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1

52、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曹洞宗悟本禅师参云岩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岩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曰:“某甲为什么不闻?”岩竖起拂子曰:“还闻么?”师曰:“不闻。”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
  说是段从《佛说十二因缘经》中“无明”问题延伸的修废话头。六祖慧能《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叙述弟子志道请六祖就有情无情问题引用世俗看法判别生死苦乐,六祖训斥为“何为外道断常邪见”,然后教他“二边三际断”、“不起分别想”。《坛经》另有记载:五祖弟子智隍坐禅时遇六祖弟子玄策,二位互相切磋“一切无情草木玉石”、“一切有情含识之流”是否入定,彼此解决不了疑问,请示六祖,六祖指出“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凡圣情忘,能所具泯”等,二位乃得开悟。《坛经·附嘱品第十》更谆谆告诫弟子“三十六对法”,其中特别列入无情无对等等,可知禅门开山祖师在这方面重视的程度。六祖所说的无情五对如:“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等,明显表达了他的认知是一种互补作用,所以,才要求弟子在处理这等问题时,在方法上不可偏颇,因为生死苦灭牵涉太广,并不似一刀两断那么单纯也。这话头已是相当深入的研究,至于双方参学主题却必须参考《楞严经》内菩萨从“闻思修”三摩地理论,然后进一步去体会“闻性湛然”。若是紧咬定“有无”去钻角尖,就会想不通了。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闻性不迁
下一篇:世尊入灭归何处
 如何是般若体
 从何而起
 参到无参未彻悟
 不同色
 满眼是尘
 不见道为法丧躯
 二龙争珠
 潭又不见,龙又不现
 锄伤蛤蟆蚯蚓有罪也否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四一)[栏目:杂阿含经]
 色法[栏目:黄忏华居士]
 省思智语[栏目:修行笔记]
 佛母依稀措嘉略传[栏目:圣者传记]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中的识在心法中具体怎么理解?[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陈兵)[栏目:佛教与科学]
 发放慈心禅[栏目:佛网文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4[栏目:照光法师]
 犯邪淫之恶报故事四则[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一、挂单与安单[栏目:佛教丛林观]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