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十九集) 2010/6/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5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七面,倒数第七行:
第八段,「托事显法生解门。由上之重重无尽,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如《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到这里是一段。在前面一段,「因陀罗网法界门」,给我们说到重重无尽,这是佛经里面所讲的科学,告诉我们宇宙的真相。让我们很自然就想起贤首大师的《妄尽还源观》,《还源观》里面所讲的「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示就是展示三种周遍。「相即相入」讲一切法,一切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就是三种周遍里面的第二种「出生无尽遍」。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它是事实真相。现在科学家的探讨没有办法探讨到这个境界,探讨到三细相,物质是怎么产生的,探讨到此地,发现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科学的名词跟佛的名词不一样,是一桩事情,科学家讲能量,能量就是业相。这个业就是动的意思,业是造作,所以它是动的意思,也就是科学里面讲的波动的现象,非常微细的波动。近代的科学家对这个非常有兴趣,这是新的发现。这个波是什么?念头的波,念头的力量太大,念头真的能改变宇宙。宇宙都能改变,何况我们的生理,身体、生理能改变。这个能改变的叫念头,念头现在科学家叫信息,在阿赖耶里面叫转相,也就是见分。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这是现代量子力学它讲这些东西。但是一重的相容相即容易懂,重重无尽的相容相即就很难懂,这大概是大乘佛法里专有的。科学能不能探测这一道?大概很不容易,非常困难,这是甚深禅定当中见到的。
佛在经上常常给我们提示,什么样的定功能见到这个境界?一般大乘经都说八地菩萨。由此可知,七地以前没见到。像我们一样,我们没见到,我们是听说,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我们知道这个信息,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容相入的。因为相容相入,所以才真正是一体,不是想像的一体,确实是真实的一体,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起心动念,动个念头,世尊讲「心有所念」,不论是有意无意,这个念头就是三种周遍。第一个它的能量「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第三个「含容空有」。经上举的一尘,一微尘,一事,一桩事,任何一桩事,这一桩事里面你能看到法界的全体。一微尘里面能看到,何况一桩事?所以见性的人,明心见性他见到,他见到事实真相,也就是华严十玄门他门门都入了,一门入一切门入。为什么?相即相入。无论哪一门,这有十个门,随便从哪个门进去,你全都得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知道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这多么亲切。所以我们常讲伦理的教育,伦理是讲关系,大乘佛法,《华严经》讲的关系讲得太密切了。经上我们常常读到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句经文我想很多人都念过,都记得,都很熟悉,但是你有没有感觉到?他跟我们真的是一个法身吗?真的,一点都不错,这个境界不容易体会。十方三世佛,里头有我们自己在里头,三世佛是讲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我们这些人是未来佛,将来都要成佛,为什么?你有佛性。现在是迷了,迷了自性,总有一天你会觉悟,这个问题只是在早晚,肯定你会成佛。你成佛之后,你证得十玄门,你证得清净法身,到那个时候你才知道,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依正庄严跟自己是一体,这叫法身。
上面讲了这么多段,现在大师告诉我们,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的法界。一尘一毛,这个毛是汗毛端,一尘一毛里面都有法界全体。全体,通常我们用六个字来说明,性相、理事、因果。性就是法性,《还源观》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宇宙之间所有的现象都是从这个体里头变现出来的。这个体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没有任何形相,但是它能生一切物质、精神的现象,它能生能现。在中国唐朝时候,禅宗有位惠能大师,中国禅宗第六代的祖师,大家称他为六祖惠能。他见性了,很了不起,他是顿悟,不是渐悟。而且这个人不认识字,很年轻,二十四岁,开悟的时候二十四岁。示现给我们做证明,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一念觉悟了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了佛就成凡夫,在一念之间,这一念是怎么样的一念我们不知道,我们无法体会。这么多年来我们在经教里面摸索,看到经上告诉我们,早年看到的《仁王经》,这部经在台湾佛门弟子都知道,因为每年佛教里面都做一次「仁王护国息灾法会」,这个法会主要就是诵读《仁王经》,法会是七天,大家都知道。《仁王经》里面佛曾经说过,讲宇宙的来源是一时顿现,什么时候?大乘教里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念不觉就叫无明。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现在科学家讲的能量,这个东西出现了。不觉它就出现,要是觉,觉它不出现,不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叫真心。诸位知道真心永远不动的,真心没有形相,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真心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没有办法离开真心,离开真心什么都没有了,连虚空都是真心变现的。所以真心在哪里?真心就在眼前。因为它连空都不是,不能叫它作空,我们六根都缘不到,在面前,眼看不见,耳也听不到,手也摸不到,心里也想不到,它在,它要不在的话,什么都没有了,它在。佛法称它叫自性,也称它作真心,也称它为法性,名词很多,也称为第一义。释迦牟尼佛对这桩事情说了几十种名词,为什么说这么多?这是教学的善巧,教你什么?不要执著名字,你执著名字就错了,完全错了,它没有名字。像老子《道德经》上所讲的,「名可名,非常名」,不得已给它假立一个名词,根本它就没有名词,你说它是什么名词就错了,它没有名词。所以,马鸣菩萨教我们听经学教不要执著名字相,所有的名词术语都是假设的,为了教学方便,你要从名去体会它的意思,那就对了。不要执著名词,名词是假的,执著名词你就见不到真性,佛说法的真实义你永远不能够体会;要离名字相你才能体会到真实义,佛在讲什么。
惠能大师见性了,向老师提出报告,这个是必须要的,你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你说来我听听。能不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说不出来,他形容出来了,他说「何期自性」,何期自性这句话用现在话来说,没有想到自性,「本自清净」。第一个现象,它是清净的,它从来没有染污过,过去没有染污过,现在也没有染污过,决定不会染污的,这告诉你头一个。第二个它没有生灭,「本不生灭」,它没有生灭,它是永恒的,它是存在的。存在,我们看不到、摸不到,也没办法想像。第三句话说「本自具足」,它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说它什么都有,它一样都不缺,但是它没有现前,这个很不好懂。它有缘它就能现,什么是它的缘?一念不觉那就是缘,一念不觉在佛法里名词也很多,通常我们常常看到的叫「无始无明」。无始这两个字的意思不要想得太玄,想玄了你想错了。什么意思?没有开始,也就是说没有原因,没有开始,一念妄动。这个很玄,非常非常难懂。你怎么会动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无意的,实在讲,有意无意都说不上,无意对面还有个有意。它什么也说不上,但是它动了,就是极其微细的一个波动现象。
这个现象一动,从体起用,就是从自性,自性是本体,你看它本来具足,现了什么相?现了阿赖耶的相。阿赖耶叫妄心,自性叫真心,真心里面出来个妄心。宇宙是谁变出来的?妄心变出来的,妄心怎么变?妄心得有体,如果这个体里面要真的什么都没有的话,妄心怎么变得出来?所以这个体里面什么都有,样样不缺,只要这一动,它就现形了。佛在经典里面常常用水做比喻,把自性比作水,水平的时候。那一动是什么?一动就是波,就起了个波,波的现象就起来,那是个妄心,波还是水,还是自性。有这个波起来,这个波就「能生万法」,虽然生万法,自性还是如如不动,自性没动过,能大师讲「本无动摇」。
由此可知,这个波动的现象,无始无明的波动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的真心从来没动过,这一动,产生了个妄心,这个妄心就是今天量子力学里面所看到能量的现象、信息的现象、物质现象,这三样东西出来了。在大乘法里面叫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三细相出来的时候那是一念。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讲得很好、讲得很清楚,这一念的时间很短,不长,短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法子体会。弥勒菩萨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他说「举手弹指之间」,这一弹指,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换句话说,一念的时间是一弹指的三百二十兆分之一。这不是秒,我们一秒钟我能弹四次,大概还有比我弹得更快的,我相信可以弹五次。如果弹五次,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一千六百兆,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无法想像,它太快了。所以佛法讲这桩事情说「不生不灭」。诸位要知道,如果没有这种现象,讲不生不灭不是废话吗?它真有生灭。为什么说它不生不灭?你说它灭,它又生了,你说它生,它又灭了,可以说生灭同时。
但是要知道,这个念头里头就具足三细相,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它有业相,就是波动,从波动里面它就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识就是受想行识,精神现象,所以物质跟精神是同时发生的。阿赖耶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本人,我们称它叫本识,是我们的本人。迷的时候,中国人叫灵魂,这个东西,我们身有生灭,它没有生灭,识没有生灭。在佛经里面,上面加个「神」字,叫神识,那是我们自己。阿赖耶范围很大,现在我们从十玄里面知道了,因为它相容相即,它跟整个法界是一体,真的就像网一样,它是在一起的。所以真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我们的念头,念头就是信息,无论是有意无意,跟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的现象都互通信息,通的。好像电网一样,你一触全都动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量子科学家现在对这个很有兴趣,就是在研究这个东西。它通,通它能控制物质,物质产生的变化,那不是性的事情,那是识。所以,大乘教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心是真心,真心能现,能生能现,不能变,它不变;识它就会变,所以心现识变,十法界依正庄严,识变的,它变的。真心所现的相,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所以实报土里面的众生,不但是佛菩萨,这是人,实报土里面也有树木花草、也有山河大地,它是怎么生的?化生的,全是变化的,没有生长的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生物可以分为几种,叫胎卵湿化,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像树木花草这些现象、山河大地这些现象。所以实报土里面这些现象,人也好、花草树木也好、山河大地也好,它永恒不变。人没有从小孩生长这个现象,没有,他是化生的,永恒不变。他也没有衰老的现象,叫长生不老,真有,不是假的,实报土里面的人个个都是长生不老。
我们学佛,真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能生实报庄严土。是不是真能生?真能生。什么条件可以生到那里?佛给我们讲,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就到实报土去了。实报土才是真正的故乡,才是真正的老家,我们现在变成在外头流浪汉,跑到六道里头搞轮回,苦不堪言,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你有分别执著。实报土里头没有分别执著,有起心动念,那个起心动念不是我们想像的,我们想像不到,那就叫什么?那就是无始无明,由无始无明现的这个境界是实报土。所以那个起心动念是太微细了,我们没有法子觉知。这种微细的波动,最初的波动,佛说八地以上见到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的菩萨他们看见。七地以前定力都不够,都没有看到这个事实真相。
没看到这个事实真相,可是他也到那里去居住,这是我们知道的《华严经》上初住以上,你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由此可知,实报土里面聪明智慧不一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住在一起,但是对於实报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最上面那五个阶级的人清楚,他们聪明,他们完全了解,其他的不了解。所以实报土的菩萨还得上课、还得修行,但是他们上课修行那个方式跟我们这里不一样。他们不需要讲演,用什么方式?我们现在有一句俗话说,心灵的沟通,可能大概都是这样的,没有边际的,一种心灵沟通。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境界,把无始无明习气消化掉。习气完全消化掉了,回归到常寂光,回归到常寂光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现在科学家他们也有个很疑惑的问题,我们看到许多报告说科学家的研究,他说我们现在科学能够理解、能够见到的宇宙,实际上只有整个宇宙的百分之十,另外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那是不是都回到常寂光去了?回到常寂光,痕迹都没有。他从常寂光出来,后来又回归到常寂光,在佛经里有解释。回归到常寂光,那真叫痕迹都没有了,他还起不起作用?我们相信他起作用,他不能不起作用,为什么?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感,常寂光虽然不动,但是众生这个感会让他启动,所以他就有应。为什么他有应?因为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相是物质现象,智慧就是见闻觉知,所以他有智慧、他有德、他有相,他统统具足,只是不显。就好像水,水有没有具足波?具足波,但是没有风的时候显不出来。有了风,这有了缘,它能够起波,它能够起浪,它能够起大浪;在没有风的时候,它连波都没有。所以说我们才晓得,佛菩萨跟我们的感应,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前,是不是从极乐世界到这里来的?不是的,就在眼前现身的。为什么?相即相入。在那个境界里面,没有所谓的什么时间、空间,没有。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没有过去未来,所以就在当下;没有空间就是没有距离,在哪里现形?当下现形。
我们遇到一桩事情,这是我的老校长,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国立第三中学校长周邦道,他的夫人我们叫周师母,遇到一个奇怪的事情。抗战胜利之后,回到南京,他南京住的房子很大,前后都有庭院。进入他的门里面要经过三道门,大门进去是院子,里面还有二门,第三道门才是他们的客厅,客厅后面是他们的起居室。我们周师母有一天遇到一个出家人,在哪里遇到的?在她家里遇到的。这个出家人来化缘,她问他从哪里来的?九华山。问他要什么?他跟她化五斤香油。那时候她还没学佛,她没给他。没给他,这个出家人就走了。走了之后,她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三道门都没有开,他怎么来的?走了之后,也没有人给他开门,他怎么走的?这时候才发觉到非常奇怪。这个事情一直就是怀疑,以后在台中住,认识了李老师,就把这桩事情跟李老师叙述,老师告诉她,那是地藏菩萨,你跟他有缘。她非常后悔没有给他五斤香油。那是什么?就在当下,没有时空。当时她没有感觉到,事情过了之后,她感觉到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你看三道门的院子,他人到哪里去了?明明看到他来的,还跟他谈话,走了之后,一下就不见了。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了解,「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真的。
菩萨给我们示现,我们知道了,我们自己是不是这个现象?也是这个现象,不知道。如果你甚深体会,经里面所讲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今天量子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现象是什么?是意念的累积产生一种连续的现象。念头的波动频率不一样,波动慢的就变成石头、变成矿物,频率振动快一点的就变成植物、变成动物,最快的,像现在电视、手机这种频道,那是波动得快的。除了波动之外,没有物质这样的东西,换句话说,物质可以把它分解,还原给波动。这个说法,跟我们《还源观》上讲的一念「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就很接近。这个现象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在眼前。我们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虽然我们还比不上佛菩萨,人家已经亲证,我们没有证得,我们只听佛说的,但是我们对佛的话深信不疑。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很好,「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真就绝对不是假话,如就是讲到恰到好处,不增不减,事实是什么样子他就怎么说法,不添一点也不减一点,叫如语。我们相信佛的话,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慢慢去体验,这叫真正学佛。
首先肯定,我们现在不是讲修六和敬吗?六和敬头一条「见和同解」,这非常重要,这是和睦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明白事实真相了,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你说我们要不要和?我们把宇宙缩小,举个比喻像我们的身体,那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身上里面的一个细胞,再小的是一个原子、是一个粒子。科学家知道我们人身有多少个粒子,科学家有数据,查查看身上有多少个原子、电子、粒子,你身上有多少个,这样子堆成这么一个身体现象。每个原子、每个粒子都是这个身体的一部分,共同成就这个身体,这些现象密切相连,像个网状一样,它全是通的,这叫一体观。我们能不爱惜这个身体吗?能不爱惜身上每根汗毛,每个分子,每个原子、电子?虽然这些东西时时刻刻还在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科学家告诉我们,周期是七年。这个现象我们想想是正常的,为什么?最基本的粒子,现在量子讲是量子群,量子群是小光子,它存在的时间很短暂,非常非常的短暂,但是它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累积的现象就成物质现象。整个宇宙都是这个东西组成的,所以我们知道是一体。
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人要尊重、要敬爱,尊重一切人是尊重我们的自性。树木花草也是我们一个共同体,我们讲能量、信息、物质,完全相同,山河大地也是相同的。在宇宙里面,佛法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找不到一样东西是独立的,跟我们不相关的,找不到;也就是说我们体外的东西你找不到,所有一切跟我们是一体,你说我们要不要敬爱?用中国的话来说,孝顺!我们讲两个字,「孝敬」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根,是德的根。孝是对父母,敬是对老师,孝亲尊师是所有德行的根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孝敬就扩大了,把我们对待父母跟老师这个孝敬,一展开就是孝敬遍法界虚空界,这是普贤行。普贤菩萨跟别的菩萨不一样。所以大经里面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这个意思是不修普贤行不能见性。普贤行有十大纲领,有十条,它的境界是什么?境界是法界虚空界,那个对象就是此地讲的重重无尽。
「礼敬诸佛」,诸佛不但是一切有情众生,《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看,无情就是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自然现象,这是属於无情的,跟有情同圆种智,是一不是二。整个宇宙是整体的,我们的孝心、我们的敬意要遍法界虚空界,没有差别。我对父母是怎么样,我对一切人就是那样子,我对老师怎么样,我对一切众生就是这个样子,不能有差等,有差等你就不是普贤菩萨。对人是这样的,对蚊虫蚂蚁也是这样,对树木花草也是这样,对山河大地也是这样,这叫普贤菩萨。他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知道是一体,他亲证这个境界。我们虽然没有证得这个境界,诸佛如来在大乘经里面给我们这样开示,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那我们现在就要改正心态,修正我们过去所有错误的概念。
要依中国的传统来讲,中国传统里面讲关系,五伦,大乘经里面我们看十玄门,这里面五伦讲到究竟圆满。关系多密切!我们的孝心才能达到究竟,父子有亲的亲爱,君臣有义的道义,都能做到究竟圆满。再扩充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老祖宗传统东西不就是这么多吗?每一个字、每一个条目它的境界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人真觉悟了,我们现在讲磁场,中国人讲氛围,这个氛围多好,这个氛围全是性德、全是正气,氛围充满这个,那就是佛菩萨的境界,至少是天道的境界。妖魔鬼怪所有这些邪气决定不能够侵入,自然就没有了。妖魔鬼怪那些邪气,与正气相反的,邪不胜正,它自然就隐藏起来,不敢暴露出来。今天的社会我们所看到的全是邪恶,这个社会的磁场不好,让每个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人,怎么晓得磁场不好?他没有安全感,心定不下来,心总是惶惶不安,这就是磁场不好。什么原因?我们把正气丧失掉。我们是什么样的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个习气太浓,这是坏的习气,这是与性德完全相违背的。
如果我们有少数人,乃至於一个人,能有正气,像佛法所说的,他居住这个地方,这个小范围,磁场肯定不一样。我见过,章嘉大师的磁场不一样,李炳南老居士的磁场不一样。特别是章嘉大师,过去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他居住的房子是一栋日本的花园洋房,前后都有庭院。你进入他的院子,你感觉那个气氛就不一样,你觉得那里非常和谐、非常安详。你跟大师坐在一起,纵然一句话都不说,你会舍不得离开,为什么?享受那个磁场。那磁场从哪来的?从清净心来的,心清净、心平等,《无量寿经》讲的「清净平等觉」的磁场,在那个里面坐的时候,你会生欢喜心。孔夫子在《论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那个喜悦不是外面的刺激,是感受到真正高人那个德行,你感受的。
「学而时习之」,我们今天讲学佛、学儒、学道,这句话大家都会念,也会讲,可是没有去做。问你:学,学什么?这个不能不知道。世出世间法也是有联系的,像互联网一样,没有一法不是联在一起的。正跟邪它还是联在一起,不善的念头把善的变成邪法。所以教学就非常重要,教学是什么?把邪再回归於正,就如此而已,转恶为善,转邪为正,转迷为悟,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就干这桩事情。所以学就是学伦理,学五常、四维、八德,就学这个。中国这几千年,老祖宗们著述多,干隆把它搜集编成一部《四库全书》,《四库全书》里面讲什么?没有离开传统的学术,也就是没有离开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离开这个叫邪教,不离开这些叫正教,邪正从这里分的。习,习是你去做到,你要把你所学的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圣贤君子。你做得很圆满,不但事做到了,理也相应,理事不二,这是圣人;如果理没有透彻,知道一部分,没有透彻,事做到了,贤人;不明其理,事上完全做到,君子。「不亦说乎」,那快乐,都能得到不亦悦乎,得的浅深不一样,君子所得到的喜悦比不上贤人,贤人所得到的喜悦比不上圣人,程度不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根,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儒家《弟子规》做到了,还要学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为什么?因果教育。近代佛门的大德印光法师,这在近代中国佛教界大家推崇的、仰慕的、敬重的。他老人家一生特别推崇因果教育,指定三本书,学佛的人不能不读,这三本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他一生是极力宣扬。为什么?他告诉人,用周安士的话说,「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大概印光法师在那个时候已经看到现前社会的乱象,用什么来救?因果,伦理道德救不了。为什么?懂得伦理道理的人不是没有,如果境界里面现出高名、重利,他心就变了,就是禁不起诱惑。但是懂因果的人害怕,眼前这种荣誉、这种利益你得到了,你能享几天?你来世怎么办?想到这个问题,不敢要,不是我应该得到的决定不要,不会去争名逐利。所以古人讲得好,有伦理道德的修养,这个人耻於作恶,他不会作恶,为什么?他知道羞耻,礼义廉耻的耻,他知道羞耻,他不做;可是懂因果的人不敢作恶,为什么?后头有果报。
在行门上,学习到十善业道,这才真正达到圆满。《十善业道》只有十条,诸位要晓得,这十条展开是什么?《弟子规》里面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都离不开这十条,《感应篇》里面字字句句也没有离开这十条。小乘圣者把它展开,三千威仪,你看十条变成三千条;大乘菩萨更不得了,把它变成八万四千条,细行。八万四千条都做到了,是什么人?佛,大乘教里面讲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做到了。你在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找不到一丝毫的缺陷,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纯净纯善。这是学!真这样学,他才有法喜,学而时习之,他才有悦,喜悦,在大乘教里面法喜充满。这种欢喜不是从外头来的,是从自性里面透出来的。这个法喜是最殊胜的磁场,对我们人身来讲是最好的养分,谚语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天到晚欢喜,他怎么会生病?可见得他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现在人讲没有压力。为什么?他无我,所以也不会有对立。他心目当中,不但是人物,连山河大地,他心目当中都是诸佛如来、都是清净法身。托事显法,事事皆是,法法皆是。
《大疏》里面所讲的「立像竖臂」,这是举个例子,禅宗里面老师考学生,学生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很自然的随便一个表态,老师点点头就通过了。为什么?你见性,性在哪里?哪一法不是性?竖一个手指也是个表示,说不出。他们是同样境界的人,你一个动作他完全了解,不是在形相上了解,意念上已经沟通了。这个现在在量子力学里头发现了。随便拈一法,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触目皆道」。这些讲的是《华严经》上说的。
再看本经,本经「经中《菩提道场品》」,第十五品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又其道场,有菩提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树是无情,植物,在西方极乐世界,接触到树他就开悟了,树会说法,见色闻声他能开悟。这三种忍我们略说一说,「三忍有三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佛说过「闻名得忍」,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得三种忍,四十八愿第四十七愿,「举声闻者得三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这法忍是什么,没说出来,「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因为佛没有把这三种忍的名称说出来,后来是「法位」,这是法师的名字,他说《仁王经》上所讲的五种忍前面这三种,就是「伏忍、信忍、顺忍」这三种忍。「憬兴」是日本法师,他认为伏忍当中有上中下三忍。玄一法师讲的是后面经文,就是「菩提道场品第十五」讲了三种忍,这三种忍讲的是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他是用本经后面的经文来解释,这都能讲得通。
「《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闻七宝树林之音声,而得三种之忍」,这就是在菩提树上所得到的。菩提树能现色,也能现音声,自然的,而且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在菩提树下,你说我想看看娑婆世界以前我住过的地方,这个树就像电视屏幕一样,娑婆世界状况你马上就看到了。你想听听讲经、听听音乐,都能够随你的愿望。而且几个人在一起,我想听讲《无量寿经》,那个人想听《华严经》,我听的真的是在讲《无量寿经》,他听的就是在讲《华严经》,妙极了,一点都不相干扰。极乐世界这些物质都能说法,为什么?恒顺众生。因为,你在大殿里面见到阿弥陀佛说法,听经都规规矩矩,你有拘束。树在这里讲经,你可以很随便、可以很自在,不用那么拘束,你看看这个世界。
这个经文里面所讲的三种忍,「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这个音响有很多种,有音乐的演奏,你听了开悟了,有讲经说法,这都是属於音响。第二种「柔顺忍,慧心柔软」,这是《还源观》里面四德里面第三种柔和质直,人心地柔和、心地真诚,生智慧不生烦恼,自然「随顺真理」,这个真理就是自性,随顺性德。「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离诸相就是不著相,对於宇宙之间所有的现象,《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他清清楚楚。性有相无,实性,性是什么?性是能生能现,相是所生所现,所生所现的相有生有灭,能生的性不生不灭。所以他在相上见性,这叫无生法忍,这是悟道到极处。证无生法忍,这个人一般讲成佛了,在菩萨是法身菩萨,分证即佛。
善导大师也给我们讲了三忍,一般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生在唐朝时候,那时候日本、韩国,还有越南,不少的高僧大德到中国来留学。他们认定两个老师,一个是善导,修净土的,还有一个是智者大师,学法华的。这两位老师他们国外的学生非常之多,确实回去也真有成就。善导大师给我们讲的三忍,第一个是「喜忍」,欢喜,「念弥陀佛而生欢喜心者」。他讲的话很好懂。诸位想想,念阿弥陀佛念到生欢喜心,不但是讲有感应,肯定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到法喜充满,得喜忍,这是念佛功夫的浅深。第二种「悟忍」,开悟了,「念弥陀佛而悟解真理」,真理就是诸法实相,念佛开悟了。为什么?烦恼念掉,不就开悟了吗?我们现在不少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开悟?第一个是夹杂,功夫不纯,念阿弥陀佛里面还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第二个怀疑,信心不足。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的纲领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三昧,不夹杂;净念相继,如果六根没有收回来,眼攀缘色,耳攀缘声,六根攀缘六尘境界,夹杂在念佛里面,把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所以,都摄六根简单讲,把你的妄念统统收回来,就这个意思。一心专注,这叫净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相继是不间断,会开悟。开悟之后,就跟惠能大师一样,你所没有学过的经教你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了,开悟了。第三个是「信忍,念弥陀佛而住於正信」。这个正信,相信自己决定得生,功夫成就了。「善导大师解观经中」,他对《观无量寿佛经》有一部注解叫《四帖疏》,「韦提希夫人所得之无生法忍」,善导大师讲就是这三样,「喜忍、悟忍、信忍」。「净土文类行卷」里有句话说,「庆喜一念相应后,与韦提等获三忍」,这都是解释《观经》的。「庆喜」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念阿弥陀佛,一念相应之后,跟韦提希夫人一起都获得三种忍。这三种忍,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喜忍、悟忍、信忍。
还有一种说法,这是六波罗蜜里面的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有三种形象,我们应当要学。第一个是「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敌之恼害」。「有情」是说人,我们的冤亲债主。这些人来,不一定是什么原因,他毁谤你、他侮辱你、他破坏你、他陷害你,你能不能忍?你要不能忍,你不是修菩萨行。害到极处的时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叫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把他凌迟处死,用刀把身上肉一片一片割,割死,不叫你好死。那是歌利王怨恨心,你是修忍辱,我看你能不能忍?用这个手段把他处死。割到快死的时候问他,你有没有怨恨?佛说没有怨恨,而且还告诉他: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佛说话算话,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个得度、成阿罗汉的是憍陈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典范,没有一丝毫怨恨,不但没有怨恨,还有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是来考试的,看看你忍辱到什么程度,你毕业通过了,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原本成佛是贤劫第五尊佛,在弥勒佛之后,因为忍辱波罗蜜圆满,他提前了,在弥勒菩萨之前他先成佛,弥勒菩萨退后了。提前成佛,你说要不要感谢歌利王?
所以我们遇到别人来毁谤、侮辱、陷害,要感恩这些人,不能有一丝毫怨恨,他来考我,我知道我程度提升了。如果还有一点没放下,那不行,还要重新来经过考试。一次考试就及格,你就不会有第二次,可是你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就参加不断的考试,你在菩提道这个路上不是一帆风顺。如果真正修忍辱,是一帆风顺通过,好事,不是坏事,问题就是你用什么眼光去看,你用觉悟的人眼光去看就是好事。仁者无敌,仁者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是敌对的,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就对了。佛菩萨来考试我的,他表演的做种种恶事、造种种罪业,也是给你看的,看你能不能忍受?看你是不是能看得惯?你还看不惯,你还不行,功夫差远了。
这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考你,每个人都在测验你。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五十三参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善的、有恶的,都让你看,关关通过,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看待,都是诸佛如来的示现。所以一生圆满成就,就这个道理。我看到人,我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不是他做错,是我们自己有问题,他做的是对的。善财童子看那些行恶的人,他恭敬、供养,没有赞叹。表演是善的、正面的,他有赞叹;表演是负面的、反面的,他只没有赞叹,恭敬、供养、请教样样都不缺,他在学习。善的我要跟他学,不善的我看到我也要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统统是善知识。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个都是我的老师,这成就你自己。
第三个是「谛察法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观真理而安住於无生之理者」。跟前面无生法忍意思是一样,就是你看一切法,看到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不动心。这三种忍,前面两种是忍耐的忍,后面一种忍是信忍之忍,好像是不一样,「然决定不动心之义则同」,这句话重要,就是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么高级的菩萨,证无生法忍菩萨,他是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无生法忍。不分别、不执著,那都还属於耐忍这个程度,到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无生法忍。
《华严经》里面也讲到这三种,这三种讲得详细一点。第一种,「耐怨害忍,谓人以怨憎毒害而加於我,即能安心忍耐而无返报之心」。决定没有报复,中国古人所说的逆来顺受,古人又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要有个信心,别人没有过错,过错一定在自己。他为什么不怨恨别人怨恨我?我一定有过失,一定有对不起他的地方。遇到这个事情认真反省,找出原因、消除原因,这个问题就化解了,决定没有冲突。千万不要认为过失在对方,那就错了,那完全错了。我这一生没有得罪他,前世可能有。我们相信六道轮回,我们有过去生,过去生中结的怨现在遇到了,他的怨恨心没放下,他来报复。我们学佛懂得这些道理,我们就应当承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骂我,恭恭敬敬听,他骂累了他自然不骂了。我一直表示真诚、恭敬,没有一点怨恨,这个怨结就会化解,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种「安受苦忍」,这里举的例子,「谓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这些是什么?这是业障。调整我们的心态,这些业障也都能够化解。这些业障是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所造成的,绝对不是外头无缘无故而加之於我的。
末后一条,「谛察法忍,谓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这个忍是有肯定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在经上讲的这些道理我同意、我接受、我肯定它,这是这个意思。佛有的时候讲的理很深,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不怀疑,假以时日慢慢的就会懂了。所以学经教,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决定有道理的。长时薰修就是你学一遍是决定不够的,几个人能一遍开悟?有,像惠能那样的人一遍就开悟了。太少了,这是我们学不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复。我读书有个习惯,重要的这些学习的课程,我至少是十遍,这是我一般的标准,要学十遍,听要听十遍。在从前没有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没有这个东西,哪个地方有讲这个经我就去听,听的遍数愈多愈好。我听李老师讲「佛学概要」,我听了十一遍,他每一次办班都要讲这个课程,我都去听。十一遍听下来我都会讲了,可以不要用书本我就会讲。不重复不行,这个经至少要十遍以上,重要的经典我差不多是听三十遍,才真正能体会,遍数少了不行。所以学佛不得利益,没有别的,遍数太少,薰习的时间不够,真正长时期薰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然就相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