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关菩萨戒的开示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4

有关菩萨戒的开示

时间:2008年12月26日

法王给中心职员和一国际佛法修行团体,包括一些即将要受持菩萨戒,并参与短期闭关课程的学员们一简短的佛法开示。

法王首先提到菩提心的珍贵和利他愿心的重要。法王用有力的形像来说明他的论点,法王说,如果菩提心要用物质有相的来形容,可能全宇宙也装不下。同样的,如果我们可以生起菩提心,那么无论我们是在做什么,是在醒觉或睡眠中,那坚定的力量也会产生无尽的利益和善德,并引导我们停止造作伤害和不善行。

法王指出菩提心的特性,菩提心有时被错解为『对他人仁慈』。相反地,真正的菩提心的定义则是更加的宽广。菩提心的生起是源于对众生痛苦的深层理解。佛子以极大的悲心,为了决心不断地从事利众的事业,坚定成就佛果。

有许多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训练启发菩提心,例如实修修心七要的论点或自他交换法,但无论是哪一种法门都是有同等的价值。没有哪一修法高,哪一修法低的差别。修持的结果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毅力。人们通常在一开始时都非常热心于修持,但一旦他们遭遇到了困难,就气馁了!法王说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修持!

菩萨戒是独特的,不同于受持别解脱戒一般。如有可能的话,在受戒之前,应该先熟悉它的戒条,检试自己是否有决心和勇气去守持。如果此时,我们尚无法去持守,那么也可以只受持愿菩提心来取代完整的菩萨戒。

戒学的要点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种。戒律是存于其它五波罗密之中(五波罗密:布施、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法王引用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第八-静虑品中说偈文,来提醒在场的每一位!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 ,
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法王解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变动和不安的时代,不只要面对内在冲突(内心和情绪的不稳),也要面对由于激烈改变和世界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变动。自私自利的程度和因之而产生的可怕后果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需要认知伤害的造成都是由于自私自利而来。我们应当检视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而不应只是巧妙的想法或知识上的理解就好。在日常生活中,当与他人或与环境的互动,我们要转换生活的经验为实修的经验。我们必须要了知在社会中互相依赖的真正利益。

法王指出佛陀超越了当时印度社会和文化的规范,为了革新人们的思想,赋予新的自觉能力,普遍达到觉悟的方法,这是不可思议的佛行事业。不管我们是否跟随佛道,在佛陀的教言中都有一共同的人道思想,可以被分享和帮助人们生起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意识力。

最后,法王表达他的欢喜能再次地来访Root Institute 。这是一个跟随佛陀步伐的国际团体,超越了种族和国家的区别,并提供机会帮助许多的人。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开示
下一篇:关于三恶道
 致文表达支持比丘尼戒律传承
 米觉多杰教言(第十六天)
 法王教禅修:安住在佛陀成道相
 大手印与上师瑜伽
 修心就是一种转变过程
 慈悲的修持
 2010年秋季课程 第三天 观看自心的镜子
 以身体的根识来做利他的修持
 2010年秋季课程 第四天 以智度众
 爱与慈悲的练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大人觉经讲记[栏目:净界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四节 性具善恶[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那先比丘经 第三十五问 父母死哭、闻法哭有何不同?[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现前种因 当来结果[栏目:学诚法师]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大悲咒句偈 15.阿逝孕 E SHI YUN[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栏目:人间佛教]
 华严的华藏世界观(正慈)[栏目:华严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三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佛史略览与佛法概观[栏目:赖永海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