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登高望远
法云法师
{返回 法云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40

登高望远

法云法师  

  记得一位颇有智慧的长者,谆谆告诫前来投诉或抱怨的学生:“当你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或忧烦的时候,记住,去登高望远或去眺望大海吧!”
  学生们也确实获益良多,他们纷纷发表心得:
  “老师,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总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肯定……可是当我远望之时,高视物外,视野辽阔,突然心胸开阔,对平日的种种需求暂时不那么强烈了。”
  另有学员道:“说真的,每当临近苍茫的大海,放开眼去,一望无际,顿时生起平静无缺的感觉,请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师慈和地说:“这是由于心境的不同,平常生活之时,缺少了解心:没有真正了解人生的目的,是在于提升源源不断的存在本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利、物欲等幻灭无常的存在。另外,也少了感恩心:不懂得珍惜你已经拥有的,反而贪羡你根本不需要的,而别人正辛苦追求的东西。”
  缺少了解心的同时,就会增长了攀缘的心;在少了感恩心之时,也就增长了计较心。所以,总是生活得劳苦交织,难以自在。
  可是,在远望或放开眼的时候,只有一个心——广远心,有了它,使攀缘的心无缘施展,而计较心也无处着力。
  那山高水远的意境与愉悦,古人体会甚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每当登高远望时,与大自然相亲相摄,天地既在我心,那一份宁静安详之感油然而生。
  若能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有登临之时的开阔心境,立足于尘世间,而胸萦广远心。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表相,他的内心世界便无比广阔自在。


 


{返回 法云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卖豆腐的女孩
下一篇:项羽和拿破仑
 惜福
 放下
 为自己松绑
 暂离尘世
 施予
 初临缅甸
 校园的种种可爱
 心中有春天
 让心灵超越吧
 阎王三封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科学验证“是否有来世”?[栏目:印广法师]
 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栏目:吴立民居士]
 “有我”熟处转生 “无我”生处转熟[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224.问曰:诸有法种种细分别,人不解故有深,空无所有,以何为深?[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放生行为之几种杜绝[栏目:阿秋法王]
 关公的心灵层次属于几果?或未入圣者之流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因为要上班,不能参加观音法会的共修,晚上自己修可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步步向上皆学问[栏目:传喜法师]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 讲记 一[栏目:智海法师]
 楞伽经提要(杜大威)[栏目:楞伽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