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7
问: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
印光法师答:
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于逆顺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秽污本有妙觉明心,乃无底之厕坑。既造恶业,必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乃不赦之牢狱。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下出离其中,悉皆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
节录自:印光法师 与陈锡周居士书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净土法门的“信”该如何理解?
下一篇:
何谓“报通三世,转变由心”?
西方三圣对众生的恩德是什么?
什么是“三障、三途、八难”?
念佛不发愿往生西方,可以吗?
为什么念佛时觉得有妄想?
念佛人为什么也会惨死?
为什么念佛时觉得有妄想?
怎样判断人死后去往何道?
为什么临终助念很重要?
舌根不利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如何以一言、一句、一偈、一书、略言净土法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4)
[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当下发生的因果
[栏目:佛网文摘]
寒梅(朗明)
[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大安法师)
[栏目:佛教与孝道]
佛教妇女的故事
[栏目:星云法师]
临济的说法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柳田圣山)
[栏目:其他日籍作者]
我们在家人怎样持戒?重点需要哪些戒?
[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博闻求是(一)
[栏目:陈士东居士]
佛教生态意识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释宏明)
[栏目:佛教与环保]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三篇 桑耶大师 第一章 善巧究竟佛大护
[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