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年轻一代的身上...高尚的行为化乌有...您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6
  问:我是该校的一名老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我们藏族无论老少,心灵正在被日益侵蚀。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尊老爱幼的美德,高尚的行为也化为了乌有。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于他们这些不好的心行,您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索达吉堪布答:这个问题在当前来讲,的确很现实!现在许多藏族年轻人,性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跟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们的信仰有关。
  就拿汉地来讲,往昔曾有无数令人称道的美德善行,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也自儒教的孔子、孟子、荀子起,数千年来一直源远流长。可是如今,这种美德却被盲目的平等主义取代了,许多人打着“平等”的旗号,声称长辈与晚辈要平等、老师与学生也要平等,尊师重道反而被视为一种落后。所以,在我们藏地,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思想的波及,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当然,这种现象,跟“文革”的余毒也有很大关系。当年,人们认为古代传统是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进而对其恨之入骨,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恨不能将古代传下来的东西,全部都斩草除根、统统不留。这种错误的观念,其破坏力非常之大,如今在汉地、藏地也仍有市场,不少人还将此奉如圭臬。除此之外,唯物论所宣扬的理念,也在藏族年轻一代的心中日益扎根,致使他们对三宝没有信心,对长辈缺乏孝顺,对造恶无惭无愧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觉得,首先,教育的导向至关重要。你们作为老师,理应用藏族的传统文化,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我们作为出家人,也应对以僧团为主的有缘众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前往其他地方,在农牧民的群体中,广泛弘扬藏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人生格言、佛法教义等。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很多人的心就会逐渐改变,慢慢生起信心、慈悲心、善心。以此,藏族才会成为真正的藏族,并能长久留存于世。
  否则,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一般而言,弱小的民族被强大的民族所同化、吞并,这在全世界来讲,也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假如我们不珍惜本民族的文化,到了最后,自己的传统荡然无存,内心的慈悲点滴不剩,这不仅仅是藏族的悲哀,也是全人类的悲哀。
  当然,若想扭转这种命运,对我而言,就像佛教的一个比喻中所说,犹如失去双臂的母亲,眼睁睁看着独子被河水冲走,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样,看到藏文化日渐衰退,我虽然清楚地知道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却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真正地力挽狂澜。正如刚才的比喻中所言,断臂的母亲因为缺乏双手,自己明明心急如焚,却对落水的孩子无可奈何,同样,我们由于内外的各种因缘所致,如今想要一下子改变人们的性格,也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但无论如何,大家也不能就此放弃,而务必要竭尽全力。我们身为出家人,尚且能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前往各地弘扬藏文化,甚至为此举办一些扫盲活动,你们在家师生就更应当义不容辞了。同为藏族人,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所以,藏族未来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放在心上,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哪怕你只有十来个学生,也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往好的方面发展,把他们不好的习性改变过来,这一点极为重要!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界是怎么来的?是由谁创造的?
下一篇:有些说是唯物,有些说是唯心,有些说是有神论,有些说是无神论。佛教到底属于哪一种?
 您对于一般社会大众做慈善事业有什么样的建议与指导?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如何评价仓央嘉措的?..
 听说有人出家后,十多年都不受沙弥戒,或一辈子都不受比丘戒,那我们作为出..
 十善是不是一种教条?
 灭谛:究竟安乐!?
 道谛:断除苦因!?
 请问,在家修行、到寺庙修行或闭关,还有就像您这样云游,这几种修行方式,..
 即使我们相信前后世存在,但在生活中,也很难时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
 您刚才说,前世的因,造就了今生的果。那我们现在做善事,今生中能否改变命..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藏传佛教是否会受到其他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卷第八十七[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一二 小集积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中部96经 耶苏葛力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