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的心愿
第266期明觉 文:传灯法师
从我发心出家到正式披剃,有整整八年的时间,在缅甸学习的三年,是提升我宗教情操的重要关键。
当初,我对缅甸一无所知,只知道是个落后的佛教国家。我选择到这个新环境,是希望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学习佛法。在缅甸,出家众受到很高的尊重和礼遇,是公认的精神导师,也是植福的良田。绝大部分缅甸人活在贫困中,虽然深知人生不圆满,但那股强烈想跳出窘境、追求安稳生活的欲望,别人也能深深感受得到。
我们一班外来的学生,每天心里想的,就是当天食堂将会准备甚么饭菜?有人设供吗?营养够吗?这是因为校方并没有太多资源,很不容易维持,一碗汤面、一碟花生辣椒佐菜,已经很丰富。在贫瘠的物质条件下,基本的要求满足了,其他奢想都是多余的,心慢慢便安住於学习上。
缅甸有个美名――「黄金之地」(The Golden Land),据说,只要有山的地方,都有一座或大或小的佛塔,塔身抹上金箔,从空中鸟瞰,阳光反射出一片金光。全国大约九成的人信奉佛教,南传佛教特别兴盛,他们自小即受三皈五戒,无论你身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虔诚气氛。
我们的校园坐落於著名的佛牙金塔旁,平日人们会到佛塔来拜佛、静坐。清晨和傍晚,佛塔会传来悠扬的曲调,以传统乐器伴奏,赞颂三宝、提醒人们弃恶从善植福、祈求佛法久住世间。有人供养时,又响起一阵优美的唱诵,透过扬声器,法音穿过布满尘土的大街小巷,传播到很远的村落。大家都随喜赞叹,满心欢喜和唱「Sādhu!Sādhu!Sādhu!」(巴利文,亦即「善哉」,意思是「做得好啊!」)。
每天上课,老师引导研读三藏典籍,还有止观禅、缅甸历史、巴利文和缅文,都是必修的。比丘法师精通巴利原典,很多还能背诵。法师鼓励我们学好巴利文和缅文,就能不假外求看懂佛经的真义。课堂外,我们试着把所学,实践在言行举止间,放假不回国时,我会到丛林禅修中心静修,生活虽然简朴,心灵却很踏实。
当心沉淀下来时,自然能用上功,心澄净后,法喜便生起了。
学校的前身是间精神病院,设备算齐全,但很简陋。在第二个雨季刚过时,发生了一些事:教授英语的法师无病无痛却突然猝逝;教务处一位很照顾学生的员工患了怪病,短短两周便往生了;一位尼泊尔同学不知何故在医院自缢了;大家还未定下神来,校长又忽然得了疟疾,危在旦夕。整间学校人心惶惶。校方马上安排每天下午全体师生一起虔诵《护卫经》(Paritta Sutta),奇怪的事情慢慢平复,藉著佛法和慈心,大家团结一心,度过那段非常不安的日子。
我深刻体会甚么叫「无常」,更感受到法的力量,发愿出家的心更坚定了。
----------
传灯法师简介:
马来西亚籍,大学第一年接触佛法,发愿此生一定要出家。毕业后不安於朝九晚五的生活,选择前往缅甸,学习理论兼实修,回国后於槟城妙香林寺广余老和尚座下披剃,之后得恩师首肯前往美国深造;2009年到香港,现时协助大觉福行中心的行政事务。
延伸阅读:
Association for Insight Meditation. “Paritta Suttas - Protection Discourses.” Last updated September 2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