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亲善离恶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3
亲善离恶
 
  为人处世要光明正大,修行就是让自己从迷惘中觉醒,远离懵懂无知,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处处都要谨慎、洁身自爱,“一念偏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丝毫疏忽不得。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本性都很善良,然而人生无常,世事诡谲多变,凡夫处于如梦如幻的人生,极易受到周遭环境诱引,善恶不分,无明心起,贪、瞋、痴念就会现前,人生的方向稍有偏差,便随俗沈浮而无法自拔。
 
  佛陀曾说:“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冥中。”意即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人群中,要懂得亲善离恶。
 
  待人处事要以智慧选择,不要依恃表相,譬如有人利口辩辞,说道讲理往往断章取义。道心若不坚定,可能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己反而失去正念;倘若不能好好地静思、分析,冲动行事,也会伤害自己。
 
  佛经云:“一切唯心造。”因此不盲从就在于心意是否坚定。平时我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清楚正确,才不会人云亦云。“亦莫愚从事”,不要做未经思考的事,一定要用心分析后才能行动,倘若思虑受人影响而有所偏差,行为、言语、思想也会有偏差。
 
  “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能引导我们走入正道的人、事、物,都可称为善知识;正直有德的益友就是善知识之一,知道这个人具备了正知、正见、正念,就多向对方请益,再经过思考后,坚持正确的方向而去行动。善知识能帮助我们增长智能,成长慧命,当然是人中最殊胜的因缘。
 
  “人本无有恶”,众生与生俱来皆有与佛同等的慧根善性,只是生长于五浊恶世之中,受到后天习气不断熏习,也就是“性相近,习相远”;若不知时时修行去除恶习,便会遮蔽清净善良的本性,这都是因为“习近恶知识”的缘故,因此开口动舌、举手投足必种下恶根。
 
  行为只要一造作,业的种子就形成了,现在种什么因,将来必得什么果;若造作恶业,则必得恶果,甚至会“永在暗冥中”,使得心地永远处于黑暗中,以致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从。所以要多接近善知识,多习正知、正见,心存正念,行正精进,就能增长真如慧命;舍恶修善、入于佛道,做到见贤思齐,便能同于贤者。
 
  为人处世要光明正大,修行就是让自己从迷惘中觉醒,远离懵懂无知,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处处都要谨慎、洁身自爱,“一念偏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丝毫疏忽不得。
 
  难得一趟人生,要以正念直行于真谛之道,日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随着时间的累积,便能增长道业,圆满人格。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候鸟的迁徙
下一篇:道理要站对位置
 赌徒的迷惘
 缺爱的富翁
 希望工程
 “求不得”苦
 最可爱的人
 习贤良断恶行
 贪婪与懈怠
 自爱为做人之本
 善恶一念间
 爱欲忧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艺术品义卖[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我国因明研究中的几点反思(杨恒刚)[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持准提咒回向母疾愈[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治病]
 禅修开示 认清生命的本来面目[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修行就是发慈悲心、菩提心,还债消业的过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请寺院念佛超度亡者,但路远不能亲至寺院拈香,怎么办?[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地藏菩萨化度事迹[栏目:南亭法师]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过堂开示(一九八八年四月)[栏目:妙莲法师]
 无著菩萨的故事[栏目:贝诺法王]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六难:忍色忍欲[栏目:证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