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一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5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四一卷)
 
   诸位同学,请看威光遇第一尊佛,第五个段落「父王宣诰」,前面长行文介绍过了。现在请看偈颂,偈颂总共有十一首,这十一首偈颂很好懂,请看第一首:
 
  【汝应速召集,一切诸王众,王子及大臣,城邑宰官等。】
 
  这是国王听了太子说偈赞颂之后,他也悟了、他也明白了,非常欢喜,召集他的眷属大臣人民,劝导大家一起去拜佛,亲近世尊。所以这个偈的意思很清楚、很明了。『汝应速召集』,你们大家赶快去召集。这个「汝」没有指定哪个人,这里头有很多人,譬如哪些人召集宫廷里面的眷属,哪个人召集这些大臣,哪些人召集宰官,这是有组织的,每一个不同的团体都有一个领导人,你们赶快去召集。『一切诸王众』,这是王族王子。大臣,有大臣里面的人,一般讲是宰相,召集诸大臣。『城邑宰官等』,这就是像国家行政组织,现在中央政府下面有州、有省,省下面有县、市。省里面当然是由省长来召集,县里面就县长来召集。这个我们一看就了解。再看第二首:
 
  【普告诸城内,疾应击大鼓,共集所有人,俱行往见佛。】
 
  再告诉地方官员在城里面集众。城里面集众,古时候用钟、用鼓。击鼓,鼓声一响,人民听到之后:这一定有大事情,要召集我们去集会。大家都来了。来了之后就向大家宣布:国王有命令,让我们所有的人民都去见佛。如果不觉悟,不会!真正觉悟明了了,你看看国王自己得利益,他没有私心,希望眷属王子都得利益,也希望大臣文武百官也得利益,也希望全国人民各个得利益,你们想想这里头的味道,他真正的用意在什么?国王在推行、在劝导、在落实佛陀教育。希望佛陀教育能够普及到全国,人人都应当学习,他真正用意在此地。再看下面一首,他这是劝导大家赶快集众,总共有三首偈十二句:
 
  【一切四衢道,悉应鸣宝铎,妻子眷属俱,共往观如来。】
 
  『一切四衢道』,四衢道就是十字街道。这个城市十字街道很多,叫一切四衢道。这里面工商业最发达,居住人口最密集。所以赶快,『宝铎』,铎是铃,敲锣、摇铃让大家都知道。『妻子眷属俱』,这个妻子眷属就是民间。『共往观如来』,跟国王、大臣这些宰官一起去瞻仰佛陀,听佛陀讲经说法,奉行佛陀的教诲。全国上从国王下至庶民,你们看看平等的接受佛陀的教诲。佛陀教育在这个国家大行其道。佛教大家的,教什么?内容就是这部《大方广佛华严》,这部经主要的教人觉悟,教人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这三首偈集众。
 
  向下有七首偈,国王下命令叫每个人都带一点礼物去供养佛陀,表示对佛陀的敬意,就是中国人旧社会里面所说的尊师重道。我们重道,重道怎么样表现?在尊师。尊师对老师行最敬礼之外,一定要供养一点礼物、供品,表示自己真诚的敬意。供品不拘多少,随个人能力去办,表示你诚敬之心。这一段也不难懂。第四首:
 
  【一切诸城郭。】
 
  这个国家有许多城市。
 
  【宜令悉清净,普建胜妙幢,摩尼以严饰。】
 
  这是先把这个城市街道好好布置一下,焕然一新,这是个大的庆典。像我们这个世间重大的庆典,我们的城市都举行庆祝。佛出现在世间也是最大的庆典,所以街道要清洁、要整齐。『普建胜妙幢』,这是庄严具,我们现在讲张灯结彩,就是这个意思。『摩尼以严饰』,「严」是庄严,「饰」是装饰,用种种摩尼宝到处装饰起来,庄严这个城市,表示我们这个城市对佛陀的欢迎,对佛陀的尊敬,用这个来表现。下面一首:
 
  【宝帐罗众网,伎乐如云布,严备在虚空,处处令充满。】
 
  除这个之外,『宝帐罗网』到处都是。现在我们看到年节当中有许多大城市,实在讲那个大的城市还不是完全普遍,往往只用一条街、两条街,最热闹、最繁华的地区张灯结彩,夜晚我们看到灯光,小的灯泡编成罗网盖在马路的上空,两旁边的树木完全用彩色的小灯围绕。正式庆典这天,这条马路不准车辆通过,让人散步在这里面欣赏。现在大都市里面年节重大庆典,我们也会去看看。用这个来欢迎佛。『伎乐』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音乐、歌舞,街头表演。一直到今天的社会还是很盛行,庆典之日街头上有表演,表演歌舞,也有表演短剧,提供大众欣赏。『严备在虚空,处处令充满』,这两句显示国王、大臣跟所有居民,他们的善根福德,前面说过,这个「胜音世界」确实跟一般世界不一样,前面我们读过,它确确实实是人道,不是天道。虽然是人道,它的福报、智慧、神通几乎跟天道是一样的。为什么?只有天人所有庄严具才能在空中,人道办不到。但是今天这个社会,我们天空也能够庄严,我们也常常看见的,飞机编队在空中表演。但是怎么样?「处处令充满」我们做不到了。通常表演的飞机大概最多这个队十二架,这最多了。一般大概只是四架、六架,十二架飞机就很多了。在空中表演让大家观赏。但是这个大城福报很大,他们在空中表演的东西多了!音乐、歌舞都能在空中表演。我们今天科学技术还逊色、还达不到。再看下面第六首:
 
  【道路皆严净。】
 
  道路要把它扫得清洁、庄严,都以树木花草来布置。
 
  【普雨妙衣服。】
 
  『雨』是从空中落下来。这个地方讲的『妙衣服』就像我们现在讲的旗帜一样,各种不同彩色的旗帜在空中、在地面飘扬。
 
  【巾驭汝宝乘。】
 
  『驭』是驾驶,『乘』是车乘,就是从前的马车。『巾』也是绫罗绸缎,马车车顶四周围的装饰,我们今天讲的花车,所以称为「宝乘」,这宝车。驾着你的花车,现在这样讲法大家也很好懂,驾着你的花车。
 
  【与我同观佛。】
 
  这个『我』是国王。国王对这些眷属王子、大臣文武百官民众,告诉他们,「你们要用最好的供具表示真诚,我们迎接佛,我们到佛那个地方去参访」。后面这一首,第七首:
 
  【各各随自力,普雨庄严具,一切如云布,遍满虚空中。】
 
  国王对大家的要求,每个人随自己的力量、能力,虽然这个城市众生的智慧、福德都是无比的殊胜,但是各个依然不相同,福报很大,大的里面比较还有更大一点的,还有稍微差一点的。每个人随自己的力量,尽心尽力,那就是圆满的,那就是最殊胜的。『普雨庄严具』,你去好好的办庄严具。『一切如云布,遍满虚空中』,从地面到虚空布置得,我们现在人讲富丽堂皇,佛法讲无比的庄严,显示全民的喜庆,欢喜、热烈的来庆祝。第八首:
 
  【香焰莲华盖。】
 
  这都是讲在这个街道上游行的,我们想想是很大的一个队伍,国王在领导,后面这么多人随从。『香』,『焰』是火焰。『莲花盖』这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香」是宝香,「焰」是灯火,形形色色,莲花宝盖。
 
  【半月宝璎珞。】
 
  『半月』是半月形的,『宝璎珞』。
 
  【及无数妙衣。】
 
  『无数』是多。珍妙的上好之衣。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佛法里面讲的「衣」,不是像我们现在的衣服,有领子、有袖子,不是这个。佛经里面讲的「衣」,诸位一定要知道,就是我们现在出家人搭的袈裟,这是「衣」。现在印度人还是这样的,他们没有裁缝,就是一块布裹在身上,这块布就叫做「衣」。如果我们现在这种衣要拿出去,很多拿出去,那就变成晒衣场,非常不雅观。所以「衣」是一块布,那个布就像旗帜一样,可以挂在那边,也可以升在旗杆上。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衣」要想到现在我们所讲的旗帜,你就懂了,这就很庄严了。这也是在现代社会不能够缺少的,大的典礼当中旗帜很多,会场的前面有几十个旗杆。现在挂的是什么?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地区的旗帜,一定这个集会有那个国家的人来参加,它的旗帜就升上去。你看到这上面有多少面旗帜,你就晓得这个聚会是有多少个国家地区成员来参加。国王发动这一次,那个不可思议,每个家庭的人都把他家里的好衣,最好的「衣」(就是这块布)都拿出来,那是他一家的旗帜。这样就形成什么?旗海,我们想想这多么壮观。
 
  【汝等皆应雨。】
 
  都应当拿出来。『雨』是从空而降,显示他们有能力,这些人的福报就像天人一样。我们在佛门里头或者在其他宗教里头常常听到「天女散花」,这是空中的庄严。天空当中有无数的妙衣,像彩云一样布满在空中,非常庄严。再看第九首:
 
  【须弥香水海,上妙摩尼轮,及清净栴檀,悉应雨满空。】
 
  这是供养具里面有『须弥香水海』。我们在这里面所体会到的,这里有「香」、有「水」,这是供养里面不能缺少的。不但用这个来供佛,也要供养参与大会的这些大众们。在现代的社会大的集会里面,我们看到现在供水,现在用矿泉水,那个用量就很大,尤其在夏天天热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给他准备几瓶。香,熏香、涂香、末香,它的作用也很多,所有一切大众都爱用。我们跟大众接触相处,诸位要知道每一个人身体都有体臭,自己不觉得,别人感触到。你那个气味,身上放出来的气味很不好闻,所以你看一般参加大型聚会的,不但是女子用香水,男人也用香水。所以我们到百货公司看,香水生意很好。我们出家人不用这个东西,在家人用得很多、很普遍、很广泛。这也是礼节,我们身上气味不好,跟大众在一块,让大家厌弃,这就失礼了。所以,香花是「礼」里面不能够缺少的,我们要懂得。
 
  人为什么会有体臭?体臭在佛法讲,业报!内有贪瞋痴三毒烦恼,外有五欲六尘的诱惑,内外交感,你很难不起恶念;恶念是因,身上的气分就是果报,身上气分。还有一个口里面的气分,你说话口臭。你自己不知道,让对方感触就很为难,对方有修养不说话,总是希望你说话能够愈少愈好、愈短愈好。这个我们不能不注意、不能不知道。修行人心地清净,内不起贪瞋痴慢,外远离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常说清心寡欲,这些体臭就没有了。所以早年香港那边一些老居士们告诉我,他们见过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身上是清莲花香,他没有用香水。我们大家都知道虚老和尚一年剃一次头、洗一次澡,衣服从来不洗的,从来也不换的。衣服是很脏,领子油垢是很深,但是闻闻是香气,你就晓得他修行有了功夫。汗毛孔里流出来是香气不是臭气。你跟他言谈,他口吐出来的是芬芳。凡是口臭重的人他有毛病,肠胃一定有问题,肠胃有问题,不正常。所以知道有这些不正常的气味,我们就晓得身体内脏里面就有问题、不健康了,你要注意保健。身体健康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是我们读到这一节的经文,这都是一定要懂得的礼节。要注意服装,要注意你的穿著、你所佩带的(古人都是要佩带首饰、佩带璎珞),这些都是属于庄严具。像现在正规的聚会,你看看男女的装扮,你就知道了,愈是重要的庆典愈要注意清净庄严。
 
  『上妙摩尼轮』,「轮」是宝,凡是属于圆的都称之为轮,小小的一个圆形的装饰品也是轮。像中国人的玉璧,圆形的,当中有个洞便利穿带子,佩带在胸前或者佩带在后面,也有佩带在腰间。中国出家人用的这个「衣」,采用钩环,钩环是中国人做出来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没有这个,我们现在这个钩环。这个环也是轮,那个质料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色彩、质料,这是便于搭衣。我们看看现在日本跟韩国他们没有钩环,他们用带子。中国古时候也是带子,传到韩国、日本,出家人的衣服他们还保存着隋唐时代那个样子。我们现在已经改进了,用钩环是改进,就是为了方便起见,这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的。『及清净栴檀』,栴檀是最好的香,香都摆在香炉上,香炉也是在游行的队伍里面,大的香炉几个人抬着的,这里头燃香。『悉应雨满空』,国王交代:你们有什么好的供养东西统统要拿出来,今天要供佛。后面还有一首:
 
  【众宝华璎珞,庄严净无垢,及以摩尼灯,皆令在空住。】
 
  真是想得很周到。『宝华璎珞』,「宝华」说明它不是花草树木上开的这些花,是七宝的,金银七宝做的花。这些花多半是做为装饰品,男子戴在帽子上的「花冠」。女子在发髻上的、还有佩带在身上的璎珞,像花蔓一样的。『庄严净无垢』,佛法里面叫「庄严」,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美丽。文雅的词句叫庄严,通俗一点叫美丽,一个个打扮得非常美丽。「清净无垢」,身体清净,衣着整洁,一点都不零乱,一点都不脏,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就是庄严。还有『摩尼灯』,灯不能够缺少。「摩尼」是如意的意思,「摩尼灯」就是各种不同的灯,不同的形式形状、花样彩色。各人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这个时候统统拿出来,庆祝大好的节日。『皆令在空住』,到这个地方都是国王可以说是下达命令要求大众,从宫廷里面的眷属王子大臣文武百官,一直到全国的人民。今天听说佛出世了,无比的欣喜,要以最恭敬、最庄严的场面来庆祝、来欢迎。迎接佛陀的教诲,普遍推动圣贤的教育,确确实实这是国家第一桩大事!
 
  在中国古时候《礼记》里面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所有的人民,哪一桩事情最重要?教育,教学为先。在古代行政组织里面也分许多机构,宰相底下一级单位称「部」,第一个部就是教育部,对教学的尊重。不像现在,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国家,总理下面这些「部」,第一个部现在多半是内政部、外交部。在古时候头一个是教育部,内政、外交是排在底下,说明他们特别重视教育,「教学为先」。只要把人民教好,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作皇帝的人是「垂拱而治天下」,教育办得好!就这么个道理。
 
  佛是世出世间最好的老师,经典是世出世间教育最好的教材,国王怎么能不欢喜?怎么能不拥护?这十一首偈就是他对于圣贤教育的表态,我们要懂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有智慧、有道德、有大福报的国王,显示出他尊师重道教化人民,给遍法界虚空界,特别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读这段经文,你要不懂这个意思,你就白读了,你什么都没有学会。国王这个表态,首先是自己对佛陀的礼敬,上行下效带动文武百官、眷属王子、全国人民,对老师的尊敬,对教学的尊敬,意思在此地。后面佛说法才能产生效果,这个效果就是印光大师常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现在国王大臣全国人民十分诚敬,他们听佛讲经说法一定得十分利益。最后这首偈,劝导大家,这供养具都准备了,好,一起去供佛,我们看这最后一首:
 
  【一切持向佛,心生大欢喜,妻子眷属俱,往见世所尊。】
 
  你看这首偈,前面一共,从第四首到第十首,七首偈,一共有七首偈,国王命令大家去办供养具,用现在话就是说去办这些礼物;包括自己本身的庄严,你要穿著你自己所有最好的服装,佩带你所有最珍贵的珠宝璎珞,都是表示恭敬供养。香花那些是供佛的供具,带给佛的礼物。『一切持向佛』,我们都带了,向佛所在那个地方去。各个人『心生大欢喜』。『妻子眷属俱』,我们现在讲的携家带眷都来了。『往见世所尊』,我们一起去看,看什么人?世间所尊贵的,世间所尊重的,所以我们佛门称佛为世尊,世尊这个名号就是这样来的,用现在中国人常说的话:尊敬的。佛菩萨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大众最尊敬的老师,他们是以「师」的身分出现在世间。这一段虽然是意思很明了、很清楚、很浅显,实际上含义非常之深,显示出诚敬跟得益是成正比例的,所以这段经文不能少。现在时间到了。
 
  请看底下第六段「俱行诣佛」,这一段也不难懂,请看经文:
 
  【尔时喜见善慧王,与三万七千夫人采女俱,福吉祥为上首。】
 
  这里头有几个小段,我们一段一段来介绍。先说国王,国王的德号『喜见善慧』。国王带着他的『夫人』、『采女』,就是宫女,一共有三万七千人,『俱』就是一个团体,这是国王的眷属。『福吉祥为上首』,我们知道「福吉祥」一定是皇后,宫中内眷一定是由皇后为上首。再看下面一段:
 
  【五百王子俱,大威光为上首。】
 
  国王福报很大,他有『五百王子』,『大威光』我们相信一定是太子,王子里面以太子为上首,就是这个团体的领众。
 
  【六万大臣俱,慧力为上首。】
 
  这是『大臣』。大臣『慧力』我们相信他一定是首相,文武百官是首相为上首。
 
  【如是等七十七百千亿那由他众,前后围绕。】
 
  这是讲全国各个团体的人民,我们现在讲人民团体,『众』就是团体。那由他众,众是团体,团体太多了,『七十七百千亿那由他』,这个国家大,团体多,『前后围绕』。我们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实在讲是无比的庄严。
 
  【从焰光明大城出。】
 
  从居住首都,『焰光明大城』是首都,从首都大城出发。
 
  【以王力故,一切大众乘空而往。】
 
  所以,这个城市的国王大臣、所有居民,过去生修积的善根福德无比的殊胜,感得的果报如同天人。人民尊重国王,一切都归功于国王,『以王力故』,这一句意思很深,我们要学习。我们个人所有一切的成就,在过去无不归功于皇上:皇上圣明,他领导得好、他教得好,才有我这个成就。在家庭归功于父母,在学校归功于师长。这里头学什么?学谦德!谦虚、恭敬成就自己的德行。果报在哪里?到你将来做了老师、你做了家长、你做了国王,你的下一代就跟你一样,把所有一切功德归功于你,这是教育、是教学。
 
  现在社会不如是,各个都是自己要作主。所以目无尊长、目无老师,一切是「我行!我很能干,他算什么!老师也不行,父母也不如我」。不错,你是很行,你的福报享完了,你的恶果就现前,这个恶的果报是什么?现实的,你的儿女是以你为榜样,你瞧不起父母,将来他瞧不起你。你目无尊长,将来他也是目无尊长,变本加厉比你这一代还厉害,到那个时候你后悔来不及了。古人聪明,千万年的经验教训,他知道。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他都想到很深远的后果,后果不善,现前虽有利益,也不要、也会放弃掉!一切都从后果上来想。
 
  我今天在此地跟大家研究经教,实实在在说,我跟李老师的时间说起来虽然是很长,十年,但是你要晓得,一个星期只见三次面,听他老人家讲经一次,听他讲古文一次,听他教学一次,三次。教学的时间只有两年,两年这个班结束之后,见面机会大概只有两次。而且我在台中是作客,我不是当地人。我去的时候,台中莲社已经十年了,所以老师许许多多那些资料都有人保管,我拿不到。拿的时候要申请,老师批准才能借出来,那个时候没有影印,自己抄,原件要奉还。那个时候讲经没有录相、没有录影,连录音都没有。所以我离开台中之后,李老师手中的资料我没有,他只给我一本《无量寿经》,眉注是他自己亲笔注的,我只有这一份东西,这一份东西我大概印了有好几万册,普遍流通在全世界。
 
  如果当时台中莲社有我们现前这个设备,你们一定会想到,我自己讲经的时间会减少,我放老师的东西给大家看。看完之后,我跟大家一起来做研究讨论,我一定是会这么做,对自己有大利益!不断的接受上一代的教诲,长时间的熏习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我不会把我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为什么?我的东西不成熟。成熟之后也不要我自己拿,自然有别人流通,这个就对了。为什么?人家听了、看了觉得真好,他就流通。我不是宣传自己,那是他们拿去流通的,这我没法子。自己真正把名闻利养放下,彻底放下,身心回归大自然。
 
  你们诸位同学要跟我久,细心去观察,你能看到我讲这些东西,现在写的少、讲得多了,是不是我主动去流通?不是!都是别人一再要求,不得已才拿出去。我没有版权,我讲完之后就不要了,我也不会听我的东西。我所记的是老师的教诲,我读的是古人东西,甚至于我自己东西我看都不看!你看你们有很多同学,从录相带、录音带整理出来许多的文字拿来给我,我看了没有?没看。为什么不看?我不希望流通我的东西,我没有东西!我空手而来,还是空手而去!你们听了欢喜,那你们自己看着办!这是我一生的态度。我如果要是搞名闻利养,我对这个就很重视了,一定是全副精神灌注这个地方来过目,来修改这个东西出去流通代表的。我不是的。我要把我的时间来读古圣先贤东西,来读经,我绝不浪费在这些地方,这是我跟大家学习的心态不相同。我常常讲过,我讲的这些东西提供给大家做参考而已,为什么?不成熟。什么叫成熟?大彻大悟才叫成熟。成熟的东西可以流通,不成熟的东西不能流通。
 
  现在大家自己在流通,我没有障碍,我也没有办法障碍。我心里很清楚、很明白,现在讲经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人听不到佛法,我这点东西提供给大家做参考,也是一桩好事情。我自己绝对不做流通的工作。你们在此地知道,前天台湾陈居士到这儿来,她们现在搞一个「华藏卫星电视台」,二十四小时播放我讲的东西,她来见我。我说「好,是一桩好事情」,我对她一丝毫的赞助都没有。你们有没有看得出来?你们知道怎样去学习圣贤之道,怎样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我连这些边都不沾!所以对《大方广佛华严》我能够入少分,享受这个味道,生大欢喜心!从这儿来的。我还有一点点名利的观念,这个经怎么能看得懂!悟道法师曾经问过我,讲《华严经》为什么一句可以能讲几个钟点?怎么讲出来的?我也不知道!大陆谚语说「顺口溜」,溜出来的。我自己也不知道,也没准备过。我喜欢读,从来没有准备。经卷展开意思是现前生起来的,不是我预先想着要怎么讲,没有,没有想过,所以心地清净没有杂念。
 
  我也常常提醒同学们,我们修行有没有进步,讲经的人在讲台上能看出,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能看出,你处事待人接物,放下了!真的放下了。唯有一切放下,你才真正能生活在佛菩萨的境界里头。前天我们读到清凉大师在《疏钞》里头引用的《思益梵天所问经》里面的四句偈,这四句偈是释迦牟尼讲的,末后一首跟《华严经》上讲的意思完全相应,他拿来做印证。讲什么?讲三宝!「知法名为佛,知离名为法,知无名为僧,是菩萨遍行」,这一句我们也用了很长的时间跟诸位介绍,你看这个讲三宝就比我们平常讲三宝的意思深多了!我们知不知道「离」?离就是放下。大乘经上常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些经句我们常读,要知道离,知离是觉法。知无是觉僧,「知无」,我跟大家常讲的《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这四句,诸位细细的把《心经》给它对照对照,你们想想看这四句可不可以做《般若心经》的总结?你如果能体会,如果能落实,真正的「佛法僧三宝」你得到了!
 
  所以讲到这里,一切臣民归功于王。我这一点点成就,这是大家明显能够觉察到的,我归功于老师,归功于韩馆长护法。没有老师引导,没有护法提供我修学的环境,哪里会有成就!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念念不忘老师,我在摄影棚里面你们来参观,开讲之前我要拜老师、我要拜护法;讲完之后我还是要拜老师、拜护法。韩馆长护持三十年,李木源居士护持三年,他们是所有一切护法的代表人,这里讲上首,护法的上首。功德归他们,不能归自己。归自己麻烦在哪里?增长我见,增长我执。我执、我见不能破,三界出不去。纵然你念佛功夫不错,临终时候能够伏烦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生凡圣同居土,上面两土你没分。所以一定在现今,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自私自利断掉,起心动念念念归众生、念念归菩提,回向!这三个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法界。普贤菩萨最后「普皆回向」,回向法界、回向实际,这就对了。往生净土肯定提高品位,在现前提高境界,你的境界不一样。世出世间一切法,一丝毫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了。度众生、帮助众生的「事」要做,帮助众生的「意」没有,这个样子与「佛」、与「法」、与「僧」才会相应。接着看下面经文,这是推崇王的力量、王的福报,其实大家都有福报,特别推崇:这不是我的福报,国王的福报;不是我的智慧,国王的智慧。『乘空而往』,所以他们的福报跟天人没有两样。
 
  【诸供养具,遍满虚空。】
 
  人多,供具太多了,到处遍满。
 
  【至于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到达世尊的面前,向世尊行最敬礼,然后坐在一旁。这个坐都是有秩序的,按照他们来的队伍,首先是国王,国王的眷属、大臣文武百官,再到社会各个不同的团体,有秩序依次而坐。再看下面这一大段,第二大段「略列诸王」,这一大段也很好懂:
 
  【复有妙华城善化幢天王,与十亿那由他眷属俱。】
 
  『妙华城善化幢天王』代表天众,代表哪一种天?二十八层天,这个我们要知道。佛经里面常讲「天龙八部」,天龙八部里面的「天」是代表二十八层天,大多数是用忉利天王来做代表,这个地方是「善化幢王」。第二句:
 
  【复有究竟大城净光龙王,与二十五亿眷属俱。】
 
  八部里面的龙王是守护天宫,相当于我们人间组织里面禁卫军的首领。在民国年间守护国民政府总统府的有警卫团,有警备司令,属于这样的职位,守护天宫的。同时龙也主持地面,中国人常常讲「龙逐于水」,这是说龙王管辖的一些职责。这个龙王名字好,『净光龙王』,这龙王有智慧,净是德,有德、有慧,他住的是『究竟大城』。
 
  【复有金刚胜幢城猛健夜叉王,与七十七亿眷属俱。】
 
  『夜叉王』也是守护天城。龙是守护外城,好象管城池的,「夜叉王」是守宫殿的,天王的宫殿,宫殿的守护神。就好象从前皇宫,北京是京师,守卫京师在清朝有九门提督,那个职位就好象是龙王。守护紫禁城的就相当于夜叉王,那完全是守护皇宫的,守护皇宫一般都是太监,皇宫里面的这些卫队。
 
  【复有无垢城喜见干闼婆王,与九十七亿眷属俱。】
 
  『干闼婆』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香阴」。他是帝释天(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的乐神,宫廷里面乐队的队长。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是素食的,他不是吃肉食的,是素食的。天王需要乐队来演奏就烧香,闻到香他们就来了,所以叫「香阴」。闻到香,他就来了,用香来召集这个乐队。他『与九十七亿眷属俱』。
 
  【复有妙轮城净色思惟阿修罗王,与五十八亿眷属俱。】
 
  『阿修罗』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无端正」,「阿」翻作「无」。阿弥陀佛的「阿」也是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所以,阿弥陀佛要是用字面上来翻译,翻成中文意思是「无量觉」。「修罗」翻作「端正」,「阿修罗」就是「无端正」,无端正相貌就不好看,很丑陋;翻作无端正。佛在经上说,阿修罗的男子的确不好看、不端正,阿修罗的女子就非常美。帝释天娶妃子都是娶阿修罗女。他的福报几乎跟天王差不多,大福报!为什么变成阿修罗?佛经上说,他有天之福,没有天之德。大福报是从哪里修的?从布施修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天王修布施是以慈悲心、谦下心,自己谦虚、自己卑下,尊重别人,所以得天王的福报。阿修罗也修这三种布施,是以傲慢心,修布施的时候,布施那个对象眼睛没有瞧得起人;以好胜心,看到别人布施,「我要布施多一点,我要比你强、我要超过你」。所以阿修罗的习性好斗,他常常找帝释天打仗,所以天上也不太平。帝释天王是很慈悲,阿修罗天常常找他麻烦。『净色思惟阿修罗』,这是皈依三宝,做佛的学生了,回头是岸,发愿做佛的护法神。所以这个阿修罗改邪归正了,我们要尊重他,他护持正法。但是你要晓得,他的习性并不好,你要修行不如法,他很痛恨你,也可能会找你麻烦。你要是如理如法的修行,他一定帮助你、一定护持你。他与『五十八亿眷属俱』。愈往后面眷属愈多。
 
  【复有妙庄严城十力行迦楼罗王,与九十九千眷属俱。】
 
  『迦楼罗』翻成中文意思叫「金翅鸟」。金翅鸟很大,是龙的克星,它吃龙,所以龙是最怕它的。这也皈依三宝,受了佛的戒律不杀生,所以不敢再去欺负这些小龙、欺负水族,也成为佛法里面的护法神。这些都是鬼神,我们在「世主妙严品」里面读过,这属于杂神类。《华严经》上这些杂神类是不是真的神?不是的,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我们在《弥陀经》里面,不是读的很多众鸟吗?白鹤、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释迦牟尼佛说过,「那不是畜生」。这鸟从哪里来?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阿弥陀佛的化身。我们从这地方就晓得,华藏世界这些杂神众是不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肯定是!这就是一切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现什么身,投其所好,让他学习方便,容易成就。这个意思在此地,我们应当要懂得。再看底下这一句:
 
  【复有游戏快乐城金刚德紧那罗王,与十八亿眷属俱。】
 
  『紧那罗』也是帝释天的乐神,他主歌舞表演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团队。所以他的城叫『游戏快乐』,相当于现代社会里面所说的文艺团体、歌剧团。他们是从事于文艺表演的,音乐、歌舞、戏剧,娱乐大众的。「紧那罗」翻成中文意思叫「疑人」,疑是怀疑。为什么叫疑人?他的样子跟人一样,头上长一只角。看到头上长这一只角,这不是人;可是你要不去看他这只角,他跟人一样。所以好象是人,就是多了一只角,乐神。所以八部里面乐神有两个,一个是干闼婆,一个是紧那罗。干闼婆是音乐的、乐队。这个地方紧那罗是有表演的,有歌舞、有戏剧,这么样一个团队。他在此地有『十八亿眷属俱』。再看:
 
  【复有金刚幢城宝称幢摩侯罗伽王,与三亿百千那由他眷属俱。】
 
  这个眷属多,确实是多。『摩侯罗伽』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叫「大蟒神」,这是蛇族,大蟒蛇;『王』那就是蟒神,大蟒这类的神。也翻作「大腹行」,蛇没有脚,行走的时候用腹部,所以也翻作「大腹行」。这是以『金刚幢城宝称幢摩侯罗伽王』做代表。以上把「八部」都介绍出来了。
 
  【复有净妙庄严城最胜梵王,与十八亿眷属俱。】
 
  末后讲的是「大梵天」,大梵天王在一个佛世界里面也很多。我们知道一个小千世界的天顶就是大梵天,小千世界的天顶是初禅,初禅是梵天、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中千世界就有一千个梵王,大千世界一千再乘一千,百万个梵王,所以梵王很多,这举出『最胜梵王』为代表。末后我们看这个总结:
 
  【如是等百万亿那由他大城中所有诸王,并其眷属,悉共往诣一切功德须弥胜云如来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前面说人间人王率领眷属、王子、文武百官、各行各业的代表,迎接佛陀。这边再看天龙八部鬼神、大梵天王也跟人王一样,把他们的眷属,把他们所统辖的部属也统统都带来了。他们在哪里?出现在空中,虚空、地面呈现出无比的庄严,欢迎佛陀的场面你们看看有多大!多殊胜!多么庄严!实在是我们没有言语能够形容,对世尊这样的恭敬,这是世尊究竟圆满的智慧、福德之所感召。佛在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我们这些人没有被他感召?我们这些人对佛不认识,所以看到佛心里头一丝毫的震动都没有,业障、烦恼、习气太重了!见如不见,闻如不闻,这样殊胜的机缘当面错过,你说可惜不可惜。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释迦牟尼佛示现成正等觉,如果不是净居天人变化成我们人身来求佛住世,释迦牟尼佛当时就入般涅槃、就走了,这个世间没有人知道。净居天人代我们来启请,佛这才住世。
 
  『一切功德须弥胜云如来』放光,大威光太子善根成熟,他觉悟了、他明白了,把这桩事情向大众宣布。国王也明白了,臣民、大众也都明白了,才有无比殊胜庄严的场面,请佛住世,请转*轮,我们要学。我们要求一个善知识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这你就学会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接待,来影响当地的这些群众,希望他都能够参加这个法会,听到希有的佛法,这就是教导我们。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二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0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七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三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七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二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二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九九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28 为妇贸鼻喻 Change The WifeS Nose[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三合板哲学[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第九章 禅修前的唸诵[栏目:佛教禅修直解]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B 1208~1211经:此四经是佛弟子婆耆舍尊者赞佛和赞上座尊者的诗偈..[栏目:界定法师]
 一二九 火种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1[栏目:果平法师]
 慈悲救度如母众生[栏目:传喜法师]
 具智慧亦当精进 障重者更需惭愧[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