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现象界看空性的展现(陈国镇)
 
{返回 佛教与科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9

从现象界看空性的展现

陈国镇

现象不离认知

摄认知现空性

摘要:

天地森罗万象经由科学的探索,使我们逐渐了解其潜藏的规律;借着这些规律,可以将看似不相干的现象贯串起来,形成各类现象的通性。而通性在佛学中,即空性的局部展现。不同限制产生不同的空性特质,衍生不同的现象,因此从现象界看空性,「空」其实并非空洞或虚无,而是一切现象的基础性质;又从空性看现象界,则「空」能开创现象界无穷的生机,这就是「色空不二」的意义。在近代自然科学中,量子力学之哲学观对现象本体所秉持的态度,除主客对立尚存外,颇有佛法不即不离的中观性质。从这里可了解科学的量度,系我们对空性采取限制所得到的回应:基于这些回应,才有所谓的认知,而建立我们的宇宙观。

一、绪言

佛教是人类追求生命的圆满所努力的途径,它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过去主要在亚洲传播,现在已经传到世界其他地方。科学是人类探索现象的规范所努力的另一途径,它虽然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已,却对这个世界起了重大的影响,而且遍及全球。人类这两股巨流到底在那里遇合?有什么歧异?

佛经大部份的文字在教人如何藉实修的自我提炼,以恢复生命的本质,解脱既存的障碍和痛苦,展现生命原有的智慧和能力。它和自然科学的态度非常相似,都要藉实验以印证或理解现象的本源,两者都不是凭空的臆断,而是实证的结果。

佛经是前人实际修持的方法、经验和运用的总汇集,所以佛经是用来验证我们修持的心得,而不单是供人阅读的文字。佛学研究经典中的义理,必须有实修的印证为凭,才可能正确地深入佛法的真谛。

二、现象可以感动人心

禅宗在中国曾经辉煌过一段历史,也留下许多生动而且发人深省的故事和公案。从这些史料里可以发现,有很多修行人是突然被现象所感动而幡然开悟的,从此进入了佛法浩瀚的天地里,成为拥有生命全部主宰权的人。可是我们要问:修行人为什么能触景开悟?悟到什么?现象界有佛法的空性吗?又在哪里?怎样认知?

受禅宗风气的熏陶,中国的文学、艺术和生活曾有过高远的意境,例如禅宗文学的名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李白的《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都在描写自然界的山光水色和万物的生趣,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开阖自如的禅机,处处给人辽阔灵慧、恬然自适的气息。

修行人一旦开悟,就如某位尼师说道:「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其他悟道的人也说出「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会心语。

从这些修行人禅味盎然的开悟畅言中,我们猜测现象界可能具有某种素质可以使人体察而悟道,实际上如何体察呢?这正是个人在本文中所要阐述的主题。

三、认知的心理

要了解现象何以能令人开悟,全看我们如何认知。当我们对任何物体或现象有所谓「认知」时,是先从对象上获取有限的讯息,然后在心里整合成一种整体的感觉。这样的认知包含几种性质:(一)从有限的对象讯息合成浑然如一的性质,即将对象定性。(二)认知的感觉等于现象的性质,不能分割成独立的东西。(三)能据此认知作推测,因为认知心理已将可计数的讯息化作不可计数的性质,所以能作内插或外插的推测。(四)认知的感觉会受意向的左右,即现象能随心意而转。(五)有认知时,即心受到局限,而不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心。为了明了上列五种认知心理的性质,可藉后面几张图来体会。图(一)是什么?

图(一)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图(一)是一个英文字母『S』和一匹奔跳的马」。您认为您的答案正确吗?而图(二)又是什么?大家可能更有信心,立刻会回答:「图(二)是一个儿童的头像和一只可爱的小狗」。您真的相信就是这样子吗?也许这样问您还是一头雾水,不妨让我们先看图(三)的(a)部份。您又看到了什么?

图(二)

也许有些人会答:「看到三个角和三个有缺口的圆」;又有些人却看到「平面上有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圆分别放在三边外,另有一个像白纸剪成的正三角形,覆盖在前二者上面」。

图(三)

其实无论您看到的是哪一种,都无所谓对与错,重要的是您要知道,看法的变动会导致所见现象有差别。图(三)(a)部份的第一种看法是依据图形占有空间的形式而认知,可以称为「如见」,即如其然的看法,也是比较不作意的看法。第二种看法是见者根据原始图形起了造作的心意,创造了他的心象图形。这种看法可以称作「缘见」,即夤缘攀附所得之见,虽然看到了自己的心象,实际上并不一定存在。就图(三)(a)而言,它仅是纸上的几个图样,完全没有「缘见」所「认为」的东西,尤其是认为覆盖的白三角形,根本是虚妄的想象,是持这种看法的人虚构出来的,它必须依赖其余图形的陪衬才能烘托出来,自己不能独立存在。其实第一种看法也不是真正的「如见」,会说它是三个角和三个缺口圆,实际上这样的认知也用了「缘见」,因为任何层次之所见皆是概象,亦即免不了人心作意所得的心象,不是佛法彻见究竟的「如见」。在万般所见皆是「缘见」的认知下所得的色尘,虽然繁简有别,但终究可以感觉到必须有不作意的「如见」,作为万有的根基。图(三)(b)也可以如此返观。

我们再回到图(一)与图(二),当你看见英文字母S、马、儿童和小狗,而不是看见点的各种分布,这就是看见自己的心象,是「缘见」而不是「如见」。事实上点的分布只是陪衬,看到的东西已超越了点本身。这样的看法完全俱备前述认知的五个性质,可将对象予以类化和简化,能减轻认知心理的负荷,使认知的组织力强化,掌握对象的能力增加,这也是教育或学习措施所渴望达到的功能。

常人的认知更是缘上攀缘、错综复杂,以致看不清楚头绪,辗转纠葛,迷不知返。禅修者总是先要藉渐修的琢磨,将各种缘见磨灭,逐步逼近「如见」,才能在一言半语或棒喝声中顿入「如见」的境地。因此禅门许多师徒对答的公案,常令一般人不知所云,其实绝大部份的公案之谜,必须徒弟返回到认知的出发点,才能藉师父点化之力豁然解悟。但是「缘见」并非不能证道,只是路途遥远,难计里程,非一蹴可几。若「缘见」能赅摄万有,则此「缘见」必须现其能见之主人翁,故与「如见」也就无可分别了。自然科学是循「缘见」以求证真的方向,佛法则是循「如见」而证道,方向迥异,归元无别。

佛法将认知的心称为「识心」,是受「认定」禁锢的心,是有名相为牢的心,不是佛法所要回归的无住本心。佛法所谓「本心」是指「认知的主人翁」,是「知觉者」而不是「知觉」,更不是「被知的对象」。严谨地说,「知觉者」无可名状,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无论怎么说「知觉者」,必然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在不能不说时,必须有一名相以为表志,佛法就勉强称之为「佛性」、「自性」、「法性」、「本心」、「空性」、「真如」、「实相」、「清净身」等等。然而无论用那个名词,皆不可顾名思义,必须要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超越体会,才能契合佛法的真谛,体现「如见」或本心。

前节所录写景和开悟的诗句,都属于「缘见」的表达,也是本心的空性以名相为媒介,所作成的文字表达。虽然如此,这些诗句所舒展的时空非常辽阔,能使品读者的心灵超脱环境的囿限,遨游在浩渺无际的天地里,恢复生命部份的生机。所以禅宗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和生活,确实有赋予源头活水的贡献。下一示意图在说明本心或空性转化的层次:

空性(本心)

局限空性则为相

对现象的认知=现象的性质

四、自然科学的认知过程

理解现象最有轨迹可循者莫若自然科学,其中又以物理学最清晰,因此要从现象界看空性,选择自然科学的认知心路历程,可能是最佳的例子。

自然科学家观察周围的现象,循着缘见的认知心理,认识现象。但是还多作了几个重要的认定:(一)自然现象可以被独立出来加以观察;(二)现象可以数量化;(三)界定基本量;(四)选用基本假设;(五)引用数学的逻辑推理;(六)推演的结论以设计的实验可印证其真伪。根据这些基本态度,逐渐构筑各层次如网如链的关系,而将许多现象的性质予以类化和提炼,成为简单的自然律,以贯串各种现象。

检视这一连串的认定,会发现其中任何一环稍作改变,就可能会有不同的自然观。当大家的观点相似时,即成为当时自然科学的典范;直到新发现的现象够明确时,旧有典范才会被修改。这种由于取决不同所产生的现象差异,在抽象的假设推理层次里最容易发生。因为象随人意转,所以海森堡说:「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所见到的自然。」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数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数学之助,使我们能分析、理解和推测非常复杂的现象。但是乍看之下,数学似乎和自然现象无关,又如何能用于自然现象的理解上?其实自然数、几何学、代数学、群论、拓朴学……等等数学,都可以追溯到它们和自然现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数学也是建立在自然现象的认知上,但是经由意识心逐步推展而衍生的学问。这段历程里因为有人心的运筹,才出现「意义」和「条理」,展现不同层面的逻辑结构。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能「化繁为简」,使低层次的现象在高层次的缘见上化约整合起来。就是这两个性质,使我们能将数学尽情地用在自然科学的理解上,又因为实验能验证数学推测的结果,更加强了自然科学对数学的依赖。不过从最根本处反省,自然科学和数学都来自人心对外界现象的认知,自然科学留意现象的各种象理,数学则留意现象之数理;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化成看似不同的学问,实际上还是源出一心,所以能互补而不相悖。

从繁复的现象条析出简要的规律或性质,这是研究现象的科学家所努力的方向,也是逼近本心的主要途径。例如苹果落地和月亮绕地球转,在亚里斯多德的心里,认为苹果落地是遵守地面的运动规律,而月亮绕地球则是遵守天上的星球运动规律,彼此不在同一范畴。因此对他而言,这两种现象是互不相干,不能混为一谈的。但是牛顿以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的概念,却将这两种现象完全整合,认为都是在相同法则下的不同运动形式。他运用这套法则能推断星球的存在,也能预知将会发生的天象。因此纷繁的星斗运行,一下子全纳入简明的规律里,可察觉到古人所不能知的现象大规律,而大大地拓广了时空的体察。此时面对夜空点点星光,除了遐思之外,还多了一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信心。这种认知层次的变化,不仅使我们的心包容量变大,困惑不安的心理降低,同时由于看法的提升,会使我们看到更高层次的简明条理,也更了解我们的心意变化能决定不同景观的重要性。所以愈了解复杂现象间的通性,就愈能接近本心。

在物理学上类似苹果与月亮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电与磁,光与电磁波,以及能量形式改变但总量不变的能量守恒律。热力系统趋向平衡,会使大自然的总乱度增加;光既可表现波性,也可表现粒子性;电子有波与粒子两种表象等等──都是异中见同的整合,而这种整合也多少暗示了万象同源的可能性。若可追溯到认知之初,我们将不难了解本心是如何起分化而产生认知。

当我们愈逼近现象认知之初,愈觉得科学的根与佛法所要谈的本心或空性愈相近。一念之差,可以见到迥然不同的现象,心为主宰的感觉也愈清楚。许多取舍的问题皆源出于心的执着,制得了心,即制得了象。「万法本闲,庸人自扰之」,就是指人心的主导性质。前面提到尼师在「不经意中」伸手把梅嗅,才醒悟春在枝头已十分,就是认知心理变化的过程。春不是相,但是春意不离相的衬托,所以「解悟处处生春意,识趣时时露笑颜」。自然科学对现象的认知是由相入性的过程,能使人有超越囿限的感觉。这样子的觉受和禅定离相的修持是会一致的,彼此能相辅相成;因此对现象界的通性认知,能令人一跃而入空性的体悟。

五、「性」、「理」、「相」的关系

前面的论说不离「万象皆有性」的意思,此「性」又无不与本心相系。为明白彼此的关联,作者试着将其画成下一简图(四)。「相」或称「相用」,指一切有形有质的物体、物质及光、热、电、磁等能量,也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和一切生物。「理」就是相的各种性质,不论人为的逻辑或自然现象的条理,都属于「理」,也就是佛法的心念及识心。「性」则指空性、法性或本心。

偏重「相」与「性」相通者有文学和艺术,属于「感性的文化」。偏重「理」与「性」相通者有佛学、数学和心理学,属于「觉性的文化」。偏重「理」与「相」沟通的则非常多,包括自然科学、讯息医学、人文科学、气功、超感觉、神通及智慧,这些都是人类文化重要的内涵,属于「理性的表现」。

图(四)

由「理」和「相」渐渐提升则为「性」,即由具象趋向抽象,能统摄全体,且更单纯;若反向,则愈分化,愈复杂。「相」与「理」愈匹配,科学愈有条理。因此自然科学的条理相当明确,医学与人文科学的条理则比较模糊,气功、超感觉以上的则更无法掌握其条理。

本心的「空性」能展现「理」与「相」的世界,是揉合了觉性、感性与理性所创造出来的。人类经常迷失在「理」与「相」里不知该回归何处。觉性、理性与感性三者严格说来,并不能三足分立,任何一方皆包含其余二者,这是因为三者都是本心的表现。上述图说只是迁就「相」的示意法,不是绝对必要的划分。

六、「测不准原理」与绝对的认知

前述三角形示意图中以自然科学的认知最明确,每个量在物理学里都清楚地界定,其客观性几乎人人都深信不疑。然而量子力学创立人之一海森堡却提出「测不准原理」,可以显示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有其天生的不准度。这原理说自然现象,我们想藉度量(measurement)认知它时,被度量对象的位置测不准量,和对应维(dimension)的动量之测不准量相乘,必定大于或等于一个很小的定值;或者是对象的能量测不准量与其存在时刻的测不准量相乘,也大于或等于同一定值。写成式子即:

(空间位置测不准量)‧(动量测不准量)≧定值

(能量测不准量)‧(存在时刻测不准量)≧定值

因此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测得对象的位置与动量,同理也不能同时精确测得其能量与存在时刻。当我们想两者兼而得「知」时,必定有某种不准度的妥协,即任何一方的量都不能作绝对独一的认知,我们就是用这样的位置与动量认知来理解现象,而建立起物理学。虽然基本量有此天生的模糊性,我们还必须承认基本量的存在,才能描述现象。因此心意的固执与取舍,显得非常重要。不同的执取出现不同的现象观,「决定论」和「机率论」在物理学上的差别观,就是基本执取心的差异所致──「决定论」采取了绝对认知,「机率论」则采概然的认知。

人类的身心结构有很多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因此所见现象可同可不同,亦即其心所缘之基础可同可不同。但是根据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不管您所见为何物、所缘为何物,皆不可绝对认定,否则即违反此原理。这正是《金刚经》的偈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现如来」所要体现的地方──所有相的根基都具有「无法分别认定的概略性」层次,这是相的空性,也是本心的空性。

当我们以为粒子必有唯一的动量时,「测不准原理」就告诉我们此粒子的位置不准量是无穷大,也就是粒子无所不在。这等于否定了粒子是有质量的点状概念,换言之即非粒子。若认为粒子有绝对的位置,则「测不准原理」就说粒子的动量测不准量无穷大,没有固定的动量,即粒子应有一定动量的概念不成立,因此不可能有绝对的位置。这种绝对定义就因为「测不准原理」而立刻导致不能成立。这里我们可以用《金刚经》中「佛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的意义来辉映,一则藉以晓喻人类认知之无法精确要求,另则也呈现了自然现象本来具有的空性。

七、结语

我们似乎生来就懂得认识现象,也晓得从现象的认知中构筑我们的自然观,可是我们却不清楚如何认知,以及认知的本质是什么。大多数人很难归源溯始体会到「本心」,而以「识心」当作我们的心,这样的流转攀缘被称为「轮回」。佛法直指「识心」实非「本心」,只有不随四季荣枯、非被知觉的「知觉者」才是「本心」。由于它既无生亦无可灭,又不能名状,故有「空性」之假名。诸相中不能无心,否则既不成意义,也无相的存在,所以「色不异空」;又心为象之质,象为心之表,所以「空不异色」。其实心象本如一,缺一不能生,有其心即有其象,有其象必隐有其心,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象,「空」就是本心。《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这段话,是悟证后的证言,是实践所得的印证;其中不含任何逻辑的推论,不是哲学的问题而是生命的本身。

明白了现象的认知过程,才能使人憬悟有「心」的存在;而未受任何象所烙印的心,才是佛法所指的本心。此心之灵妙无物可比,因不能名状,姑且喻为空性。自然科学的努力使我们能从简明的定律认知现象界的内涵,拉近了我们体悟空性的距离;而应用科学则教我们如何演绎定律,广增妙用。佛法的追根究底,能使科学明心现性,知其所本;而科学的理致剥析,则有助于佛法在今日世界里,展现其丰富美妙的层面。也唯有皈元入性和任运妙用两面兼具,才能体会大千世界的森罗万象皆是空性的化现,而现象界处处与佛法深契不离。


{返回 佛教与科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由一些光学现象阐明心外无法(王守益)
下一篇:我对「看」的反省(陈昌祈)
 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魏磊)
 轮回的科学证据——伊恩.斯蒂文森博士的毕生事业
 唐僧一行在科学上的贡献(何丙郁)
 谈时间(梁乃崇)
 佛教与科学(叶毅生)
 佛教是兼容科学的宗教
 佛教的科学观(赖贤宗)
 佛法和宇宙学
 魏晋南北朝僧医的医学成就(李清、梅晓萍)
 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见护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说故事 66、诚心求佛 幸免抢劫[栏目:灵岩故事]
 电话语音连线法会(一)[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信心的增长也离不开调伏内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打香板[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第三十一则:贩买舍利有罪过[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37.缘[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游心法海(下) ──访达米卡法师[栏目:张慈田文集]
 06-057上师相应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看到乞丐为什么一定要施舍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七、传戒法会[栏目:佛教丛林观]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