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九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4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六十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69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九十九页:
  疏【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名为经藏,解见后释题中。】
  『梵语』是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古印度人自己称为是大梵天的后裔,所以对於「梵」非常之尊敬,他们的言语就称之为梵语。『修多罗』是音译。『此云契经』,此云是翻译,「此」是中国,中国翻译出来,叫契经。这个意思是说「上契诸佛所证之理」,跟诸佛如来所证的理决定相应;对下讲,它能够契合众生的根机,拿现在话来讲,适合众生的程度,这样才能有利益。假如只契理而不契机,虽然理没有错,我们学了之后得不到实际上的利益;要是适合程度又不合理,这跟世间许许多多的典籍就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经翻成契经,这个意思非常的圆满。
  疏【毗奈耶,此云调伏,即律藏。】
  『毗奈耶』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调伏』,也就是戒律,戒律也叫调伏。这是『律藏』,三藏里面属於律藏。「调」有调练、调理的意思,调和整理。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或者有错误的地方,我们把它调整过来。戒律它有这个意思在。「伏」是降伏烦恼。《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降伏其心」,我们心里烦恼太多,妄念太多,要用什么方法把我们的妄念、烦恼降伏住?这是《金刚经》上一个大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应云何住」,我们这个心应当叫它安住在什么地方?一部《金刚经》从头到尾就是解答这两个问题。戒律的作用就是降伏烦恼,因此持戒才能得定。得定正是《金刚经》所讲的「应云何住」,我们心住在哪里?心应该住在禅定的境界里面。在念佛法门来说,应当住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这属於律藏。
  疏【阿毗达磨,此云对法,即论藏。】
  这是经律论三藏。『阿毗达磨』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对法』。这个法有两种:一种在佛学名词里面叫「胜义法」,胜是殊胜的胜,义是义理,就是最殊胜的义理。这就是佛经里面常常讲的大菩提、大涅槃、常住真心,像这一类都是胜义法。第二种就是「法相法」,法相之法那就非常的广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所传授的一切法门,都是有体性相状,叫「法相法」。
  这个「对」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对向」,用现在话说,就是「我们的愿望」,我们发愿要证大涅槃,我们发愿要求生净土,我们对著这个方向、这个目标,所以它有方向、目标的意思。第二个意思,「对观」,这就是用功,功夫了。佛门里面用功,可以用一个「观」来做总代名词。禅宗里面讲观照、照住、照见,功夫一层比一层高。净土宗虽然不说这些名相,名词不相同,可是意思跟境界是相同的,念佛法门讲「功夫成片」就是禅家所讲的观照;「事一心不乱」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禅定;照见与「理一心不乱」是相同的境界。所谓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念佛人念到理一心跟禅家这个境界完全相同。
  总而言之,对法,就是我们要以清净心、要以真实的智慧来对一切法相,这样心与法就相应。这是论藏的意思,用这个来解释论藏。论藏,我们所看到的多半是佛与菩萨的讨论,菩萨与菩萨们的讨论,确实很能够帮助我们开发智慧。论藏在戒定慧三学里面,它偏重在慧学。
  疏【上二俱有多义。】
  『俱有多义』,就是讲经与律;这三样,前面两样解释得很多很繁。《华严经》对於「契经」就有十个名词来解释它;律藏里面除了用「毗奈耶」,也用梵语「尸罗」,「波罗提木叉」,这些名词都是说的戒律,但是名称不一样,当然它里面的义趣也有小小的不同,大同小异。
  疏【非急不引。】
  『非急』,这不是重要的,不是我们急需要了解的,大师在此地就不多说了。
  疏【修多罗摄者。】
  这部经在三藏里面属於修多罗藏,它是属於契经。
  疏【此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故。互摄者,如华严则经摄而兼律论,以十藏等品显戒律,问明等品显论议故。】
  这是说明佛当年讲经确实是契机契理。佛讲经也没有个定法,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佛无有定法可说」。只看听者的需要,能够满足听众,让他破迷开悟,这个教学的目的就达到。因此佛讲一次经,也许这个经里同时也讲到戒律,也讲到论议,这种情形我们在许多大乘经典都能看到。此地大师给我们举《华严经》作例子,《华严经》虽然是经,它里面有戒律也有论议,换句话说,它是三藏具足。
  三藏具足,为什么称它作「经」,不叫它《华严戒》、《华严论》,而称《华严经》?那就是它讲经的部分占得多,戒律跟论议的部分占得少,篇幅不多。譬如此地讲的『十藏等品显戒律』,「十藏品」在第二章里面广谈戒律。除这个之外,「净行品」也是戒律,「梵行品」也可以算是戒律,《华严经》一共三十九品,谈戒律的有两品经,「十藏品」只有一部分谈戒律,虽然一部分,讲得很详细。这就是说明《华严经》确实有讲戒律的地方,分量、篇幅不大。
  就论藏来说,《华严经》上也有,像『问明等品』,十首菩萨互相的问答,互相的辩论。经中说的,先从文殊菩萨,「以一心种种差别问」,觉首菩萨给他回答,一问一答都是像现在的研究讨论,也有点像辩论会的性质,所谓是理论愈辩愈明,这种在《华严经》上有,但是篇幅也不大。所以讲契经的这一部分,就是讲定学这一部分,在《华严经》还是占最大的篇幅,占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华严》我们还是以「经」来称它,而不以「律」、不以「论」来说。
  疏【梵网则律摄而兼经,以心地品之上,广谈菩萨阶位故,余可例知。】
  再举《梵网经》,这也是同修们很熟悉的。《梵网经》有六十多卷,中文译本只译两卷,其他的都散失,原文也找不到了。这两卷是《梵网经》里面的一品「菩萨心地戒品」,上一卷讲菩萨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下卷是讲菩萨的戒律。现在台湾一般出家同修受的菩萨戒都是《梵网经》的下卷。上卷是讲怎样存心,就是菩萨心;下卷是讲菩萨行。诸位想想,如果没有菩萨心,那个菩萨行我看怎么装也装不像,所以菩萨心非常重要,有了菩萨心,你这一切行为自自然然就是菩萨行。在这两卷经文里面,当然戒律很重要,可是『广谈菩萨阶位』这是属於经藏的范围。所以『梵网则律摄而兼经』,我们今天称之为《梵网经?心地戒品》。像这种例子很多,这是我们学佛必须知道的。
  疏【此经不兼戒律,亦无论议。】
  这部《阿弥陀经 》纯粹属於经藏,属於契经,经文里面没有谈到戒律,也没有论议。
  疏【自始至终。】
  都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的。
  疏【专说念佛求生净土,故云今非彼也。】
  它不像其他的经论,里面还有部分戒律与论议的意思,这个经没有。本经是纯粹契经,在三藏里面它是属於经藏。
  玄义【二藏者,一、菩萨藏,二、声闻藏。】
  『菩萨藏』就是大乘,『声闻藏』就是小乘,这就是大小乘的差别。这部经在二乘里面它是大乘还是小乘?也是我们要辨别的。
  玄义【今此经者,菩萨藏摄,亦有互摄,今非彼故。】
  我们在注解里面可以看到。
  疏【菩萨声闻,详见后释文中。】
  后面要详细解释。
  疏【藏分二者,以经有大乘小乘,故二藏分摄。若约人有三乘,亦合分三。】
  就人来讲,有声闻、缘觉、菩萨,也可以分作三。单讲声闻,声闻里面就包括缘觉。
  疏【以缘觉人多不藉教,摄归声闻,故止二藏。】
  声闻包括缘觉,所以只讲二藏:菩萨藏、声闻藏。缘觉有两种:一种是有佛出世的时候,跟著佛修学,从十二因缘而开悟的,这一类我们称为「缘觉」;第二种是佛没出世,这个世间没有佛,没有人教他,他自己开悟了,这一类称为「独觉」,在凡夫里面是绝顶的聪明智慧。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人开悟不是偶然的,这些人都是多生多劫修行功夫成熟了。经上告诉我们,小乘人证得初果之后,那是一定有佛在世的时候,跟佛学法证得初果,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证得初果;证初果之后,他还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才能证四果罗汉。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何况这七次往来,那个岁月都要用天文数字来计算,太长太长了。到第七次来的时候,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佛怎么办?有佛,他一定有机缘亲近佛,证阿罗汉果,这没话说;没有佛怎么办?没有佛,他也能证果,没有佛他就成「独觉」,决定不要第八次。证得初果之后,等於说你就获得保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一定证果,这是小乘人。
  这种修行证果,在大乘人眼光来看,很笨,叫笨阿罗汉,为什么?要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在佛法修学,大乘是捷径,大乘比小乘容易,也比小乘快速。小乘佛法在隋唐时候传到中国,经典相当完整,将近三千部,但是很少人学,在中国只盛行一个很短的时期,以后中国人就不学了,完全修学大乘。但是诸位要晓得,大乘佛法一定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没有小乘的基础,要想学大乘很不容易。今天学大乘的人很多,成就的人没几个,原因在哪里?没基础,好像盖房子没打地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人在过去为什么不学小乘,他学大乘能学得成功?他有儒家、道家的基础;诸位要记住,是道家,不是道教,道教不管用。要以儒家、道家的基础,实在讲,比小乘的基础还要扎实,还要稳固。因为从前人念孔子书,念《四书五经》,以这个基础直接修学大乘,没有障碍,反而容易成就。现在麻烦来了,小乘经典不读,《四书五经》也放弃了,直接就想在大乘经典上下功夫,当然有许多的障碍,用的功力多,费的时间长,反而得不到效果。所以今天学佛的同修,应当多念《四书》。我们一面学大乘,一面用儒家道家来补习,决定有好处,可以相辅相成。
  疏【今菩萨藏摄者。】
  这是讲到这一部经了。
  疏【此经演说大乘,如依正庄严。】
  『依』是依报,是讲我们生活环境,『正报』是讲我们本人。依报、正报庄严,就是形容我们的生活圆满。这个圆满的意思很广,并不是都是很好的圆满,坏也是圆满。譬如你种善因,得的善果圆满;你种恶因,得的恶果也是圆满。圆满的恶果,圆满的善果,没有一个不圆满,各个都圆满。这个果报必定如他的因行,就是因与果是一点都不会差错的,十法界统统是如此,所以都称之为庄严。
  疏【信愿往生等。】
  这个法门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信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说得很好,信心的建立,首先要「信自」,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事实真相没明了,叫你一下就相信,这个太难了。信的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我自己无二无别,是我自己心性变现之物,不是从心外有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理太深太深了。你能够以这种信心来念佛求生净土,那叫理念就不是事念。我们在《要解》跟诸位谈过,持名念佛有理持与事持,那就是要理持了,确实能够断一切疑惑障碍。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我们都很难做到,这个意思也不过是听说而已,不是自己的境界。
  自己境界达不到怎么办?还是要相信自己。从事上说,相信自己这一生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这个信心,行!理上没搞通,但有这个信心,也能往生,也可以修这个法门。也许诸位要问,这样的信心修这个法门能不能到理一心不乱?跟诸位说,能。理持,他是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事持还是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可见得理在眼前不明了没关系,到你念到一心不乱,这个理自然贯通了。由事持而达到理持,这是一条非常光明的道路。
  第二是「信他」,「他」是指谁?第一个是释迦牟尼佛,要信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这个法门,决定不是假的,决定不是欺骗我们的,你要能信得过。《楞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这次在屏东讲了三天,有个老居士特别提问题问我:《楞严经》有很多人说是假的,这个经是不是假的?我告诉他:《楞严经》决定不是假的。但是在《法灭尽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讲,将来佛法会统统消灭掉,《楞严经》是第一个被灭,《阿弥陀经 》是最后被灭;所有经典都没有了,《阿弥陀经 》还要留一百年。《阿弥陀经 》也没有了,还有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留一百年。你就想想这个经的重要性。我告诉他:妖魔鬼怪想尽方法要把《楞严经》毁掉,说《楞严经》不是佛说的,大家就不相信它,这样就把《楞严经》灭掉了。
  《楞严经》灭掉有什么好处?邪魔外道就可以横行无忌,你没有办法辨别他是佛是魔。《楞严经》第四卷后半部,「四种清净明诲」那一章,我讲《楞严经》的时候特别提出来,那是照妖镜。你把那半卷经文念熟了,一般假学佛的,你一眼就能看穿,他没有办法遁形,所以必须想尽方法先把这部经破坏,叫你不相信。「清净明诲」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在末法时期遇到正法不容易,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能闻到正法。所以,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不骗我们。
  第二个,这个「他」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寿经》里面有他的历史、传记。他在无量劫之前,也跟我们一样是凡夫,他遇到世自在王佛,他那时候地位是国王,他舍弃王位跟佛出家,发四十八愿,生生世世修行,他是「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了,在西方极乐世界建立净土,接引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你要相信这是真的,这个决定不是假的。只要我们相信这个事实,我们念佛,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临命终时佛决定来接引我们。他说的话算话,绝对不是欺骗人的,这是叫你要「信他」。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这是讲「信」。「愿」,要真正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信愿往生!
  疏【皆自利利他。】
  开始我们今天发愿就是为救度一切众生求生净土的,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自己修学成就,还回到这个世界来度众生。所以念佛往生的人是积极不是消极。有很多人认为念佛是自了汉,好像是消极,不值得学习,那是他看错了。我们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为救度一切众生。不到西方世界,我们的烦恼断不了,我们的智慧不能圆满成就,我们纵然有心想帮助众生,我们没有能力。所以到西方是学本事去的,我有这个能力了,回头就来。这是『自利利他』。
  疏【菩萨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之道故。】
  这是本经的旨趣,所以它是属於大乘,不是属於小乘。
  疏【互摄者,如华严菩萨藏摄,亦通声闻,以能包含无量乘故。】
  《华严经》,所有的佛法统统都包括,当然也包括缘觉乘、声闻乘,乃至於人天乘;不仅是人天,连三恶道都不例外。这是说明互摄的意思。
  疏【今经二乘种不生,故云非彼。】
  『二乘种不生』,是《往生论》上说的,不是讲小乘人不能往生。小乘人他要不信、不发愿,他当然不能往生;小乘人他相信了,他发愿了,这叫回小向大,那他就往生。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他是拣别小乘人执著,舍掉执著,破了执著,回小向大,求生净土,那他的品位相当高,因为他见思烦恼断掉了,他一往生就是方便有余土,他不在凡圣同居土。「二乘种不生」,不肯回小向大的,净土没有他的分。
  疏【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
  这些声闻弟子回小向大,如果不回小向大,他当然不行。莲池大师答覆:
  疏【答:此暂有终无,至下释文中当辩。】
  底下还要详细来解释。什么叫『暂有终无』?小乘人,他一旦发心回小向大,这就是讲他根熟了,所以他决定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见佛闻法,他听哪些法?他还是听小乘法。为什么听小乘法?因为小乘的习气很深,他已经修好多生好多劫,习气很难去掉,所以他到那个地方还是学小乘经典。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喜欢小乘就跟你说小乘;喜欢大乘就跟你说大乘。但是他决定不会执於小乘的教义,为什么?因为那个地方寿命无量、菩萨无量,他所见所闻的都是大乘法,必定能够影响他。所以他在那里纵然是有小乘的习气,这个习气的时间不长,所以说是暂有终无。
  疏【又问:厌苦趋乐,似专自利,何名菩萨?】
  净宗常讲「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讨厌这边,欢喜那边,既有讨厌有欢喜,好像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怎能称菩萨呢?
  疏【答:求生净土,正为见佛闻法。】
  这是把『求生净土』的目的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为什么求生净土?为的就是要『见佛闻法』。只有见佛闻法,这个法才是纯真无妄!佛不在世了,虽然这些大弟子们、阿罗汉、菩萨把这些经典集结写成文字流传到后世,我们今天展开经卷可能还会把意思看错了,这都是在所不免。后代这些祖师大德也有把佛经讲讹了的,何况现代这些出家人,把这个经讲错了,曲解经义,我觉得这是不足以为怪,这是正常现象。因此,我们修学佛法就障碍重重,哪里去找一个好的老师、真正的善知识来指点?找不到!你要想找到真正好老师、真正善知识,唯一的办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十方诸佛、等觉菩萨们都在那里,你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碰到他们,这些人所说的决定不错。所以,求生净土正是为了见佛闻法。
  疏【得无生忍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
  什么时候你倒驾慈航再回来度众生?这也有一个阶段、有个标准,那就是你要证得无生法忍,这个时候你可以回来。如果你自己还没证无生法忍,换句话说,你还是凡夫,你回来没用处,你回来还是生死轮回,你回来必定堕落。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学佛,也要学毕了业才行。无生法忍得到,给诸位说,这在西方极乐世界是小学毕业,小学毕业也行了,也可以回来度众生了。无生法忍究竟是个什么地位?我们在回向偈常常念到「华开见佛悟无生」。这个地位不太高,以圆教来讲只是初住菩萨而已。地位虽然不高,神通广大,本事可不小。
  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都是圆教初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楞严经》第六卷,里面就说「三十二应身」,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示现佛身来跟你说法。你说:他是菩萨,怎么可以现佛身?可以。佛有四种佛,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四种佛里面,圆教初住菩萨可以现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不行,别教他自己没有那个程度。别教的佛要到十行位的第二行,换句话说,二行以上可以现别教佛的身分。所以菩萨可以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这种身分来教化众生。这是讲得无生忍,最低是圆教初住的地位,你就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看看你从前的家亲眷属,不管他是轮回在哪个地方,你都认识,你都能把他找到,他与你有缘,他必定得度。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跟你有缘,有缘就是他愿意听你的话,他肯接受、他欢喜接受你的劝告,这必定能成就。所以这种行确确实实是菩萨行。
  疏【非声闻道,如天台十疑论中说。】
  《十疑论》是智者大师作的,专门解释净土的,这书收在《净土十要》里面。「藏摄」就介绍到此地。
  除了藏之外,还有「教」,教就是教学。教学里面也分很多类,它是属於哪一类?
  玄义【教者,依贤首判教分五:谓小、始、终、顿、圆。今此经者,顿教所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
  『前』就是终教,『后』就是圆教。『判教』,判就是判别、判定。诸位要晓得,分科判教是后来人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当年没有。后人看到佛留下这么多的经典,经典里面的教义有浅有深,我们学佛的人应当有个程序,由浅而深。就好像现在排课程标准,哪些课程应该排在小学,哪些课程应该排在中学、排在大学、排在研究所,判教就是排课程。释迦牟尼佛当年没有,弟子来问,佛是随问随答,没有这一套的。
  今天留下这么多教科书,我们学习总要有个次第,所以这是后人编排,排课程。把它分为五大类:『小、始、终、顿、圆』,叫五教。判教既然是后人所为,大德们对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分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教可以提供后人作参考,但是不要过分的执著。
  什么叫「小教」?小教就好像小学,贤首的意思是「但说偏空」,这一类的教义就属於小教。现在这部《弥陀经》,在五教里它是顿教,顿就是顿超,所有法门里面最快的。今天一般人所讲的,乘直升机上去的,最快的,这叫顿教。不但顿,它里面有圆教的意思,圆是圆满,也有终教的意思,终教是大乘教里面最高的,圆教是最圆满的。纵然是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就是圆教的意思,就是终教的意思。所以这个经,在一切大乘经典里面,确实有它非常崇高特殊的地位。
  疏【五教者,一、小乘教,所说唯是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以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
  『人空』就是无我。佛法里面常讲,「人我空,法我空,二空真如」。凡夫执著有,小乘执著空。小乘人「人我」破掉了,他执著「法我」;菩萨执著中道,所以都不圆满。佛在经论里常说「两边不立」,两边就是空有,这两边不能执著;「中道不存」,也没有中道。你要说两边没有了,这就叫中道,中道跟两边对立了,又成了一边。所以菩萨有两种:权、实菩萨,执著中道是权教菩萨,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菩萨,那是一法不立,像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中道这个意念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清净。「人空」,就是在五蕴当中没有我,这个二乘人他能觉悟到;但是五蕴也是空的,他没有办法接受,他认为五蕴是有的。五蕴里头无我,这是真的,确实找不到我。
  『纵然少说法空』,譬如经上讲「无谁老死,无是老死」,上面这句讲人空,下面一句讲法空。又像经上常讲的「诸法无有我,亦复无我所,人法亦然」,也是上句讲人空,下句讲法空。但是说得少,并没有详细发挥法空的道理,为什么?小乘人不容易领悟,换句话说,他程度不够;程度不够的原因,就是他对相上是过分的执著。譬如,菩萨示现成佛,尤其示现藏教佛,藏教佛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里面,小乘就有「降魔」,大乘没有降魔。大乘为什么不降魔?魔就是佛,佛就是魔,佛魔不二。魔现在面前了,心地清净光明不被他诱惑,那就是佛;佛要来了,心里一动,我可欢喜了,见到佛了!你这个心一心乱掉了,佛也是魔。所以大乘佛法没有降魔,有住胎;小乘有入胎、出胎,没有住胎。大乘佛法八相成道有住胎,就是菩萨在母亲怀孕的时候住胎,他在母亲肚子里讲经说法,也有无量的菩萨在那里围绕著,在那里听经。这是小乘没有的,可见得大小乘的确境界上不相同。
  纵然讲「法空」,也不彻底,也不明显。而且他是以『六识三毒』作依据来讲染净。这也说得很浅,因为小乘人不相信有第八识,他领悟不到,他相信有第六识,第六识比较容易相信,佛就给他讲第六识。三毒,这是讲「能薰」,薰习!天天贪瞋痴薰习你;第六识就是「所薰」。三毒薰第六识,流转生死,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原因。这个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我们不把佛法向上提升一层,不讲出世间法,单讲六道轮回,这个理论是非常的精确。你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就是这么一个原因。所以这个叫做染污的根本。诸位要记住,一切境界里要防止自己起贪瞋痴,决定不能叫贪瞋痴染污了自心。小乘人讲自心就是讲第六识,他把第六意识当作自心。佛把它反过来,佛用戒定慧来薰第六识,戒定慧就是对治贪瞋痴的,以戒学对治贪心,以定学对治瞋恚心,以慧学对治愚痴。好像治病一样,你的贪瞋痴是病,戒定慧是药。用戒定慧来薰习六识,这是叫清净的根本。所以他用这个来建立染净的根本。这样的建立固然是很不错,能够叫众生断恶修善、离染修净,但是他不彻底,为什么?没有讲到心性。
  『未尽法源』。第六识,后面还有第七识、第八识,最高的讲到真如本性,这些统统没有说到,像这样的教义就叫做小乘教。小乘教的修学相当不容易,因为小乘修学对事相上非常重视。戒律也是如此,小乘的戒律论事不论心,对於事相非常执著,那也是我们常讲的择善固执,不像大乘,大乘的修学很活泼,我们今天讲的开放,他是论心不论事,所以大乘境界比小乘高。大乘的染净是从起心动念来说的,戒律上结罪也是如此。譬如「不杀生」,这是五戒第一条。如果是小乘,我这个心是想杀他,但是并没有杀他,这个不犯戒;大乘菩萨戒就不行,你起一个念头「我要杀他」,已经破了戒。大乘论心不论事,小乘论事不论心,像我们世间法律一样。小乘戒多,容易持、容易守;大乘戒虽然少,很难持,他在起心动念处结罪。小乘是不究竟,未尽法源。
  说到大乘,大乘有始教、有终教,始教是开始,终教是结束。「小教」我们把它比喻做小学;始教、终教就好比是中学,「始教」是初中,「终教」是高中,一前一后,这都是属於大乘。始教与终教都是渐次的,属於渐修,像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是逐渐往上修学。「顿教」没有次第,这就好比特殊的天才,小学没有毕业,他就可以去念研究所,他当中统统可以不要读;顿超,这个成就非常的快速。「圆教」是大圆满、是究竟圆满。这一类根性的人,在我们中国确实是有,不是没有。如果就这个法门来说,尤其是显著。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0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七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一0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七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七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七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九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如夏花[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安心是佛教的重要课题[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理性与感性[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请问师父有对治妖灵的方法吗?或是经典。[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何为四大皆空?(圣辉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结语[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