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捨识用根的动中禅
 
{返回 正念动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83

捨识用根的动中禅

杨云唐

动中禅有可能又要在庄严寺开始了,这是个以觉为核心的法门,能帮助行者突破修行的瓶颈,可惜由于缺少提倡,每次参加者不多。所以在此想稍作介绍,愿有缘者也能来参学。
  生命最明显的表徵在动,植物是非有意性的动,人有内脏的动(亦非自意性)及肢体或意念的动。总说之即四大及心念二种。然而这两种动,从动的本质言,真的不同吗?生命的动有不同性吗?动中禅就是让人洞视动的本质,回归「但见于法,不见于我、我所」,「起唯法起,灭唯法灭」的解脱。
  「採集为识,不採集为智」(愣伽经),採集就是妄动,于本然(如来)外起另有真实的分别见,然后人便掉进所起的分别世界裡跳不出来。「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圆觉经),人是活在着相的心念裡,世间的苦、集、灭、道皆由人的妄动而显差别,若能觉照「动」的背后不外是人的迷妄,这「动」便会歇息下来。妄念虽不易降服,但它的动却较易觉查,察知「动」只是动,而不安上意义(不採集),这动便不会牵引人入幻梦的遗三界裡。
  风动也好,旛动也好,见者的心动就是于根之上起第二念假名,于假名而不知其假,就落于是非争夺中。人皆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根是指其根性,此性即觉性,五根是心的作用,是现量,但一经意根就云遮日蔽,所见的已是意识色彩的境相。所以佛教的修行重点在破解意识的框框,数息、参话头、四念处皆然,破了识的纠葛,意根则得清淨,见得法的本性。动中禅与一般禅法的不同在于其以身根为主,以有意的身动,把不经意的心动转化及统摄。人的意念有二种,一是经意的,二是不经意的,后者是妄念的发源处,在不自觉下就已主宰了人的思维与言行。因呼吸是不经意的动,所以不被动中禅採用,其所用的是较明显且经由意念相繫的身动,由不断的、规则的动中感受之,在感知动时,觉也在那了。由觉的不断,渐渐变成人的习惯,以如此的好习惯取代无觉性的习惯,又经由此有觉性的好习惯启发正知见,发现往昔错误而离弃之,渐渐地假以时日的增进,终将会有好的结果。
  动中禅非常简单,但也有三大难关。首先是动作的无聊(其实无聊正可打破意识的习惯执着),其次是身体的疲倦,第三是此方法不修定,所以没有一般止静的乐受。但这三点正也是三大优点,只要人肯坚持下去,身的疲累至某限度时,而那想放弃的念头又得不到怜惜,意识的执着将会鬆去其一向的主控权,身体将如被激醒的睡狮,跨越撞牆期(身体平常能力范围,过此将自动调整而发挥潜能)的限碍,摆脱全由意识认可的束缚,像脱缰野马直奔而去。当意识有插不上手的认命(好似父母管不住孩子),任由身动与同步觉掌握(take over)主控权,此时心出现一种无事的轻鬆,觉查之则是轻安觉支。此时意识会改以「说法者」身分出现,把曾学的知见举出来应証眼前的成果(有如父母向记者大谈管教子女应现代化),而沾沾自喜,若能觉察则为喜觉支。如此继续练习,佛来佛斩,是为精进觉支;进而意识不再攀缘佛学知见是为定觉支;知道法但有假名,于智上没得交涉,不再採集是为捨觉支。如此加上前面选择的坚持为择法觉支,即动即觉为念觉支,是为七觉支的修行。
  得到轻安觉支(在动中禅以小孩玩到上味了为比喻)是行法的一重要关键,一般练动中禅者多被无聊与疲累所制,从此放弃或视之为畏途,回去採静坐方法。所以在此建议初学皆应全程参加七天,万不可随喜或以试试看心态参加。庄严寺有自然环境是修动中禅最适合地方,动中禅适合在外面与大地共舞,感受身心与大地一起的动,这种动会是和谐而没有中心,每一动作皆与周身因缘相呼应,连接重重的生命世界,在一片生灭中大家有如都是过客,从感悟大地间,行者会接上大乘无限宽广的心。在户外练习的好处是可以让行者放鬆,将心打开(这也是所有修行先决条件)。感受整个大地与草木有如个大舞台的背景,这背景正衬托出人的动在舞台上的显现,由于动的托显,更能使动的效果像尚方宝剑一般地挥舞,斩尽识情的攀缠。
  捨识用根的重点在人要相信根性,愿意以根性为师,而不与识性为伍商量。身体是我们的老师,动处即是觉处,每一次的动皆如一次的扫瞄。在练习时只需去照顾当下的动,不必去追逐眼前的动有没觉知。觉其实是非主动也非被动更非造作,因这些都是识性的玩意,觉也非累积非有无、非见与不见,所以不是为了觉而动,那是在讨活计,也不能说觉本遍一切而不动,那会被习惯所吞蚀。当练习时,放掉臆测,只管即动即觉,直到突然发觉人的心念的发生,有如声音的从外传来,它像客人般,你可以理或不理,念头不再是你的家人,这就是觉已当家的开始。
  若你理了客人,就像请他入坐,接下来观念、情绪就跟着生起,接着便开始安立意义,却又发觉这意义皆是世间的东西,好像你开始称客人为叔叔伯伯,那些都是安立上的假名。原来,念头是无意义的,只因你称之为那样,它才那样,你叫它为烦恼、为善知识、为无记,你对待的态度就不同。过不久后,彼自生又自灭,才发现原来它没真正入坐,来去只是虚诳之法。这就是心生种种法生。
  「只因你称之为那样,它才那样」的另一意思是「对意上起的念,若不认同其实义,此念即构不成识」。易言之,意识是于意上之念採集实有性才成意识,若不採集,则不起实性见,是名为智。转识成智就在执取与不执取,但所谓「转」是只转其名(名假故),不转其体(意根)。当第七意识成平等性智时,它是在无事状态,所以祖师说:「佛门以无事为兴盛。」古代禅师们对求法者非棒即喝,就是在打落意念上的「自心取自心,採集而成识」,回复无事的太平风光。不过现在佛门多在唯恐事不够多、香火不旺,这就像修行人唯恐第七识閒着没用,所以狂心一直作怪,虽勤修行却不得永久的太平。
  人的「动」其实不需要识来认知。我们呼吸、消化、举手投足、吃饭、睡觉、醒来,乃至最后死亡,皆是身体的事,是单纯的,而识却因迷乱而把单纯搞成複杂。天下的事只有由人发明或造作的才需识去处理,其他本然非造作的,自有本心本觉相应平衡,原本皆无事。只因识太过多事,不甘寂寞,故于平等法中横生枝节(迷生寂乱),使得与迷俱起的生命(十二因缘之流转)不得不出现。若人能破识的迷执,生命的一切大小事(烦恼苦乐等)皆成戏论。动中禅就是让行者看到即动即觉的当下,识的多事是可笑的迷执,生命无非是自己愚弄自己的妄剧,是迷(无明)的化身,确信此后任何的执着都是在加重戏的深陷,加深对识的依赖,使生命找不到三界的出路。
  修行很怕自己不知要的是什麽,所以即使见到法了也不敢深切肯定,由于肯定度的不深,所以又落入老臼巢的习惯中。有如佛教在印度未深植民间,所以终仍回复到印度教的旧信仰去,佛法的智慧居然被外道取代,甚至还把外道思想引进来,这很像我们一般学佛人的写照。不敢肯定的原因只在太过依赖意识判断,认为心中无事閒着很不对劲,又向外追寻而去,瞎撞的结果又退转了。凡天下合久必分,只在太多自以为是的人,不知什麽是法的随顺,却逐识的迷妄。人类无尽的烦恼苦,未能因科技或宗教而止息,除非人能于法如实肯定、如是安住。唯真正肯定后,法的智慧才是你的,才不再追逐流浪。
  法告诉我们「离欲无求」,动中禅让你肯定什麽是迷、什麽是客、什麽是觉。捨识用根让你不会去计算识的库存有多少收穫(王库裡无如是刀),却是对识的淨除,让觉性不落入「我所」,能无色彩地展开。「根清淨故识清淨,识清淨故觉尘清淨,如是一切法清淨」(圆觉经),这就是动中禅的本地风光。


{返回 正念动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逆流而上--岩松的正念动中禅修行体验
下一篇:身念处和其他念处的关系
 捨识用根的动中禅
 自觉手册(二)
 修行随笔(岩松)
 致觉知者(隆波田禅师)
 身念处和其他念处的关系
 动中禅简介
 隆波田:平凡僧,独特质
 动中禅 (动态内观)介绍
 正念动中禅 第五日法谈 慈悲、七觉支、界
 通往自由与智慧之路(隆波通禅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律学要略(节录)[栏目:戒律学研究]
 免于恐惧的自由[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栏目:荆三隆教授]
 悟禅(伍嘉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同行相忌[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何谓比丘?[栏目:永海法师]
 谈助念(三)金光明沙与陀罗尼被[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五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