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1、观其功德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2

密宗法义精要

六、 依止善知识

  不依师而成就者,经论无此开示。凡夫之见,自想由十地五道而成佛者,亦为不可能之事。以世间一切艺术,均有师承,而谓涅槃大道,无师自能成办,岂有是处耶?吾人久在迷中,谓若生盲,如海船取宝,无指南针,岂不错路?善知识若船头针,若指路碑,即同学有修持者,亦应希求指授,故当以无倒之恭敬信仰心依止善知识,为一切功德之门也。

  1 . 观其功德

  谓:善知识身、口、意三门功德具足,可以随其修学,改正吾人过失,久久串习,自得三业清净。如喜马拉雅山树木蓊郁,香檀林立,以他木移植其中,久必受其同化。故凡夫可以成善知识者,亦复如是。

  现当末法,求具足功德者不易。倘观其外、内、比丘、菩萨、密乘等戒,均防护无失,三门清净。且知种种方便,显密大小圆融无碍,能平等待人,视众生若母。外而经藏,内而四部秘密具大善巧,能说能行,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摄齐修者,正为皈依之相。其次戒行清净,大小显密,圆融无碍,具四摄者,亦可依止。最胜密法说:“如灌顶传承不断桥者(即传承次第未中断),护戒清净,三门妄念少,慈悲心重者,可依。”又“有最胜密乘修持,已证空性,已见本尊,慈悲方便,或不为现世名闻利养,而以度生事业为重者,可依。”凡夫苦重,亟欲求其度脱,有方便法门甚多,上师加持力甚大者,亦可依止。

  旧说藏中不传密法,故有谓密宗不能学,或疑为不殊胜者,皆非正论。实以传之非艰,行之惟艰。人能清净三皈依,大戒十八条者,已如牟尼重宝,不可多得,况秘密法依戒起修。弟子既择师,师亦择弟子,倘师与弟子,均有此皈依持戒功德者,已不难成佛也。

  不能圆融显密大小,未得谓得,慢心特重,无闻、思、修功德;不为有情义利而修持者,如木代石杵。或见他大德,嗔之嫉之,如池中之蛙;未闻显密法要;烦恼重而常犯戒;妄显幻术,诩为神通,无实修学,无慈悲心者,如狂人指路,是皆自断菩提心而能断人慧命,此当远离不可依止。

  莲花生大士云:“弟子不观师功德,轻信依止者,如服毒药;师不拣择弟子而传法者,如走路不看犬,行当自蹶。”以弟子犯戒,自亦受累也。若终身依止之师,要当拣择,否则信心空用,无大义利。比如树底乘凉,不注目黑影,不知为蛇。如见具德善知识,既依止已,当作大持金刚,释尊再来想;其身虽现凡夫,当视为诸佛功德事业所显示。既知其功德,不应再观其过,反生障难。以功德既大,纵有过患亦小,或实不知其为功为过也。

  玛巴洛渣之待弟子,令其筑屋七次,身穿三孔,而始传法。以凡情度之,一似其行事为过患也者。孰知其用心,正欲其受苦,忏尽宿昔之杀业,方可期其成就。是故当知,师之于弟子,疑无不释,过得远离,实悲同一子也。

  摄颂云:

  烦恼炽如火,须大雨浇灭;及彼燃烧时,此如天甘露。
  法具大光明,谓如日与月;有情纵嗔毒,亦不起害心。
  戒定慧清净,如地无不载,亦不择美恶,一一能容之,
  谓依如是师,必速得悉地;入一切佛智,如获如意瓶。
  息增怀诛法,壹以平等待;犹母爱独子,不起差别心。
  以慈力广大,恶道悉得救;大悲水溉物,自亦不慢执。
  喜心量如山,舍力深以广;如此善知识,是当依止者。

  如此善知识,功德甚大,能解脱众生烦恼,与佛无二。如此坚固信心依止之,当得成佛。又须思惟能依止之功德,不能依止之过患也。昔有以害心对善知识者,善知识亦度脱之。如“大悲力王遇花脚,欲煮之。王云:‘法比身重。’花脚因释王,闻法受戒,且释未死之一百七人。”因此皆为王子。花脚外道,野人类也。故说依慈悲善知识为殊胜也。

  若得善知识。当如何依止耶?应发四种心,事之如医,恭敬求药,因吾人烦恼重病,无医药必死。有如旅行,须人护伴,否则长沦六趣中无助无救矣!

  摄颂云:
  应如是依止,命尽终不退;如著坚固铠,励力随修学。
  亦不因骂打,而弱依止心;寿命与身根,愿言供养师。
  说令入水中,当入水不疑;上师所咐嘱,不当厌其烦。
  师如令劳作,勿拣择轻重;或冷或烧热,应如石铁工。
  卑视执帚人,不起些微慢;即此深信心,是心当成佛。

  又曰:“以大信解心,视师如真佛。最胜方便行;深密意理趣;及任说何法,悉能专受持。以大智慧力,多闻无厌足;以慈度诸苦;以悲济无依。如师所教诫,善防护三业;真言律仪等,皆不轻违犯。为依师要诀。”吾人于善知识,恭敬承侍,应如前颂。颂意悉出佛经,不可轻视。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2、依止方法
下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五、明解脱道之胜利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1、念外器世间无常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1. 四无量心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3、思维喻义
 密宗法义精要 四、信业果 3、白业白业国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6、死法无定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1、思维本体
 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3.皈依境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2、思维圆满
 密宗法义精要 目录 序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4、思维数目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的生活立刻就转变[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增支部1集111经[栏目:增支部1集]
 证严法师心莲·知足,丰美的泉源[栏目:证严法师心莲]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九‧不看病戒[栏目:慧僧法师]
 受菩萨戒之前,应该做什么准备?[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为什么要以戒为师?[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镜清道怤[栏目:禅门骊珠集]
 漫说《杂阿含》(卷三)~E 第65经(受经)[栏目:界定法师]
 佛学基础知识 烦恼[栏目:广超法师]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五地谈禅第一种:安那般那[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