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傅汶明问(二则)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5

答傅汶明问(二则)

  问一:佛教分几宗,那一宗最合于未出家者修习?

  答一:佛教各宗为历史上演变而出,其中有印度原有之宗派;亦有来中国后始有之宗派;亦有来中国后不传者,小乘诸部派是也。中国之佛教十宗:二宗小乘,七宗大乘,律宗通大乘小乘之间。此乃由中国佛教综合先后变化而言,不必一定记其宗派,以多宗已与今无关而不有,或今有而亦无一定区别,故不必言宗派。而言最为一般易修之法门,则净土法门是。

  问二:学佛除读经外,尚应静坐,是否未出家亦可静坐?

  答二:静坐是做功夫,而做功夫不限于静坐,念佛、拜经、修布施、参禅、持咒,均属做功夫。静坐、在中国儒家、道家亦习之,佛教虽亦静坐,但修禅定不限于静坐,静坐为修禅定初步功夫,故佛法中亦有静坐修禅定之方式,其用意则大有不同。

  常人之静坐,或为卫生,如因是子;而道家则炼精气神,自身体中提炼出一部为将来长生之物。佛法则不然,乃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先修戒以除一切不良习惯,养成有规律生活,由此基础而修定,和平统一,使精神凝定。人之精神本光明觉照,常人时昏乱,故失本心之智慧,有定乃能不昏乱。为除昏沉、睡眠与浮动、散乱,故静始能启发本心智慧。明心、乃见一切法之真实性,亦即见人生本来面目,宇宙真相。能明见宇宙人生真相,则去除一切无明黑暗,而可以无复错误颠倒,不生烦恼,不起不合理行为,则生死轮回之痛苦乃可解脱。故佛修禅定以静为始,由不昏沉不散乱而至清明凝静,乃启本心智慧光明,而照见宇宙人生真性,此乃佛法静坐之理。能修到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但常人多不易做到,即出家人亦每难做到,故有种种方便法门,如念阿弥陀佛,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妥善之修行处,再渐图上进。(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十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方亦民问
下一篇:答吴觉僧问
 谈临济四宾主
 中国是否有僧伽问题之辩论
 出国宏化临别之演辞
 谈唯识
 阅“相见别种辨”
 南北东西的海潮音
 淑世宝鉴序
 学佛应先解决三个问题
 老子述义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略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中阿含》(卷三)~B 二、惒破经[栏目:界定法师]
 登高望远[栏目:法云法师文集]
 坐我旁边有位老太太,他儿子生病,一年开了三次刀,有何办法挽救?[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二十八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厌离娑婆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吗?如何消除阴暗负面情绪?[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烦恼与习气[栏目:圣严法师]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册 学毗钵舍那法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第十三章 奉天万寿寺办学时代[栏目:影尘回忆录]
 印祖故事 47、金陵筹建法云寺,大师再撰放生疏[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藏传佛教分支及寺庙[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