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1

这是能修学这一科,分出来十五科,第一科、惭愧。第二科、坚力持。第三科、心无厌倦。第四科、善知诸论。第五科、善知世间。第六科、修正四依。第七科、修四无碍。第八科、修菩提资粮。第九科、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十科、修习止观。第十一科、方便善巧。在这一科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标。第三科列。第四科释,在解释这一科里边,分两大科。第一科、内证佛法,第二科外熟有情。外熟有情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列。第三科是辩,这个第三科辩里边又分三科。第一科、令于少善根感无量果。第二科、令于少力摄广大善。现在是第三科、令除恚恼及趣入等。这一科里头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总征。

酉三、令除恚恼及趣入等(分四科)戌一、总征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这第一科是征,就是问,就是菩萨要怎么样「方便善巧」,这句就是智慧,菩萨要什么样的智慧,才能够对佛法憎背的有情,除其恚恼。就是这个有情对佛的圣教不欢喜,他憎恶,「背」就是厌恶的意思,这样的有情,菩萨用什么样的方便善巧的智慧,「除其恚恼」,就是除灭他对于佛法的恚恼,就是不高兴,这个「恚恼」是很严重的不高兴佛法,这是「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菩萨用什么样的智慧,对于「于佛圣教」,「处中住者」,就是他现在的思想,对于佛法的态度,也不恚恼,但是也并不相信,在信不信之间,处在这个程度而住者,这样的人,「令其趣入」,能够善巧方便的教化他,使令他能信受佛法,叫做趣入,这个「趣」就是来到,来到佛法里边,这个「入」就是对于佛法有了信心呢,他就会慢慢的契入,契入佛法里边的道里。

「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就是菩萨云何「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就是那一句话贯下来,「令其成熟」,使令他在佛法里边,栽培的善根,能够达到成熟的程度。「成熟」,就像这个果园里边的苹果或者橙子,它成熟了,可以食用了,那就叫做成熟。现在这里说成熟呢,就是他栽培的善根,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可以再进一步得圣道了,还没得圣道,但是有这种堪能了,那叫做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这个菩萨要什么样的智慧方便善巧的教化,使令这一类众生,善根已经成熟,再加一番的教化呢,他就可以得解脱了,解脱了烦恼的系缚,见到真理得大自在了。

 

戌二、标列

谓诸菩萨为欲成办如是四种有情义利。当知略说复有六种方便善巧。一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三者、异分意乐方便善巧。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五者、施恩报恩方便善巧。六者、究竟清净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为欲成办如是四种有情义利」。这一句话就是总结前面这一段,这一段文的大意就是说诸菩萨,「为欲」就是想要成办这四种有情在佛法里边栽培的圣道,是这个意思,这四种有情,就是前面已经列出来,“于佛圣教憎背有情”、“处中住者”、“已趣入者”、“已成熟者”就这四种。「当知略说复有六种方便善巧」,前边是总征,下边第二科是标列。这位菩萨有六种善巧方便的智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善巧,为了成就一个目的,一定要有一个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实践,就可以成功了,所以方便是个方法,也是行动的意思。现在说众生是不容易度化的,就是一般的说,对于佛法没有信心,而且有厌恶心,你想要教化他相信佛法是很难的;就是已经相信佛法了,你能教化他在佛法里边不断的进步都不容易,不是容易的。

前面说这一段里头,「已成熟者令得解脱」,这也不是容易。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得阿罗汉的人,也都是经过佛的善巧方便的教化才成就的。原来相信外道的,那些外道的大老师,他对于佛也没有恭敬心,佛也是要善巧方便教化,他才相信佛法,才得圣道。所以这个「善巧」,就是很好的,微妙的境界,就是「方便」是个方法,很微妙的方法,那叫做「方便善巧」。这里边说有六种,那六种呢?「一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三者、异分意乐方便善巧。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五者、施恩报恩方便善巧。六者、究竟清净方便善巧」。这个菩萨教化众生,从证悟佛法的众生开始,乃至到得解脱的众生,「令得解脱」的众生,一共有这六种方便,这是标列出来这六种方便。下边第三科就解释,分六科,第一科、随顺会通方便善巧。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戌三、随释(分六科)亥一、随顺会通方便善巧(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随顺会通方便善巧」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随顺。又分两科,第一科、为说正法。又分四科,第一科、先除恚恼。

 

天二、释(分二科)地一、随顺(分二科)玄一、为说正法(分四科)黄一、先除恚恼

谓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先当方便随顺现行软美身语,亦复现行近施随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彼恚恼除,便生爱敬。

「谓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先当方便随顺现行软美身语,亦复现行近施随转」。这是先除恚恼,也就是方便善巧。「谓诸菩萨」,这是说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对那个「于佛圣教」有恚恼态度的,有恚恼思想的有情,「将为说法」,将要为他宣说佛教的真理的时候,因为唯有真理,才能使令人开发智慧得大解脱的,所以先说出来要为他说法。这个「将为说法」的意思呢,就是说法之前还有一些方便善巧的。「先当方便随顺现行」,在说法之先,应当有一种方法,「随顺现行」,就是随顺那位恚恼有情的心情,随顺他,「现行软美身语」,就是柔和的、美好的这个态度、语言表现出来,而这样的态度,就是随顺他的思想,因为众生的心情呢,都是喜顺而不喜逆,你随顺他呢,他心情好一点,你不随顺他,那他的心情就不高兴了。所以先当有一种方便,就是随顺众生的心情,现出来软美、温和的、美好的行动和语言。「亦复现行近施随转」,先是现出来软美的身语,这是第一个方便善巧。

「亦复现行近施随转」,还要现出来一种行动,就是「近」,要亲近他,和他接近。这个「施」,施就是帮助他做事情,有所需要的时候呢,菩萨就会施舍给他,这样子随顺这个方便去行动,「随顺而行」,这叫随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前面说这两种方便善巧有什么作用呢?是破除他对于自己所生出的恚恼,对于菩萨所生的恚恼。「软美身语」和「近施随转」这两种方便呢,能破除他的愤怒。「彼恚恼除,便生爱敬」,那个人接触了菩萨这两种方便之后,他的恚恼心就没有了,他就会「便生爱敬」,对于菩萨会生起爱敬心,有爱又恭敬。这是第一科,先除恚恼。大菩萨对于众生是无所求,菩萨自己对众生无所求,是无条件的利益众生,先要发出来这种慈悲的行动。如果你高慢起来,那就不能度众生了。

 

黄二、次说正法

爱敬生已,于法起乐;然后为其宣说正法。

这第二科,次说正法。那位恚恼的众生,他的恚恼心灭除去了,对于菩萨有爱敬心现出来以后,「于法起乐」,对于佛法也会生起欢喜心的。「然后为其宣说正法」,他生了欢喜心之后,菩萨再为他宣说佛法,这样子为他说法。

 

《披寻记》1505页:

「亦复现行近施随转者:近、谓亲近。」就是菩萨主动的去亲近他,和他接触。「施、谓布施」,就是有所需要的时候,菩萨也会布施给他。「行如是事随彼心转」,做这种事情呢,实在来说呢,就是菩萨的慈悲,随顺那个人的心情而转。「是名现行近施随转」,这是度化众生的前方便。

 

所说正法,如其所宜,易入易解;应时渐次,无有颠倒;能引义利,堪任难击。

菩萨为他宣说的正法,「如其所宜」,就能够和他的根性相应,和他的程度也相应。「易入易解」,他听闻菩萨说法的时候,他容易悟入,容易了解。这个「入」和「解」两个字,菩萨为他说法呢,有两件事,一个是「文」,一个是「义」。「文」就是菩萨说法的这个言句,这个语言,这个「义」就是语言里面所显示的佛法的道理。这两件事,一个文、一个义,那么就是,这个义容易悟入,那文也容易理解,就是这样意思。这个能诠的文,容易了解,这个所诠的义也容易信受。「应时渐次,无有颠倒」,「应时」,这个与时间是相契合的,这个时候正合适,原来对佛教徒是不高兴的,那个时候你和他说法就不对劲,就不应时,现在生了欢喜心的时候,就是应时。那么这正是符合说法的次第,就是他心容易接受你,这时候再说法比较好,「渐次」。「无有颠倒」,在时间上说也没有错误,在说法的文义上,也没有错误,所以「无有颠倒」。「能引义利」,这样情形下呢,他听你讲解佛法以后,他能听进去,能入、他不排斥,那么在他心里面接受了,加以思惟,就会引发出来「义利」,就是清净的智慧,那叫做「义利」。「堪任难击」,这个可以从两方面说,就是在菩萨大智慧的安排,为他这样子教化,使令他能引义利的时候呢,就是在佛法里面有了信心,有多少的理解,「堪任难击」,就是能够抗拒这个难击。这个「难」就是你相信了佛法之后,他提出来一个不容易解答的问题问你,那就是「难」。你解答了以后,他继续的有问题来问你,那就叫做「击」,进一步的攻击你,你能抗拒,你堪任这件事,你能够抒解这些难击的问题。这句话应该是指菩萨说,菩萨是大智慧的境界,是「堪任难击」,「能引义利」。若是指这个受教化的众生说呢,那就是他要「能引义利」的程度很高了,才能达到这程度。

《披寻记》1505页:

「所说正法如其所宜者:谓所说法,称顺众会,名为所宜。无乱无隐,是名易入易解。无间而说,是名应时渐次。随顺文句或标或释或广分别。是名无有颠倒。能生欢喜,是名能引义利。善释防难,是名堪任难击。」

「所说正法如其所宜者:谓所说法,称顺众会」,菩萨所说的法「称顺」,就是和听众的根性的程度相称,那也就是相顺了。顺谁呢?顺众会,就是集会的很多的人都合适。「名为所宜」,就叫做「所宜」。「无乱无隐,是名易入易解」,这个乱,应该指文句说,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文句,不乱,前后有次第。所说的道理呢,从那个不乱的文句里面能表现出来,不是隐藏在里边没有说明白,若是没有说明白那就不容易懂了,这样「无乱无隐」呢,「是名易入易解」,就是那个受化的众生容易悟入,也容易了解,这个叫「无乱无隐」。「无间而说,是名应时渐次」,「无间而说」,这个「间」就是障碍,这里面没有什么障碍,为他说法,那就叫「应时渐次」,就是菩萨先用两种方便,破除去他的瞋恚心,所以这个时候呢有「无间」,「是名应时渐次」。

「随顺文句或标或释或广分别。是名无有颠倒」,就是菩萨能够随顺文句,菩萨说法的时候,这个文句,前后是相顺的,这里边有些差别,这个「或标或释」,就是说话的时候,说法的时候,先将所要说的道理立出来,先要把这件事立出来,这是第一段标义。第二段就是释,所标的义再把它加以解释,这个标或者是略标,就是略标大意,解释的时候也有两种不同,或者是略解释,简略的解释,或广分别,或者是广多,把这个义开往很多很多的义,一类一类的去解释去,「是名无有颠倒」,这叫没有颠倒。

我们看这《瑜伽师地论》的文呢就是这样方法,先标,然后解释,解释有略有广,最后呢,结略意,就是这样解释。这个菩萨说法是这样的次第,「是名无有颠倒」,若是你不顺于这个次第去说法呢,那就是不够次第,那就有问题了。「能生欢喜,是名能引义利」,菩萨这样为之说法,能使令受化者生欢喜心,那就叫做「能引义利」,那义利就是对佛法有信心了,有信心,有多少理解,也是有多少智慧了,那就是义利。「善释妨难,是名堪任难击」,还是应该指菩萨说,菩萨善巧的解释妨难,你对于这一段佛法有了疑问,有了疑问,就障碍他对于佛法信心的,所以叫做妨,也就是难,就是不容易明白、不容易信解。现在菩萨「善释妨难」,善巧的解释这个妨难,使令没有妨难,「是名堪任难击」。

 

黄三、渐令调伏

于彼有情调伏事中,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或劝请他。或为化作种种众多殊特化事,令彼有情皆悉调伏。

「于彼有情调伏事中,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这下边第三科,渐令调伏。那么第一段先除恚恼,第二段次说正法,这是第三段,渐令调伏。

「于彼有情调伏事中」,就是菩萨对于那个所教化的有情,「调伏事中」,前面听菩萨说法,明白了那样的道理,明白道里有可能比较容易,但是在自己的身口意上能够表现出来,那就不容易了,表现出来,那就是要调伏内心的烦恼,我们内心里面有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要加以调伏,用佛法的智慧调转、降伏,这件事呢,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圆满的,可以毕业的,那么菩萨对于有情,依据佛法的信解加以调伏的时候,那么菩萨对于众生做这件事,那这样说呢,前面听闻正法,是解,现在「彼有情调伏事」那就是行了。

「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菩萨对于众生的解,对于众生的调伏的修行这件事,菩萨成就了最殊胜的悲愍心,这个最胜的哀愍心是什么呢?就是「欲作饶益」,菩萨的心总是想要对他好,令他在佛法里边有善根的成就,有功德的成就,能够转凡成圣,就是来饶益他。「饶益」是增加的意思,原来没有现在有,我原来没有信、戒、闻、舍、慧,现在听闻菩萨的教导呢,有了信、戒、闻、舍、慧,那就是饶益。「哀愍」呢,他原来没有信、戒、闻、舍、慧,他就是有我、我所的执着,有贪、瞋、痴的烦恼,这是令自己多诸苦恼的事情,所以菩萨生哀愍心,这个「饶益」实在就是慈,「哀愍」是悲,慈悲心,这个菩萨对于教化众生,能令众生在佛法里边成就解、成就行,菩萨对于众生成就解行这件事,菩萨有最胜的慈悲心去教导他,没有私心,这的确是我们众生的大善知识了。

「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或劝请他。或为化作种种众多殊特化事,令彼有情皆悉调伏」。前面这一段是说菩萨有殊胜的慈悲心,这是菩萨内心的事情,这以下,是由慈悲心表现出来的行动,表现出来什么行动呢?「为现神通」,为这个所化的众生示现不可以思议的神通力。菩萨有六种神通,有种种的神通,这个地方呢,应该说是神变的神通,就是神足通,应该指这个神通说,「记心」是他心通,就是菩萨入在他心通里边呢,入在三昧里边,能够知见众生内心的世界,能知道,知道了呢,就能为他说,你思想里有什么问题,过去、现在、未来有什么问题。「显说如理正法」。前面「为现神通」是身,「记心」是心,菩萨的心的境界,「显说」是菩萨的语言,菩萨用这个语言「显说如理正法」,显现出来,说明佛陀所证悟的真理,这个「正法」呢,就是显示真理的语言,就是正法。正法,当然是佛、菩萨圣人所说的名为正法,凡夫那就不一定。

「或劝请他」,菩萨为教化众生要现神通,也有现他心通的事情,然后为他说法,「或劝请他」,这个事情呢,就是菩萨感觉到这个众生和我是没有缘的,我不能教化他的,所以可以请求与他有缘的善知识来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或为化作种种众多殊特化事」,这个就是解释前面现神通,现什么神通?就会化作种种各式各样众多的特殊化事,很特别、很特殊的教化众生的事情。「令彼有情皆悉调伏」,就是这三个方法,就是神通、记心、还有如理的宣说正法,就能「令彼有情皆悉调伏」了,就是对于佛法有了信心,也能够用功修学圣道了,那么这叫做调伏。

 

《披寻记》1506页:

「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者:此显三种神变教授」,三种神变:一个如意通的神变,一个「记心」也是神通,菩萨为众生说法,也是神变。「故作是说:谓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如次应知」。

 

黄四、令能受持

若引义利极略诸论,能为广辩;若引义利极广诸论,能为略说,令其受持。为作忆念,施其问难。彼既于法能受能持;复进为其广开正义。

「若引义利极略诸论,能为广辩;若引义利极广诸论,能为略说,令其受持」。这下面第四科,令能受持,前面一科、先除恚恼。第二科、次说正法。第三科、渐令调伏。渐令调伏,就是众生能够学习佛法中的戒、定、慧,用戒、定、慧来调伏自己的身、口、意和我、我所、贪、瞋、痴的这些事情。这第四科、令能受持。

受持这件事,也还是指佛法中的一个文、一个义,这两方面受持。受持也还有不同的情形,一种众生生来的记忆力特别强,他也不是学习过佛法,也不是,生来他记忆力就特别强,他有这个受持的能力。有的众生呢,不是的,记忆力不是那么好,但是若是长时期的修学戒、定、慧来调伏自己的爱烦恼、见烦恼,你有多少禅定功夫的时候,你的受持的能力也会强,那这就是修来的,不是前生带来的。「若引义利极略诸论」,若是菩萨为所教化的众生,宣说「极略的诸论」,这个「略」呢,或者是文略,或者是意也略,或者是文是很广,意很略,那也有这种情形,总而言之不是文略就是意略。这个“极略的诸论”当然是属于佛法这一面,你若肯学习的话呢,就能「引义利」,就是引发出来清净殊胜的功德。但是它这一本书是略,并不是很广。「能为广辩」,这个菩萨能为所受化的众生,学习佛法的众生,能为他广博的解释。

「若引义利极广诸论,能为略说」,菩萨能为他简略的解说,由广而略,由略而广,菩萨于广于略得大自在。这样子呢「令其受持」,能这样子令他学习,受持这样的文,受持这样的义。

「为作忆念,施其问难。彼既于法能受能持;复进为其广开正义」。「为作忆念」,菩萨呢,把这个略论或者是广论,帮助他忆念,就是能受持。这个能受持,就是这个「念」才能受持的。「施其问难」,并且他既然学习了这样的略论,或者广论,菩萨也有的时候,善巧方便的提出问题难问他,来开发他的智慧,「彼既于法能受能持」,那位学习者,对菩萨所教化的法,能够受也能够持,能受其义,能持其文,或者能受其文,能持其义。「复进为其广开正义」,菩萨又能进一步的为他广开正义,使令原来讲解的义更开广,也能这样做。

 

玄二、为作教授教诫

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能为随顺教授教诫;摄益有情,令修利行。

前面第一科、为说正法,现在是第二科、为作教授教诫。「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趣入就是由文能趣入到义,能入于义,这个趣入也有分别,我们从文字上的学习可以明白那个道理,就是由文而义这叫趣入义。当然有文有义是学习佛法的前方便,实在呢,离开了文的时候,义是不可得的,有什么义好入啊?所以真实说起来呢,是没有文也没有义。离文字相那才是到了义,那第一义谛是离文字相的。所以趣入,就是由有文字趣入于无文字,那叫做「趣入」,这是属于智慧的方面说。另外呢,我们凡夫的境界多数是散乱心,内心是散乱的,虚妄分别。由散乱的境界,趣入到不散乱的境界,三昧的境界,这是定。刚才说第一义谛,那是慧,在智慧方面,也有趣入的事情,这定的方面也有趣入的事情。现在这里就是说,这个众生肯信受了佛法,来到佛法里边,菩萨能叫他由散乱的境界进步到不散乱的三昧的境界,由虚妄分别的境界达到无分别的境界,那都叫做「趣入」。这个趣入是个总相说的。

「遍缘一切三摩地门」,人的根性不同,菩萨为教化众生的时候,就是「遍缘」,普遍的去观察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的门,这个门就是前方便,那就是五停心,五停心就是三摩地门。多贪众生不净观,不净观就是三摩地门。瞋恚的众生慈悲观,慈悲就是三摩地门。愚痴众生修缘起观,缘起观就是三摩地门,一共是五停心观就是五种门。但这里面说,菩萨为了教化众生,能令趣入于佛法,要遍观察一切的三摩地门。菩萨观察它做什么?就是要为众生宣说三摩地门。

「能为随顺教授教诫」,可见不得圣道,不得道种智,行菩萨道是不可能的事情。菩萨「能为随顺」,随顺众生的不同的根性,与予「教授」,教这个众生修不净观,教这个众生修数息观,教这个众生修缘起观,各式各样的法门,都能随顺众生的根性,教授他。「教诫」,这个事情不以做。「摄益有情,令修利行」,就是用这么多的法门,随顺众生的根性,来摄化饶益众生,使令众生修学圣道的利行,这样子。这叫做「教授教诫」。

 

《披寻记》1506页:

「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等者:谓如有贪行者,令修不净观」,这底下举一个例子,说是贪欲心特别强的修行人,那令他修这个不净观来对治。「有瞋行者」,这个「行」这个字,「行者」说修行人这么讲也可以,或者「行」就是心。「瞋行者」就是瞋心特别强的人,「令修慈愍观」,你不要对众生愤怒,要发慈愍心。「有痴行者,令修缘性缘起观」,愚痴心强的人,就令他、教化他修学缘性缘起的法门。缘起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究竟是什么?就是缘性: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就分这么四种,就是缘起的体性。从这里面就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由因缘而有。由善因缘有善因缘所生法,由恶因缘有恶因缘所生法,所以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最后还有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有出世间的圣道才能令你的心究竟清净的。「令修缘性缘起观」就开大智慧,破除去这个愚痴了。

「有慢行者、令修界差别观」。有的人的高慢心特别强,那怎么样来对治高慢心呢?「令修界差别观」。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六界,这里面我不可得,只是地水火风空识而已,我不可得,有什么可以高慢的呢?

「有寻思行者,令修阿那波那念」。有的人散乱心特别强,想到这件事又想那件事。生枝长叶,又加上个醋,又加上个糖,越想越多。散乱心特别强也是修学圣道的障碍。「令修阿那般那念」,阿那般那就是出息入息,念出入息就能对治散乱心。

「如是名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这是一切三摩地的门。你想要得定,从这个门进去就可以得定了,所以叫做门。「能为随顺教授教诫」,这个菩萨能为随顺教授教诫,用这么多的法门,随顺众生的根性加以教授教诫。

 

地二、会通(分三科)玄一、总标所为

若诸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于此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彼闻是已,如其义趣不能解了,心生惊怖;诽谤如是一切经典,言非佛说。菩萨为彼诸有情类,方便善巧如理会通,如是经中如来密意甚深义趣,如实和会,摄彼有情。

「若诸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前面是随顺,方便善巧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会通方便善巧。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所为。

「若诸有情于佛所说」,若是很多的众生对于佛所宣说的甚深空性相应经典。这个甚深的空性相应的经典,「相应」就是文句与义,空性是义,文句是空性相应,用这样的文句宣扬空性的道理,文句和空性是相应的。而这个空性相应的经典是甚深的。

「甚深」这句话怎么讲呢?凡夫的分别心所不能解。这圣人证悟了以后才能通达诸法皆空的道理,所以叫做「甚深」。说深就是有一个浅,有浅就有深,有深就有浅。这个浅的空性是什么?就是语言文字上所说的一切法皆空,这就是浅,这是浅白的,我们不需要得圣道,你从文字上也可以明白这道理,那就是浅。但是你明白诸法皆空,照样是贪瞋痴烦恼活动,还是个凡夫境界,有什么了不起啊!但是从这里开始你能够修学戒定慧,你见到了离言说相的第一义谛了,这个是圣人境界,这时候叫做「甚深」,这才叫做「甚深」,所以「甚深」是指圣人说的。于佛所说的、圣人才能觉悟的甚深的空性相应经典,这样的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这里面有密意,这个甚深的空性相应经典不是表面上说的那个意思,那里面有深藏的、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叫「密」。那个深义在里面隐藏着没有说出来,没有说出来众生不知道,众生「不解如来密意义趣」。「义趣」就是佛说这一段话的用意何在呢?叫做「义趣」。「若诸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他不知道。

「于此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彼闻是已,如其义趣不能解了」。这个地方这几句话把前面这句话又解释一下。「于此经中」,就是有情于此经中,对于这部经里面说的甚深空性相应经典,这部经里面怎么说的呢?这部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这一切法,我们看这儿有个房子,这是建筑师画的图宅,建筑公司把它造出来。这是有体相、有作用的一个东西,那就叫做自性。现在这部经说一切法没有体性的。「自性」,它自身的体性叫自性。譬如说这个水,或大海水,或者江河里面的水,水有水的体性,房子有房子的体性,那棵树有树的体性,这个叫做自性。每一法都有它自身的体性。现在说一切法都没有它的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这个自性就是事,它的体性,就是它有那件事,什么叫做事呢?就是有因缘的时候现起了,生起来,因缘被破坏了就灭了,就是那个生灭的事,那就是它的自性。现在说这个自性是没有的,这个自性的事是没有的,也就是没有那件事的生起,也没有那件事的消灭。

「说一切法皆等虚空」,宣说一切法就像虚空似的什么都没有,当然这个说一切法皆如虚空,就是用肉眼来说明这件事,我肉眼所见虚空里面没有东西,没有地水火风,「皆如虚空」。「皆如幻梦」,「幻」是幻术,幻术所变现的事情。有一盆水,我看这个就是水另外没有东西,但是幻术的人他一伸手,能拿出一条鱼来,鱼还会跳,这是幻术,「如幻」。「如梦」就像作梦的事情,梦也都是假的。前面这一段,「若诸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这是一段。下边说,「于此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解释那个甚深空性相应经典就是说这个道理。

「彼闻是已,如其义趣不能解了」,就是解释那个「不解如来密意义趣」这句话。「彼闻是已」,就是那个众生,他听闻了这样的「甚深空性相应经典」的道理,「如其义趣不能解了」,如那部经里面表达的义趣,他不明白,「心生惊怖」,心里面有恐怖了,「诽谤如是一切经典,言非佛说」,他就毁谤这部经了,说这部经不是佛说的,那么这就是这一段的文。「菩萨为彼诸有情类,方便善巧如理会通」,前面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佛说的经里边的道理太深了,众生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呢?「菩萨为彼诸有情类」,这个发无上菩提心,有大智慧的菩萨,「为彼诸有情类」,为了彼有情类,各式各样的众生,用方便善巧的智慧,「如理会通」,就是随顺佛陀的真理来会通众生的不解,能令他明了,「如是经中如来密意甚深义趣」,这个经里面佛陀的那个深密的义趣,你不懂,我给你会通,令你通达,令你明了,叫「会通」。

「如实和会,摄彼有情」,菩萨为他解释,这是菩萨的智慧,菩萨的辩才,能如实的和会,就是能随顺那个真实义来合会这个道理,令你通达无碍,而不是胡说八道。讲了很多话,结果完全是不合道理,那不是合会。现在菩萨能够不违背正义,能随顺佛陀的正义,把佛陀的正义和你的分别心,叫它和合起来,通达无碍。「摄彼有情」,这样子来饶益这个众生,利益他。前边我们说菩萨对众生,就是眉毛拖地,菩萨纯是为了利益众生,现这个软美的身语,「随顺现行软美身语,亦复现行近施随转」,当然高慢心的人你叫他做这个事也是不容易,要他低头是不容易,菩萨做这个事很容易。下边呢,「便生爱敬,爱敬生已,于法起乐」,然后为他宣说正法,「所说正法,如其所宜,易入易解;应时渐次,无有颠倒;能引义利,堪任难击」,这几段文呢,下边又说「于彼有情调伏事中,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这些事情也都比较容易,比较浅显,就是现在这个会通这个地方是难了一点,这是深义。前边是浅义,这是个深义。而这个地方说是「如实合会,摄彼有情」,这话什么意思?就是前面令他对于佛法有了信心,菩萨能够软美的身语,种种的方便和他接近,建立了很好的感情,然后对于佛法有了信心,把他引导到佛法里面来,但是他若是阅读经论有所不知道的时候,说「这不是佛说的」,那他又离开了佛教了,离开佛教以后,以前费那么多的时间精神引导他,都等于零了。那么现在这第二次,菩萨第二次为他会通,这是佛说的,又把他引导回来,「摄彼有情」这个「摄」,看出来这里边可不是简单的事,「摄彼有情」,又引导他回到佛法的第一义谛这里来。

 

玄二、正会经义(分二科)黄一、会初说(分三科)宇一、无自性义

菩萨如是正会通时,为彼说言:此经不说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但说诸法所言自性都无所有。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这是第二科、正会经义。前面是总标所为,把要做的这件事标出来,怎么做的还没说,现在在这说了,「正会经义」,就正式的教导他能体会,体解经里面的义,分两科,第一科是会初说。有初说,有后说。前面说,「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这是初说。「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这是后说。现在先会初说,分三科,第一科、无自性义。

菩萨如是正会通的时候,「为彼说言」,就是为那个学习佛法的人这么说了,「此经不说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你读这个文,你不要误会,这个经它并不是说这一切诸法都没有,你要注意这一点,并没有说一切法都没有的,「但说诸法所言自性都无所有。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它只是说一切法「所言自性」,就是言说的自性;这个言说的自性是没有的,「言说」,所言的,所说的;我说这里有一个大莲花,这是言说自性;离言说的就不在此内,你不要误会,就是这么意思,但说诸法所言说的自性,言说的一切法是没有的。

「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这句话这么讲,就是言说的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你要注意这句话。「皆无自性」,我刚才说了就是没有体性,这没有体性其他的法不在内,它本身的体性没有,叫皆无自性。我说是这个桌子没有体性,那么这句话就是这个桌子是无体性,那拜凳不在内。每一法有每一法的自性。我说是「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这是言说的一切法无自性。这可见这句话里面表示什么呢?另外还有离言说的不在内,离言说的一切法还是有的,不包括离言自性在里边,这是第一句话。第二科是无有事义。。

 

宇二、无有事义

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第一义非其自性。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有事。

这里边当然也不容易明白,这句话“言说自性是空的”,这句话还是不容易懂,这个地方等于是释疑了,解释疑惑。

「虽有一切所言说事」,虽然有一切所言说的事情,你内心里面思惟,思惟有根、身、器、界,有心、意、识,有佛、菩萨,有这一切法,由你内心的思想,说出来很多的语言文字,或者说是由阿赖耶识变现一切法,这些事情。「依止彼故诸言说转」,这个地方,这个「彼」有两件事:就是依止你的阿赖耶识变现的一切法,这是一个依止。另外依止你的内心,你内心的分别,种种的文句,这样子,这个言说才能现起的,这就是言说自性它不是孤立的,说言说法性是空无所有的,但是言法性不是没有因缘的就出来个言说法性,不是的,它要有阿赖耶识就是依他起,依他起变现的一切法。另外呢,就是你内心的心识,就是一个见分、一个相分,你的心、意、识,这样子「诸言说转」,还有很多的语言文字说出来、现出来。

「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第一义非其自性」,然而那个众生,他所宣说出来的,就是可以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的这一切法的自性,这是色、受、想、行、识,这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地、水、火、风,这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六波罗蜜,这是涅槃,这是无上菩提,这「可说自性」。

「据第一义」,若根据那个离言说的自性来说呢,那「言说法性」都是「非其自性」,就没有它的自性。据第一义来说呢,这个可说的自性是「非其自性」,这不是它的自性,就是它没有自性。或者我们再举一个譬喻,比如说我心里面这样思惟,或者说是观想,观想这个屋子有个大莲花。那么有水,水上现出莲花来,还有叶,这大白莲花,或者青莲花、红莲花、黄莲花,青、黄、赤、白的莲花,有莲花叶,你心里这样想呢,心里面如是如是想,也就是如是如是现出来。现出这个莲花,它是没有自性的,那没有自性,为什么我心里面想的时候看见莲花呢?它以心为自性,以心为自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一切法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是以心为它的体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一切法以心为体性,离开了心,一切法本身是没有体性的。你常思惟,思惟这一件事,说「据第一义」呢,那个第一义是最胜义,根据胜义来说呢,「非其自性」,可说的一切法没有它的体性,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是你的心为体性的。

说现在有人毁辱我,我心里面愤怒,你观察这个愤怒它的体性是谁?它是你内心的分别为体性,你心里面不分别,这个愤怒不会生起来的。说有人毁辱我,我不分别,你心里就不会有愤怒,为什么有呢?你就是有不如理作意,你不如理的分别,你就会出来愤怒。所以这个愤怒,以你自己的分别为体性,所以若断了烦恼的圣人呢,你去毁辱这个圣人,圣人心里不动,因为什么呢?他有这个智慧通达这件事,「如幻如梦」不是真的,他心里面不动,所以没有瞋心,因为他没有这个分别嘛。我们为什么有?我们因为有不如理的分别,所以有这样的愤怒。我们有时候会欢喜,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以心为体性。而那件事,本身是无体性的,说我心里面想这个虚空里有个莲花,莲花本身没有体性的,根本没有莲花。「据第一义非其自性」,据胜义谛来说,这一切言说法性,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有事」,所以就是告诉我们说这一切法就是没有一切法,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就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这句话,如果我们肯把心寂静下来,去这样思惟,也应该会明白这件事,一切法离开心没有体性,它本身是空无所有的,但这话说出来没有用,一点用没有。你若希望能有作用,能发生作用的话,要时时的作如是观才可以,当然这还要加上奢摩他,你时时的作如是观的时候,你对于这个言说法性是自性空这一件事,你的认识就深刻,不要说断烦恼那么深,还没能断烦恼,但是能调伏烦恼的时候,你观一切法空的智慧,它就有一点力量,它就能调伏烦恼。

说现在有人赞叹我,说你怎么怎么好,你若常常作如是观呢,「言说法性自性空」,不执着这是真实的,那他的欢喜心就算是有一点,但轻微。就算有一点愤怒,它轻微。你有如理作意在现前观察,「言说法性自性空」,这欢喜心就不起了,瞋恨心也是不起了,它就不烦恼,你常常作如是观呢,就不会麻烦训导主任、监学法师而去告状,没有这回事情,不是说那个监学的法师,那个教务主任,那事情处理的很公平,你心里面没有事,不是,他就处理的不公平,你心里面就是公平,就是你非要有这样的止观的才行的,才可以,没有止观不行,要经过一个时期常常的静坐。

说我夜间失眠了,正好,我不睡觉了,起来静坐修止观。常常修止观,常常这样子,不是无分别,也有无分别,但是不能全是无分别,一定要作观,作如是观,所以叫如理作意,要合理的把你的心生起来,「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要生心,不是说我这个不生心,不是,心要动起来,动起来干什么?观一切法是毕竟空的,离分别相,这样思惟。你只是无分别,你不生心,不生心不行,智慧不现前,没有智慧。

这上面说,「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这话明白点说,就是要依止依他起,这言说法性才能现起的,没有依他起的因缘生法,这言说法性不能现起,为什么会有言说法性?因为有依他起的关系,才有言说法性,有了言说法性的熏习,才能有依他起的,它们互相为因缘的。所以「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虽然是这样子,「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第一义非其自性」,你据第一义谛来对比,互相对视的时候第一义谛它有自性,言说法性无自性。我想这里有大莲花,能观想的心,和所想的莲花对比起来,那花是没有自性的,但是你那分别心是有的,那和所想的莲花不一样,所以这个「虽」和下面那「然」是相对应的。「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第一义非其自性,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有事」。所以才有这句话,一切法都是没有这件事,都是毕竟空的。「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有事」,那件事都是毕竟空寂的,那个事就是言说所说的事都是毕竟空的。这是第二科无有事义,下面第三科无生灭义。

 

宇三、无生灭义

一切诸法所言自性,理既如是从本已来都无所有;当何所生,当何所灭。是故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

解释这个无生灭的意思。「一切诸法所言自性」,一切法里边,在言说的自性这一面来看,「所言自性」,就是言所表示的一切法。莲花这是一句话,这句话表示那个莲花,莲花就是所言,但这个所言不能离开言,言也不离开所言。「理既如是」,那个理性上既然是这样子说,既然这样说「从本已来都无所有」,从开始就没有,从本以来那件事就没有。说我心里观想,这里有大莲花,其实我没有观想,那莲花也是没有嘛,我没有观想这屋子有莲花是没有莲花,我观想这个屋子有一个莲花,这个莲花也是没有。那么这个「从本以来」这个「本」,就是你没观想以前的时候就没有,观想以后也是没有,「从本以来」都没有,「当何所生」,有莲花现起吗?没有现起的时候没有莲花,现起了也是没有,「当何所灭」,所以你心里若不想,这莲花就没有了,我心里面观想这屋子有莲花,我心里若不想,这莲花就没有,没有就是灭了,根本就没有生起,「当何所灭」呢?灭也是不可得的。「是故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所以做个结论,一切法也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现起,也没有消灭的。

 

《披寻记》1507页:

「如实和会摄彼有情者:由彼有情不解义故」,他不知道一切法空的义,「于佛圣教心生憎背,菩萨为彼无倒宣说义无乖诤」,为他宣说一切法皆空这个义,没有乖违没有诤论可说的,「是名如实和会。由是能除彼有情类所有」的「恚恼」,「令处中信,是名摄彼有情」。就是原来是由不信就恚恼,除了恚恼以后呢,就变成没有恚恼了,就是「处中」。处中以后又相信,又进一步,来到佛教,变成佛教徒了,「是名摄彼有情」。我刚才举个例子,我心里观想这里有莲花,这莲花就现出来了,你在观察这个所观察的莲花,它本身是无有少法可得,是毕竟空的,这样子我们还可能容易懂,我心里想这有莲花,那我不想就没有莲花,它不生不灭是毕竟空的,这样你容易懂。

但是你若真的有大莲花池,那莲花池那个莲花不是我想的。我现在是看见莲花,你看见莲花的时候,说这个莲花也是毕竟空的,你能够忍可吗?能忍可这件事吗?就是有难理解、有容易理解的不同。我们自己这样观想,这个比较容易懂,它是无自性的。但是你看见莲花池里的大莲花,你说那个莲花无自性是空的,能相信这件事吗?现在这样说,当然那个莲花呢,不全是你现在第六识分别的,但是那里面有依他起了,不全是言说法性,但是我心里面,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呢,这一部份也是言说法性,就不是那个依他起,这一部份,就是毕竟空寂的。若是你不断的常常的这样观想呢,就把它分成两部份,就是依他起不在内,我心里想的这个大莲花都是毕竟空的,毕竟空就是没有这个莲花池,也没有莲花的事情。说我看见一个人来,那个人是他自己的阿赖耶识变现是依他起,但是我看见的这一部份这个人是毕竟空的,就是言说法性毕竟空。

我们从这个《中观论》上学的道理讲呢,我看也同样有这个情形。学《中观论》的时候,因缘所生法就是自性空,它是没有体性的,是毕竟空寂的,无有少法可得。「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这样观察一切法是自性空的,这样观对不对?不能说不对,是对的,但是也不是完全对。那个因缘所生法还是宛然而有的,你完全观空了,就是与宛然而有有点妨碍,还是有点妨碍的。现在我们说是,不修《中观论》这个性空观,我们修唯识的性空观的时候,观察一切法是自性空的,言说法性是毕竟空,但是依他起是有的,这个地方是有这个问题。我们看这个中观学者,天台智者大师应该说是中观学者,他还是用中观的止观,中观的观法,他也是观一切法无有少法可得,是这样观的。钝根人呢,先空次假,先观一切法空,得无生法忍以后,然后再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法还是宛然而有的,即空即假,就分开了,先观空而后再观假。先观空的时候,你得了无生法忍了,然后再即空即假即中,那就是钝根变成利根了。

现在修唯识观呢也可以这样子做,就是观察一切法的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的,就是无有少法可得,修成功了再说,还有个依他起宛然而有,也可以这样观。这样我们就容易观,你若说即空即假即中呢,我们就迷糊了,就不分明了,它即空即假的时候,观假可能容易,就把空破坏了,「哎呀!不是空的」,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这样子,可以有这么一个缓冲的地带,不要说即空即假,不要这样讲,但理论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但这样子,我们根性钝、业障重呀,不容易修成功,要分一些阶段,分期付款,一下子我付不起,要分期付,这个修行也可以这样做,先观一切法空,先这样观,这样我们容易成功。这第三科是无生无灭,「一切诸法所言自性」,在理论上说,自性是毕竟空的,「从本已来都无所有;当何所生,当何所灭,是故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

我们修这个无常无我的止观比较容易,如果我们没学这个大乘的中观和唯识的时候,修无常观,修无我观容易,这句话不能说,不能这么说。但是现在学习了大乘的中观和唯识,我们《中观论》还没学,就感觉到小乘佛法的止观比较浅,比较容易。但是从我们佛教学者学习佛法的事实来看,好像是学习中观的人,也不是很多,但是比学习唯识的人多,从今天的汉文佛教来看。在今天的情形,因为受印顺老法师影响,学习中观、阿含的人比较多,学习唯识的人少,是比较少。所以我们容易接触到中观的思想,加上也可能受藏文佛教的影响,就是赞叹中观,贬斥唯识。结果呢,学习唯识的人比较少。

但是在1949年之前,学习唯识的人还不算少,在我们汉文佛里面,当然我是听这个法源寺,中国佛学院的学生说的。因为当时在那里讲课的人,唯识学者多,而中观学者比较少,这是我们汉文佛教当时的情形。不过印顺老法师那个时候名望还没那么高,但已经有人知道了,印老那时候是在香港,到台湾去了,当然也没有到佛学院讲课。可是现在我们学习了《瑜伽师地论》,学习了〈真实义品〉,我们感觉到唯识的止观,唯识的毗钵舍那观和中观不同,不一样,和中观的观法不一样。中观和唯识,和小乘佛法也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当然你要常常的比量呢,那可能你会有感觉,你天天修止观,早晨起来修止观,白天晚间常常修止观,你会有点感觉。有什么感觉?和小乘观不一样,那个不一样是从感觉中来,不是嘴说的呀,那就是大乘止观利、深、容易断烦恼,是有这个感觉的。你若是只是文字上学一学,你不修,那这句话说不来,不能说的,说不上来这句话的。可是不管是中观、唯识也好,小乘佛法都是佛法,都是能断烦恼,是能令你由浅而深,由凡而圣,是能做到这件事。比如说是万缘放下,专心的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专心按照中观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这样深入的观察,或者按照唯识的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你真实有止有观,七天你就有感觉,不要说多,你就有感觉的。当然你不用功不行,由于你自己肯真实努力的话,你的信心也增长,信心也强,你会发欢喜心的呀。说从自己的用功修行能发欢喜心,不是说文字上那样学习,那另一回事。我们这是前生的业力,我们就是生来是汉人,是属于汉族,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也不是藏族人,藏族的喇嘛也还是学习中观,也是好。我们接触这样的佛法,我感觉到真是三生有幸。我是汉人,我不欢喜学习大乘佛法,那都是迷信,我愿意学习小乘,学习小乘也是好,但是因缘如此,各有因缘就是这样嘛。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踏上心灵幽静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真我的独特表现[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