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善释义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5

十善释义

十善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不错也。杀盗淫妄,已于五戒中说。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将来当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悭贪者,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之为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瞋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怒。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侮人物等。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得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圣言,毁佛经教等。然此十善,总该一切。若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恐汝等不能体察,今略举其一二。当孝顺父母,无违无逆。委曲宛转,劝令入道。断荤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脱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决不依从,亦勿强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父母忏悔罪过,斯可矣。于兄弟则尽友,于夫妇则尽敬。于子女则极力教训,使其为良为善。切勿任意骄惯,致成匪类。于邻里乡党,当和睦忍让,为说善恶因果,使其改过迁善。于朋友则尽信,于仆使当慈爱。于公事则尽心竭力,同于私事。凡见亲识,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当以本求利,不可以假货哄骗于人。若以此风,化其一乡一邑,便能消祸乱于未萌,致刑罚于无用。可谓在野尽忠,居家为政矣。(增广文钞卷四〈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净业居士应以五戒为根本
下一篇:五戒释义
 燃戒疤(即顶香)
 念佛不同于参念佛是谁
 对同住僧人的基本要求
 往生西方为一切修佛道者之归宿处
 对治色欲的方法
 《弥陀经》解首推三疏
 女居士的职责
 念佛解怨退冤母子利益无边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普贤行愿品》之重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悲咒句偈 35.穆帝隶 MU DI L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禅林宝训》研究(徐小跃)[栏目:禅宗文集]
 《六祖坛经》第五讲[栏目:崇慈法师]
 一瓣心香迎鉴真[栏目:明真法师]
 倓虚法师与长春般若寺(邱高兴)[栏目:倓虚法师纪念文集]
 大圆满的窍诀[栏目:达真堪布]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栏目:体光法师]
 如何教育孩子从小接触,认识佛法。[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出入息[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第三篇: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四、导示要点[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