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敬畏之心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8

敬畏之心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又解释说:“就是使老百姓敬畏。”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再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孔子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那么这“既往不咎”是指谁呢?孔子在批评谁呢?理解这段话出现了几种看法。

  一种以为周礼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应该维护周礼的完好印象,你宰我就不应该再提起了。南怀瑾《论语别裁》说:“宰予后来回到孔子这里,报告见哀公的问答,孔子听了以后就感叹了。就周朝而言,孔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评,所以他说已经既成事实,再说也没有用。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说,既成事实,劝也劝不转来了,过去了何必追究呢?”

  钱穆《论语新解》说:“或说哀公四年亳社灾,哀公之问,或在此年。时孔子在陈(按:谓孔子周游列国,正在陈国),故下文曰‘子闻之’。”孔子在国外听到了这件事情,并非一定是宰我出国向他报告的。孔子听到了这件事后,他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宰我:宰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但错了就已经错了,也就既往不咎了。

  《朱熹集注》说:“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义于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按照朱熹的意思,宰我这个人说话做事不踏实,自己不知道的事也要乱加解释。已经说到“周朝用栗树”就行了,却还要画蛇添足说:“用栗树的意思,就是使老百姓战栗。”这样符合周礼吗?周王敬天保民,怎么会让百姓恐惧呢?此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

  佛经说,让一切众生欢喜就是让诸佛菩萨欢喜,孔子亦是以民为本,所以,“使民战栗”理解为“统治者使百姓恐惧”,无论如何都是违背礼教的。

  那么“使民战栗”的真义是什么呢?我们认同澫益禅师的解释。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说:“云‘战栗’以敬神明,似则似矣,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敬止工夫,安能大畏民志哉!”

  在这里澫益禅师把“使民战栗”解释为对神灵的敬畏,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有敬畏心才能有恭敬心和虔诚心,祭祀神灵时自然应该如此,问题是哀公先不能行善政于百姓,却想要建神庙祈福,这是舍本求末。如孔子所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作为国君不能首先礼待他的臣民,又怎么能够使民战栗呢(即产生敬畏之心)?所以孔子这是批评当政者不能推行礼治,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却大兴土木做舍本逐末的事情,应该自己反省了。如此一分析,孔子的话就是说哀公,谏哀公,咎哀公,而不是批评宰我了。

  论语禅:

  使民战栗将使自己战栗,使民敬畏自己先要敬畏。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孔子的音乐禅
下一篇:在爱情中实现涅槃
 常不轻菩萨
 “菩萨”与“罗汉”
 闭口与闭关
 孔子的音乐禅
 直心是道场
 心诚则灵
 万法平等
 礼让不是软弱
 愚不可及
 仁者的定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五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生命规划[栏目:净界法师]
 八现观七十义总表[栏目:五部大论专集·现证庄严论·参考]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一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好心还是一样要负因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五)《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栏目:中国佛学]
 平常心 Normality - 教外之教导 Teachings Outside of Buddhis..[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毗婆舍那(观)的意义(黄中豪 主讲)[栏目:著述文集]
 20世纪50年代中印佛教交流勾沉——以玄奘纪念堂为线索[栏目:圣凯法师]
 梦中梦因果问答 123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