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4-037《慈悲法门》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6

慈悲法门—一          海涛  辑

1.慈悲有三缘:
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
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2.慈悲心不碍毕竟空,毕竟空不妨慈悲,虽行慈悲常毕竟空。毕竟空不舍慈悲,是故超凡越圣,称菩萨行也亦是空悲二道。
《法华义疏》

3.有四法修大慈心。云何为四?
一者,修大慈心救护众生;二者,修大慈心度脱众生;
三者,修大慈心觉悟众生;四者,修大慈心为令众生入涅槃故。

4.有四法修大悲心。云何为四?
一者,修大悲心为令众生离诸恶道住善趣故。
二者,修大悲心为令众生舍诸恶行习善法故。
三者,修大悲心为令众生离于小乘入大乘故。
四者,修大悲心为令众生离于生死得涅槃故。《大宝积经》

5.慈悲犹在,发佛道心时,还得增长,名为大慈大悲。

6.菩萨大事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然度众生必须二事:
一者,内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济。《金刚般若疏》

7.遍拔众生生死苦即是大悲心义,与众生大涅槃乐即是大慈心义。虽内有慈悲之心,未有慈悲之事,是故菩萨修行布施等万行而拔济之,令其离苦使其得乐,即是成上慈悲之义。
《金刚般若疏》

8.善男子!众生若能修集慈心,是人当得无量功德。修慈心时若能先于怨中施安,是名修慈。善男子!一切众生凡有三聚:一者,怨;二者,亲;三者,中。如是三聚名为慈缘。修慈之人先从亲起欲令受乐,此观既成都及怨家。《优婆塞戒经》
    
慈悲法门—二          海涛  辑

1.善男子!智者应当作如是观:一切烦恼是我大怨,何以故?因是烦恼能破自他,以是因缘,我当修集慈悲之心,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为得无量纯善法故。             《优婆塞戒经》

2.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能令众生离苦受乐,能坏欲界,是慈若能缘于欲界,名欲界慈。                                     《优婆塞戒经》

3.善男子!起慈心时有因戒起、有因施起。若能观怨作子想者,是名得慈。

4.善男子!慈唯能缘不能救苦,悲则不尔,亦缘亦救。

5.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                              

6.善男子!若能修忍,当知即是修慈因缘,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乐因缘。若能修慈,当知是人能破一切憍慢因缘,能行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优婆塞戒经》

7.是菩萨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断爱恚故。

8.若割耳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闻法信故。

9.若割鼻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受端严无上持戒香故。

10.若截足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如来四神足故。

11.若截手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欲摄取一切众生得寂静故。

12.若分解支节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令具足六波罗蜜故。

13.若挑眼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慧眼故。

14.若斩首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如来一切智首故。

15.是菩萨如是忍辱趣向思惟,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                 《大宝积经》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4-036《菩萨的梦境》
下一篇:04-038《听闻正法的心态》
 04-118《净土语录》辑要
 04-054慈悲的力量
 04-123净宗讲义辑要
 04-057慈悲的哲学
 04-034《菩萨法门》辑要
 04-090《大宝积经》之出家戒法辑要
 04-023《菩萨所行法》
 04-046自我教言
 04-075慈悲的实践
 04-088《福德智慧经典》辑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去缅甸[栏目: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高田好胤]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栏目:张曼涛教授]
 心法[栏目:正果法师]
 学佛应具最上品之发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一(三○)[栏目:杂阿含经]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2)[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相应4经 乳经[栏目:相应部 15.无始相应]
 万佛圣城六大宗旨[栏目:宣化上人]
 一真法界和娑婆世界是谁运作的?[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发愿放生 瘫病好了[栏目:放生感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