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做众生的良朋益友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6

做众生的良朋益友
文/见萌法师   

  《沩山警策》云:“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人生旅途中,良朋益友的扶持,使我们能安稳地度过各种风暴,甚至出现生命的转机,迎向光明。春秋时代,管仲因良友鲍叔牙之举,免于牢狱刑罚之灾,并一展政治长才,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宋朝苏东坡因与佛印禅师相交,使其释怀仕途之蹇,从而深入佛法,契悟禅机,留下诸多诗偈,启发后人。唐朝永嘉玄觉禅师因道友左溪玄朗禅师的激励,与东阳玄策禅师参访六祖惠能大师,得六祖之印可,从此接引行者,弘宗演教。亲近良朋益友,不仅能助益我们的学业、事业、道业,对我们的一生更是重要!

  修行学佛,除了要结交良朋益友,互相增上,还要扩展心量,以慈悲心为基础,以利他为准则,成为众生的良朋益友。如何成为众生的良朋益友?首先,要勤修戒、定、慧,培养个人的德行,严整自己的行仪,使众生不仅欢喜亲近,进而修行学佛。古德云:“沙门办道,以德行为本”,若能养德,众生亦受薰习。人心以道德为依止,虽居困厄,不以为苦,更不会做出偷盗、抢劫等不善之举,不仅众生免于造业受报,更能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其次,要广学多闻。众生因为不明白真理,耽溺五欲,造作恶业,头出头没于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要成为众生的良朋益友,就要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才能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儒家亦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菩萨向五明处学,就是要为众生开启佛法的正知正见,带领众生出离三界苦海。所以,为了普济众生,我们要发大乘心,广学多闻。

  再者,要培养广大慈悲心。看到众生陷于无明烦恼、苦难中,就要伸出援手,以智慧之剑为其断除邪见惑障。《普曜经》中记载着世尊初欲出家时所发之四愿,即“愿济众生困厄,愿除众生惑障,愿断众生邪见,愿度众生苦轮”。众生皆有佛性,只因无明障蔽,所以我们要发大慈悲心,帮助他们走出迷惑,远离黑暗烦恼,迈向自性光明大道。如此,才是众生真正的良朋益友。

  最后,要培养智慧心。规劝他人的过错时,必须“忠告以道”,以智慧心观察适合对方的忠谏,循循善诱,让对方知过改过。俗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宽容的心看待众生,以智慧劝导,使其远离邪见、恶行。这么一来,众生才会欢喜接纳,真正视吾人为其生命中的良朋益友。

  修行学佛之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才是一生的努力方向,所谓“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我们发广大愿心要化育众生,更要发长远心,时时反省检讨自己,落实上述成为众生的良朋益友之道,才能真正接引众生契入菩提,毕竟大乐。如此,方不辜负此生修行学佛的愿行。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路
下一篇:多说好话菩萨行
 畏善情结
 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心中的净土
 逆增上缘
 真知道就做得到
 说话的艺术
 一念真诚感应道交
 在安身立命处 直下承担
 智慧的布施
 戒的精神与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刀子 Knife[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五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净土法门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栏目:慈法法师]
 21.典座 Serving as verger[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药师经释义 缘起[栏目:法界法师]
 感恩和修行、做人在学佛中的地位是怎样的?[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三、苏加塔尊者所述的七个案例[栏目:马哈希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一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苦难的童年——苦谛思维修之三[栏目:道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