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6

午四、缘起善巧(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缘起?云何缘起善巧?

现在的文是〈声闻地〉。〈声闻地〉里边一共分三大科。第一科是〈种性地〉,第二科是〈趣入地〉,第三科是〈出离地〉。前两大科都已经讲完了,现在是〈出离地〉。〈出离地〉里边又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略广宣说」这一科分四大科。第一科「离欲资粮」,第二科是「品类建立」,第三科是「安立瑜伽」,第四科是「广释修相」。这四大科,就是把出离地讲完了。

现在是第二科「品类建立」。「品类建立」里边一共分十七科,十七段。第一段是「补特伽罗品类差别」,第二科是「建立补特伽罗品类」,第三科是「所缘」,第四科是「教授」,乃至到十七科。现在是第三科「所缘」,就是修止观的时候要有所缘境,这样意思。这里边分四段,就是标、征、列、释,现在的文是第四科。第四科又分四段。第一段是「遍满所缘境事」,第二段是「净行所缘」,第三科是「善巧所缘」,第四科「净惑所缘」;这个「所缘境」分这么四大科。

现在的文是第三科「善巧所缘」。善巧所缘里边又分成五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列」。现在的文就是第四科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一样一样的说明这五种所缘境的相貌。五种所缘境第一个是「蕴善巧」,第二科是「界善巧」,第三科是「处善巧」,第四科是「缘起善巧」,第五科「处非处善巧」。现在就是第四科「缘起善巧」。前边的三个善巧都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四「缘起善巧」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缘起?云何缘起善巧?」就是什么叫做「缘起」?什么叫作缘起的「善巧」?提出这么两个问题。下边就是加以解释,也就等于是回答了。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缘起」,第二科解释「缘起善巧」。解释缘起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释」,第二科是「结」。现在是解释,先解释「缘起」。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缘起(分二科) 酉一、释

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纯大苦蕴。

这个「缘起」就是一切事物的现起的原因,这个事物虽然是很多,主要是众生的生命。「云何缘起?」就是生命是怎么现起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这里边举出来的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在第九卷、第十卷解释得很详细的,都解释过了,所以这里我们不再解释。怎么叫做「缘起」?就是十二缘起;就是我们的生命有这十二个次第,这样现起的。

 

酉二、结

是名缘起。

这第二科是结束这一段。你问:什么叫做「缘起」?这十二条,这就叫做「缘起」。

 

申二、缘起善巧(分二科) 酉一、显所为(分三科) 戌一、无常义

若复了知唯有诸法滋润诸法,唯有诸法等润诸法,唯有诸行引发诸行。而彼诸行因所生故,缘所生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体是无常。

这是第二科「缘起善巧」。前面第一科「缘起」说完了,现在说到什么叫做「缘起善巧」?加以解释。这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显所为」,「显所为」这句话就是显示出来「缘起」是什么的;「缘起」是怎么回事?它是干什么的?是这么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无常义」。「缘起」是表示「无常」的意思,表示有很多的变化,不是在那里不变动的,显示「无常义」。

「若复了知唯有诸法滋润诸法」。什么叫做「缘起」虽然解释完了,但是「缘起」的义应该说明。若是你是佛教徒你能够学习佛法,你有了智慧你就会明白:「唯有诸法滋润诸法」,没有我可得;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可得,只是有这一切生灭的诸法,也就是十二缘起这个诸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法。

「滋润诸法」,这个诸法和诸法互相影响。实在来说就是能分别和所分别,这能分别的心去思惟所分别的一切境界,这一分别的时候就滋润了;其它的地方也说是熏习。这「滋润」,譬如说是种了谷,在土地里面你种植了谷的种子,那么有这雨水去滋润它,滋润它它就生长。说是我们的内心,内心里面也有很多的种子,从久远以来它有很多的贪瞋痴的各式各样的烦恼种子,各式各样的业力的种子,这些种子在你内心里面,你心一动,你心在起种种分别,就滋润了原来的种子,就加强了它的力量,这叫做「滋润诸法」。

「唯有诸法等润诸法」,这个「等润」这句话这个「等」这个字,我们通常说它是平等的,但是也当个差别讲,差别的意思。唯有各式各样的法去滋润各式各样的法;譬如贪心滋润贪种子,瞋心滋润瞋的种子,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去滋润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的种子,譬如善法的种子滋润善法的种子,有善、恶、无记,是各式各样的差别,不同的滋润。譬如今天午前是有贪瞋痴的烦恼,午后又有戒定慧了,就是有变化,各式各样的熏习,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等润」。或者是由眼、由眼识去分别色境,耳识去分别声音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缘色声香味触法,就引起第六识,眼识六识,耳识六识,这时候各式各样的诸法,都是在这里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熏习,就是这样意思。这个「缘起」就是这么回事,是这样子,不是另外有个力量它叫你受苦,它叫你受安乐自在;不是。是你自己的分别,这样意思。

「唯有诸行引发诸行」,前面滋润了以后力量就加强了,加强了它若发生作用就会引出来一些现象。譬如这个人,他久远以来这个贪的种子很厉害,就引出来贪心了;这个人瞋心很强,遇见了因缘的时候瞋心就现起来很厉害;但是你忽然间学习佛法,有佛法的熏习的时候,虽然有贪瞋痴的因缘但贪瞋痴不动,它就会引出来不同的现行,不同的因缘引出来不同的现行,这是「唯有诸行引发诸行」。这个「行」就表示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一样它是自性有的、不变化的东西;不是。就是没有我可得。

「而彼诸行因所生故,缘所生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体是无常」,这是把这个无常义显示出来。「而彼诸行因所生故」,就是滋润的一切法,就是种子,种子也是行,它就引出来各式各样的果报,这个主要的果报还就是你的一念心,你这一念心是你前生熏习的果报,现在现出来了,这个心是果报主。这个「诸行」它是「因所生故」,就是那个滋润的种子现出来的,是「因所生故」。

这样说「唯有诸法滋润诸法,唯有诸法等润诸法」这两句话;就是「唯有诸法滋润诸法」这句话是总说,「唯有诸法等润诸法」是差别说的,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因」。「唯有诸行引发诸行」就是由因而有果了,由因引发出来果,是这样意思。但是这下面这句话等于是个注解;「而彼诸行因所生故」,引发出来的果,是由前边的这个「滋润」的种子的因所现起的,是这样子。「缘所生故」;这个因所生这是种子;缘呢?那就是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这些缘了。有因的力量加上缘的力量,组合起来才有所生法,这果报才现起来。

「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原来这个所生法是没有的,后来因为因缘具足了,它就现起来了,所以「由无而有」。「有已散灭」,有以后、它不能常有,这个逐渐地逐渐地消耗,这个力量逐渐地损减,到时候又没有了,「由有而无」。说「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这就叫做「无常」,它的体性不能够永久存在。你今天很如意,但这个如意是有时间性的;说今天是不如意,不如意也有时间性,不是永久的。

就是你在这个缘起法上能通达它是「无常义」,这就叫做「缘起善巧」。实在这个「善巧」这个字,就是智慧的意思;你有这个善巧的智慧,那就表示你知道一切法是无常了;你若知道无常,这就表示你有智慧了,你就有「缘起善巧」了。

 

戌二、苦义

是无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悴、悲叹、忧苦恼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恼法故;则名为苦。

前面是通达「无常义」,这是第二科「苦义」,你要通达它是苦。

「是无常故」,因为这件事它不是常恒住不变异,它有变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即是生法」就是由无所有,它现起来了。「由无所有」以后它有变动,所以就是「老法」,就是衰朽了,眼耳鼻舌身意各部份都迟钝了,衰朽了,「老法」。「病法」,它互相有冲突,那么就是病;你的贪瞋痴…心里上有冲突就影响到生理,生理也是有冲突,这时候这就是「病」。这个老法和病法的结果就是「死法」,就是完全结束了。

「愁悴、悲叹、忧苦恼法」。在生的时候,人可能是感觉到欢喜,但是这生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是令你欢喜的。这个老法、病法、死法就会使令你心里面「愁悴」;这个「悴」也就是「愁」,就是忧愁。「悲叹」;这个「悲」悲伤感叹。前面「愁悴」是内心里面忧愁;「悲叹」就发出来音声发出来语言来慨叹:很苦啊!苦啊!这样子「悲叹」。「忧苦恼法」这句话是总说的;总而言之不管是愁叹也好、悲叹也好,总而言之是「忧苦恼法」令你苦恼,这个苦来恼乱你。总而言之就是这么意思「忧苦恼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恼法故,则名为苦」,所以是苦,就是这个苦是因为这件事才苦的。

这是在缘起上的变化,缘起的无常令你心里面感觉到苦,你若明白这件事这就叫作「善巧」。

 

戌三、无我义

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羸劣。由是因缘定无有我。

这是第三科「无我义」。由于、就是因为这个生老病死愁叹令你苦恼,所以「不得自在」,你自己不能随心所欲;苦来的时候、我不苦,那就是自在;但是你不能。这个独自的存在,不受这苦恼的干扰,那叫做「自在」;但是你不能,这个苦恼来了你心就是苦,就为苦所恼,「不得自在」。「其力羸劣」,你的心的力量很软弱,你不能抵抗,不能反抗这个苦,「我不苦!」没这个力量。「由是因缘定无有我」,从这件事上来看就可以知道,你的色受想行识里边、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里边,决定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可得的;若有我就是自在了,那就是有力量了,就不苦了。事实上非苦不可;你是不愿意苦,但是非苦不可,那就表示不自在,表示是没有我。那唯有圣人,得了圣道的时候有大智慧可以;但是那是智慧的力量,还不是我。

 

酉二、结得名

若于如是缘生法中,由如是等种种行相善巧了达,或无常智、或苦智、或无我智。是名缘起善巧。

这是第二科「结得名」。前面第一科「显所为」,显这个「缘起」有无常、苦、无我的这些事情。这一科得了缘起善巧的名字了。

「若于如是缘生法中」,若是你这个人对于这样的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个缘生法中。「由如是等种种行相」,由前边说的这个无常、苦、无我的这些行相。「善巧」,现出来的这种行相,你能够有智慧善巧的「了达」,由这个行相上现出来,你就会了达「无常智」,你就会明白这是「苦」,这是「无我」,你有了这样的智慧,「是名缘起善巧」。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个缘起善巧是这样的意思。

 

午五、处非处善巧(分二科) 未一、释(分二科) 申一、例缘起

又处非处善巧,当知即是缘起善巧差别。

前边是第四段「缘起善巧」,这下边是第五段「处非处善巧」。这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例缘起」,就是和缘起相类同。又这第五个善巧名之为「处非处善巧」,这个「处非处善巧」的义是什么呢?「当知即是缘起善巧」的「差别」,它就是缘起善巧,但是又有一点不同。那么这是和前面十二缘起相比例。

下边就加以解释。第二科「显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标」。

 

申二、显差别(分二科)   酉一、标

此中差别者,谓由处非处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则善不善法有果异熟。

「此中差别者」,这里面「处非处善巧」就是缘起善巧,但是有差别,什么呢?「谓由处非处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就是表示这个意思。谓由于「处非处善巧」,你有这样的智慧,知道这是「处」,知道这是「非处」。这里这个「处」这个字就当道理讲,合道理名之为「处」,不合道理名为「非处」。你有这样的智慧,就「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你就会「正了知」就是没有错误的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就是平等因果道理;不平等因果道理;非不平等因果道理,这个「非」是否认那个「不」,那也还就是「平等因果」。

这个「平等因果」这个道理怎么讲呢?就是因和果是平等,这个果是由因现起的,那么因是怎么有的呢?因也是由因现起的;那么因和果都是由因缘现起的,他们两个就平等了。如果这个果是由因而有,因是自然而所有,那就不平等了。比如说是上帝创造万物,万物由上帝而有,那么万物是因缘有;那么上帝怎么有的呢?上帝是自然有的,就是不平等了。现在说佛教徒由于「处非处善巧」就知道「非不平等因果道理」,没有不平等的因果道理,都是平等的,没有一件事不是因缘有的,那么这就叫做「处非处善巧」,是这样意思。这下面再解释。

「则善不善法、有果异熟」,就是善法也好、它也有果报,不善法也是有果报;由善不善因招感善不善的果报,这样意思。而因本身也是果,所以它前面还是有因的,所以都是平等的、平等的道理。

这是「标」。下面又再加以解释。

 

酉二、释

若诸善法能感可爱果异熟法,诸不善法能感非爱果异熟法。

「若诸善法能感可爱果异熟法」,若是你创造了善法的因,它就能招感可爱的果报。「诸不善法能感」非爱的,不可爱的果报,是这样的意思。

 

未二、结

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名处非处善巧。

这是结束这段文。你若能够、你有这个能力能这样的明白,「如实了知」,如其真实的情况去明了都是因缘有的,没有不平等,「名为处非处善巧」。这段文解释完了。

 

巳二、结略义(分三科) 午一、标

此五善巧、略则为二。

前边是「别辨相」,辨出来五种善巧的相貌。现在第二科「结略义」,就是把前面这五种善巧的要义把它再显示出来,这样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是标出来。

「略则为二」,它的要义就是有两个,有两个不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就是这两种不同,这要义就是这样。这是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列出来。

 

午二、列

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

「此五善巧略则为二」这是标。「自相善巧、共相善巧」这是列。下面就是解释。

 

午三、释

由蕴善巧显自相善巧,由余善巧显共相善巧。

这个「自相善巧」,「自相」就是自己本身的情况,那叫「自相」。它自己本身的情况;譬如说色法本身的情况只有色法本身才有,心法里边没有;心是了知性,心的这个了知性是心法本身的相貌,在色法里没有,色法里面没有了知性,所以叫作「自相」。色法有色法的自相,心法有心法的自相;受想行识,受有受的相貌,想有想的相貌,乃至识有识的相貌。这个相貌唯有它本身有,其它法上没有,所以叫做「自相」。

这个「共相」,我也有、你也有。譬如说「无常义」,色法也是无常,受想行识也是无常,这「无常」是这一切法共有的相貌,那叫作「共相」。譬如说「无我义」,色法也是无我,受想行识也是无我,这「无我」就是「共相」了,共同的相貌。

这里边说五种善巧「略则为二」,就是一个「自相善巧」,一个「共相善巧」,是这样意思。这第三科是解释「由蕴善巧显自相善巧」,前面说「蕴善巧」,五蕴里边只是说色蕴,色就是坚、湿、暖、动、地、水、火、风和四大种所造的这一切色法,这是它的自相。受想行识,受有受的相,乃至识只有识的相,那是显的「自相善巧」。

「由余善巧显共相善巧」,这个蕴善巧里面最后也有无我义,那一点也就是「共相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这个界善巧、处善巧也表示是「共相善巧」,乃至缘起善巧都是共相善巧。「由余善巧显共相善巧」,就是共同有无常义、苦义、无我义,这个善巧。

 

辰五、结

如是总名善巧所缘。

这就是在五种善巧各有各的原因,总而言之名之为「善巧所缘」。这个所缘境就是这样观察,这样观察这个所缘境的。

这个蕴、处、界;五蕴、十八界、十二处,本来是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会学到这些名相的,但是还不是容易解释的,解释的时候还不是容易解释。但是唯识的经论上说的比较清楚,譬如说十八界,这个「界」是种子义,眼识有眼识的种子,眼根有眼根的种子,色有色的种子,耳识、耳根、声音各有各的种子,乃至意识意根,乃至一切法都各有各的种子,是名为十八界,它这样解释。这个十二处,他用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来解释,就是彼此的界限说的很分明,这就是他们本身的「善巧」。「如是总名善巧所缘」。

 

卯四、净惑所缘(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净惑所缘?

这个「所缘」里面有四大科;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这已经说过了。现在是第四科「净惑所缘」,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净惑所缘」?这句话怎么讲?这个「净惑所缘」就是清净、排遣出去一切烦恼。你作如是观的时候,能把你的烦恼排遣出去,令你心清净,这叫作「净惑所缘」。现在是怎么叫做「净惑所缘」呢?那么这就是问。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由世俗道」,就不是佛法,是世间的善法,由世间的善法也有「净惑所缘」的这种功德,分二科,第一科「显所缘」的境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由世俗道(分二科) 

午一、显所缘(分二科)           未一、略标

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如欲界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想处。

这个「净惑所缘」,就是你能够观察「下地」的粗性,和「上地」的寂静性,那么这就叫做「净惑所缘」。下面举个例子;「如欲界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想处」。我们说无明缘行这个「行」有福业、有罪业、还有不动业。现在这个「净惑所缘」就超过了这个罪业和福业,而是属于不动业,属于这方面的事情。就是「如欲界对初静虑」,这个初静虑是色界天;欲界在色界天之下,色界天在欲界之上,所以称之为「上地」,欲界就是「下地」。欲界对初静虑来说,欲界就是「下地」,初静虑就是「上地」。「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这是无色界天,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和非想想非想处相对的时候,非想非非想处是「上地」是静性;无所有处是「下地」就是粗性,是这样意思。

这是「略标」,把「净惑所缘」的大意简单的显示出来,下边再广辨。

第二科「广辨」分二科,第一科「明体相」,粗和静的体相,分二科,第一科「标列粗性」,粗的体性。

 

未二、广辨(分二科) 申一、明体相(分二科) 酉一、标列粗性

云何麤性?谓粗性有二。一体粗性,二数粗性。

「云何麤性?谓粗性有二」,这个「粗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问。下边解释。谓粗性有二种不同;第一个是体的粗性,那件事本身的粗劣的情况。二、数目上面的粗劣的情况,分这么两种不同。

 

酉二、别释相望(分二科)       戌一、欲界最初静虑相望(分二科)

亥一、体粗性(分二科)         天一、正显欲界

体粗性者:谓欲界望初静虑,虽皆具五蕴;而欲界中过患深重、苦住增上、最为鄙劣,甚可厌恶。是故说彼为体粗性。

这是第二科是「别释相」。前面是标列出来这个粗性,下边第二科再一样一样解释。怎么解释呢?彼此相对望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欲界最初静虑相望」,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体粗性」。体的粗性分二科,第一科是「正显欲界」的体粗性。

「体粗性者谓欲界」,欲界的境界;那三恶道不要说,就说人天的境界。「望初静虑」,对望色界初禅的境界来说。「虽皆具五蕴」,欲界也是有色受想行识,色界初禅也有色受想行识,都是具足五蕴的。「而欲界中过患深重」,但是欲界里边的色受想行识的过患,它里面有过失有灾患、有灾难,那个过患也特别的深,特别的重。「苦住增上」,令你苦恼的境界特别的强。譬如欲界的人有老病死,欲界天上没有老病而有死,但是还不如色界天上初禅的境界;色界初禅要比欲界天还要殊胜,他没有这么多苦。因为欲界苦恼有五衰现象,诸天上的有五衰现象;色界天没有这回事,但是也有死亡。所以欲界里边的人天的过患,这个老病死,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很厉害。「最为鄙劣」是最为丑陋的事。「甚可厌恶」使令这个人不欢喜。不但人间的人感觉人间的境界很苦恼,天上的人感觉天上的境界最后也是不如意,「最为鄙劣、甚可厌恶」。

「是故说彼为体粗性」,所以说欲界和色界初禅对比,欲界的体性是不好的,它是粗劣的「体粗性」。

 

天二、简初静虑

初静虑中则不如是;极静、极妙。是故说彼为体静性。

这是第二科「简初静虑」。第二个色界,「初静虑中则不如是」,就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他们就不像欲界这样子。「极静、极妙」,这个「极静」;欲界「过患深重、苦住增上、最为鄙劣」,这就是动乱的境界,这个苦恼来了人的心就不安,动乱;这色界天上没有这回事,没有这个苦所以他心里面寂静。这欲界的境界「最为鄙劣、甚可厌恶」;这个色界天初静虑是「极妙」、极好,「妙」者好也,令他特别的满意了,不是可厌恶的事情。所以称之为「是故说彼为体静性」,这个「静」是这样意思;这个「粗」是这样意思,这样解释完了。

 

亥二、数粗性

数粗性者:谓欲界色蕴有多品类、应知应断,如是乃至识蕴亦尔。是故说彼为数粗性。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体粗性」说完了,现在说这个「数粗性」。

「谓欲界色蕴」,欲界里边的众生他里边的「色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蕴「有多品类」,这个受想行识蕴先不说,就先说「色蕴」有各式各样的类别。就是欲界的人,每一个人的身体和别人都不一样,很多很多的问题;有大、有小、有的具足、有的不具足,就是具足了也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有多品类」。那么多的「品类」,你「应知应断」,你应该认识它,令你不满意的你应该把它消除,「应知应断」。

「如是乃至识蕴亦尔」,就是「乃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有各式各样的;受蕴也是有各式各样的,有的人有很大的福德,有的人很苦恼;想蕴,就是有的人很有学问,有的人学问不是那么多;行蕴,他的行为各式各样情形也不同。「乃至识蕴亦尔」,也都是彼此都是不一样的,「是故说彼为数粗性」。

 

戌二、诸余上地展转相望(分二科)   亥一、总显

如是上地展转相望,若体粗性若数粗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如是粗性,于诸上地展转相望,乃至极于无所有处,一切下地苦恼增多寿量减少;一切上地苦恼减少寿量增多。

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是第二科「诸余上地展转相望」,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显」,第二科是「别简」。

前面是说欲界这个体粗性、数粗性。这下面是第二科,就是「上地」,说色界天,「展转相望」,就是初静虑比欲界是静,但是初静虑和第二静虑对比,初静虑又是粗了,第二静虑又是静了。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乃至到非非想天。「若体粗性若数粗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也像前边欲界和初禅对比的情形。

「如是粗性,于诸上地展转相望,乃至极于无所有处,一切下地苦恼增多寿量减少;一切上地苦恼减少寿量增多」。「一切下地苦恼增多」,无所有处对非非想处来说,无所有处就是「下地」了;乃至空无处对识无边处来说,空无边处也是「下地」了。「一切下地」对上地来说,它的苦恼就是多过上地,寿量也是不多了。我们人间的人就是一百岁左右或者七、八十岁;那么到欲界顶天是一万六千岁;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一万六千大劫;若到非非想天就是八万大劫了。所以这里面也有这个「苦恼减少,寿量增多」,上地苦恼减少、寿量是多的;下地就是苦恼逐渐增多、寿量逐渐减少了。

 

亥二、别简

非想非非想处唯静、唯妙,更无上地胜过此故。

这是「别简」。前面是「总显」,现在这是「别简」。

「非想非非想处」就是无色界天最高的那一层天,「非非想处,唯静唯妙」他再向上去那就不属于三界了,在这些有漏的境界里面他是最殊胜了,是「唯静唯妙」。「更无上地胜过此故」,在有漏的世界里边再没有比他更高胜了,能超过他的、没有了。

 

申二、举要义(分二科) 酉一、标

以要言之,有过患义、是粗性义。

这下边是第二科「举要义」。前面是「明体相」,现在是「举要义」。

「以要言之,有过患义、是粗性义」,前面说到一个粗、一个静,现在再把它的要义解释解释。「有过患义是粗性义」,这个「粗性」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是有过失、有灾患、有灾难令你苦恼,那就「是粗性义」。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粗性

若彼彼地中过患增多,即由如是过患增多性故,名为粗性。

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粗性」。

「若彼彼地中」,彼欲界、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无所有处。「过患」的「增多」,「即由如是」的「过患增多性故」,叫做「粗性」,它本身有很多的过患。譬如初禅要有寻伺,这个寻伺,后文看出来就是修不净观,由于不净观能灭除欲界的欲,可见寻伺是很重要的;你有了这样法门你才能够离欲界的欲,也就是远离了欲界的灾难,这可见这个寻伺是有功德的。但是初禅和二禅来对比,寻伺又有过失了,使令心不寂静。二禅有喜有乐,到三禅的境界又不高兴这个喜了,到四禅的时候又不高兴三禅的乐了。总而言之感觉到有过失,逐渐地减少过失,一直到非非想地,那么世间的禅定就感觉到圆满了。所以「即由如是过患增多性故,名为粗性」。

 

戌二、静性

若彼彼地中过患减少,即由如是过患减少性故,名为静性。

过患逐渐减少了,就叫做「静」;增多了就叫做「麤」。

 

午二、显净惑(分三科) 未一、标

此是世间、由世俗道净惑所缘。

这底下第二科「显净惑」。前边是「显所缘」,所缘有粗、有静。现在这是第二科显这个「净惑所缘」这个「净惑」两个字什么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此是世间」,前面这一段解释粗和静的意思,这个所缘境的差别。「由世俗道净惑所缘」,不是由佛法;你修成功了,你还是个生死凡夫,所以叫做「世俗道」。用粗、静的方法来清除你的烦恼,你这样子在所缘境上观察,就会有「净惑」的作用。

 

未二、征

何以故?

前面第一科「标」,下面第二科是「问」。什么原因能够净除你的烦恼呢?这是问。

 

未三、释

彼观下地多诸过患,如病如痈犹如毒箭,不安隐性、以为粗性;观于上地与彼相违,以为静性。

「彼观下地多诸过患」,这第三科解释。「彼」那个修行人观察下地「多诸过患」,「如病如痈犹如毒箭,不安隐性」;这个「粗」这个字就是「多诸过患」;「多诸过患」那个「过患」是什么样子呢?「如病」就像人有病了,那就叫做「粗」。「如痈」,痈就是那个毒性的瘤。「犹如毒箭」,或者中了有毒的箭了。「不安隐性」;有「病」的时候也不安隐,「痈」的时候也不安稳,「如毒箭」所中也是不安稳性,这就叫做「粗」。

「观于上地与彼相违以为静性」,观察上地和下地对比的时候,上地和下地是相违反的,那就叫做「静性」。就不是「如病如痈犹如毒箭」,是「安稳性」了。

 

《披寻记》九三二页:

如病如痈等者:苦所逼切,故喻病痈。苦所随逐,故喻毒箭。苦恼增多,名不安稳。

「如病如痈等者:苦所逼切,故喻病痈」,这个很多的苦恼逼迫你,像用刀来切似的,「故喻病痈」,用这个病和痈做比喻。「苦所随逐,故喻毒箭」,这个毒箭,这个箭有毒这箭射来了,那么你这个苦恼随着你不舍,不舍弃你一直的随着你,就像那个毒箭射来似的,「故喻毒箭」。「苦恼增多名不安稳」,有苦恼来了这心就不安,不要说是多,少也不舒服,这个苦恼增多了更是「不安稳」了。所以叫做「如病如痈犹如毒箭不安稳性,以为粗性」。

 

断除下地所有烦恼,始从欲界乃至上极无所有处。此是暂断非究竟断,以于后时更相续故。

你用这样的方法,观察下地「多诸过患、如病如痈犹如毒箭、不安稳性」,观察上地「与彼相违以为静性」,你用这样的方法去修止观的时候,「断除下地所有烦恼」,就把你在下地所有的这些烦恼,因此都消除了,对于下地的爱着没有了,没有这种心。「始从欲界乃至上极无所有处」这烦恼都断灭了。譬如说观察初禅是静、观察欲界是粗,就把欲界的烦恼断掉了。观察二禅是静、初禅又是粗,这样子展转到无色界天的无所有处都是粗性。

「此是暂断」,这样子观察就把下地的烦恼消灭了,但是这个灭烦恼是暂时的。「非究竟断」,不是究竟的永久的断灭了烦恼。「以于后时更相续故」,因为你以后,你现在成就的禅定有时间性,到时候禅定失掉了,你下地的烦恼又现出来了,又相续的现起来了。所以那个烦恼是暂时的断,不是永久的断除了。所以这是属于世俗道净惑所缘,不是出世间的圣道。

这个「粗」和「静」在其他地方也谈到,但是这里说得更明白;这个「粗」怎么讲?这个「静」怎么讲?

欢喜静坐的人总是好过不静坐,但是欢喜静坐只是令心寂静而不修观。这上面解释的就是「世俗道净惑所缘」它还是修观的,就是观察下地「多诸过患、如病如痈犹如毒箭、不安稳性」,还是做如是观生厌离心。然后令心寂静,这是世间的世俗道的静坐。这个静坐下面批评这件事:「此是暂断、非究竟断,以于后时更相续故」。若是我们静坐的时候我们不修观,只是贪图心里面寂静住,那你将来会怎么样呢?就算你成功了,也就是这样子了。但是若是你没有学习这一段文的时候,你知道这回事情吗?

等到下边说到「出世间」的圣道「净惑所缘」,那就有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修这苦、空、无常、无我的观行了,你做如是观的时候它能灭除烦恼种子,那就不是「暂断」而是「究竟断」,所以小乘佛法也能得圣道。我们若学习这样的经论的时候,你回头想一想:我们的修行只是在那里闭上眼睛,那能行吗?所以我们佛教徒不可以不读经论。这个朱子治家格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朱子还有这种见地。我们佛教徒反倒是把这个经书放在藏经楼上面不读,我就闭上眼睛坐在这里,那行吗?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您觉得开微博的法师还是四大皆空的人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禅定与智慧 9 智慧的内容─《中论》四句偈[栏目:心定法师]
 学佛的精神[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末学曾为畜生,如蝎子、小鸟助念,助念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它们的身体四肢柔软如绵,这是不是往生的瑞相?[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小泥人过河[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三○)[栏目:杂阿含经]
 路边的“阿弥陀佛”(禅悟)[栏目:净土宗文集]
 你痛有痛的价值 The Pain You Are Feeling Is All Worthwhile[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CHAPTER 14 Right Concentration (Samma-samadhi)[栏目:The Buddha's Ancient Path]
 怎样做个佛光人?[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