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0.
俱存品第四 慈论
﹝舍卫国因缘﹞
一 诸比丘!若习慈心解脱、修习、多作、乘作、实作、随成、遍熟、善造作者应
可希求有十一功德。如何为十一?乐眠、乐觉、不见恶梦、受人爱、受非人爱、诸
天守护、彼无受火、毒或剑、速得定心、颜色清净、死无迷妄、无上通达而生梵世。
诸比丘!如习慈心解脱、修习、多作、乘作、实作、随成、遍熟、善造作者,应可
希求有如是十一功德。
二 于慈心解脱有无别遍满,于慈心解脱有有别遍满,于慈心解脱有方遍满。
以几何之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以几何之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
以几何之行相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
以五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以七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以十行相
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
如何以五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于一切之有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
131 乐而摄护我!一切之有命……乃至……一切之活物〔……〕一切之人〔……〕一切
之我性所属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我!」如是以五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
解脱。
如何以七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于一切之女人乃无怨、无瞋、无害、有
乐而摄护我!一切之男人……乃至……一切13之尊者〔……〕一切之非尊者〔……〕
一切之天〔……〕一切之人〔……〕一切之2堕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
护我!」如是以七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
三 如何以十行相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于东方一切之有情乃无怨、无瞋、无害、
有乐而摄护我!于西方一切之有情……乃至……于北方一切之有情〔……〕于南方
一切之有情〔……〕于东南方一切之有情〔……〕于西北方一切之有情〔……〕于
东北方一切之有情〔……〕于西南方一切之有情〔……〕于下方一切之有情〔……〕
于上方一切之有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我!于东方一切之有命……乃
至……活物〔……〕人〔……〕我性所属〔……〕一切之女人〔……〕一切之男人
〔……〕一切之尊者〔……〕一切之非尊者〔……〕一切之天〔……〕一切之人〔……〕
一切之堕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我!于西方一切之堕者〔……〕于
北方一切之堕者〔……〕于南方一切之堕者〔……〕于东南方一切之堕者〔……〕
于西北方一切之堕者〔……〕于东北方一切之堕者〔……〕于西南方一切之堕者〔……〕
于下方一切之堕者〔……〕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
我!」如是以十行相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
除一切有情之苦害以无苦害,除损害以无损害,除烦热以无烦热,除永尽以无
永尽,除害心以无害心,一切之有情乃无怨而勿有怨,有乐而勿有苦,依乐而勿依
苦。」如是以八行相一切有情乃起慈故是「慈」,思此之法故是「心,」由一切瞋所属解
132 脱故是解脱,而慈而心解脱故是慈心解脱。
四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而胜解,有信3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
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精勤精进,有精进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
乃无怨、安稳、有乐!己以令近住念,有念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
安稳、有乐!」以定心,有定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
以慧了知、有慧根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五根是习慈心解脱,依此五根习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修习,依此
之五根修习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多作,依此之五根多作慈心解脱。此五
根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五根善庄严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资具,依
此之五根善资饰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之五根善围绕慈心解脱。
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生、
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遍
133 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五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于不信而不动,有信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
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于懈怠而不动,有精进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
乃无怨、安稳、有乐!」于放逸而不动,有念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
安稳、有乐!」于掉举而不动,有定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
有乐!」于无明而不动,有慧力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五力习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修习,
依此之五力修习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多作,依此之五力多作慈心解脱。
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五力善庄严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资具,
依此之五力善资饰于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之五力善围绕慈心
解脱。
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生、
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遍
134 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六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令近住于念,有念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
有情……乃至……」以慧思择,有择法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
以精勤精进,有精进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令止灭熟烦,
有喜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令止灭麤重,有轻安觉支遍习
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以定心,有定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
情……乃至……」以智简择诸烦恼,有舍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七觉支习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
修习,依此之七觉支修习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多作,依此之七觉支多
作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七觉支善庄严慈心解脱。此七觉
支是慈心解脱之资具,依此之七觉支善资饰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伴属,
依此之七觉支善围绕慈心解脱。
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
135 生、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
遍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七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正见,有正见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
〔乃至〕……有乐!」正现前解,有正思惟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
……有乐!」正摄受,有正语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
令正等起,有正业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令正清净,
有正命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正精勤,有正精进遍
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令正近住,有正念遍习之慈心
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正定,有正定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八〔圣〕道是心解脱之习,依此之八〔圣〕道习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
慈心解脱之修习,依此八〔圣〕道修习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多作,
依此之八〔圣〕道多作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八〔圣〕
道善庄严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资具,依此之八〔圣〕道善资饰慈
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之八〔圣〕道善围绕慈心解脱。
136 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
俱生、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实作、随成、遍
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八 「一切之有命……乃至……一切之活物〔……〕一切之人〔……〕一切之我性所
属〔……〕一切之女人〔……〕一切之男人〔……〕一切之尊者〔……〕一切之非
尊者〔……〕一切之天〔……〕一切之人〔……〕除一切堕者之苦害以无苦害,除
损害以无损害,除烦热以无烦热,除永尽以无永尽,除害心以无害心,一切之堕者
乃无怨而勿有怨,有乐而勿有苦,依乐而勿依苦。」如是以八行相一切之堕者乃起慈
故是「慈」,思此法故是「心」,由一切瞋所属解脱故是「解脱」,而慈而心解脱故是慈
、心解脱。「一切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胜解,有信根遍习之慈心解脱4……
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九 于东方一切有情之……乃至……于西方一切有情之〔……〕于北方〔……〕于
南方〔……〕于东南方〔……〕于西北方〔……〕于东北方〔……〕于西南方〔……〕
于下方〔……〕于上方除一切有情之苦害以无苦害……乃至……而慈而心亦为解脱
故是慈心解脱。「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胜解,有信根遍习
137 之慈心解脱……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一○ 「于东方一切有命之……乃至……堕者之〔……〕于西方一切堕者之〔……〕
于北方〔……〕于南方〔……〕于东南方〔……〕于西北方〔……〕于东北方〔……〕
于西南方〔……〕于下方〔……〕于上方以除一切之堕者之苦害以无苦害……乃至
……而慈而心亦为解脱故是慈心解脱。
一一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胜解,有信根遍习之慈心解
脱。「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精勤精进,有精进根遍习之慈心
解脱。「〔于上方〕……乃至……」令近住念,有念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
乃至……」以定心,有定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慧了知,
有慧根遍习之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五根习慈心解脱……乃至
……令成、明而为照。
一二「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于不信而不动,有信力遍习之慈
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于懈怠而不动,有精进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
上方〕……乃至……」于放逸而不动,有念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
……」于悼举而不动,有定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于无明而
不动,有慧力遍习之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五力习慈心解脱……
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138 一三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令近住念,有念觉支遍习之慈心。
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慧思择,有择法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
……乃至……」以精勤精进,有精进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
令止灭热烦,有喜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令止灭麤重,有
轻安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以定心,有定觉支遍习之慈心
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智简择诸烦恼,有舍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此七
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习,以此之七觉支习慈心解脱……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一四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正见,有正见遍习之慈心解脱。
「〔于上方〕……乃至……」正现前解,有正思惟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
至……」正摄受,有正语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令正等起,有
正业遍习之慈解脱。「〔于上方〕……乃至……」令正清净,有正命遍习之慈解脱。
「〔于上方〕……乃至……」正精勤,有正精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
……」令正近习,有正念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正定,有正
定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八〔圣〕道习慈心解脱。……此八〔圣〕
道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八〔圣〕道善围绕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
139 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生、相合、相应、跃进、
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遍熟、善造作、善修习、
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注1 尊者ariya或被思考指为阿利安族。非尊者准此可知。
2 堕者(vinipatika)vinipata即谓在地狱等之堕者。
3 信根遍习在底本虽有saddhindriyam paribhavita但随暹罗本应读为saddhindriya
paribhavita以下仿此。
4 此之省略文准第四项乃至第七 项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