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法要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与认识 四 参禅与观心
 
{返回 禅门修证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89

4 参禅与观心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

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

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冶,难以生效。

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

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

都是一个样子。“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

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

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

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徧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

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昔高峯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同参们,这是过来人的话,是真语实语,不是骗人的诳语啊!

然而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是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着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中略)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徧一切处。

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於昏沈。违本心性,皆非中道。

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下略)(以上节录自中华大典本的《虚云和尚法汇》一五二——一五九页)


 


{返回 禅门修证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一 引言
下一篇:参禅法要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与认识 三 个个立地成佛
 省力处 二 大慧禅师语录十五则
 参同契·草庵歌 一 参同契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五 照顾话头与反闻自性
 《禅门锻炼说》要略 九 研究纲宗
 《禅关策进》录要 一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临济宗旨 三 四宾主
 《禅关策进》录要 十五 般若和尚示众
 《禅关策进》录要 六 天目高峯妙禅师示众
 观心铭·初心修悟法要 二 初心修悟要法 3 解悟与证悟
 《禅门锻炼说》要略 三 入室搜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蒋贡公珠闭关法典(节录)[栏目:经论著作]
 每天状态不好,不想工作,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怎么办?[栏目:学诚法师·微教言]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七十六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六讲[栏目:南亭法师]
 发掘自性中的宝藏[栏目:宣化上人]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七卷[栏目:净界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五节 居士佛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灯灯相传 心心相印[栏目:宽运法师]
 什么叫菩提?[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以往生的四个条件对照自己的相续[栏目:藏传净土法门·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