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见解不需要创新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0

佛教的见解不需要创新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平时都在传讲诸多殊胜方便的重要性,因此在修法之时要看看自己在殊胜方便之上运用得是否圆满。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要参杂自己的私心。

如今很多刚入门的信众,总认为自己的思想非常圆满,智慧也很了不起,因此对自己的见解特别有信心。但要记住的是,凡是在思维范畴之中的见解永远没有尽头。你现前自认为很高的见解与佛陀的圆满智慧相比,恐怕只是刚开始而已,也许什么见解都算不上。因为凡夫的分别念是没有边际的,所理解的一切都是那么渺小。

有些人可能不是很明白这些道理,习惯按照世间人的想法来看待佛教,总觉得应该要对2500年前的佛法进行创新。我想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因为对于佛法你永远创新不了。如果你执意要创新佛法的话,那恐怕你只能追随你的先辈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的脚步,地狱将是你的归宿。

世上有很多人想效仿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对释迦牟尼佛的教言进行创新,但是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成功者,因此若你效仿他们也将注定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现在很多人认为,古老的思想非常有借鉴价值。因此对有些年代久远的传统或经典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值得创新发挥的地方。当然,有很多传统思想是非常值得现代人借鉴学习的,但是佛教所讲解的智慧已经完全超越了思维的范畴,不是我们凡夫靠想象力就能想象得出来的。仅以我们分别念的揣测和想象是永远无法企及佛法圆满的智慧境界的。

所以对于佛教,我们无法创新,他本来的状态就是如此。想要证得佛教所讲解的见解只有依靠实修才能圆满。因此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就是最直接的解脱之路。一旦要是偏于这条正道,所走的道路就已偏斜。所以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我们一字一句都不能轻视,种种殊胜方便都要如是造行,不能心存侥幸,参杂私心,如此依教奉行才能迅速成办解脱。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行为会随着见解的增长越来越如法
下一篇:闻思修应避免的误区
 过于执著会使身心都不健康
 何谓根本上师
 初行者应依止寂静处修学
 教证二法不可分离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三 大铠精进,慷慨大方和坚毅不挠
 缺乏出离心的修行无有利益
 反观自过 依教奉行
 究竟胜义之教言——精要明镜
 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
 “依见而修”和“依修而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降伏其心 一 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栏目:万行法师]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摘要[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感恩母亲——纪念我的阿妈[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栏目:慧僧法师]
 对话四:与时俱进的人间佛教[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何面对生离死别?[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皈依佛法僧 开发戒定慧[栏目:学诚法师]
 十五届:责任心的修炼——从中国文化谈责任心(湛如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三十五、橡皮树的义举[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