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三、如理作意护初心·自心求法方转境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6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七《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要点笔记(3/6 ) 
三、如理作意护初心·自心求法方转境
(7月19日)
 
1、如法对境观自心·增广初心善守护
【对境观心】:
——大家到寺庙里边来,我们整个的环境很好,这个山非常的雄伟,晚上的时候常常能够看到月亮,早晨也能够看到日出,傍晚也能够看到彩霞等等,还有寺庙里面古老的石桥、古老的银杏树等等,以及还有这么多的法师在修行,在带动大家,还有好多好多的义工发心护持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所以,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注意它,全神贯注于我们所接触的这些境界。
——如果我们不细心、不专心去看待、去感受外在的这些境界,那么外在的这些境界就不容易在我们自己内心当中产生作用。
——也就是,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这样一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如理认识】:
——内心的状态、内心的起伏,它是有标准的,也是有境界的;
——外在的人、事、物、环境,有形有相的东西,也是有标准、有境界的。
——也就是,一个是外在的标准,一个是内心的标准,心里面的标准,内心里面的功夫。
——反过来说,只有我们内心的标准建立起来,内心的标准好了,比较高,我们对外在的评判才不会有错误,才能够有个好的结果;
——如果我们内心里面本来就没有标准,或者说标准很低、很差、不规范,外在再好的东西我们都会认识不清楚。
 
【破斥邪见】:
——我们有些同参道友在庙里面住得时间长了,他就会觉得,在庙里面住好像跟在家里面住没有什么两样,刚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庙多好多好,住久了他觉得和家里差不多。
——而实际上,这两个环境是大大不同的。
——只是因为你自己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喜欢,很喜欢这个环境,到一定的时候,你不喜欢这个环境了,你内心当中喜欢的还是原来世俗的那种环境,在庙里边你这样一种心又开始在起作用。
——这样,不知不觉你就会觉得这样一种环境不是自己所要的,自己要的还是原来那种环境,这样的话,这个标准就模糊了,就错乱了。
——而实际上,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在起伏、在变化,都是一种无明在起作用。
——所以说,学佛法、修行、用功,它固然同时间有关系,但是不等于说我们学得时间越长我们的功夫就越好。
 
【学佛要旨】:
——为什么佛经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
——因为,最初的发心是最重要的,最初发心学佛法那样的一颗心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对佛法追求的那颗心一直保护下去,让它持续下去,并且还要让它增长广大,那么最初这颗心就是善良的心,出离心,菩提心。
 
2、对境自省莫外求·心能转境依三学
【反观自省】:
——当我们认为外在的环境有问题的时候,当我们认为修行不修行界限模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很多很多问题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反观自己,就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自己会有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它是怎么出来的?这是很重要的。
 
【显正破邪】: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别人做主,我们是自己为自己做主。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自己内心当中对这些善恶、是非、烦恼、菩提很清楚。
——同时,对外在其他的同行道友,其他的居士们,我们尽量去关顾,去帮助,去启发,这也是我们的一份发心和责任。
——而不在于说外在的人有问题,有错误,因为这仅仅是在我们看来,这些人的一些行为有错,用我们的标准看,他们有问题,以我们的观点看来不应该,但实际上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不应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法思维】:
——我们一天当中要面对和接触的人、事、物是非常多的,我们只有培养了一种能够很好去忆念不同的人、事、物这样一些差别境界能力的时候,我们内心才能够保持如如不动,不动摇,不会受外在的环境所影响和左右。
——如果我们内在的戒定慧的功夫越来越充实,那我们反过来还能够去影响外在。
——也就是说,外在的人如果有问题的时候,就说明我们自己内在的戒定慧的力量不足以去影响别人,我们的功力还不够,所以不能去帮人,我们要这样去认识问题。
 
【反求诸己】:
——我们回到家里面去也是一样的,不要总以为说别人有问题。
——别人有问题,我们有没有去帮助别人?我们有没有发过这种心?有没有具体的行为?我们在帮人、利人的过程当中,这些方法得当不得当等等?
——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不断根据佛法来修行,来用功,来对治我们内在的无明状态,我们这种功夫才能够不断得到培养和增长,否则的话,依然还是自己未学佛以前的那种动机和心态,佛法依然离自己很遥远。
 
 
『附录·思考题』:
1.面对外境时,我们该如何建立内心的标准?
2.我们该如何善护并增广自己的初发心?
3.当我们看到外在环境有问题,对修行产生迷茫时,该如何内观自省?
4.我们靠什么去影响外在环境?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四、识破无明立正见·五蕴假我虚妄境
下一篇: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二、无始生死求真我·和合增上行大乘
 认识人生之六 4
 舍利弗的功德 4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1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24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4
 华严札记(十三)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7
 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3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四讲 上篇
 认识人生之十 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顺境间接伤害我们,所以很难发现[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略谈佛法悟证心要 一七第一天[栏目:乘一法师]
 认识人生之七 4[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一颗种子 1993.8.16~1993.8.31[栏目:星云日记]
 如何念佛往生[栏目:觉明法师]
 造假骗取政府的保险能不能往生?[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栏目:净空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月氏国王见阿罗汉祇夜多缘第九十三[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喜乐的曼达拉 堪布(一)[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