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G 第814经叙述比丘修习出入息念,就不会疲倦。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3

  第814经叙述比丘修习出入息念,就不会疲倦。“当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顺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修安那般那念不仅不会疲倦,而且还很有作用,会得到大果大福利。这些果位与福利主要是指一到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

  815经是佛陀在孤独园进行夏安居的开示之语录,此日正值十五日布萨,世尊“观察诸比丘已”,对大家说:“善哉善哉!我今喜诸比丘行诸正事,是故,比丘!当勤精进!”看来诸比丘都修持得很精进,而且所行的路子也对头,没有走偏,使得世尊很赞叹。后来到了“满迦低月”(印度历的第八个月,于雨季之后,相当于我国阴历的八月),在各处游方的那些比丘闻说佛陀在祇园夏安居,就纷纷来拜见世尊,并听闻开示。佛陀对他们“所行正事”表示满意,“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汝等所行正事”。佛陀说,过去、未来诸佛的修习法门(“所行正事”),与当前诸比丘现在所修习的法门完全一致。在现前的这些比丘当中,大家修持的境界都很高,有的已经证得了罗汉的涅槃果位,有的还获得了许多了不起的神通;有的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在此处,佛陀重点谈了如何修习安那般那念。

  816经~821经,此六经重点讲戒、意、慧三学。这个“意”,与现在所译的“定”,大体是同一个意思。世尊教诫说:“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而“三学具足者,是比丘正行”,由此说明比丘出家所学的重点,无外乎此戒意慧三学。对于比丘来说,此三学犹如“勇猛坚固城,常守护诸根”,守摄诸根就好像誓死守卫城池一般,人与城同生死共存亡。守护六根为持戒,“无量诸三昧,映一切诸方”为习定,“舍离无明诤,其心善解脱”为得慧(对四谛等法门的悟达)。此三学若能做到“正念不忘住”,则定能做到“其心得解脱”,并进而“身坏而命终,如灯尽火灭”,一旦命尽寿终,则不会再来世间轮回不休,“灯尽火灭”,使自己永远超脱于生死之上。而在817经中,则对此三学作出详释:

  1、“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

  2、“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

  3、“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此苦圣谛(四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而在818经中对三学进行划分,三学中以慧学为主。“有比丘增上戒学,非增上意、增上慧学;有增上戒、增上意学,非增上慧学。”而此三学中,“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习满足,如是圣弟子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无上慧寿而活。”这里所讲的便是戒定慧三者的辩证关系:有的人成就戒,或者成就定,但未必成就了慧学。当慧学成就时,戒、定二学则肯定成就,“修习满足”。如果成就了慧学,此可以称之为三学圆满,否则便是有所欠缺。进一步说,只有成就了慧学,方能称之为“慧命”——慧命是永恒的,恒常不变易的。我们所说的“续佛慧命”,就是使佛陀的住世慧命永垂不朽。819经中提到了比丘的二百五十戒,“过二百五十戒,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戒经)”,由此可见在佛陀住世期间,比丘戒条已经相当完备,形成了系统的“戒经”。而“学三学,能摄诸戒”,即修习三学,则能将诸戒悉数含摄。820经和821经叙述若坚固三学,则能断诸结而得证果位。经中再次对三学进行详释,所谓持戒可以证须陀洹果,不堕恶趣,七有天人往生便可究竟苦边;修定可以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不还果;修慧学则能于“欲”的有漏心解脱、“有”的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自知不受后有。(4.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H 822经叙述修习三学,乃是由怖畏开始。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F 810经~812经:此三经叙述比丘若修习出入息念,能令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满足。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B 第344经(拘絺罗经)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6)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A 第905经是探讨佛陀灭度后的去处归属问..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经:此九经皆叙述四念处,..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G 1170经:本经叙述何为“律仪”以及何..
 漫说《杂阿含》(卷二)~H 第44经(系著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T 1314经:本经叙述以“爱”为因而引起..
 漫说《中阿含》(卷十三)~B1 二、说本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F 236经(清净乞食住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A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禅与现代科学(李豫川)[栏目:佛教与科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陀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栏目:韩镜清教授译著]
 猫头鹰的疑惑[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有福报了就不用努力也能赚到钱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栏目:慈航法师]
 我经常说错话,把事情弄糟,请上师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说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浅谈“佛性”(见中)[栏目:般若]
 大觉以光明为床[栏目:首愚法师]
 证悟自心[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