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盂兰盆经
 
{返回 新编佛教念诵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8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返回 新编佛教念诵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下一篇:善生经
 六字大明咒
 念佛课诵
 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大悲咒
 准提咒
 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
 三归五戒·居家日诵
 善生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次托钵乞食的感觉[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慧畅法师建塔镇黄银穴洞[栏目:舍利瑞应篇]
 五方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所有祈求都能如愿以偿之地[栏目:普贤上师巴珠仁波切的故事]
 禅修指导 为什么要禅修[栏目:道澄尊者]
 Part IV. The Rise and Spread of Buddhism[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手足之爱[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什么是立身之本?[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前行讲记 第二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三过[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七讲[栏目:慧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