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0

洪二、求乐差别(分二科) 荒一、标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

这是「慈愍观」。这个「慈愍观」的「六事差别」,第三「寻思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自相」,「自相」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显义」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第二「释」,「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三品差别」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求乐」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这个「三品」,就是前面这一段说的,「亲品、怨品、和中庸品」,这是在禅定里面欲饶益的对象,分这「三品」。「如是三品」,其中「若无苦乐」这种人,他的心情想要求得安乐,那么应该怎么样满足他呢?这「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想要求得安乐,是「乐」有三种「差别可得」。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是「列」出来。

 

荒二、列

一者、欲求欲界诸乐。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悦诸乐。三者、欲求离喜诸乐。

「一者、欲求欲界诸乐」,就是有的人他希望求得「欲界」的这种欲「乐」。「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悦诸乐」,第二种人他不希望得到欲界的乐,他不高兴欲界的乐;他是想要求得「色界」天禅定的「乐」,这个禅定的乐里面「有喜」,有欢喜心,还有勇猛、喜悦的,这么多的快乐。「三者、欲求离喜诸乐」,这个「有喜」的「勇悦」之「乐」,就是初禅和二禅是有喜的;这个第三禅的乐,和初禅、二禅不一样,三禅的乐是「离喜」之「乐」,是没有喜而有乐,这种乐是高过初禅、二禅的。所以有的人,欲求三禅「离喜」的「诸乐」。这是有三种乐的不同,四禅以上没有提,四禅以上就没有乐,所以这里不提了。

 

洪三、与乐差别

如是若于欲乐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若于有喜离喜诸乐有所匮乏,当知亦尔。

「如是若于欲乐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前面是说所「求」的「乐」有三品的「差别」。现在说是能「与乐」的「差别」。就是这位禅师他在禅定里面,他的心情是这样的。「如是若于欲乐匮乏」,前面说的乐,是有这么多的乐。若是这一个人他欢喜求欲界的乐,因为他没有欲界的乐,就「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这位禅师在禅定里面,他就是有这样的慈能与乐的心情,愿意那个人得到没有过失的「欲乐」。这可见,有罪过的欲乐是不给的,给你一个「无罪」过的「欲乐」。

「若于有喜离喜诸乐有所匮乏,当知亦尔」,若是这个人他对于「有喜」的「诸乐」,和「离喜」的「诸乐」有所缺乏,当知道也是这样子。你若愿意「有喜」的乐,就给你「有喜」的乐,愿意「离喜」的「诸乐」,就给你「离喜」的乐,所以「当知亦尔」。

 

宇二、结名

是名寻思慈愍自相。

这是第二科「结名」。第一科是「显义」。前面这一大段文说的话,就叫做「寻思慈愍」的「自相」。

 

黄二、共相(分二科) 宇一、显义(分四科) 宙一、标

复审思择:若诸亲品、若诸怨品、若中庸品。我于其中,皆当发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

「复审思择:若诸亲品、若诸怨品、若中庸品」,这下面是第二科。前面是寻思「自相」;现在下面是寻思「共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这位禅师在禅定里面,他有审谛的「思择」。是「若诸亲品」就是对我有饶益的人,「若诸怨品」有恨的人,「若中庸品」有无怨、无恨的。「我于其中,皆当发起」,我对于这三种人都应该发动「相似性心」,发相同的,就是「相似」,就是相同的性质的心情,「平等」的心情来优待他们。

 

宙二、征

何以故?

第二科是「征」。什么原因要平等呢?要相同呢?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说这个「相似性心」,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宙三、释(分二科) 洪一、相似性心(分三科) 荒一、标

我若作意与亲品乐,此未为难。于中庸品作意与乐,亦未甚难。若于怨品作意与乐,乃甚为难。我于怨品,尚应作意愿与其乐;何况亲品、及中庸品,而不与乐。

「我若作意与亲品乐,此未为难」,我心里面这样观想,与我有亲爱的人,我给他乐,这件事不困难,很容易就想上来了。「于中庸品作意与乐,亦未甚难」,这就不算是难,不是很难。「若于怨品作意与乐,乃甚为难」,这就比较困难。

「我于怨品,尚应作意愿与其乐」,这是这位禅师他这样想,我对于这个同我有「怨」恨的人,我都应该观想「愿与其乐」,「何况亲品、及中庸品,而不与乐」呢?他这么样观想。

 

荒二、征

何以故?

这是「征」。什么原因要平等呢?

 

荒三、释

此中都无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声、唯有名字。

这里边给他乐最困难的就是有怨恨的人,有怨恨同他结怨的时候就是「骂」,他骂我、我骂他,这样有怨恨。这个「能瞋」,就是心里面忿怒。这个「骂」,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瞋」,就是在心里面的思想,是忿怒。「能弄、所弄」,这也是表现出来的行动,就是讥毁他、毁弄他。「能打、所打」,或者是他打我,或是我打他,伤害他,因为这样子才有了恨。

但是用佛教徒的观察呢,一切众生都是没有我的,只是有色、受、想、行、识,没有我,他也是没有我,我也是没有我。那么,「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这个「能、所」,是没有的了!就是因为没有我的关系。「唯有音声」,唯有这个骂,彼此言语的声音,这个声音里有名字,这里面我不可得,我也没有我,他也没有我。这个「能骂、所骂」都没有了。「能弄、所弄、能瞋、所瞋、能打、所打」都没有了。那么去恨谁去呢?去讥弄谁呢?这下面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一五页:

唯有音声唯有名字者:自他差别唯假安立,实无能骂、所骂乃至能打、所打可得,是故能所亦假安立,唯有音声,唯有名字。〈菩萨地〉说: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二卷七页)与此义同。

「唯有音声唯有名字者:自他差别唯假安立」,有我、有你、有他,这个「自他」的这个「差别」的对立,这是「假安立」,不是真实的一种事情。就是凭借一种原因,「安立」这个「自他」的「差别」。

「实无能骂、所骂乃至能打、所打可得」,因为我不可得,就没有这些「能、所」了。「是故能所亦假安立」,所以这个「能」和「所」这个名字,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安立。「唯有音声,唯有名字」,只是在彼此,在说话的时候带有一个「音声」而已,「音声」里面也有「名字」,这都不是真实的。

「〈菩萨地〉说: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现在的文是〈声闻地〉,现在引〈菩萨地〉的文来解释。「菩萨对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心里面观想只是色、受、想、行、识而已,此中没有我、也没有你,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唯独是色、受、想、行、识的变化。「乃至」到「广说(陵本四十二卷七页)与此义同」。就是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都解决了。这是关于这个「相似性心」。这下面第二科是「平等性心」,分三科。第一科「无常见」,又分二科。第一科「举事」。

 

洪二、平等性心(分三科) 荒一、无常见(分二科) 日一、举事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有色粗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略有二触:谓音声触、及手足块刀杖等触。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有色粗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又我现在这个身体,这是一种果报,前生的业力得现在的果报。「随所生起」,随顺前世的业力,现在现出来这个「有色」的「粗重」。这个地、水、火、风所组成的眼、耳、鼻、舌、身,是一个很「粗重」、很卑劣的这么一大块,就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粗重」的色相。

「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随这个身体住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你有粗重的这么一个身体。「便为如是触所逼恼」,就是因为有人打你,有人会讥弄你、会骂你,「逼恼」。这就是我这个身体,我这个果报容易招感来这种事情,不是那个人一定愿意骂我、打我、讥毁我,不是的。

「略有二触」,这个「触」有两种不同。「谓音声触」,他发表了一种语言,就来毁弄我,或者用赞叹的形式来毁弄我,或者是破坏,破坏的形式来毁弄我。「及手足块刀杖等」,来同我接触来伤害我,这么多的「触」。这是举出来「触」的事情。下面第二科「显义」。

 

日二、显义

是身、及触,皆是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

「是身、及触,皆是无常」,这个被触的这个「身」体,和这些「触」的事情,手足块刀杖等。「皆是无常」,都是剎那剎那变易的。「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说这个块刀杖等、手足等。是另外有一个人,或者用他的手,或者用他的足,或者是用块,用刀杖等,这些事情总合起来说都是无常的,都是剎那剎那变易的。

他那个加触于我的时候,那一剎那间就过去了;第二个剎那他那个人没有打我,他也没有用手打我,也没有用脚踢我。我要恨,应该和前一剎那,但是前一剎那已经过去了没有了;现在这个剎那他没有伤害我,「皆是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若是那个人说也都一剎那过去了,他并没有触恼我。所以我不应该执着。我若修无常观的时候,我不应该执着说那个人打我、骂我。你就是冤枉了那个人了。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一五页: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等者:此显自身业果异熟,由于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今受如是种种逼恼苦果自业所作,非因于他,是故此说有色粗重四大所造。

「此显自身业果异熟」这句话,就表示我这个身体是前生的业力得的果报。「由于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我做了罪过的事情了。「今受如是种种逼恼苦果」,这个罪过是应该得到的,我不能怨恨人家。「自业所作,非因于他」,我今天得到这种待遇是我的业力得到的;不是因为那个人,他看这不顺眼,不是这个意思。「是故此说有色粗重四大所造」,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

 

荒二、苦见

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与乐。

「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前面是这修无常观。现在这第二科,是修「苦」观、「苦见」,用这「苦」来看这件事。「又复一切有情之类」,不但是一个众生,一类的众生,所有的众生「之类」。「皆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这些事情。「本性是苦」,众生本身就是苦恼了,「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再增加他的痛苦。或者是用语言来增加,或者用手足刀杖来增加他的痛苦,我不应该做这种事,「而不与乐」不与他快乐,希望他苦,我是佛教徒,不应该这样想。

 

《披寻记》一○一五页:

本性是苦者:诸行粗重,名本性苦。由能随顺生起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故。

「本性是苦者:诸行粗重,名本性苦」,这个众生都是这样子,都有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粗重」的身体,「名本性苦」。「由能随顺生起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故」,这个「粗重」苦,就是行苦、坏苦、还有苦苦。坏苦、苦苦不说,就单说这个行苦。这个行苦「能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能随顺生起众多的痛苦的,那个行苦有这种功能性。所以应该慈悲这种人,而不要再加害他。

 

荒三、无怨品见(分三科) 日一、由应摄受

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

「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这是第三科,「无怨品见」,这分三科。第一科「由应摄受」。我应该主动的同他做朋友,这叫「摄受」。「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我是佛教徒是学习佛法的,用佛教来调心的时候呢,我应该生慈悲心,不应该「不与怨家作善知识」,我应该与「怨家」做个好朋友,我不应该不与他做朋友。「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我不去观想「一切有情之类」和我是同体的。我们若有恨心,那就不能这么观想,我和他是别体的。他是他,我是我,我希望他倒楣,这个不是佛教徒应该这样想的!我是佛教徒我在想:我和一切众生、和一切怨家都是好朋友,我要观想这一切和我是同体的,应该这样观想。他若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所以我应该观想一切怨家都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他们都是快乐的。

 

日二、由互系属(分二科) 月一、引教

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不互相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余尊重、似尊重者。

「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这是第二科「由互系属」。第一科是「由应摄受」,现在是第二科「互」相「系属」。这个「系属」怎么讲?「系属」,这个就是爱的意思。因为你是我所爱的,你就是「系属」于我;我是你相亲爱的人,所以我也是你所系属的。因为相爱就互相有关系,互相关心,叫做「系属」。分两科,第一科是「引教」,引佛说的话,来证明这件事。「又世尊言」又佛说了。「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我看不见有这种人,这句话,是什么人呢?

「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无始」没有开头那一天,时间太久了!我们在「生死」里面「流转」,「长时」期的「流转」,「不互相为或父、或母」。「不互相为」,不是互相的我给你做父亲,你给我做父亲;我给你做母亲,你给我做母亲,「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出家了就做了「轨范师」,或者是「亲教师」。「若余尊重、似尊重者」,这个前面讲过了。我看不见有这种人,彼此没有这种关系的,都是有的!所以大家都是有感情的人。

 

月二、证成

由是因缘,一切怨品无不皆是我之亲品。

第二科「证成」。前面引佛说的话,这是「证成」这件事。「由是因缘」,由于佛说这句话的「因缘」,所以「一切怨品」,一切有怨恨的人,没有一个怨恨的人不是我的「亲品」,都是和我有感情的。如果彼此距离三千万里,这就不会有问题,不会大家是个怨家了;就是一定在一起有亲厚关系的人常共事,所以有的时候就有冲突了。

 

日三、由不决定(分三科) 月一、标

又怨亲品,无有决定真实可得。

这是第三科「由不决定」,分三科。第一科「标」。这个「怨」,和我有「怨」的;和我有「亲」的人,都不是决定是怨;决定是亲可得的,都不是。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月二、征

何以故?

什么理由呢?第三科「解释」。

 

月三、释

亲品,余时转成怨品;怨品,余时转成亲品:是故一切无有决定。

「亲品,余时转成怨品」,我和这个人是有感情的,可是经过了一个时期,就变成「怨」家了,我们本来是有感情的变成「怨」家了。「怨品,余时转成亲品」,这个有怨恨的人又过了一段时期,不知道什么因缘又变成有感情的人,又变成好朋友了。所以这个「亲品」和「怨品」是不决定的,「是故一切无有决定」。

 

宙四、结

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及起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与乐胜解。

「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由这样的原因,我现在应该改变以前的态度,应该对于「一切有情」这类别,不管他是男、是女、是老年人、是小孩、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是白人、是黑人、是黄人,不管是什么种类的,「皆当发起平等性心」,我应该对他发出来彼此都是「平等」的「性心」,平等的心情。不应该轻视他、仇恨他,不应该发这种心,应该发出来「平等性」的「见」地,这样的智慧来处理这件事。这个「平等性心」,就是自然的我应该同他,都是应该看他是父亲,是母亲这样子。「平等性见」,就是智慧。「见」是智慧,用智慧来观察这件事,不要用烦恼去处理这件事。

「及起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我应该发起我对我的父母,我对我父母这样的「利益」的「意乐」、「安乐」的「意乐」。对我这个怨家,也给他相同的,和我父母相同的;我对我父母有这样的「利益意乐、安乐意乐」,对这个怨家也要有这样的「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也要这样做。不要有不平等、不相似的心情!就是我待这一切人,他们都是我的父亲,都是我的母亲这样子。这个「利益意乐」呢,就是现在,现在的意乐,现在我给他很多很多的饶益;「安乐意乐」呢,给他将来的,将来给他这种「安乐」的「意乐」。

这个我们念供的时候,过斋堂念供的时候,『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仁义道德的「义」,利益的「利」,『必获其义利』。不要说『必获其利益』,不是!这个原文是『义利』。我听见有人念『利益』,应该把它改过来。这个『义利』,这个在《瑜伽师地论》本论上有解释,这个「义」是什么呢?「义」,是涅槃的因。这个「利」,利益的「利」是涅槃的果,『必获其义利』。『所谓布施者』,他将来必获得涅槃的因果,就是这样祝愿他,就是吃完饭了,为施主回向的意思。

「与乐胜解」,这个「利益意乐、安乐意乐」,分现在与未来,但是都是与乐,令他满意,使令他心情快乐。「胜解」,就是这样的观想,是有力量的,不可以移转的。

 

宇二、结

是名寻思慈愍共相。

结束这段文。这下面第四科「寻思品」。

 

玄四、寻思品(分二科) 黄一、显义(分二科) 宇一、黑品摄

复审思择: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广说如前。

「复审思择:我若于彼不饶益者」,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又分二科。第一科「黑品摄」。这位禅师在禅定里面这样「审思择」,就是很认真的去思惟观察。「我若于彼不饶益者」,说这个人以前他伤害过我,手段很毒辣,令我倒楣!我今天应该报复他,我应该触恼他才对!「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那这样子我这个忿怒就来了,「发生瞋恚」。「便为颠倒」,我若这样作,那我就是错了,就是糊涂了。

「黑品所摄」,那是有罪过的行为,有罪过的思想。「是有诤法」,这就是有烦恼的境界。「广说如前」文,有烦恼的境界。有烦恼就有苦,有烦恼就彼此伤害了,各式各样苦恼的境界来了,「广说如前」。

 

宇二、白品摄

我若于彼不起瞋恚,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广说如前。

「我若于彼不起瞋恚」,这是第二科。若是我用智慧、用慈愍心来处理这件事呢,那我就应该对于他不起愤怒。他以前对我怎么怎么不好,我不要介意,我对他不起忿怒,「便无颠倒」,那就没有错误了。用智慧处理事情,用智慧相应的慈悲心处理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有功德的,就是没有错误了。「白品所摄」,这样处理事情,都是属于有功德的,属于这一类的。「是无诤法」,是没有烦恼的了。「广说如前」。

 

黄二、结

如是名为:寻思慈愍黑品白品。

这个「品」有分这么二类。一个是有功德;一个是有罪过,分这么二类。这个文上说是:这个在等引地,这个人的程度很高了,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在我们平常的人,总认为对我是不饶益,我就应该报复;那么那个人对我好,他对我好,我要对他好。当然这是一般人都是这样的态度!现在这上面开示我们:应该改变这个态度!对我好,我对他好;对我不好,也对他好。对他好,也是应该以智慧和慈悲,还不是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就是对他好这个心,不因为他对我好不好?我就是应该对他好!是没有条件,加上有个无我的智慧,这是圣人的境界了。要向圣人学习;不应该向凡夫来学习,要这样做。

 

玄五、寻思时(分二科) 黄一、显义

复审思择: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彼皆过去。我当云何能与其乐?诸现在世有情之类,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一切时常受快乐。

「复审思择: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这下面这个「六事」的「毗钵舍那」的「差别」讲过去四种了。现在是第五种「寻思时」,分二科。第一科「显义」。

「复审思择:诸过去世」的「求欲得乐」的「有情之类,彼皆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不在了,已经过去,现在不见了。「我当云何能与其乐」,那个人不在了,那我怎么能够令他得「乐」呢?这是不可能的了。「诸现在世有情之类」,这个很多的「有情」,他没有过去;是现在。「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一切时常受快乐」。你要有这种慈愍心,要这样学习。「于一切时常受快乐」,这是你在禅定里这样观想。这样「显义」。

 

黄二、结名

是名寻思诸慈愍时。

这就是你在禅定里面,在时间上修这个「慈愍观」。

 

玄六、寻思理(分四科) 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宇一、释(分二科)

宙一、约真俗辨

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

「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这是第六科「寻思理」,从道理上来观察。分四科。第一科「观待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分两科。第一科「约真俗辨」。

「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在修慈愍观的时候,最后应该观察真理,观察的时候。「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就是能修慈愍观的和慈愍观的对象,这些人都放在一起观察,都是没有「我」可得的,都是没有「有情」可得的。这个「有情」也是我,也是执着我,执着我是「有情」,是这个意思。

「或求乐者、或与乐者」,或者是求乐者,就是在禅定里所饶益的对象。「或与乐者」,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唯有诸蕴、唯有诸行」,这个「求乐者」也好,「与乐者」也好,这两种人。他们只是有色、受、想、行、识诸蕴,就是有这么多,「唯有诸行」,唯有这个变动,变动的这个色、受、想、行、识,剎那剎那的变化。有的时候是在人间的色、受、想、行、识;有时候又是天上的色、受、想、行、识;有的时候这色、受、想、行、识在拜佛;有的时候在静坐,这些的。这里边「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就在这样变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假想」。

这个「假想」,就是想它都是假的,就叫做「假想」。「施设言论」,就是凭借,依当时的一种因缘就会这样说:这个人是在「求乐」的;这个人是「与乐」的。因为这件事给他这个名字,那么他现在也不求乐;也不与乐。那么他若是在那里念佛,就是念佛者,就是随时取个名字,而都没有真实性,没有我的体性,是没有真实性。

 

宙二、约因缘辨

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

第二科,「约因缘辨」。前面约这个「真俗辨」,没有我!那就是真。但「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这是俗,是世俗谛。这是约世「俗」谛;约「真」谛辨。这是约施设「观待」来解释的。下面「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而得果报这是生起的观待。

 

宇二、结

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慈愍。

前面这一段是根据这「观待」的「道理」。施设观待,生起观待道理来观察、修习慈愍观。

 

黄二、作用道理

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

「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这是第二科「作用」的「道理」。「若于慈愍」,若是这个人这位佛教徒,他对于这个「慈愍」观肯努力的学习,又能「善修、善习」,一开始修的时候叫「修」;继续修就叫做「习」。这一坐是这样子,下一坐也是这样子。所以「善多修习」的话,「能断瞋恚」,就会有作用了,能把自己内心的瞋怒心,把它排除出去了,「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观察这个「慈愍」的法门。学习这个「慈愍」法门。

 

黄三、证成道理

如是之义,有至教量;我内智见现转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

「如是之义,有至教量」,现在第三科,是「证成道理」。这样子修这个慈愍观,是「有至教量」,是有佛陀的法语为证的。「我内智见现转可得」,这是现量。这样子修这个慈愍观「我内智见」,我内心里面的这个智慧。这个「见」呢?「见」,有一决定的意思,有一个不可移转的意思。「现转可得」,我内心里面的「智」和「见」,就是这样子学习慈愍观,这个慈愍观修习到这种程度,所以叫「现转可得」,就是现前相续地这样的慈愍观的境界出现了,这是一个事实了,这叫「现转可得」。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所以用这个比量,现量、比量、至教量。怎么叫做「比量」呢?「亦有可得」呢?就是我若不修习慈愍观,我内心有瞋恨,我就会造罪;我现在修慈愍观,把这个瞋心断出去了。这两件事相比量的时候呢,事情就是这样子。所以叫做「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

 

黄四、法尔道理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谓修慈愍,能断瞋恚;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应生胜解。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第四科是「法尔道理」。「又即此法」,慈愍观这个法,这里边有「成立」的「法性」。这个法性的成立,在这个《摄大乘论》上它说一件事,它说:众生是无始的,那么这个众生的世界上有佛出现,那一位佛是最初第一位佛呢?没有!这一位佛的前面还有佛,那位佛的前面还有佛,你向前推,第一位佛推不到。这也看出来,佛来到世间度化众生,宣扬这个慈愍法门,很久从无始劫来就有了,就是「成立法性」,很久就「成立」了这种「法性」。

「难思法性」,这个法性是不可思议的。「安住法性」,这个法性经过语言文字上的安立,一切众生在学习,这个法性一直的流传下去了,就是这样意思。「谓修慈愍,能断瞋恚」,这上面说到它「不」可「思议」。「谓修慈愍」,你内心里面「修慈愍」观,就能把你内心的「瞋恚」消灭了。这件事你若问,为什么「修慈愍」观是会「断」除去「瞋恚」心呢?「不」用「思议」!你不要再这样想,就这个意思。

「不应分别」,你不要再想怎么我「修慈愍」观能「断」除「瞋恚」呢?你不要「分别」了!就是这么意思。「应生胜解」,那么我「不应」该「思议」、「不应分别」,那我应该怎么样呢?「应生胜解」,你就这样子认识就好了。这个认识达到一个有力量的程度,不可移转。若有人说你不要修慈愍观,你不动摇!你还是修慈愍观,那就叫做「胜解」。如果有人说:你修慈愍观没有什么好处。那你就不修了,那你那个解还没到胜解的程度。「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这前面这一段「法尔」,这个「法」就是那样子,这就是自然的意思。

 

地三、结

是名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六事差别」是所缘境;「慈愍」是能缘。这个毗钵舍那就是:「慈愍」的「毗钵舍那」是能缘的;「六事差别」是所缘的。所以和合起来这个句子,就是变成这样子。「是名勤修慈愍观」的人,它有「六事」,有「寻思六事差别所缘」的「毗钵舍那」。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2 精神扶贫[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栏目:慧律法师]
 第二十八则:堕胎杀生障往生[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学解真空 行契幻有[栏目:仁俊法师]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2[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贡献[栏目:道坚法师]
 美满婚姻生活 12、结语[栏目:美满婚姻生活]
 无量寿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栏目:苏行三博士]
 药师经释义 第九、持咒灭病分[栏目:法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