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十)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3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十)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还有一类众生,是从‘人趣’当中修行而来,但他们不依如来正觉之法而修行三昧正定,反而另外去修行自己的妄念,试图令自己心想常存、身形永固,或修成极为长寿的本名元神,等等。”

  “修成之后,他们便会云游于人迹罕至的山林、海岛等处,共有十种‘仙趣’众生。”

  “仙”也叫“神仙”,是从人间修行成就的,具有“五神通”的长命众生。其修行特点在于,以“第六意识心”为“我心”,以“色身(即:浮尘根)”或者“本名元神(即:胜义根)”为“我身”;在此基础上,想方设法勤修苦练,以便让自己“心想”常存,“身形”永在。

  换句话说,所有的“神仙”,都是通过修行来追求长生不老的,这就是他们修行的最终目的。但有的时候,并不局限于这个“身体”的长生不老,而可能是元神出窍以后的“本名元神”之长生不老。

  人间最适合修行,堪称是六道轮回的“中转站”,下一步是转入“恶道”还是转入“善趣”,乃至于转凡成圣,或者转为魔类,都由这一生的善恶业力和实际修持所决定。

  在止恶行善的同时,主动通过“修行”来把握自己的未来,乃是明智之举。在一切“修行”当中,唯有如来正觉之法以及相应的三昧正定,才是走向究竟解脱的光明大道。但是,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修行人都有学佛的善根,佛法是难遇难逢的,除非有昔日佛缘。

  以下十种“仙趣”众生就缺少佛缘,但他们肯于修行,也获得了相应的世间成就。

  其中,第一类是“地行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阿难,在这些‘仙趣’众生当中,第一类是坚持服用益于修行的特殊食物,如含有各类补品的糕饼等等,不忌五谷,为了坚固色身而精研此法,坚持不懈。一旦服食之道圆满成功,便能够在地面身轻如燕地行走,叫做‘地行仙’。”

  【饵】1、糕饼;2、指与修道相应的滋补食品,例如九蒸九晒而成的黄精之类,嵇康云:“饵术黄精,令人久寿”。

  “地行仙”既服用各类草药,也吃粮食,同时还要修行各种功夫,例如静坐、气术、轻功等等。由于没有断除粮食的缘故,即便修仙成功之后,也无法离地高飞,只是具备了在地面迅速行走的功夫,即“轻功”,其寿命也随之大大延长,故名“地行仙”。

  所谓“而不休息”,就是指减少睡眠,勤奋练功。任何修行都是如此,都需要克服昏睡,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类是“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第二类是坚持服用各类草木药材,如黄精、灵芝、松花、柏叶之类,同时禁食五谷,为了坚固色身而精研此法,坚持不懈。一旦药草之道圆满成功,便能够离开地面飞行,叫做‘飞行仙’。”

  “飞行仙”只服用草木药材之类,而不再吃粮食,同时减少睡眠,勤奋修炼各类功夫。他们成功之后,能够离开地面飞行,故名“飞行仙”。

  第三类是“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第三类是坚持于金石丹药之法,为了坚固色身而精研此法,炼丹不懈。一旦易骨化形之道圆满成功,便能够凌空飞行,远游四海,叫做‘游行仙’。”

  【化道】易骨化形之道。把凡人的粗劣身体转化为仙体,从而能够飞行远游。

  “游行仙”除丹药之外,也会服用一些草木药材之类,但不会吃粮食,同时减少睡眠,勤奋修炼各类功夫。他们成功之后,能够凌空飞行,远游四海洞天仙府,故名“游行仙”。

  第四类是“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第四类是坚持于动静修炼之法,为了存想固形而勤奋地炼精化气,练气还神。一旦气精两化,则此道圆满成功,便能够乘云驾雾,飞行高空,叫做‘空行仙’。”

  【气精】炼精化气,练气还神,乃至于炼神还虚之术。

  所谓“坚固动止”,就是在行住坐卧当中时时修炼,如此坚持不懈,方才有可能成就仙体。另外,在这“十种仙”的实际修炼当中,往往离不开仙家师父的传授和指导,否则很难成功,而且容易出现各种障难。

  在所有修行种类当中,佛教修行最殊胜也最稳妥,因为,世尊留下的经典极为丰富,其内容特别详实。能够遇到善知识指点最好,即便无缘遇到,也同样可以依照经文来参悟修行。况且,还有许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与开示可以参考,剩下的,就看自己道念如何,是否肯实践了。

  问:可是,佛经当中似乎没有这些“仙趣”的长寿之法呀?

  答:不是没有,而是不提倡。因为,太过在意色身与寿命,乃是舍本逐末,丢失了修行的根本。

  问:如何是修行的根本呢?

  答:去伪存真,弃假悟真。色身与寿命乃是虚伪的生灭现象,是假象,不是真实。在一切假象当中,有真如不生灭性,也叫佛性,也叫心性,等等,人人都有。它不随生灭而生灭,不因寿终而寿终。

  它也方便叫做“金刚身”,只要如实觉悟它,便可以超仙越神,成佛作祖,涵盖天地乾坤,不被业力所束缚,达于自在解脱之极致。故达摩祖师称之为“大自在王如来”。

  第五类是“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第五类是坚持于津液修炼之法,为了存想固形而勤奋地鼓天池,咽玉液。一旦水火既济结成内丹,则润德圆满成功,便能够秉承天地之气,而游行天界,叫做‘天行仙’。”

  【润德】以津液滋润性命之功行。

  十种仙所游行的天界,仅限于四天王天之下,且远不如天人神通自在。其主要栖居之所,还是在人间的偏远之地,如后文所说的“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等等。

  第六类是“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第六类是坚持于吸食精色的修炼之法,为了存想固形而勤奋地采集。一旦吸取精粹圆满成功,便能够通于万物之造化,兼有变化和飞行之功力,叫做‘通行仙’。”

  【精色】天地精气与造化之微妙色法。

  【吸粹】吸取日月云霞等等之精粹。

  关于此类神仙,据圆瑛法师引用《汉武内传》云:“东方朔遇黄眉翁曰:吾却食服精气,三千年一转,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转,剥皮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视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犹旦暮也。”

  在老神仙的眼中,天地如此渺小,古今如此局促。而生活在其中的亿万生灵呢,却觉得天地广阔,古今悠久。这位神仙就属于“通行仙”,以服食天地精气为修行。

  第七类是“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第七类是坚持于咒术和奉行禁戒的修炼之法,为了存想固形而勤奋修行。一旦咒术圆满成功,便能够以咒术驱使鬼神,现出种种道行,叫做‘道行仙’。”

  【术法】以咒驱使鬼神之法术。

  仙家的修行也需要持戒,亦如道家某些流派也参考佛教五戒而设立有“五戒”。这是因为,一切善法修行都离不开“止恶行善”,都必须对于修行人的身心有所约束,尤其是要远离种种尘俗欲望。

  《红楼梦》“好了歌”云:“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等等,就表达得很明白,那些离不开尘世欲望的人,是不可能修成神仙的。神仙尚且如此,更何况学佛与明心见性呢?绝不是那些贪恋尘俗的人可以成就的。

  问:如何是“贪恋尘俗”?

  答:“五根”贪着“五尘”,乃至于“意根”贪着感情、观念、道理、法义,等等,都属于“贪恋尘俗”。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明心见性,其心时时着相的缘故。

  第八类是“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第八类是坚持于思念观照的修炼之法,为了存想固形而观照顶门出神,或者系心丹田,或者观照蓬莱仙境,或者观照气脉运行,等等,如此勤奋不已。一旦思念观照圆满成功,便能够出神体外,心照四方而自在云游,叫做‘照行仙’。”

  【思忆】思念观照之修法。

  这是仙家们在修习世间禅定,一旦成就,必会发起各种功能,这都来自于其精进不懈地思念观照。

  第九类是“精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第九类是坚持于阴阳双修的修炼之法,为了存想固形而降心火,提肾水,令水火相交、相遇、相合,等等,如此勤奋修炼。一旦阴阳感应圆满成功,便能够结成仙胎,具备变化与飞行之功力,叫做‘精行仙’。”

  【交遘(音:够,相遇)】本来通于“交媾”,原指男女行为。此处特指修仙者体内的阴阳相交,即水火相交,最终结成仙胎。

  关于“坚固交遘”,民间历来也有所谓的“男女双修”之仙法,但成功者甚少,多流于放纵欲望之形式。即便所谓的成功者,也不过延长些人间寿命,而难以成为真正的“精行仙”。

  第十类是“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第十类是坚持于观察天地万物的运行与变化之理,为了存想固形而仔细推寻,如此勤奋修炼。一旦观察深入至极,觉悟变化圆满成功,便能够呼风唤雨,移山倒海,等等,功力超绝,叫做‘绝行仙’。”

  【觉悟】此处指对于万物变化之理获得觉悟。

  “绝行仙”功力非凡,能够觉悟天地万物变化之理,并参与其中,从中获得长寿和种种变化能力。

  其实,现代科学也是在研究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只不过,科学家仅仅从“物质”角度着手,所获得的能力很局限。而“绝行仙”们则从“身心修炼”角度着手,既关注“物质”,也关注“心灵”,能够更加深入其中,而获得极为广大的变化能力,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寿命延长到千千万万年。

  下面,世尊对于“七趣众生”当中的“仙趣”进行小结: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阿难,这十类‘仙趣’众生,都是从‘人趣’当中修炼妄想心而成就的。他们不知修行如来正觉之法,而另外修得了生理感应,其寿命可达成千上万岁,兼有变化之能力。成功之后,就住在深山老林或者海中孤岛,等等远离人世之处。”

  “他们仍属于‘七趣轮回’,仍在妄想心的生死流转当中。由于他们不知修行三昧正定的缘故,一旦‘仙趣’福报享尽,便会死亡,死后则随着宿世业力而散落进入其它‘六道’当中,继续轮转。”

  以上是世尊对于“七趣众生”之“仙趣”来历的开示,下面,世尊继续开示“天趣”之来历,首先是“欲界天”: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

  “阿难,一般世间人不知求证如来常住真心,尚未能够舍离妻妾恩爱等一切家庭生活。”

  【妻妾恩爱】中国旧时习俗,允许男子娶多个妻子,其中,第一个妻子名“妻”,其它妻子名“妾”。

  这是总标“欲界天”之因。其中,所谓“不求常住”,三界众生都是如此;而“未能舍诸妻妾恩爱”,则是“欲界天”众生在人间时的状况。

  依据各部佛经的开示,往生“天趣”之因乃是奉行“上品十善法”,即比较严格地奉行“身三”善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善行: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善行:不贪、不嗔、不痴。

  本经则从略,世尊仅以“爱欲”一法为代表,来阐述“欲界天”的得生之因。因为“爱欲”乃是生死轮回之根本,“爱欲”习气的程度,也大体决定了众生在‘七趣轮回’当中的位置。

  “欲界”第一重天,“四天王天”的来历: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第一类人,虽然尚未舍离夫妻恩爱,但对于夫妻生活之外的邪淫行为根本就不会去想,其心地因此澄净、透彻而发生光明。”

  “他们命终之后,便会化生天界,与日月相邻而居,位置在须弥山的半山腰。这类天人,叫做‘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四大天王所统领的天界,其中有诸多天王眷属、天将军、天大臣、天众、天兵、天女,等等。此天离大地四万二千由旬,天人身高七十五丈,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命约五百岁,合计人间九百万年。其中也有夭折、早亡之天人,死前“五衰相”出现,难免心怀苦恼。

  另外,四大天王还各自统领着鬼神众,其中:

  东方持国天王,居住在黄金宫殿,统领乾达婆、毗舍阇二部鬼神;

  南方增长天王,居住在琉璃宫殿,统领鸠槃茶、辟荔多二部鬼神;

  西方广目天王,居住在白银宫殿,统领富单那、毒龙二部鬼神;

  北方多闻天王,居住在水晶宫殿,统领药叉、罗刹二部鬼神。

  以上八部鬼神,在“七趣众生”当中不属于“天趣”,也远胜“鬼趣”,一般认为其应当属于“修罗趣”或“仙趣”。如《楞严经》卷八初,世尊曾云:“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就把护法“善神”和“天仙”列为同类。

  在实际修持当中,想要投生“四天王天”的人,必须具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大妄语的清净行持,且心中怀有崇高的“理想”,例如慈悲济世、救国安民,等等。以这样高尚的心境,方才可以在命终之后投生“欲界”第一重天“四天王天”。

  天人寿命虽长,但终究会有命终之时,那时便会有天人的“五衰相”出现。所谓“五衰相”,各经论略有差别,据《佛本行集经》卷五云:“尔时护明菩萨大士,天寿满已,自然而有五衰相现。何等为五?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腻,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乐本座。”

  就算是菩萨示现的天人,在临终之际,也会出现这“五衰相”,天福也不外乎因缘生灭之法,仍属于轮回幻境,同样不可贪着。

  “欲界”第二重天,忉利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第二类人,虽然尚未舍离夫妻恩爱,但即使对自己夫妻之间的行为,其淫欲之爱也已经淡薄(邪淫之念更是早就没有了);只是他们在清净独居静修之时,偶尔还会有淫欲念头出现,尚未能够全然清净。”

  “他们命终之后,便会化生天界,超越日月的高度,位置在须弥山山顶。这类天人,叫做‘忉利天’。”

  【人间顶】指须弥山的山顶,是与人世间相连的最高处。忉利天的帝释天王也因此而成为统辖人世间的最高天神,一般所谓的“上帝”、“天主”等等,都是指这位天神。其上的各位天神,都居住在虚空当中,除“大梵天王”负责住持世界之外,其他天神几乎不参予人间之事。

  【忉利天】梵语“忉利天”,汉译“三十三天”,位于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座天城,共三十二位天主,共同辅佐中央“善见城”的帝释天王,合称“三十三天”。

  此天距离大地八万四千由旬,天人身高一百五十丈,帝释天王身高三百丈。此天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天寿约千岁,合计人间三千六百万年,也有夭折、早亡之情形,临终“五衰相”出现。

  “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属于“地居天”,居住在与大地相连的须弥山上。再往上欲界四天则属于“空居天”,居住在虚空当中,通常以云霞为依托而安立宫殿。

  “欲界”第三重天,“夜摩天”的来历: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第三类人,虽然尚未舍离夫妻恩爱,但只如同逢场作戏一般,欲望来了便暂且交欢,之后便不再思念回忆;他们在人世间,思绪纷动之时很少,安然静修之时较多,且在静修当中已经能够全然清净。”

  “他们命终之后,便会化生天界,远远超越须弥山,在虚空当中朗然安住;由于所处太高的缘故,日月的光明已经照不到那里,这些天人们自身就有光明。这类天人,叫做‘须焰摩天’。”

  【须焰摩天】即“夜摩天”。据《正法念处经》,不杀不盗不淫功德增上,能生此天。离此大地十六万由旬,有地如云,朗然安住。但以莲花开合而为昼夜,故名“须焰摩”,亦名“夜摩”,翻译为“时分”;也译为“善乐”,因其天人时常欢欣曰“乐哉!乐哉!”之故。

  此天天人身高约二百五十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天寿约二千岁,相当于人间一亿四千四百万年。

  所谓“于人间世,动少静多”,意味着已经开始修学禅定,内心逐渐宁静的缘故,纷然思绪越来越少。在静修当中,已经能够全然清净的缘故,具有了初步的静定功夫。

  “欲界”第四重天,“兜率天”的来历: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第四类人,虽然尚未完全舍弃夫妻恩爱,但日常一切时候都处在静定当中;只是对方需要发生夫妻行为之时,还不能拒绝。”

  “他们命终之后,便会化生到极其精微的天界,不再与下方诸天及人间相往来。此天有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兼教化天人之处;即使到了劫末,世界将被火、水、风三灾毁坏之时,此内院也不受影响。这类天人,叫做‘兜率陀天’。”

  【兜率陀天】也简称“兜率天”,译为“知足天”,此天天人对于五欲妙乐常生知足之心。此天距离大地三十二万由旬,有地如云,天人于上安住,其身光明更胜夜摩天人。天人身高三百丈,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天寿约四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五亿七千六百万年(由于古印度度量衡单位不统一,且数字方面不太严谨,也有五十七亿六千万年的说法,那是以“千万”为“亿”了。因此,《弥勒上升经》说,弥勒菩萨将在五十六亿年以后,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成佛。但这只是说法之一,这个问题是存在分歧的,此不详论)。

  所谓“一切时静”,意味着已经成就了相似的禅定,例如“欲界定”之类,在“禅悦”的熏陶下,世间欲望便会越来越淡薄。

  关于“乃至劫坏,三灾不及”,仅限于兜率天内院,其外院将被毁坏,此处经文有省略。兜率天内院如今乃是弥勒菩萨所居,也称为“弥勒净土”,历代有许多大德高僧都发愿投生此处,前往亲近弥勒菩萨。

  “欲界”第五重天,“化乐天”的来历: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第五类人,虽然尚未完全舍弃夫妻恩爱,但静定功夫已深入,几乎没有了男女欲望之心,只是顺应对方的需求而发生关系,在夫妻行为当中,已无乐趣可言,那感觉就如同咀嚼蜡烛一般,淡而无味。”

  “他们命终之后,便会生到超越兼变化之天界,以微妙变化为乐。这类天人,叫做‘乐变化天’。”

  【横陈】古人所谓“花容自献,玉体横陈”等等,指男女行为。

  【乐变化天】其它经论称之为“化乐天”,此天天人能够自行变化出微妙五尘,而自行受乐。

  “化乐天”距离大地六十四万由旬,同样有地如云,于上安住。天人身高三百七十五丈,以人间八百年为一昼夜,天寿约八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二十三亿四千万年。

  所谓“于横陈时,味如嚼蜡”,意味着已经深入“欲界定”。相对于静定当中的“法喜”与“禅悦”来说,男欢女爱的乐趣便会逊色许多。前者是微妙淡然的自在之乐,后者则属于感官刺激。

  对于拥有了初步定境的人来说,其“五根”对于“五尘”不再那么攀缘与粘着,因此已经不再追求感官刺激,而比较能够自在轻安。即便没有静坐当中的禅定功夫,如果是已经初步见性的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更为超越自在,其心已经初步“离相”的缘故。

  这样的修行人衣、食、住、行等等,都比较简单,其“五根”很少攀缘“五尘”,其心境不会纠缠于名词、道理之类,更不会整天去找人闲聊,流连于那些无聊戏论与杂乱信息当中。

  同时,不攀缘“五尘”,并不等于无法“受用”五尘。在“清净心”当中,具足种种“清净受用”——那就是修行人的自在分别与自在感受,极为明晰而又不曾沾染与攀缘。

  “欲界”第六重天,“他化自在天”的来历: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第六类人,静定更加深入,丝毫没有了世间的男女之心,只是顺应世间角色而行男女之事;在行事过程当中,其心境完全超越了欲望之乐。”

  “他们命终之后,便能够超越‘化乐天’的变化之境,也超越前‘四天’的无变化之境,投生到更殊胜的天界。这类天人,叫做‘他化自在天’。”

  【出超化、无化境】“出超化境、无化境”之省略。

  其中,“化境”指“化乐天”的微妙变化之境界,“无化境”指欲界前四天的无微妙变化之境界。其实,前四天也具有种种变化,只是远不及“化乐天”的变化之微妙,故称为“无化境”。

  【他化自在天】乃欲界第六天,也是欲界最高天,不必像“化乐天”那样自行变化,而是借着其它诸天的变化,得到自在受用,故名“他化自在”。

  此天距离大地一百二十八万由旬,同样有地如云,安住其上。此天天人身高四百五十丈,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昼夜,天寿约一万六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年。

  所谓“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意味着已经超越“欲界定”,而进入“未到地定”。随着定境的深入,“五根”不再贪受“五尘”,所以连前面“于横陈时,味如嚼蜡”的感受都不再有。

  所谓“未到地定”,就是尚未到达“初禅”的一种预备禅定,此禅定一旦稳定持久,便会自然产生“八触发动”,而证入“初禅”。那时,修行者将会彻底超出“欲界”,并在去世以后投生“色界天”,详见第九卷。

  另外,关于“他化自在天”之天王是否就是魔王波旬,据圆瑛法师引用《瑜伽师地论》云:“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天宫。”据此理解,“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有多位,魔王波旬只是其中之一。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阿难,这欲界六天的天人,在男女形体方面虽然逐渐超越了人间的淫欲躁动,但仍有‘心交’和‘迹交’之类的男女交合。”

  “从此以内,都叫做‘欲界’。”

  【自此已还】从此以内。

  所谓“形虽出动,心迹尚交”,“四天王天”超越了人间“粗色身”的粗漏淫欲,但仍有天人夫妻间的微妙形体之交合;“忉利天”超越了人间的浓烈欲爱,但仍有淡薄的夫妻交合;“夜摩天”超越了人间的淫欲乱想,只剩下了男女天人之间的“拥抱”为欲;“兜率天”超越了男女形体交合,只剩下了男女天人之间的“牵手”为欲;“化乐天”超越了欲爱感受,只剩下了男女天人之间的“相视共笑”为欲;“他化自在天”超越了一切感受,只剩下了男女天人之间的“默默相视”为欲。

  其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属于“形交”,仍有男女天人之间的形体交合;“夜摩天”和“兜率天”属于“心交”,其心仍有欲爱感受;而“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则属于“迹交”,纯属欲爱习气的最后残留之痕迹了。

  关于“六欲天”男女天人之间欲爱的具体表现,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引《俱舍论》偈颂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

  具体说来,地居二天,即“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男女天人之间与人间类似,有男女根的交合,但没有人间的液体流出,而只是“风气”交合;“夜摩天”的男女天人以“拥抱”为淫欲行为;“兜率天”的男女天人以“牵手”为淫欲行为;“化乐天”的男女天人以“相视共笑”为淫欲行为;“他化自在天”的男女天人则以淡淡“相视”为淫欲行为,没有了笑。

  对此,有人曾拟过一个偈语,来表述“六欲天”的男女行为,偈曰:

  “地居二天形相交,夜摩才抱即成淫;

   兜率牵手化乐笑,他化默默送秋波。”

  下面,在《楞严经》第九卷当中,世尊将继续开示“天趣”众生当中“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来历。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 终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九)
下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一)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四)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五)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九)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一)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善待生命中的每一种温暖[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中部47经 考察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3)[栏目:印泉法师]
 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名号好?[栏目:大安法师]
 提婆达多与常不轻菩萨的履历[栏目:陈星桥居士]
 斗诤坚固中略论时轮金刚法会[栏目:太虚法师]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三集[栏目:慈法法师]
 法海释疑[栏目:妙莲法师]
 马一浮的佛学观[栏目:韩焕忠博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厌身品第七)[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