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三时系念?
 
{返回 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94

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三时系念?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
 
  问:做"中峰三时系念法事",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

  答:法会、佛事当中的主持人,佛在经上没有指定一定是要出家男众,没有指定。既没有指定,那当然都可以,不但出家女众可以,在家男众、女众也可以。这个事情是跟鬼神打交道,问题是你有没有德行真的去帮助他。如果你没有德行,照着法本去念,鬼神会讥笑你,瞧不起你,甚至于会捉弄你,这个事情我们也常常听说,自古以来就有。所以,超度法事起源不是很久,诸位要是细细去看历史,佛教当年传到中国是教育。什么时候变成宗教?这个时间并不长。早年我在大专讲座任课的时候,这个讲座是道安老和尚主办的,我们常常在一起。我也曾经就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教是什么时候变成宗教的。他告诉我,大概是在清朝中叶,也就是乾隆以后。变成宗教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日本把佛教认为是宗教,所以这个概念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中国过去,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人把佛、把儒、把道都看为三家,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是社会教育、都是教人修身养性。佛法是最为鲜明,这个目的很清楚,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报,果必有因,苦是从迷来的,乐是从觉来的。你要想离苦,你必须破迷;你要想得乐,那你一定要开悟。所以它是教学,绝对不是迷信。特别是佛门里面,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都称为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这个字的意思,佛这个字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跟中国人讲的圣人意思很接近,贤人、圣人。你看看《佛学字典》里面的批注,注佛是智的意思、是觉的意思。所以,一个有智慧,一个真正觉悟的人,在印度就称之为佛陀。菩萨也是觉悟的人,觉悟得不圆满,阿罗汉也是觉悟的人,觉悟得并不够深。这些名词术语,它的真正含义我们一定要懂。

  所以超度,特别超度佛事跟鬼神往来,最重要是德行。你们看看倓虚老法师的传记《影尘回忆录》,是倓老口述的,大光法师笔记的。大光也都往生了,都不在了,多年我们都是好朋友,往年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我每次到香港来,他一定会找我,还有圣一法师,好朋友。《影尘回忆录》,倓老说了一个故事,这故事都是事实。倓虚法师是中年出家,没有出家之前就学佛了,跟几个朋友开了一间小的中药店。其中有个朋友姓刘,也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他是专读《楞严经》,你看到有个标题说"八载寒窗读楞严"。不错,有相当的功底,八年念《楞严经》,天天不间断,念《楞严经》念了八年。

  他说,有一天中午顾客很少,他们在药铺柜台打瞌睡,睡着了,睡午觉睡着了。睡着之后他做了个梦,梦到有两个人来找他,到他的店铺来,他一看到之后就很不自在。这两个是什么人?真叫冤亲债主,是为了财务上的问题打官司,这两个人输了,刘先生胜诉,那两个人气死了,上吊自杀。这两个人来了,他说这是找麻烦的,但是看这两个人的态度很温和,不像是找麻烦的样子,走到他面前,就跪在他面前。他就问他:"你有什么事情?"他说:"求超度。"刘先生这下放心了,他不找麻烦,求超度。他说行,要我怎样超度你?他说只要你答应。行,我答应你。看到这个鬼魂踩到他的膝盖、踩他的肩膀,升天了。你看看什么仪式都不要,在家居士。

  这两个人走了之后,一会儿又来了两个,两个是他已经过世的太太、一个女儿,走到他面前,也是跪到他面前求超度。同样的方法,只要你肯答应。答应你。看到踩着膝盖、踩着肩膀升天了。所以,超度是要你自己真正修行的功力,不在仪式。你没有这个功夫,没有这个能力,仪轨做得再好,做得再好看,没有用,超度不了的。所以,这个道理你要懂得,一定要修养自己的德行。

  超度佛事里头,现在最普遍的是《梁皇忏》、《慈悲三昧水忏》。你看看,《梁皇忏》的主法是宝志公,宝志公大家都知道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再来的,那还有什么问题?《三昧水忏》,你们在前面看看它的缘起,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迦诺迦尊者。这也是冤家对头找上门,害了个人面疮,几乎要送命,这是得慈悲三昧水把它化解。慈悲三昧,水是形式,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慈悲心,真正慈悲心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有善意、都有爱心,决定没有伤害的念头。三昧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慈悲心化解了。所以,你要真的有修行,真的有德行,不要说是比丘尼可以主法,在家居士也可以主法,要懂这个道理。心不清净,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就是大僧也未必有效,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问:助念团出去给往生居士助念,有时也做三时系念佛事,在家居士上座主法,都是受菩萨戒的,可否?

  答:这个我刚才都答复了,可以的。

  问:做"中峰三时系念法事",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

  答:法会、佛事当中的主持人,佛在经上没有指定一定是要出家男众,没有指定。既没有指定,那当然都可以,不但出家女众可以,在家男众、女众也可以。这个事情是跟鬼神打交道,问题是你有没有德行真的去帮助他。如果你没有德行,照着法本去念,鬼神会讥笑你,瞧不起你,甚至于会捉弄你,这个事情我们也常常听说,自古以来就有。所以,超度法事起源不是很久,诸位要是细细去看历史,佛教当年传到中国是教育。什么时候变成宗教?这个时间并不长。早年我在大专讲座任课的时候,这个讲座是道安老和尚主办的,我们常常在一起。我也曾经就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教是什么时候变成宗教的。他告诉我,大概是在清朝中叶,也就是乾隆以后。变成宗教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日本把佛教认为是宗教,所以这个概念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中国过去,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人把佛、把儒、把道都看为三家,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是社会教育、都是教人修身养性。佛法是最为鲜明,这个目的很清楚,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报,果必有因,苦是从迷来的,乐是从觉来的。你要想离苦,你必须破迷;你要想得乐,那你一定要开悟。所以它是教学,绝对不是迷信。特别是佛门里面,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都称为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这个字的意思,佛这个字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跟中国人讲的圣人意思很接近,贤人、圣人。你看看《佛学字典》里面的批注,注佛是智的意思、是觉的意思。所以,一个有智慧,一个真正觉悟的人,在印度就称之为佛陀。菩萨也是觉悟的人,觉悟得不圆满,阿罗汉也是觉悟的人,觉悟得并不够深。这些名词术语,它的真正含义我们一定要懂。

  所以超度,特别超度佛事跟鬼神往来,最重要是德行。你们看看倓虚老法师的传记《影尘回忆录》,是倓老口述的,大光法师笔记的。大光也都往生了,都不在了,多年我们都是好朋友,往年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我每次到香港来,他一定会找我,还有圣一法师,好朋友。《影尘回忆录》,倓老说了一个故事,这故事都是事实。倓虚法师是中年出家,没有出家之前就学佛了,跟几个朋友开了一间小的中药店。其中有个朋友姓刘,也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他是专读《楞严经》,你看到有个标题说"八载寒窗读楞严"。不错,有相当的功底,八年念《楞严经》,天天不间断,念《楞严经》念了八年。

  他说,有一天中午顾客很少,他们在药铺柜台打瞌睡,睡着了,睡午觉睡着了。睡着之后他做了个梦,梦到有两个人来找他,到他的店铺来,他一看到之后就很不自在。这两个是什么人?真叫冤亲债主,是为了财务上的问题打官司,这两个人输了,刘先生胜诉,那两个人气死了,上吊自杀。这两个人来了,他说这是找麻烦的,但是看这两个人的态度很温和,不像是找麻烦的样子,走到他面前,就跪在他面前。他就问他:"你有什么事情?"他说:"求超度。"刘先生这下放心了,他不找麻烦,求超度。他说行,要我怎样超度你?他说只要你答应。行,我答应你。看到这个鬼魂踩到他的膝盖、踩他的肩膀,升天了。你看看什么仪式都不要,在家居士。

  这两个人走了之后,一会儿又来了两个,两个是他已经过世的太太、一个女儿,走到他面前,也是跪到他面前求超度。同样的方法,只要你肯答应。答应你。看到踩着膝盖、踩着肩膀升天了。所以,超度是要你自己真正修行的功力,不在仪式。你没有这个功夫,没有这个能力,仪轨做得再好,做得再好看,没有用,超度不了的。所以,这个道理你要懂得,一定要修养自己的德行。

  超度佛事里头,现在最普遍的是《梁皇忏》、《慈悲三昧水忏》。你看看,《梁皇忏》的主法是宝志公,宝志公大家都知道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再来的,那还有什么问题?《三昧水忏》,你们在前面看看它的缘起,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迦诺迦尊者。这也是冤家对头找上门,害了个人面疮,几乎要送命,这是得慈悲三昧水把它化解。慈悲三昧,水是形式,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慈悲心,真正慈悲心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有善意、都有爱心,决定没有伤害的念头。三昧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慈悲心化解了。所以,你要真的有修行,真的有德行,不要说是比丘尼可以主法,在家居士也可以主法,要懂这个道理。心不清净,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就是大僧也未必有效,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问:助念团出去给往生居士助念,有时也做三时系念佛事,在家居士上座主法,都是受菩萨戒的,可否?

  答:这个我刚才都答复了,可以的。

  问:做"中峰三时系念法事",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

  答:法会、佛事当中的主持人,佛在经上没有指定一定是要出家男众,没有指定。既没有指定,那当然都可以,不但出家女众可以,在家男众、女众也可以。这个事情是跟鬼神打交道,问题是你有没有德行真的去帮助他。如果你没有德行,照着法本去念,鬼神会讥笑你,瞧不起你,甚至于会捉弄你,这个事情我们也常常听说,自古以来就有。所以,超度法事起源不是很久,诸位要是细细去看历史,佛教当年传到中国是教育。什么时候变成宗教?这个时间并不长。早年我在大专讲座任课的时候,这个讲座是道安老和尚主办的,我们常常在一起。我也曾经就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教是什么时候变成宗教的。他告诉我,大概是在清朝中叶,也就是乾隆以后。变成宗教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日本把佛教认为是宗教,所以这个概念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中国过去,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人把佛、把儒、把道都看为三家,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是社会教育、都是教人修身养性。佛法是最为鲜明,这个目的很清楚,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报,果必有因,苦是从迷来的,乐是从觉来的。你要想离苦,你必须破迷;你要想得乐,那你一定要开悟。所以它是教学,绝对不是迷信。特别是佛门里面,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都称为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这个字的意思,佛这个字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跟中国人讲的圣人意思很接近,贤人、圣人。你看看《佛学字典》里面的批注,注佛是智的意思、是觉的意思。所以,一个有智慧,一个真正觉悟的人,在印度就称之为佛陀。菩萨也是觉悟的人,觉悟得不圆满,阿罗汉也是觉悟的人,觉悟得并不够深。这些名词术语,它的真正含义我们一定要懂。

  所以超度,特别超度佛事跟鬼神往来,最重要是德行。你们看看倓虚老法师的传记《影尘回忆录》,是倓老口述的,大光法师笔记的。大光也都往生了,都不在了,多年我们都是好朋友,往年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我每次到香港来,他一定会找我,还有圣一法师,好朋友。《影尘回忆录》,倓老说了一个故事,这故事都是事实。倓虚法师是中年出家,没有出家之前就学佛了,跟几个朋友开了一间小的中药店。其中有个朋友姓刘,也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他是专读《楞严经》,你看到有个标题说"八载寒窗读楞严"。不错,有相当的功底,八年念《楞严经》,天天不间断,念《楞严经》念了八年。

  他说,有一天中午顾客很少,他们在药铺柜台打瞌睡,睡着了,睡午觉睡着了。睡着之后他做了个梦,梦到有两个人来找他,到他的店铺来,他一看到之后就很不自在。这两个是什么人?真叫冤亲债主,是为了财务上的问题打官司,这两个人输了,刘先生胜诉,那两个人气死了,上吊自杀。这两个人来了,他说这是找麻烦的,但是看这两个人的态度很温和,不像是找麻烦的样子,走到他面前,就跪在他面前。他就问他:"你有什么事情?"他说:"求超度。"刘先生这下放心了,他不找麻烦,求超度。他说行,要我怎样超度你?他说只要你答应。行,我答应你。看到这个鬼魂踩到他的膝盖、踩他的肩膀,升天了。你看看什么仪式都不要,在家居士。

  这两个人走了之后,一会儿又来了两个,两个是他已经过世的太太、一个女儿,走到他面前,也是跪到他面前求超度。同样的方法,只要你肯答应。答应你。看到踩着膝盖、踩着肩膀升天了。所以,超度是要你自己真正修行的功力,不在仪式。你没有这个功夫,没有这个能力,仪轨做得再好,做得再好看,没有用,超度不了的。所以,这个道理你要懂得,一定要修养自己的德行。

  超度佛事里头,现在最普遍的是《梁皇忏》、《慈悲三昧水忏》。你看看,《梁皇忏》的主法是宝志公,宝志公大家都知道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再来的,那还有什么问题?《三昧水忏》,你们在前面看看它的缘起,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迦诺迦尊者。这也是冤家对头找上门,害了个人面疮,几乎要送命,这是得慈悲三昧水把它化解。慈悲三昧,水是形式,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慈悲心,真正慈悲心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有善意、都有爱心,决定没有伤害的念头。三昧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慈悲心化解了。所以,你要真的有修行,真的有德行,不要说是比丘尼可以主法,在家居士也可以主法,要懂这个道理。心不清净,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就是大僧也未必有效,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问:助念团出去给往生居士助念,有时也做三时系念佛事,在家居士上座主法,都是受菩萨戒的,可否?

  答:这个我刚才都答复了,可以的。


{返回 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居士如何做《三时系念法事》才如法?
下一篇:建立多元文化中心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出家者不守规矩,道场还应该接受他吗
 在道场该如何调整心态,为众生服务?
 没立牌位冤亲债主能进入法会吗?
 老法师能否帮助解决道场资金缺乏?
 做目连尊者生日如法吗?能保平安吗?
 发心建道场,最低要具备什么功夫?
 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三时系念?
 如何改变道场破烂的局面?
 常住拿法宝和他人结缘,算不算攀缘?
 居士如何做《三时系念法事》才如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隋唐五代至宋初的药师信仰(李小荣)[栏目:药师佛·文集]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念头集中就是禅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四)[栏目:杂阿含经]
 浅谈师资相摄[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阿含经菁华节录·肆、慈善不放逸[栏目:阿含经菁华节录]
 阿毗达摩 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所[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佛学纲要 第五章 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栏目:蒋维乔居士]
 浮生不可期[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