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2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

辰三、增上戒住(分二科)  巳一、问 

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

我现在的心情,有三个欢喜,第一个欢喜,我看各位同学考试的卷子,心里欢喜,第二、听各位同学的回讲,我心里也欢喜,第三个欢喜,《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我们今天学到四十八卷了,很不容易,很不容易了。从事实上看出一件事,我们的同学不告假。我这三样欢喜应该向各位同学报告。我从各位同学的回讲的时候的心情看,各位同学也心里欢喜。我是这么推测,我没有神通。

「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前边两个住,胜解行住、净胜意乐住,这两个住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增上戒住,分两科,第一科问。这个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就是,现前的时候,就是这位菩萨的修行,达到增上戒住的程度了,超越净胜意乐住,这个时候,「当知何行何状何相?」应该知道这个增上戒住菩萨他的行、状、相,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今天回讲的时候提到,这个「行」就是他的因,就是由如是因而成就增上戒住,他是什么因呢?这叫做「何行」。「何状」,这个因不断的努力,成就了增上戒住,他的状,他的相貌是什么样子?「何相」,成就了这样的修行,他要继续的要相续下去,继续的努力要修行,那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何行、何状、何相」这么解释,这是问,下边第二科是回答。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九科)

申一、意乐清净(分二科)  酉一、出意乐(分三科)  戌一、标

答: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

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九科,第一科是意乐清净,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要出意乐,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若是诸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先前」,先者前也,前于极欢喜住的时候,「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由于他努力的学习十种意乐,他已经成就了意乐的清净。在极欢喜住的时候有十种意乐,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戌二、征

何等为十?

   那十种意乐是什么呢?这是征,下边第三科就是列出来。

 

戌三、列

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二者、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三者、胜伏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众魔事业、心自在转意乐。四者、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五者、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六者、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七者、即于彼修为随顺故、乐处远离意乐。八者、于诸世间有染尊位利养恭敬、无所顾恋意乐。九者、远离下乘、趣证大乘意乐。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意乐。

「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第一个这位已经成就极欢喜住的菩萨,他是对于师长,特别的尊重,他的师长就是他的福田,是「不行虚诳意乐」,不会做虚诳的心情,不会动心机,我和他说一句谎话吧!不会有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件事。这可见对于师长不说谎话也不容易,现在达到了什么程度呢,把它列出来,把它标出来这一句话,这件事。

「二者、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这件事也不容易,到了得无生法忍以后,这是他的一种修行,第一条是对师长,现在第二条是同法,就是共同学习佛法的同学,对于同学的这些菩萨忍辱柔和,就是有一些事情,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他说出来的话,有一点羞辱你,你能够忍受这一点,你的性格调柔,很和平,不会因为有一点刺激,心里面就愤怒,愤怒就刚强了。「易可共住意乐」,就是这个时候因为你能够忍辱柔和,就容易大家在一起住,这「忍辱柔和易可共住」,要到初地的菩萨有这个程度,哎呀!可见这个程度很高,若没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这个事办不到。有一点不欢喜,可能有的人,程度不够就吵起来了,有的人程度好一点没出声,但是就告假走了。

我看见一本书上,说出一件事,就是这一位法师,在一个地方挂单,(挂单的时候),他邻单的这位法师,他有多少钱丢掉了,就认为是他偷去了。我们现在的出家人的生活可能是福报大了,都是一个人一个寮房,或者一个寮房里有几个人住,但是都有距离的,那个时候好像都是很近的,这一位法师和那一位法师住的床位都是一个通铺,都是距离的很近的,我是住过这样的房子的。那么,那位法师钱丢了,就到客堂报告了,同时他也向客堂的负责人报告,疑惑他的邻单偷他的钱了,那么客堂的人也就把他邻单的这位法师也请去了,就问他,他不出声;他也不承认也不否认,然后那些人拿香板打他,他也出声,那这样子怎么办呢?那个人的做事情是这样做法,就是在他的额头上好像是用针用什么刻上一个字,刻上个「贼」,然后把他驱逐了,就这样处理这个事情,驱逐呢他就走了,他还是不出声,后来这位丢钱的这位法师,他自己在他住处又找到了!又找到了,没有丢!没有丢他又到客堂去报告,客堂的人感觉自己这件事情处理的不对,处理的不对也就不了了之,就算了。

我们听见这事心理怎么想?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么样?别人说我偷他钱了,我会怎么样?我感觉这个人就是了不起呀!后来这件事传到国王那里去了,国王是谁?就是雍正皇帝,清朝,乾隆以后就是雍正,康熙、乾隆、雍正,雍正皇帝听见这件事,雍正皇帝也是欢喜禅的人,听见这见事,感觉这个人了不起,就是派人特别的把这个人请来了,请来了,雍正就是赞叹他,但是同他有个要求,我现在供给你个地方,衣、食、住我完全供给你,你一定要开悟,然后要他在这里打禅七,大概是不是一个七,是两个七?是三个七?就开悟了,有这件事。

现在说「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这是说圣人的境界。我们从这个前后文,看出一件事,你常常修止观的话呢,常常修止,常常修观,观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当然用小乘佛教的观也可以,用大乘佛教的观也可以,「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你常常这么修的时候,如果你真是认真的修,我看七天你就有功效,就不会像以前那个烦恼那么样的粗重,那么样的粗暴,就不会那样。所以这个「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

在这段文上看呢,当然这是圣人,已得无生法忍的圣人,但是事实上看呢,常常的修我空观修法空观呢,你的性格就容易忍辱柔和、易可共住,自然是这样子。说完全不修我空观,不修法空观,不修止观,也常常能够修定,也会好一点,若完全也不修止也不修观的人,那这件事,我看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特别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智慧能调伏它,也可能会「忍辱柔和」。我们看这个《三国志》看刘备这个人,喜怒不形于色,刘备有这个本事,他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们出家人呢,如果办不到这一点,应该生惭愧心。

「三者、胜伏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众魔事业、心自在转意乐」,这个是第三个,「胜伏一切烦恼」,这个「胜」是战胜、调伏,战胜谁了呢?就是烦恼和随烦恼。这里说「烦恼」就是重烦恼,「随烦恼」就是轻烦恼,也就是贪、瞋、痴这个烦恼,有我、我所的烦恼,你能战胜这个烦恼,就是烦恼不能作主,要你自己的戒、定、慧作主,就是能够战胜烦恼,能调伏烦恼,能降伏烦恼,使令它不作主,由你的戒、定、慧来决定事情。一切的烦恼及随烦恼,就是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众魔事业」。

就是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是能引起你的烦恼,它不是引起你的戒、定、慧的,这件事是挠乱你,令你的烦恼增长,那就是「魔事业」。这个烦恼是惑,众魔是行,一个惑,一个业,这两件事都是染污的,但由于你的智慧战胜了,「心自在转意乐」,你这一念明了的心,不受烦恼和众魔事业的影响,能够随顺戒、定、慧去活动的,叫「心自在转」的意乐,就是有这样的欢喜,有这样的意愿,这也不容易。我们现在不是得无生法忍的圣人,我们也可以这样学习,我们烦恼来的时候,我知道我这是烦恼,我要调伏他,我不会随着烦恼去,不要这样子。

「四者、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这是第四心,「于一切行深见过失」,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乃至意识,就是十八界,这一切有为法,有生有灭,无常变化的这一些有为法,这些有为法「深见过失」,深深的看见它的过失,它有什么过失?它能令你生烦恼,这些有为诸行令你生烦恼,令你做错误的事情,它有这些过患,你能看出来,「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深见」为什么你能够看见它的过失呢?就是因为你学习佛法了,你学习这个经、律、论,应该不是短时间的,也应该有智慧,深入的学习,才能知道有为法的过患,「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

我举一个例子,「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深见过失,譬如说我现在有一百万块钱美钞,这就是行,你若能看见那个钱的过失,也不容易,不容易的,总是认为有这件事心情快乐,而不知道这是有过患的,不知道这件事。

「五者、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前面于一切行,这是有为法,有为法主要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主要就是我们的六根和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五蕴,这里边容易有问题,容易有很多问题的。现在「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大涅槃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诸法寂灭相,在这里「深见胜利意乐」,你要深深的看见,这是有殊胜的利益的,这不是一个小小的事情。我们若是肯到佛学院来学习佛法,最低限度愿意学习佛法,就是有这么一个心情,就感觉到学习佛法会增长智慧,也可以修学圣道这样子。

但若进一步的你能够见诸法寂灭相,这是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阿罗汉集会的地方,这是最殊胜的地方,是我们要到那个地方去的,我们要发心到涅槃那个地方去,因为那个地方是大安乐处。我们若在诸行这里,我们这个分别心,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这里活动,这是一个有土匪的地方,有危险,到涅槃那个地方是安乐住。我们时时的愿意到诸法寂灭相那里去,愿意到涅槃那里去,那个地方是非常好,我们有这样的心情吧?有没有这个心情?所以「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这也是若是常修止观的时候,你观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你才能够有的时候才能意解到这个大涅槃的境界是殊胜的。

如果你不修止观,我天天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好,但是你意识不到这里,你意识不到。说我天天念《金刚经》,我念《华严经》,但是只是念文字,你只是文字上念一念,里边的义你没能念,你还不能意会到这里,你意识不到,你想不到这里,你想到就是人我是非,昨天某某人对不起我,就光是注意这件事,这个原因在那里?就是一方面学习佛法学的不够,或者根本不愿意学习佛法,或者学习是学习,但是不肯修止观,你都不能有这样的正念,「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没有这个正念的。我们平常说:「哎呀!现在佛法不兴盛」。什么叫做不兴盛?什么叫做佛法兴盛?我们可能说不清楚。

「六者、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第六个,这个「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这是果,教、行、理、果,这是果。「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这是行,教、行、理、果,这是行,这里也牵涉到果的地方,「于诸妙善」,妙善这两个字是赞叹菩提分法的,赞叹它是非常好,「妙善」好也,非常好的地方,非常的良善,能令你不苦恼,安乐住。「菩提分法」,菩提是果,涅槃是个理,菩提是智慧,一个理,一个智,分是因,这个智慧的因,就是无上菩提的果的因,那就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六波罗蜜。这个三乘菩提的因。

「常勤修习意乐」,「常」,中间不间断,我不懈怠,我一直的修学这个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止观,我常欢喜不断的修习。说不断修习这个问题,有的人也可能是不断的修习,有的人不高兴,我学一学可以,要我修行我不高兴。这为什么不高兴呢?你应该要知道,你若不欢喜修学止观,「菩提分」分就是因,因就是止观,不欢喜修学止观,你应该向师长 坦白的说,我不欢喜修学止观,应该说出这句话来,「我只是愿意学习,但是我不愿意修行。」不愿意修行,他一定有个原因的。你应该和师长谈谈话,谈一谈话,为什么我不愿意修行?师长会有话和你说的。

我也个别的和各位同学有提过,修止观不难,不是难事,但是要知道方法,就是要知道方法就行,不是难事,你若感觉难呢,你应该和师长说。他会说出个道理来,令你感觉容易,感觉容易的。感觉容易的时候,如果你肯这样做,那是一个使令你心情快乐的一个方法,说我不想修止观,不想修止观你不能调伏烦恼的,你若只是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刚才说的,执持名号这样修行,我只是拜佛,我只是念念文句这样修行,这是很肤浅的,也是好啦,比不修行好,但是肤浅,他不能调伏烦恼,烦恼来了你不能调伏。

你若修止观呢,他能调伏烦恼,就使令烦恼不烦恼,它有这个作用,这个人的心情不快乐就是因为有烦恼,若能调伏烦恼心情就是没有不快乐,不是很好吗?这个闻、思、修,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这还算有道心啦,还肯用功修行,停留在闻的程度,没有这个思、修,这个修行没有,停留在闻,停留在闻的程度,实在不能调伏烦恼,不能调伏烦恼你时常还苦恼,时常的会苦恼。

我曾经和人说过:我在一个地方讲经,有一个居士给我一个纸条,他说「我平常心情很快乐,我也能念阿弥陀佛、我还能讲《阿弥陀经》、我能带领人一起念佛,学习净土法门,但是我的儿我的女有病了的时候,我就不能念佛了,佛就念不来了,我也不能讲经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呀?」写这么字条问我。我回答他这个问题,就是你只有闻慧,而没有思、修的关系,你不能思惟诸法实相,你不知道你常在颠倒烦恼之中,你自己不知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为人讲经的时候、你带领人学习净土法门的时候,你心里还在颠倒之中,你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你没有思慧、没有修慧,没有思慧、没有修慧的原因,就是你闻慧不具足,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你家里人,亲爱的人你都感觉到满意,所以你心情一直在那个满意那个地方,那就是颠倒,就在那里生活,忽然间有变动的时候,你的烦恼现出来,烦恼一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能念佛了,《阿弥陀经》也不能念了,不能念的原因,就是烦恼活动出来,为什么烦恼活动出来?你没有思慧、没有修慧,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于一切行深见过失」,就是他没有看见这个过失,他自己的过失他不知道,他常在颠倒中,他自己还不知道,我们这一句话,不要说我给你讲,不是,自己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也在颠倒中?我没有看见,我没能「于一切行深见过失」,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很好嘛!那有什么不对?不知道这一切行都是很危险的。

「六者、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这就是修止观,要欢喜修止观,为什么要欢喜,因为它能真实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我们弘扬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是对的,赞叹净土法门殊胜,也是对的,我们天天念阿弥陀,讲《阿弥陀经》也是对的,但是这就是勉强的这样讲,就是他真实烦恼来的时候不能调伏,所以这上面说「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在这里「意乐」,有一个愿的意思,有一个欢喜的意思,我愿意这样子,我心情感觉快乐,当然这里也有智慧,有智慧的呀!

「七者、即于彼修为随顺故、乐处远离意乐」,第七条,「即于彼修」就是修这个菩提分,修八正道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 为随顺故」,为了随顺这个止观,修的感觉到满意,这样子,「乐处远离」,欢喜到远离吵闹,宣闹的地方,到寂静处。什么是寂静处?就是到那个地方,也没有亲爱的人,也没有憎恨的人,没有爱也没有憎,到那个地方,也没有声音挠乱你,是寂静的地方,这样子修止观容易,容易修止观,你若是,爱烦恼来的时候,你能修止观吗?这个憎,这个瞋恨心来了,你能修止观吗?是不能的呀!我们初发心修行的人就得要将就一点,到那个寂静处去用功,不要说大话,「我没有关系」,不是那样子。你到寂静处去,也就是远离这些爱、憎的一切境界,到那个地方,他心就不挠乱,就能够随顺,你要修止,你就能止,修观它就能观,所以叫随顺。「七者、即于彼修为随顺故、乐处远离意乐」,你也应该这样做。

「八者、于诸世间有染尊位利养恭敬、无所顾恋意乐」,这也不容易,第八条,对于世间上有染的尊位,这些人都是凡夫,叫有染尊位,他们多少有一点善根,他也信佛来归依你,给你种种的供养这件事,所以世间上有染的尊位,利养的恭敬,「无所顾恋」,你不要去爱着这件事,不要很执着这件事,说是,这个人是非常的,很高贵的身份来归依我,忽然间就不归依,不相信我了,去归依别人,心里就不高兴了,这就不对了,「无所顾恋意乐」,不要去执着这件事,他去归依别人正好,对我没有挠乱,不挠乱我,你自己若用功修行的时候,他是有身份要来看你,你不能在那静坐,不睬他不行,那就是对你挠乱,你非要这样不可,现在这个地方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于诸世间有染尊位利养恭敬、无所顾恋意乐」,不要去执着这件事,他来归依也好,不归依也好不在乎,不执着这件事。

「九者、远离下乘、趣证大乘意乐」,这是第九样,「远离下乘、趣证大乘意乐」就是远离小乘佛法,不要说我要得阿罗汉,不要这个想法,「趣证大乘意乐」,就是趣者向也、趣者往也,就是到无上菩提那个地方去,这个「证」,那天我们讲过,要证悟第一义谛,要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样的大乘的意愿,也有这样的意愿。说这个事情,你现在是自己用功修行,但是你的目的是愿度一切众生,这还是属于大乘的,不是小乘,不是说暂时你没有去度化众生,就说你是小乘,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内心意乐是怎么样建立的。

「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意乐」,前面是远离小乘,这是第十是「欲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意乐」,你现在在这里就自己用功修行,但是你内心呢,还是愿意,你发愿,想要为一切有情创造出世间的圣道的,你要有这样的意愿,虽然你现在没有行动去度化众生,但是你是大乘菩萨,这是这十种意乐。

 

酉二、明清净

如是十种无倒意乐,依心而转;是故说为意乐清净。

「如是十种无倒意乐,依心而转;是故说为意乐清净」,前边是出意乐,这下面明清净。「如是十种无倒意乐」,就是前面这十种不颠倒的意愿,「依心而转」,依者在也,在你心里面现行,在你心里面有这十种意乐,「是故说为意乐清净」,所以就说赞叹你,你的意愿是清净的,是非常圆满的。

 

《披寻记》一五八三页:

如是十种无倒意乐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种直心。何等为十?一、直心,二、柔软心,三、调柔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不希望心,九、胜心,十、大心。菩萨生是十心,得入第二菩萨离垢地。此中十种无倒意乐,如次应知。

「如是十种无倒意乐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若菩萨他已经具足了,也就是成就了初极喜地的功德,已经得无生法忍了,「欲得第二地」,想要进一步成就第二地,就是增上戒地,「当生十种直心」,那欲成就第二地怎么办呢?那要建立,「当生」这个生就是「建立」,就是要发起十种直心,你才能由初极喜地到第二地的,「何等为十?」,这是问,一者直心这以下就是列出来这十种心。

「一、直心」,这和前面本论的文呢,「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这就是直心。

「二、柔软心」,第二个,「二者、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这是柔软心。若是只是说直心、柔软心,我们当然也可以有一个解释,可是要同这个《瑜伽师地论》这十心地方配合起来,那就是更明显,这一个直心是对「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这叫直心。「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那么这是柔软心。

「三、调柔心」是调柔心,我们怎么讲?现在看这个文就容易明白,「三者、胜伏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众魔事业、心自在转意乐」,这是调柔心。

「四、善心」,《瑜伽师地论》的文呢,「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这样的意乐叫做善心。

「五、寂灭心」,「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这叫做寂灭心。

「六直心,七、不杂心。八、不希望心,九、胜心,十、大心」。这和这《瑜伽师地论》的文配合起来,这个意思就容易明白,就和那个《十地经》说的是相合,「菩萨生是十心」,菩萨建立这十种心,「得入第二菩萨离垢地」,就是由初极喜地进步了,到了第二菩萨离垢地。「此中十种无倒意乐,如次应知」,这里边说十种无倒意乐,也就是《十地经》说的那十种心,如其次第应该知道。

我现在有个妄想,这个在家人,不愿意出家去做比丘、比丘尼,不愿意,因为社会上有很多满意的事情,我若出家,就这些事都没有了,不欢喜,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出家以后才有满意的事情,你在家没有满意的事情。你在家的时候那个满意的事情是令你苦恼的,你只是看见令你满意那一面,令你苦恼的事你没看见。其实呢,这社会上的事情时时告诉你,那些事令你苦恼的,但是看见好像没看见。若出了家的时候,就解决所有苦恼的问题,心情自在。前面说这十种心,这是说圣人的境界,但是我们凡夫也是适用的。

 

申二、性戒具足

即由如是十种意乐,成上品故,极圆满故、是诸菩萨入证第二增上戒住。于此住中性戒具足。

这是第二科,性戒具足。前面第一科是意乐清净,现在是第二科性戒具足。「即由如是十种意乐」,就是初极喜地菩萨,他还继续努力修这十种意乐,「成上品故」,成功了的时候,就是上品最圆满的十种意乐,初开始还没那么圆满,修成功的时候,就是最上品,就是最殊胜的,「极圆满故」,那十种功德达到圆满的程度,达到极圆满的程度,「是诸菩萨入证第二增上戒住」,这么多的菩萨就从极喜住,入证第二增上戒住,这样讲呢,前面极喜住是第一住,进步到第二增上戒住,就是升级了,「于此住中性戒具足」,在第二增上戒住的时候,「性戒具足」,「性」这个字,就是它本来的体性就是罪过的,罪过的事情。这个罪过的事情因为是佛教徒,他就禁止了,把这个罪过的事情停下来了,不造这个有罪的事情。这个戒具足了,就是是凡有过失的事情都不做了,他能成就了,圆满的成就了。这是第二科性戒具足。现在第三科离一切犯。

 

申三、离一切犯

极少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尚不现行;况中上品。又于十种圆满业道,自性显现。

这是第三科,离一切犯,也就是解释性戒具足的相貌。「极少邪恶」,不是很多,少少的,那个邪恶的业道,有罪过的事情,这个贪、瞋、痴若动的时候,那就是邪恶,这个业就是由你的第六意识发展到身、口来,那么就是身业、口业、意业都有罪了,「道」这个字,可以这样解释,能通往,从这个地方能通到另外的地方去,它不是停留在这里,我们若造有罪过的事情呢,就会使令你到地狱、饿鬼、畜牲的世界去,所以叫做「道」。「所摄诸恶犯戒」,极小少的那个邪恶业道所摄的,诸恶的犯戒的事情,「尚不现行」,尚且不活动,没有这件事出现的,「况中上品」,何况那个中上品「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的事情,就是下品、中品、上品,这个邪恶业道都不现行了。

「又于十种圆满业道自性显现」,这个有罪过的事情小小的都没有,那么这个人是怎么样呢?这个人对于十种圆满的业道就是有功德的,十种善法非常的圆满,而不是小小的圆满,不是小小的有一点善法,他非常的圆满殊胜的业道。「自性显现」,这个自性是什么呢?。善法成为你的心性了,你心一动就是善,不需要很勉强,要我的师长来逼迫我,我才修止观,不是。他任运的,他的心就能修学善法,就能显现出来,叫「自性显现」。

 

《披寻记》一五八四页:

性戒具足至自性显现者:此说律仪戒净应知。远离杀生乃至远离邪见,是名十种圆满业道。于此业道清净现行不由思择,是名自性显现。

「性戒具足至自性显现者:此说律仪戒净」,这是说律仪戒净,能够一切恶法都不做。「远离杀生乃至远离邪见,是名十种圆满业道」,就是这位菩萨他不会再杀生,也不会偷盗,乃至到远离这个邪知邪见,这也不容易,什么叫做邪知邪见?也要常常学习佛法才能知道,你若不肯学习佛法,你不知道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见。尤其是我们出家人,你出了家应该学习佛法。当然我们说:「我们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别的不用学习佛法」,这是不对的,多少你应该学习,最低限度你知道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见,你会远离过失,是名「十种圆满业道」。「于此业道清净现行不由思择」,对于这个十种圆满的善业,这个业道,「清净现行」,现行出来的都是清净,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不由思择,是名自性显现」,不需要,这件事要观察一下,什么叫做正见?什么是邪见?然后才能够远离邪见,学习正见。不是那样,这个自然就是符合正见,所以不需要思惟观察,自然清净的善法就现前了,是名叫做「自性显现」,能达到这个程度还不容易。

 

申四、了知因果业道(分二科)  酉一、于因果

菩萨如是性戒具足、能以妙慧于染不染恶趣善趣及诸乘中诸业现行,若因若果、修证安立,如实了知。

这是第四种,了知因果业道,分两科,第一科于因果,「菩萨如是性戒具足」,说这位发菩提心,已入圣道的菩萨,他的性戒已经成就了,能达到任运的就是善法,而不会有恶法,「能以妙慧于染不染」,这个时候,这个人,他不是一无所知的人,他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怎么知道他有妙慧呢?「于染不染」,对于那个染污的事情,和不染污的事情,这「恶趣善趣」,这个染不染是因,恶趣善趣是果,恶趣就是到三恶道去了,善趣,到三善道了。到三善道来,姑且说就是不染,若到三恶道去就是染污了。「及诸乘中」,这个恶趣、善趣这是世间法,世间法有善恶的不同,这个「诸乘中」这个「乘」,乘是个车,这个车有运转的作用、有运输的作用,能够从甲地运转你到乙地去,能从苦恼的地方,把你运到安乐的地方去,那叫做乘。

那么这只有佛法里面的声闻乘、辟支佛乘和一佛乘这三种乘,世间上的善法没有这个意思,世间能够做种种善事,它不能够使令你从生死苦恼的地方到涅槃去,没有这个作用,它能够叫你暂时的离开三恶道到三善道去,但是不是说你决定离开了三恶道,不是的,因为你随时可以作恶,会到三恶道去的,所以这个乘是指出世间的三乘道法说的。「诸业现行」,出世间的圣道,那就是三十七道品通于三乘,和六波罗蜜也是通于三乘的,习惯上呢,三十七道品指小乘佛法说,六波罗蜜指大乘佛法说。「及诸乘中诸业现行」,就是说这个人,发了出离心,发了无上菩提心,修学六波罗蜜了,那就是这个出世间的功德显现出来行动了。「若因若果」,若初开始发菩提心呢、发出离心修学圣道是因,最后你得阿罗汉道、得辟支佛道、得无上菩提了,就是果了。「修证安立」,就是修因证果,这些法,就是世间的恶趣善趣和出世间的三乘圣道,「安立」,用语言文字把它表示出来,叫安立。「如实了知」,说这位菩萨性戒具足的人,他不只是戒清净,他还有大智慧的呀!他对于世出世间的事情都能如实的通达,都明白了,这件事也不容易,不是容易的事情,他有这样的智慧。

 

酉二、于业道

于异熟果及等流果如是诸业,如实了知。

前面说是于因果,这第二科是于业道,这个于因果应该是那样,就是指三乘圣道说,这个于业道呢,是指世间的染不染、恶趣善趣说的。「于异熟果及等流果」,这个异熟果和等流果,就是世间的善恶果报,大概的说就是两类,异熟果,就是在因地的时候,在造因的时候,你创造因的时候,是有善恶的不同,它得果报的时候,没有善恶的不同,是无记的,所以叫做异熟果,因通善恶,果为无记,那这叫做异熟果,这异熟果是那样,我们通常不太明白这件事,就是这个果报主要就是我们的生命体,我们是在人间或者在天上,或者到三恶道去,主要就是你的身体是个果报,身体的果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的果报,当然这样说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真实的说呢,就是阿赖耶识是你的果报,这个身体主要是什么?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不属于善恶的,所以它是无记的,我们现在不睡觉的时候,我们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不睡觉的时候,我们这个各式各样的妄想,有的时候做这件事,有的时候做那件事,但是你睡着觉不做梦的时候是什么?只有阿赖耶识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不在了,只有阿赖耶识在那里,这时候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所以这个地方,你这个阿赖耶识,自从你得到这个果报以后,一直到最后死亡之间,它长期的在那里,它不间断,但是我们的眼识不是常相续的,第六意识也不是长相续的,只有阿赖耶识常在那里,所以有你造的业,过去造的业,现在造的业,你现在受什么什么样的果报,阿赖耶识完全负责任,一点不含糊,所以它是个主要的,它是果报主,所以叫异熟果,它是你的果报,就是「因通善恶,果为无记」,因和果不一样,不一样,你做善也得这个果报的,做恶也是得这个果报的,不论你到天上也是阿赖耶识,你到地狱还是阿赖耶识。前六识,我们心里面有的时候有快乐的感觉,有苦恼的感觉,在阿赖耶识没有这个感觉的,无差别的,它没这么多分别,所以是无记的,那么这是一种果报。

「及等流果」,等流果这个就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你做善业,得到一个满意的果报,做恶业就得个苦恼的果报,「等流」就是果和因是相似的,就是相等的,是相续的,「流」是相续的意思,「等」是相似,因与果相似,说我们欢喜放生,那你将来就是得长寿的果报,是这样子。我们还容易迷惑,我们买鸟去放生,买鱼放生,买个龟去放生,然后得长寿的果报,当然是你有这个慈悲心也是好啦,其实你对人的爱护,功德殊胜,对鸟兽的爱护将来得长寿的果报,其实你对人的爱护,你将来更殊胜,你得的果报更殊胜,所以那就是「等流果」,你若杀害生命呢,将来你的寿命就不长了,你若放生呢,寿命长,果和因,因果是相似的,叫等流果。

「如是诸业,如实了知」,出世间的无漏业,和世间的有漏业,「如实了知」这位菩萨他都通达无碍,都是明白的,而这件事,我们若学习佛法的时候,你若常常学习经论,你就会知道这件事,不学习经论,学习而不用功的时候,虽然学习佛法了,但是不用功学习,你多数还搞不清楚,我去买鸟放生我会得长寿报,对人有困难,向你求的时候,「关我什么事?」怎么回事?就是这个人佛法学的有问题,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人要杀那个猪的时候,我们没有慈悲心救护也不是,也应该慈悲救护,但是对人你不发心救护?并且你发心救护,应该用慈悲心救护。说是我唯独对禽兽我救护,对人不救护,这个人有问题,阿弥陀佛!「如是诸业,如实了知」,我说这个还是浅白的,但是若是你对于三乘圣道的因果,那就是很深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明白的,这里说这位菩萨他能如实了知。

 

申五、受行净业(分二科)  酉一、自能受

自能现断诸不善业;自能现受一切善业。

这是第五科,受行净业,分两科,第一科,自能受。「自能现断诸不善业」,说这位圣者,他自己现在,他就能断一切不善业,他能够改变过来,错误的事情决定不做。「自能现受一切善业」,前面是断一切不善业,这里是能修行一切善业,他能接受这件事,他就能做到。我们若是有智慧的人,能够学习佛法,也能知道什么是善业,什么是不善业,但未必能做到。现在这个圣者是能做到的。

 

酉二、乐劝他

即于其中乐劝导他,能正劝导。

前面是自能受,这是第二科乐劝他,即于这里边,断恶修善这件事,「乐劝导他」,他劝喜,他欢喜劝导别人,「能正劝导」,他是欢喜劝导,他也能正劝导。若是我们凡夫也能欢喜劝导,但是你未必劝导的正确,因为你学习的不够,你的智慧不够,而这位圣者呢,他「能正劝导」,能正确的劝导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他能这样做,能做到的。

 

《披寻记》一五八四页:

能以妙慧至能正劝导者:此说摄善戒净应知。言若因者:谓染不染。言若果者:谓恶善趣。言修证者:谓于诸乘。言安立者:谓即于彼四谛差别。于此一切皆如实知,又于能与异熟等流果业亦如实知,自能远离不善业道,安住诸善业道,亦令他人能正远离,能正安住。是故于中乐劝导他,能正劝导。

「能以妙慧至能正劝导者:此说摄善戒净」,前面是说「律仪戒净」,这句话是「摄善戒净」就是能积聚善法,这一条戒也能持的清净,「应知」。「言若因者:谓染不染」,这是指因说的,「言若果者:谓恶善趣」,这是果报。「言修证者:谓于诸乘」,就是声闻乘、辟支佛乘和一佛乘三乘。「言安立者:谓即于彼四谛差别」,这个地方解释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的差别,这是佛菩萨的智慧安立的。「于此一切皆如实知」,这一位菩萨对于这些事情都能真实的通达。「又于能与异熟等流果业亦如实知,自能远离不善业道,安住诸善业道」,这位圣者他能远离不善业道,能安住诸善业道里边,他的身、口、意能从那个不善业道里面解脱出来,安住在善业道上面。「亦令他人能正远离,能正安住。是故于中乐劝导他,能正劝导」。

 

申六、照愍众苦

于其种种不平等业现行过失之所染污诸有情界、若兴若衰、等无差别、一切皆堕第一义苦,并住艰辛种种艰辛之所逼切,甚可哀愍。于彼获得广大哀愍、如实观照。

这是第六科,是照愍众苦。前面第五科受行净业,现在第六科照愍众苦。「于其种种不平等业现行过失之所染污诸有情界」,就是这位圣者,这位菩萨,对于众生的世界,乃至学习佛法的人,各式各样的不平等业现行过失,不平等业,就是造种种罪业,叫不平等业。造种种罪业的时候,「现行过失之所染污」,这是显现出来行动,这种罪过的事情,显现出来行动,你的一念心呢,就被这些罪过的事情所染污了。「诸有情界」,很多的有心、意、识的这些众生,「若兴若衰、等无差别」,这些众生,造恶的众生,有的时候也会造善,也会做善业,有的时候也会作恶,作恶就是衰了,这一方面呢,在我们凡夫的众生来说呢,是感觉到:「哦!这个人做善还蛮好,这个人做恶是不对了」,就有兴衰的差别,但是这个圣者的菩萨对于这件事,「等无差别」平等的都是苦恼众生,你能够做善也是苦恼人,你也是苦恼人,不只是做恶是苦恼人,你能够不做这些恶事,能做善事,你也是苦恼人,「等无差别」。「一切皆堕第一义苦」,为什么有差别而说无差别呢?「一切皆堕第一义苦」,做善的也好,做恶的也好,在第一义上来看,都是苦恼人。譬如说,就拿我们现前心里上的感觉来说,这个有病的时候感觉到不舒服,很多苦,我现在没有病的时候,四大调和,心里面感觉到没有什么不如意,我们感觉好吧?感觉健康了,实在不是,在第一义来看你还是在苦恼里边,还是苦恼的愿界,那就是五取蕴苦,这个第一义苦就是五取蕴苦,五取蕴四大调和的时候,我们不感觉到苦嘛!为什么也说它是苦呢?这是站在第一义谛立场来说的。譬如说阿罗汉也可以,或者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说,他若一入定的时候呢,他与第一义相应的时候,那个感觉是什么样?若出定的时候,他心里面在色、受、想、行、识,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活动的时候,这是什么境界?他就感觉到还是苦。他一入定的时候,与第一义相应,这时候是快乐。譬如说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譬如说我们现在得了欲界定,你能够调顺寂静,到最极寂静的时候,不要说是那个等持,那个九心住是欲界定,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个不说,就是到那个最极寂静的时候,你若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那就和一般的散乱境界不一样,你也感觉自在的多,那未到地定是更好了,到初禅时候那是特别殊胜,但那还不是第一义谛。所以在现在说,造罪的人,受了种种苦的境界是苦恼,说做善的人,他现在享乐报,或者在天上受这个天的果报,或者是得了禅定,在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若照圣人来说呢,这圣人来看,「等无差别,一切皆堕第一义苦」,还都是苦恼境界。

这里边就是有现行不现行的差别,譬如说是,故且说,你现在得了色界定,你得了无色定的时候,那么欲界的三恶道境界没出现,欲界的人天道的境界也不出现,那么你这个时候是个禅定的境界,你感觉很好嘛!是,你禅定的境界是不错,比三恶道三善道好的多,但是你在阿赖耶识里面,也有地狱的罪过的种子,也有三善道种子,还在那里潜伏着,那件事吉祥吗?所以说在第一义来看,「一切皆堕第一义苦」,都是在苦恼境界里面,这就看出来,这个圣者看的深远,不是表面上的事情。「并住艰辛种种艰辛之所逼切」,「并住艰辛」都是在艰难困苦,辛者苦也,都是安住在苦恼的境界里边,但是得禅定的人认为是很好,因为很自在。「种种艰辛之所逼切」,各式各样的艰难困苦,来逼迫你。「甚可哀愍」,在圣者的那个大智慧大慈悲心的观察,众生是可怜愍者,可哀愍者。「于彼获得广大哀愍、如实观照」,这个圣者的大智慧,有慧眼,于彼流转生死的三界的众生,获得了广大的哀愍,就是很深远的哀愍心。「如实观照」,这个「照」,照愍众苦,这个圣者有大智慧,真实的,一点不含糊的,观察出来众生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八四页:

于其种种不平等业至如实观照者:此说饶益有情戒净应知。五取蕴苦,是名第一义苦。生艰辛苦,无量差别。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九卷十一页)依彼当知种种艰辛之所逼切。

这里是说这菩萨大悲心,要利益众生的这一条戒,菩萨是三聚净戒,这是指这一条戒说的,五取蕴苦是名第一义苦,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五蕴这个取就是烦恼,我们的色、受、想 、行、识是由烦恼现起的,所以叫五取蕴,成就了色、受、想、行、识之后,又生出烦恼来,所以也叫做取蕴,所以五取蕴苦。「是名第一义苦」,这在第一义上来看,这个众生还在苦恼里边。「生艰辛苦,无量差别」,众生的业力不同,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九卷十一页)依彼当知种种艰辛之所逼切」

 

申七、善根清净(分二科)  酉一、指同前

是诸菩萨安住如是增上戒住、广见诸佛、善根清净、如前应知。

    这是第七善根清净,分两科,第一科指同前。「是诸菩萨安住如是增上戒住」,这么多菩萨他们不是凡夫境界,他们是安住在「如是增上戒住」,就是初极喜住,第二是离垢地,就是增上戒住,「广见诸佛、善根清净」,这位圣者,他们是能看见一切佛的,他们就在凡夫世界,随时入定,能看见十方世界诸佛的,「广见诸佛、善根清净」,他们时常的栽培善根,他们的善根是清净无染的,「如前应知」,前面已经说过了。

 

酉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置迦肆娑置于火中数数烧炼、转更明净;如是菩萨善根清净、当知亦尔。

前面是指同前,这第二科是喻差别,用譬喻表示它的差别。「此差别者」,这个圣者他的善根清净,也有不同的地方,「谓如世间善巧工匠」是世间上,善巧的这个匠人,「以所炼金」,以所炼的,鋾炼的这个金属,「置迦肆娑置于火中」,以所炼金放在火里边,数数的烧炼,「转更明净」,越烧越炼,那个金属它越明净,这是个譬喻。「如是菩萨善根清净、当知亦尔」,这个圣者菩萨他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清净,也是这样子。他这个增上戒住,就好过前面净胜意乐住,好过前面那个极喜住,就好过那个住。

 

申八、受生

于此住中,净心意乐成满趣入。在所生处多作轮王、王四大洲。以自在力、令多有情止息犯戒不善业道,劝彼受行诸善业道。

这是第八科,前边是善根清净,现在第八科受生,「于此住中,净心意乐成满趣入」,在这个住里面,他的净心意乐,「成满趣入」,成就圆满,入于这个第二住,增上戒住。「在所生处」,在他所受生的地方,「多作轮王、王四大洲」,这个初极喜住也做轮王,但是是王一个阎浮提,只是一大部洲,现在这位菩萨,他也做轮王,但是王四大洲,那是金轮王了。「以自在力、令多有情止息犯戒不善业道」,他有大自在的威力,他能命令很多的众生,止息了犯戒的不善业道,能有这个威力,「劝彼受行诸善业道」,他有这个威力劝导这个世界上的众生,能接受佛法的、接受他的教导,能够修行诸善业道,就是十善业道。这是受生,下面第九是威力。 

 

申九、威力

当知威力过前十倍。

    你要知道,这个增上戒住这位菩萨的威力,超过前边那极喜住,十倍之多。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增上戒住。谓意乐净故;性戒具足故;离一切种毁犯戒垢故;一切业道、一切因果了知通达故;于诸净业能自受行,亦乐劝他、令其受行故;于有情界诸业所生众苦艰辛,得大哀愍如实观照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增上戒住」这是第二科,结略义,是略说菩萨增上戒住的相貌。「谓意乐净故」,前面一共是九科,这里就说这个科的名字,第一个是意乐净,意乐清净。第一科。「性戒具足故」,这是第二科。「离一切种毁犯戒垢故」,这是第三科。「一切业道、一切因果了知通达故」,这是第四科。「于诸净业能自受行,亦乐劝他、令其受行故」,这是第五科。「于有情界诸业所生众苦艰辛,得大哀愍如实观照故」,这是第六科。「善根清净故」,这是第七科。「受生故」,这是第八科。「威力故」,这是第九科。这是结略义。

 

午二、广指(分二科)  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离垢地说。

    这是第二科广指,广指分两科,第一科指,第二科配,这是第一科指。

未二、配

远离一切犯戒垢故,名离垢地。由离一切犯戒垢故,即此名为增上戒住。彼离垢地、当知即此增上戒住。

   「远离一切犯戒垢故」,这是配,「远离一切犯戒垢故」,名叫离垢地。「由离一切犯戒垢故,即此名为增上戒住」,他立这个名字原因就在这里。「彼离垢地、当知即此增上戒住」,这个《十地经》里面说那个离垢地,也就是这里说的增上戒住。

 

辰四、增上心住(分二科)  巳一、问

问:增上心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

这是第四,增上戒住是第三,这第四是增上心住,分两科,第一科问:「增上心住菩萨转」的时候,「当知何行何状何相」呢?这是问,第二科就是回答,分两科,第一科略说,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分九科,第一科是净心思惟成满趣入,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九科) 

申一、净心思惟成满趣入(分四科)  酉一、标

答:若诸菩萨先于增上戒住、已得十种清净意乐、作意思惟,解了通达;复由余十净心意乐、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过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

    这是说前边的增上戒住的情形,增上戒住已经成就了十种清净意乐,「作意思惟,解了通达」。「复由余十净心意乐、作意思惟、成上品故」,他成就了十种清净意乐之后,又有十种清净意乐,若是能作意思惟修行,使令前面的十种清净意乐成为上品故,「极圆满故,过增上戒住」,就超过了增上戒住,就入于「增上心住」了,这是标,下面是征。

 

酉二、征

何等为十?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列。

 

酉三、列

一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得清净;二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清净故,能不退失;三者、作意思惟、我于一切漏有漏法、心不趣入,于违背中、能正安住;四者、作意思惟、我能于彼修对治中、识正安住;五者、作意思惟、我能于彼所修对治、不复退失;六者、作意思惟、我于如是坚固对治、不为一切漏有漏法一切魔军之所胜伏;七者、作意思惟、我今能于一切佛法、其心无有怯劣而转;八者、作意思惟、我今能于一切苦行、无有怯弱;九者、作意思惟、我心一向于大乘中、深生信解,终不爱乐余下劣乘;十者、作意思惟、我于一切利有情事、深心爱乐。

「一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得清净」,他先这样思惟。

「二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清净故,能不退失」,这十种清净意乐成就了以后,他能够不退,这就不容易。

「三者、作意思惟、我于一切漏有漏法、心不趣入」,,这个漏就是烦恼,有漏法呢,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个漏是烦恼,有漏法实在是个果报,一般的凡夫呢,这个漏和有漏法不一样。「三者、作意思惟、我于一切漏有漏法、心不趣入」,心里面不去执着这件事。「于违背中、能正安住」,违背这个漏有漏法,在这里能安住,那就是安住第一义谛了,你观察烦恼是因缘所生,毕竟空寂的,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也是因缘所生,也是毕竟空寂的,你安住在毕竟空寂的第一义谛上,所以就违背漏有漏法,「能正安住」。若是我们不能修止观,那你这件事办不到,你就是随顺漏,随顺有漏法。没办法违背它。「能正安住」,这是第三。

「四者、作意思惟、我能于彼修对治中、识正安住」,这是第四,「作意思惟」,实在就是修止观,在止观里面,在奢摩他里边作观就是思惟,思惟什么呢?「我能于彼修对治中」,对治这个漏、有漏法,「识正安住」,能在这个修对治修行的识里面,安住这里。

「五者、作意思惟、我能于彼所修对治、不复退失」,能安住这是一个境界,第五、作意思惟、我能于彼所修的对治的法门,能够不复退失,这个不容易。

「六者、作意思惟、我于如是坚固对治、不为一切漏有漏法一切魔军之所胜伏」,这些漏、有漏法它能战胜,使令你投降了,不能这样子,你能够战胜漏、有漏法,你能够战胜,能降伏它们。

「七者、作意思惟、我今能于一切佛法、其心无有怯劣而转」,这是第七,他在修止观的时候,他心里这样思惟,「我今能于一切佛法」,一切佛法范围是很广的,就是一切清净的一切法里面,他心里面没有「怯劣而转」,不要说「我害怕」,说「我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想法。

「八者、作意思惟、我今能于一切苦行、无有怯弱」,这件事虽然是圣道,但做起来很辛苦,他心里不恐怖,达到这个境界。

「九者、作意思惟、我心一向于大乘中、深生信解,终不爱乐余下劣乘」,这位菩萨他心里面这样思惟,「我心一向」只有这一个方向,没有第二个方向,「于大乘深生信解」,大乘中佛法里面,这个信解很深刻,「终不爱乐余下劣乘」,对于小乘佛法,他不爱乐。

「十者、作意思惟、我于一切利有情事、深心爱乐」,就是大慈悲心,这个第十科。

 

酉四、结

由此十种净心意乐作意思惟、能入菩萨增上心住。

这个增上戒住的菩萨在修这十种作意思惟,作意思惟能入菩萨增上心住。

 

《披寻记》一五八五页:

复由余十净心意乐等者:《十地经》说:菩萨善清净心行第二地已,欲得第三地菩萨地当起十种深念心。何等为十?一、净心,二、不动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心,十、大心。菩萨以是十种深念心得入第三地,《十地经论》一一别释。此说十种净心意乐,如次应知。

「复由余十净心意乐等者:《十地经》说:菩萨善清净心行第二地已,欲得第三地菩萨地当起十种深念心。何等为十?一、净心」,这也和前面这十段来配合。「二、不动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心,十、大心。菩萨以是十种深念心得入第三地,《十地经论》一一别释」,《十地经论》上把这十种心,每一个有特别的解释。「此说十种净心意乐,如次应知。」这里说的十种「净心意乐」和《十地经论》上说的这十种心是相配合的,「如次应知」。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10)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四十八法 14) 忙中持名 Buddha Recitation While Otherwise ..[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菩萨优婆塞戒经》重戒有哪些?[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一瓣心香迎鉴真[栏目:明真法师]
 三宝能分开信仰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十地顿超无难事[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栖一[栏目:僧诗句集]
 佛为什么不救地狱?佛是教育我们慈悲善待世人与众生。那为什么有地狱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熬一锅玉米[栏目:太阳我的心]
 相应155经 请问说法者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福报的由来 二十四、不要随波逐流[栏目:福报的由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