛事,巧用方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手段而已。

    回过头来说比喻。我们开始玩上“比较刺激”的游戏之后,意根(思想)就开始造业了,当然因为还没有付诸行动,这个业报还不是很厉害。但是已经在我们的八识田里面种下了种子。当然善的游戏也同样,我们一接触这个游戏就开始种善根。

    如果我们的定力不够,或是没有修行,长时间地接触游戏之后,我们往往就会把意根(思想)强化。一直强化到自制力的极限(跟我们的修行有关),我们轻则会在嘴巴上行动,严重的就会在身体上行动,从而造下严重的业。将来因为这个业而得果报,这就是业障了(注意,这里说的善、恶都是业)。

    所以,有的法师讲,玩游戏会堕落,甚至堕落到地狱里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结果。但是绝大部分人因玩不好的游戏而堕落是一定的,因为他的八识田里已经被这个“比较刺激”的东西污染(如果本不干净就会加深污染),将来积聚到一定时候就会付诸行动。

    同样,善的游戏会引导人们向善,将来得到乐果。但事实上,善的游戏很少,这是因为我们会感觉这些善的游戏不够“刺激”,从而很少人想玩,最后游戏公司因为效益不好也不愿意生产。所以说,玩游戏基本上是属于危险的行为,我们没有必要去涉这个险。

    有人觉得玩游戏没有形成实际伤害,没什么关系。那么他们看了上面的文字,应该有一点认识了。因为我们的业,是身、口、意三业在造,玩游戏至少是在造意业,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玩“比较刺激”的游戏,感觉没有成为事实而认为“没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大可以将玩游戏的时间放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只要能够认真投入,工作、学习、生活一样充满乐趣。所以,最好是什么游戏也别玩,把这些时间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将来网络禅堂建好了,大家可以进网络禅堂去坐香,这样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是非常好的事。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平淡是最好的生活(僧禅)
下一篇:焰口施食与讲法师(莲池)
 佛教和谐观(刚悟)
 感悟人生(妙文)
 低头是谦逊的品德
 投子义青(心印)
 龙王和他的女儿(达摩难陀)
 何为八关斋戒
 茶海渊香 禅味人生 法喜禅悦(张翔)
 前世今生的缘分(莎女)
 佛门出家的现代意义(明智)
 大千世界怎么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栏目:宣化上人]
 解脱之道讲记 b11 缘起的流转门[栏目:体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