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原来是地不平
 
{返回 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17
原来是地不平 
 
王溢嘉
 
  人比人,气死人。这个“气”,往往来自一个虚妄而扭曲的“因为”。
 
  有一天,大慧禅师上堂,对众弟子说:
 
  “我本来以为是那些草长得有高有矮,但在烧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地不平。”
 
  对事情提出解释,是认知的主要作用。而解释,大部分是在找原因,也就是厘清因果关系。
 
  一个父亲将儿子的成绩单往桌上一摔,愤怒地说:“看你考个什么成绩?就是因为你太不用功了!真是令人失望!”
 
  成绩比别人差是事实,但“因为”什么呢?也许是比人家不用功;但也许是遗传基因比较差,脑筋转得比别人慢,身体比较容易疲倦;也许是读书环境比人家差,参考书比较少,或女朋友比别人多;也许是老师的题目出得不好……
 
  基本上,这些原因和解释都仅止于推论或臆想,推论难免虚妄,臆想就更可能扭曲。现代心理学更告诉我们,在做行为归因时,我们有明显的人我之别,也就是“严于责人,宽于究己”,譬如别人考试分数低,那是因为他懒惰、愚笨,自己分数低则是因为自己“没睡好、一时粗心”。
 
  人我有别的错误推论、虚幻臆想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对人产生实质的伤害,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白云禅师有一首偈子:
 
  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这里的“慈悲手”,比较接近“真心”,因为真心是没有人我之分、爱憎之别的,这是慈悲的核心要义。但也许,我们还可以引进更多的慈悲。
 
  解释,主要是识心的活动。识心有好有坏,会依个人的见识、阅历与拣选而变。在解释事情时,没有人我之分、爱憎之别固然很慈悲,但如果能多一点爱、多一点宽恕、少一点憎恶,那就更慈悲。这种善意的拣选和认知,就是慈悲的识心。
 
  “转物”,就是用“心”去改变对事物的认知和解释。草,为什么看起来得长得有高有矮呢?原因可能很多,但何妨慈悲一点,先从“地不平”想起。

{返回 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掷骰子与拉磨
下一篇:自家有个宝藏
 只加一个字
 空手把锄头,欢喜来造反
 原来是地不平
 麻三斤,睡不着
 谁“还有这个在”
 亡妻鬼魂的控诉
 拿起狗来打石头
 想一回就伤心一回
 我不思,故我在
 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作者简介 目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林风雨 7.修定与发慧[栏目:果煜法师]
 巴中唐仲容居土行实[栏目:唐仲容居士]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二)[栏目:传喜法师]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6 墓园九想观[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请发菩提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四节 人身难得[栏目:庄春江居士]
 成佛之道概要[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 第三章 大手印之传承与派别[栏目:刘锐之上师文集]
 目犍连(神通第一) 谁是神通第一[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长寿[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