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印祖故事 47、金陵筹建法云寺,大师再撰放生疏
 
{返回 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3

印祖故事 47、金陵筹建法云寺,大师再撰放生疏

  民国十一年(1922年)阴历十月,印光大师再次来到南京。适值冯梦华、魏梅荪与王幼农、庞性存等居士,妙莲法师,心净法师等出家师父,以杀劫弥漫,思为挽救,商量购买方峻生先生位于三汊河地区的方家大圩后庄若干亩地,筹备建立法云寺念佛放生道场。按照印光大师的看法,在国困民穷、政治动荡的时期建立新的寺院,前景是不乐观的,但不忍拂诸大善士的发心,所以不仅没有反对,而且力所能及地加以赞助提倡。大师当即把邓契之供养的一百元捐给了建庙基金。

  大家商议,邀请印光大师为发起人,请大师撰《金陵三汊河法云寺放生池疏》,一则募缘,二则普劝一切人戒杀放生。大师撰写出来后,魏梅荪居士请人刻板出了单行本,普遍流通。疏文赞“金陵为文献之邦,素称佛国。其地之人,多有大乘根性。”略述历代高僧弘法及颜鲁公放生护生懿行。谈建放生池缘起,最后说:“须知放生原为戒杀,戒杀必从吃素始。倘人各戒杀,人各吃素。则家习慈善,人敦礼义。俗美风淳,时和年丰。何至有刀兵劫起,彼此相戕之事乎。此挽回天灾人祸,正本清源之要务也。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

  经与方峻生兄弟商议,购买其后庄田地面积约一百五十亩,地价议定大洋一万零五百元,方峻生昆仲难舍能舍,慷慨同意以五千元作功德。请求将祖先和父母的牌位,永远供在念佛堂,以期仗佛慈力,接引往生,用报亲恩。

  关于道场的章程,按照印光大师的提议,将作为专修净业道场。长年念佛,每日功课与普通打佛七同。分别请南京羊皮巷观音庵住持妙莲和尚和当家心净法师担任住持和当家。道场的名字效法净宗八祖莲池大师的道场云栖寺,所以取名为法云寺。大师给魏梅荪居士的信中谈到:“阁下以法云为寺名,其用意甚深。窃念法云寺,已成江南第一慈善道场,当独行一法,不与诸方相同。一,不剃度,二,不传法,所有住持,唯贤是取。亦不问是临济,曹洞,天台,贤首,但须笃信净土法门,言行相应即可。其住持论次数,不论世代。乃大公无私之道场,非如传剃度,传法徒之涉于专私之范围也。”

  腊月,法云寺开工,掘池垫基,次年盖莲舍,及用屋十余间。挖掘池塘九面,可以分类放生各种水族,免致鱼贼害鱼。

  民国十二年阴历八月,法云寺念佛放生道场初具规模,应魏梅荪居士邀请,高鹤年居士陪大师赴南京参加了慈幼院法云寺放生池开幕典礼。当时南京名流皈依者众,大师方便说法,契理契机,阐述因果和净土,由此放大光明,大众纷纷解囊相助,功德不可思议。

  法云寺成立后,护法诸公又提议附设了佛教慈幼院,收养教育孤儿,设立慈悲医室,备有中、西医药,专为贫苦病人免费诊治。

  注释:

  [1] 妙莲法师:生卒年份不详。大约民国11年之后,担任南京羊皮巷观音庵住持。观音庵建于明末原称桓因寺,清季洪杨乱后,永固长老恢复。民国三年密尽法师住持,附设佛经流通处。民国十九年秋驻军。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时被毁。民国二十八年夏历七月妙莲法师募缘重修。妙莲法师热心公益,对于护教事务多方奔走,兼任南京三汊河法云寺住持。民国十三年刻印印光大师所校正的《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印光大师赞其“性情纯笃”、“颇有老成气概”。

  [2]心净法师(1890—1942),湖北天门人。自幼出家,受具后朝礼名山,遍参知识。在宁波阿育王寺,曾燃二指,供养舍利。心净法师闻知印光大师创立放生念佛道场的发心,与自己本愿相投,便慨然应承,担当此事一切筹办的任务。


{返回 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祖故事 48、成立佛教慈幼院 教养孤儿使长成
下一篇:印祖故事 46、总统表彰颁匾额,虚空楼阁不介怀
 印祖故事 55、具足信义念慈恩,了然德森蒙摄受
 印祖故事 42、谛公病重弟子疑,问疾劝念观世音
 印祖故事 62、制定规约立根本,护持灵岩建道场
 印祖故事 92、观音示梦杨信芳,印光原是大势至
 印祖故事 81、慧霖苏州拜印公,老人因果论最详
 印祖故事 23、南京拜访仁山老,善导宗风得继承
 印祖故事 80、顺亲心皈依三宝,离歧路走向觉悟
 印祖故事 14、继庐行者明志愿,红螺道场勤念佛
 印祖故事 54、弘一喜入大师门,朝礼普陀瞻盛德
 印祖故事 1、怕父母与人口角,受欺负隐忍不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严持戒律学忍辱[栏目:宣化上人]
 《龙钦心髓 大圆满普贤智慧界续》之前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如何是禅[栏目:东初法师]
 迷信[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A Statement of Conscience[栏目:Bodhi Bhikkhu]
 略谈佛教的信仰观[栏目:陈星桥居士]
 第五十九回 第二个梦[栏目:自然的代价]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34、不往事病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沉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栏目:慧语禅心]
 恩怨人生[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