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合?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8
【第一五三则】
问:支那堪布大乘和尚所主之见――“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施戒等者,是为未能修如是了义之庸愚而说。”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合?
答:应知如支那堪布大乘和尚所主之见,与大日经所说全具方便、智慧之道,随其一分,皆不相合。即彼之见,亦非智慧,更非方便。支那堪布之旨,在遮止一切分别,对于任何种,皆不思维观察,是为无缘,是即顿超,等同十地(以上皆和尚之语),宗喀巴大师谓其落于断见。总摄支那堪布玄宗立论――任何不分别,即修了义道。莲花戒师破和尚之言,详修次中编中。于此略要言之:“一,莲花戒大师谓和尚谤“各各分别慧”,由此(各各分别慧)方生通达无我慧,即正净胜义空慧,故无出世间智慧;二,凡内道修习止观者,断无不由各各分别慧,而能证心空合一之无分别慧;三,又与现实理不合,若谓于一切法不起作意,不作思维,则昔所曾受苦乐,亦不起念,无有是处;四,彼若谓我于过去善恶苦乐,亦不分别,然彼已有此不分别之念,即是分别;五,若谓于任何皆不起分别,则一切不能得,则意念宿世慧,及清净无我慧,皆不能得。和尚不能答,承认负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下一篇:
何得谓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
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试言其理。
关於等流心识,此一根本问题,外道有何与此相反之承许法?
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异之理(即决定破除异品之要)?
摄要而言,云何为我执及无我义?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
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的发展
[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悲智双运
[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
[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观孝之法
[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为社会失业者祈愿文
[栏目:勉励·期许篇]
贪爱生烦恼 Greed and Love Lead to Affliction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法会有关要求
[栏目:仁焕法师]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二、无始生死求真我·和合增上行大乘
[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愿性之5:教孩子要从willing开始
[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