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心内蕴 学修平重(任杰)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5

慈心内蕴 学修平重

任杰

  《杂阿含》卷四七中有云:“佛告那提迦,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称我,我不求称。”能海师从不扬己功德,道他人之短。有时讲到不正见解和有违佛制的事,总是泛指。听说成都有个居士办《佛化新闻》,要刊登些上师弘法的功德事迹。师云;“能海有什么过失,尽管刊登,你认为是功德的概不准登。”抗战胜利后,成都居士办了一个刊物,专门报道近慈寺和师弘法的业绩。我看过发刊词,后来被师制止了。师规定:凡近慈寺僧人出外住他寺庙,一律不得向人称扬师德,必须遵守他寺规矩,不得别众特殊,不准说别人过失。师常说:“哪有自己称颂自己的?别人怎么说,我们无法干涉,但绝不能自赞毁他。”讲比丘戒时常说:“戒是对自己的,不能用戒律去看别人的过失,修行有所证得也得隐藏,要有忍力,不能自露。否则就无功稳,堕五邪命。”近慈每年安居圆满,依佛所制有一月期称为“迦提月”,可以出外游行。但沙弥年幼不得独自外出。凡来回庙回家的沙弥,师即派管堂师分头带出游行。我每次带沙弥出去临行见师时,师总要对沙弥说;“不管到哪个寺庙,都要遵守规矩,要尊重比丘上座,不要别众特殊,多看别人的功德,不说他人过失,不宣扬近慈寺和自师之德。”
  1945年的迦提月我带十多个沙弥,经成都、灌县和青城山,回经崇重县的上古寺,正遇师在此,师除问生活游行事外,还问走时所嘱一切是否做到,讲明这样作的功德利益,师特别尊重丛林规矩,别的寺庙请讲经,不另设密坛,所收供养除供僧外全部交给该寺,从不带回近慈。师常说;“寺庙丛林规矩乃祖师制定,经久则成一寺之宗风,若破坏其规,必损其寺,使他无章接引后学。按别解脱戒,一是重罪制戒,一是避免讥嫌,不损他人利益。”
  能海师在外讲经常有数千听众,深入浅出使各种根性不同的听众都能听懂,理解法义,欢喜敬仰生信。在本寺讲经则多偏重于法相教理,但亦能使听者各得其解,常有不少听众(包括僧众)自谓曰:“师知我心,是针对我的烦恼病说的。”对一般学者或大学生则主要偏重在理论,亦使听者信服。1949年从西藏回川的密悟格西在文殊院和近慈寺听师讲经后,称叹师曰:“法师若无深修实证,决无有如此善巧说法。”师特别重视法相和文学的学习,除自讲法相理论外,1944年还请遍能法师讲《俱舍论》,1948年隆果法师从西藏回来,译讲福称大师的《现观庄严论大疏》。译经院建立,学藏文法相,请扎桑喇嘛主持,隆果法师译教《度惹》(初学辩论课本)。沙弥由仁明师、仁侍师教文学,慈亲法师教藏文,年轻比丘由李晓元居士教古文。还规定年轻比丘和沙弥读《俱舍》、《现观》等法相论著。1953年在五台山,师教我们四人住善财洞,依扎桑喇嘛学藏文法相教理。师特别提倡多闻,常用宗喀巴称“多闻比丘”,广律中佛称弟子为“多闻圣弟子”来鼓励大家要多闻。常说:“学法相要认真研究,但又不能被法相所束缚,重在观修运用,否则对大众讲经就会使人不懂。”1955年师在五台讲《现观庄严论》时,师叫我回讲一段文,我依法相谈了一阵,师说:“谁叫你讲这些,这在书上都说了,谁都能看,还要你说,是要你谈谈深处密意如何观修。”我才深知师意:学是为了观修,不是为学而学、学而不修。学戒也是为的现修,师集的《比丘戒广颂》,每条戒后都有“摄修心要”。一次大家讨论犯盗戒的罪相轻重,师说:“一根草也不能盗,占便宜的心都不应该有。如教修行,如说而行,一切佛经无非教授教戒。”这是师一生教诫大众的根本意旨。

摘自《丛林》1999年第2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铁眼募钱(慈明)
下一篇:僧祐(韩继生)
 佛教的福寿观(谦和法师)
 慈悲是巨大的能力
 在大难与大易之间(刘先和)
 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 十二因缘(葛兆光)
 佛陀的现实观(惟贤)
 佛教的自由、平等、博爱(煮云)
 放下修行中的虚荣
 六度之布施(李想)
 找到尽未来际的幸福(普仁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正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和有是一体两面...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又怎么解释?[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最好的礼物[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论目前文化之趋势[栏目:巨赞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0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觉明禅师与当代青少年对话 宗教篇[栏目:觉明法师]
 真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十一.金刀剃下娘生发[栏目:玉琳国师]
 从交易中获取进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栏目:白云禅师]
 如何修智慧?(圣严法师)[栏目:般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