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问《智慧品》中唯识宗所认为的“识”,指的是阿赖耶识吗?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9


  (一)问:阿弥陀佛,顶礼上师!请问《智慧品》中唯识宗所认为的“识”,指的是阿赖耶识吗?

  生西法师答:可以说是阿赖耶识。

  (二)问:我对于《智慧品》的一些概念,是糊里糊涂的。请问“心不自见心”的心,或者说心识,还有意识和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生西法师答:有时候有些差别,如果心意识同时出现,往往识是指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识,心是指前六识;有时候心意识是指一个法;在不同的场合,心也是意,意就是识;有时候识出现在破唯识的时候,这时的识又是专门指阿赖耶识。

  “心不自见心”这方面就是同,所有的心都可以指。意思是心识没办法见到自己,因为所有心识都有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看它出现的场合。

  前面讲了,如果在讲中观宗名言的时候,心就是讲我们的六识;在破唯识的过程中,就是指阿赖耶识;有时候是指一种分别念。

  不管怎么样,看它出现的场合,只不过是因缘不一样,所产生的识也不一样,但是里面的相续是一个相续。在我们相续当中只有一种相续的识,这种识通过它不同的根,产生不同的显现。比如说一个房子,有六个窗户,然后里面有一个人,他通过六个窗户看出去,都不一样。这就是比喻我们相续当中,有六个窗户或者五个窗户,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加上意根,虽然窗户不一样,但是里面的人是一个,通过六个窗户,他可以产生六种不同的所见。我们通过六种根,产生六种识,其实六种识,内部是一个识。只不过通过不同的因缘,而有六个识的概念而已,眼识的识和耳识的识,其实内部是一个。只是通过显现,眼根产生眼识,耳根产生耳识。我们了解的时候,心也好,意也好,识也好,内部只有一个。但是从侧面来讲,阿赖耶识、意识、意,从这方面有稍微的差别而已。

  (三)问:法师,您所比喻的房子,可以理解成阿赖耶识吗?或者说这个房子的基础是阿赖耶识吗?

  生西法师答: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比喻不是讲阿赖耶识。比喻的意思是,房子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的眼睛是一个窗口,耳朵是一个窗口,鼻子是一个窗口,我比喻是什么呢?里面的识是一个识,通过不同的窗口,产生六种或者五种不同外在的识,其实里面就是一种识。里面的识,我们可以说是总识,也可以说阿赖耶识。其实内部根本上来讲,就是阿赖耶识作为他的主体识,其他的是它的分别识。所比喻的意思,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理解的。

  (四)问:法师,第七识末那识指什么呢?

  生西法师答:末那识是把第八识执著为我的我执,把第八识当做我,执著第八识的识就叫做末那识。末那识是梵语,翻译过来是染污意,染污意就是我执的一种,认为我存在的状态。

  (五)问:第七识和第六识分别意识,有什么区别呢?

  生西法师答:分别意识不是把第八识执为我的那种识,第七识是执著我,第六识只是分别,比如说这个是瓶子、这个是花,第六识主要是分别这些,但是它没有执著我。

  (六)问:是不是第七识在第六识的基础之上,又执著我喜欢这个花,请问这属于末那识吗?这是我的床、我的房子、我的电脑。

  生西法师答:可以这样理解。反正是我执,执著我。

  (七)问:“心不自见心”是可以指前六识吗?

  生西法师答:其实我们要理解阿赖耶识的概念,不是离开了六识之外,有一个单独的阿赖耶识,而是在眼识当中,有一部分阿赖耶识;在耳识当中,有一部分阿赖耶识。所以“心不见自见心”,可以说在六识当中的阿赖耶识,也可以说是阿赖耶识,其实是没什么差别的。

  (八)问:那阿赖耶识就可以理解成为前六识,或者是前七识的集吗?

  生西法师答:对,可以这样理解,是第七识的总体或者集。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因和果之间的差别如此巨大?
下一篇:如果邪分别念比较重,是不是需要持诵连师心咒?
 我曾经听上师讲过,学习佛法应该要听闻圆满,否则会留下不好的缘起.....
 平时还是很容易生气...我应该怎么办?
 请问极乐世界中,还不是菩萨的众生可以现见法界吗?
 没戒烟的人能接受灌顶吗?如果不能已经受了怎么办?
 如果自己不小心丢掉经书...会不会有很大的过失?
 究竟的上师是不是从来没有在心外存在过?应该怎样来观待?
 我母亲已经七十岁了...思维方式一直不是特别好...劝导她...是不是..
 佛经中经常提到五百年、五百眷属,请问为什么都是用五百来计算呢?..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我在听经或者是拜佛之后,时常产生谤佛、谤法、谤僧的念头,请问这是邪见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四卷[栏目:净界法师]
 邪淫最苦,邪淫的代价[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修金刚萨埵如果观想不起来仪轨,可否观师父法相?[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柒柒 发长远心[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一心不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毛昱衡——中国围棋第一美女灵隐寺完婚办“佛化婚礼”[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知识须与智慧并行[栏目:慧语禅心]
 禅修指导 七个培育智慧的方法[栏目:道澄尊者]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H 第502经(无明经):本经与501经内容大体相仿,也是目犍连对往事的追..[栏目:界定法师]
 This Life Which is Wonderful and Evanescent[栏目:Ze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